師父把一樵夫帶上山,後來寫下一詩,影響禪宗近千年

2020-12-27 詩詞風月樓

在我國偉大而又漫長的文明進程中,佛、道、儒三家始終指引著我們的信念,千百年以來屹立不倒,不管世事如何變遷,但我們的信仰始終來源於這三大家,今天我們要欣賞的詩詞便與佛教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傳說,釋伽牟尼佛用手指拈起了一朵花,看向弟子們,弟子們紛紛不解這是何意,唯有摩訶迦葉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釋伽牟尼佛隨即露出了微笑,並將心法傳給了摩訶迦葉。摩訶迦葉大徹大悟,建立了佛教的分支—禪宗,而「佛祖拈花,迦葉微笑」這一典故也和禪宗的精妙密法一樣,流傳至今。

禪宗之學飽含世間奧義,代代相承,沒有辜負佛祖的囑託。而就在那一年,流傳到了五祖弘忍這一代,弘忍座下有七百弟子,唯獨一弟子最為出色,無論是打坐、禪定都十分勤勉克己,而天分也是眾人之中最高的一個,該弟子名叫神秀,如果沒有後來的事,他便會理所當然地成為當之無愧的禪宗六祖,繼承五祖衣缽,但誰知,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來。

一個名叫盧惠能的樵夫慕名來到了弘忍座下,想要修習佛法,但盧惠能卻因為身份低微且大字不識,只得每日在廟上做苦工。這天,五祖弘忍出了道題目,讓他們各寫一首關於佛性的偈子,寫得好的人便可以繼承他的衣缽,成為禪宗六祖。

而大字不識一個的盧惠能也有對於佛法的一番理解,並拜託人寫了下來,也正是因為這首偈,才成功博得了五祖青睞,五祖弘忍一眼就看出,盧惠能的悟性和自性遠在神秀之上,於是將禪宗衣缽義無反顧地傳給了目不識丁的蠻子—盧惠能。今天我有幸帶大家欣賞這首禪宗六祖所作的詩詞《菩提偈》。

《菩提謁》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這首詩詞的意思是,菩提的意思並不是樹,而是代表了智慧,明亮的鏡子也不只是個臺面,而代表人的本心。人的本心本就空靈清淨,那麼又哪裡會染上塵埃呢?

當時禪宗中盛行的是勤修苦練,入定苦修,希望能夠以自身的力量去對抗外界的紛擾,從而達到真正的涅槃境界,於是佛教徒們終日禪定,認真修習佛法,一心鑽研。而盧惠能這首詩所奉行的方法卻恰恰與他們相反,他認為,佛法本就講究的是一個緣起性空,萬物的生滅都自有其原因和規律,一切都在無窮無盡的變化之中,而我們人本身只不過是自然萬物中的一個環節罷了,所以作為渺小而脆弱的存在,我們又能改變外界的什麼呢?

若是一切都向外求,而不自省,又怎麼能大徹大悟?我們需要修習的並不是對抗外界幹擾的方法,而是應該是自己內心清淨,才能最終證得菩提涅槃境界。

盧惠能的這首詩,勸人觀自在,觀本心,而不是向外界去求清淨解脫,這不正是超脫於萬物之上的佛法嗎?生活中做人做事也應該如此,不應該向外界所求,而是應該清淨自己的本心。

