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臺雪超 見習記者 高雅潔
外科學發展的方向,已從微創走向無創。「海扶刀」正是一種無創手術,像一把刀一樣消滅腫瘤組織,可以保留器官的完整性,讓患者在治療中受傷害更小。去年5月,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引進青島市第一臺海扶刀,率先運用海扶刀技術,實現腫瘤無創治療。目前,青大附院海扶刀走在全國前列,為腫瘤患者保駕護航。
率先引入海扶刀技術
聚焦超聲波滅活病灶
海扶刀技術模擬了太陽光聚焦可燃燒這一原理,在醫學影像引導下,將體外低強度超聲波聚焦於體內病灶,如同長了眼睛一般將高強度焦點精準定位腫瘤,瞬間產生65~100℃的高溫讓腫瘤發生凝固性壞死,而且焦點處的變化可通過超聲影像實時監控,操作方便。「這是一種熱切除,通過熱量使病灶凝固性壞死達到切除的作用。」青大附院海扶刀技術負責人於寧介紹,技術的優點在於它完全無創,可以「隔山打瘤」,不需要切開或穿刺皮膚,隔著皮膚即可通過超聲波對病症進行精準治療。
海扶刀治療技術的適應症十分廣泛,是一種非侵入性局部熱消融技術,適用於治療組織器官的實體良惡性腫瘤及器官的良性疾病,是對傳統外科手術的有效補充。在良性病變中可治療一些常見多發疾病,如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胎盤植入、子宮瘢痕妊娠、乳腺腫瘤等;在惡性病變中,對肝癌、胰腺癌、腎癌、骨肉瘤、腹膜後腫瘤等病症也十分有效。此外,該項技術還可應用於淺表軟組織腫瘤、脾亢、腎上腺腫瘤、控制高血壓等諸多方面。
「對於良性病變如子宮肌瘤,我們通過海扶刀技術基本可以達到子宮切除術一樣的效果,並且具有安全性高、併發症少的優點;對早期的惡性腫瘤,可以通過海扶刀完全消融,達到根治性治療的效果,而對那些治療晚、病變大的病症,也可以通過這項技術最大可能地把腫瘤滅活,進行姑息性治療,減少腫瘤的負荷。」於寧說。
青大附院是青島市最早引進海扶刀技術的醫院,致力於通過該項技術為更多的患者保駕護航。於寧表示:「醫院引進這項技術主要是為了發揮其在治療惡行腫瘤中的作用,讓那些患有原發性或繼發性肝癌的患者以及患有胰腺癌的患者能減輕疼痛,延長他們的生存時間。」
據了解,海扶刀技術對諸多病灶都有極大的應用價值,它具有極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對於很多病症而言都是極佳的治療手段,可以突破手術不能治療的病灶,如對肝癌患者而言,可以讓小於3釐米的腫瘤得到根治性治療,3-8釐米的肝癌也結合TACE可獲得局部根治性治療,最大程度的減瘤,保護肝實質;對骨惡性腫瘤患者而言可以保肢來完成治療。同時,海扶刀