相關焦點

  •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是樵夫看兩位神仙幹什麼忘記了時間?螞蟻...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是什麼意思?螞蟻莊園10月22日中有這樣一個問題,想要知道樵夫看兩位神仙幹什麼忘記了時間,關於這道問題的答案,下面會提供正確的答案給大家,有興趣了解的玩家都可以通過攻略了解。螞蟻莊園10.22最新答案今天的問題是:「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是樵夫看兩位神仙幹什麼,忘記了時間?
  • 洞中方一日 世上已千年是樵夫看兩位神仙幹什麼忘記了時間?
    洞中方一日 世上已千年是樵夫看兩位神仙幹什麼忘記了時間?時間:2020-10-22 01:02   來源:分享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來答題呀!洞中方一日 世上已千年是樵夫看兩位神仙幹什麼忘記了時間?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是樵夫看兩位神仙幹什麼,忘記了時間?支付寶螞蟻莊園今日答題答案的正確答案是什麼?
  • 螞蟻莊園10月22日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是樵夫看兩位神仙幹什麼
    今天支付寶螞蟻莊園2020年10月22日莊園小課堂的題目是什麼呢,大家知道,古代有很多神奇的傳說,「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就是形容神仙的時間和人間的時間是不一樣的,這個成語是樵夫看兩位神仙幹什麼,忘記了時間】、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答案,不清楚的朋友快來看看吧。
  • 菩提法力通天,為何樵夫卻不拜他為師?你看樵夫真實身份是啥?
    這位高手便是孫悟空的師父菩提祖師。孫悟空正是因為有他教導,才從一個一無所知的猢猻,變成了叱吒風雲的齊天大聖。但如此厲害的人物,有位凡人卻不願拜菩提為師。這是為何呢?聽小編給大家慢慢道來。這位凡人便是指點孫悟空上斜月三星洞拜師學藝的樵夫。當年孫悟空在花果山看到老猴病死後,心中不免生出悲憫之心。為了「能得長生」,他漂洋過海到了人間。
  • 純一法師:紀念師父一誠長老 光大佛教優良傳統
    師父正是在這種切實而緊密的行為中學佛悟道,並在虛雲老和尚的不斷呵護下成為佛教界參天大樹的——此可謂一位巨人帶出了另一位巨人。虛公與師父一誠長老,最終都為中國現代佛教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我還想說的是,這對師徒之間,成就了現代佛教史上一種最為純粹、最為正統,未有半點瑕疵的「依止」關係。師父出家真如寺後,就一直緊貼於虛雲老和尚身邊,日日夜夜,親聆教誨,深浸禪緣。
  • 劉禹錫和白居易把酒言歡,席間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流傳千古
    劉禹錫聰明好學,二十一歲進士及第,同期上榜的才子還有柳宗元。將近十年內,劉禹錫先是在京城任職,之後又到淮南、揚州做官,朝廷對他一番考核後,提拔劉禹錫為監察御史。喜好交友的他,與韓愈、白居易和柳宗元關係都非常好,其才學受到王叔文賞識,卻也因參與「永貞革新」被貶外地。
  • 大詩人被甩後寫下一首失戀絕唱,一詩成名,卻害苦了他後來的妻子
    全詩用最清麗絕美的語言,描繪出自己被甩後心中的悽苦,李益也憑此詩一詩成名,只是後來的事有點讓人出乎意料。讓我們一起先來品一品這首詩:《寫情》唐.李益水紋珍簟思悠悠,千裡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 故事:樵夫遇仙
    站在這裡,遠山近水,一覽無餘。如絲如縷的雲霧飄來蕩去,空氣裡瀰漫著清芬的松樹香氣。樵夫感到驚異的是,在這樣人跡罕至的地方,竟有兩個老人正在下棋。這兩個老人鶴髮童顏,銀髯垂胸,精神非常專注,似乎沒有感覺到有人來到他們身邊。樵夫不想打攪兩位老人,靜靜地站在一旁觀看。太陽正南的時候,兩位老者停了一下手,從袋裡拿出幾個紅豔豔的桃子,慢慢吃起來。
  • 從五祖到一休,禪宗為何大師輩出?︱佛坐嶺宿世因果
    二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到了安慶宿松縣石蓮洞國家森林公園,看到拙樸的山山水水,馬上聯想到古人在詩畫中描述的意境。唐朝大詩人李白曾經在對酌亭與宿松縣令閭邱飲酒吟詩,並留下了《山中與幽人對酌》這首詩。
  • 他第一次聽金剛經就開悟,不識字卻深受老師器重,一首詩傳唱千年
    可能很多朋友,看到了我的標題,就知道我想介紹的人是誰了吧,他就是禪宗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六祖惠能禪師。惠能禪師的《六祖壇經》是中國佛教僧人所著唯一被尊稱為經的,而自從六祖惠能禪師以後,禪宗才算徹底的在中華大地大放光彩,影響了中國文化數千年,今天我們就說一說六祖惠能大師的故事。
  • 吳承恩的樵夫情結:《西遊記》中的5個樵夫,都是作者的影子
    書中另外三位樵夫未交待雙親,交待了的兩名樵夫,父親均已亡故,只有老母需要奉養。南山樵夫的母親更是83歲高齡。按年齡推算,如果吳承恩的嫡母尚在,剛好也是80開外的年紀。兩位樵夫在盡孝一事上,與吳承恩的境況高度吻合。
  • 李商隱歷經千辛萬苦,寫下平生境界最高一首詩,靜不下來時讀一讀
    為了追求詩歌的語言之美、韻律之美、對仗之美,他甚至不惜將詩寫得令世人難以捉摸。有人甚至用「晦澀」來形容他的詩。但他卻用平生600首詩,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哪怕看不懂卻一樣能流傳千年。在世人眼中,李商隱一向以詠史詩和愛情詩著稱,但卻忽視了其實他也是一個敘事詩的高手。
  • 蘇軾找朋友喝酒,卻被友妻大罵,寫下一首詞,形成一成語流傳千年
    在他的詩文中,也甚少借酒澆愁的內容,他在飲酒賦詩時寫下的大多是對生活的讚美和祝福,但這次卻是例外。有一天,蘇軾找陳季常去喝酒遊春,但是卻遭到了陳季常妻子的懷疑,懷疑蘇軾領著自己的丈夫去風花雪月了,並且要求丈夫如果要出去的話就要發誓:「如果有妓,願意罰打。」
  • 孟浩然被放鴿子後,寫下一首詩,每一句都令人驚豔
    其實孟浩然的《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也出現在《大地之歌》最後一章,只不過是前半段的歌詞。這首詩是孟浩然被放鴿子後所寫,每一句都令人驚豔。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詩題中的「業師」指的是一個法名為「業」的僧人,而「丁大」則是詩人的好友,本名丁鳳,在家族中排行老大,故而稱之為「丁大」。史書中沒有關於丁鳳的正面記載,只能從一些詩歌中推測這是一個有才華卻鬱郁不得志的文人。
  • 劉禹錫被貶夔州,寫下一首詩,最後7字一語雙關驚豔千年!
    李白曾三過夔門,寫下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千古絕唱。杜甫也曾在夔門的最高處寫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千年一嘆。夔門所在的古代夔州,也就是今天的奉節,無疑成了一座被千年文脈築就的詩城。
  • 為了挽回渣男,才女寫下了1首詩,不料千年後竟被人當作歌詞傳唱
    為了挽回渣男,才女寫下了1首詩,不料千年後竟被人當作歌詞傳唱。女主人公便是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卓文君,當年,卓文君出生於一個巨商家庭。這一舉動把卓王孫是傷心透了,他馬上宣布和自己的女兒斷絕父女關係,並且以後自己的財產也都不會留給她!卓文君是個賢惠的好女人,為了供自己的丈夫司馬相如讀書,她脫去了自己華麗的衣服,換上了粗布麻衫,站在壚前賣酒。卓王孫聽說了這件事之後,深以為恥,每日在家中痛罵司馬相如沒用。
  • 大街上偶遇美女,李白大膽求歡卻遭拒,他寫下一首詩,香豔了千年
    王安石說,李白的詩十句有九句離不開女人,雖然這個比例略顯誇張,但是這種文化現象卻是不爭的事實。下江南遇上十五歲吳姬,李白悠然寫下「玳瑁筵中懷裡醉,芙蓉帳底奈君何」,濃濃霸道總裁的氣息;他醉酒後突發奇想,幻想學習古人「千金駿馬換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黯然銷魂;遙念遠方舊人,李白赫然寫下「何由一相見,滅燭解羅衣」,令人猝不及防。李白是無人能及的詩仙酒狂,也是膽子肥壯的多情浪子,他曾經犯下的風流韻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
  • 唐朝奇遇故事:樵夫偶遇神仙習得「幻術」,卻因此而殞命
    ,那麼他後來的故事就不會發生。在這樣的環境裡,如果只是通過耕地來換取口糧,但這樣的勞作還是吃不飽飯,因此樵夫必須通過上山砍柴換取銀兩,勉強維持生活。此外,當時的唐朝已經處於晚唐狀態,這一時期的稅收可謂多如牛毛,儘管樵夫十分努力工作,但是所換取的錢財,能夠勉強維持口糧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此外還有一種危機,即便是在新中國成立初年的時候,我國很多山區還存在著狼蟲虎豹和人類比鄰而居的情況。山上的野獸經常利用霧天,甚至夜晚突襲人類的村莊,好在我們人類一直懂得修建房屋,基本可以抵禦野獸的偷襲。
  • 智在讀書|從「人生如夢」看禪宗文化對蘇軾的影響
    內容摘要:北宋以來,禪悅之風盛行,士大夫的為人為文普遍受到禪宗的影響。蘇軾就是一個典型。本文著重分析了在人生實踐中,蘇軾對禪宗所持的「拿來主義」的實用哲學觀,著重指出:蘇軾與禪宗並非在宗教層面上締結姻緣,而是在身處人生困境中借禪宗消除人生的外部壓力。
  • 千年古剎南華寺名校招賢 辦英文網站推介禪宗文化
    中新社韶關8月5日電 題:千年古剎南華寺名校招賢 辦英文網站推介禪宗文化  中新社記者 李凌  「作為禪宗祖庭,南華寺一直在嘗試著用一種更加科學的方法弘揚佛教文化、解讀禪宗文化,將禪宗文化推向世界。」5日上午,千年古剎南華禪寺法平大師向前來採訪的中新社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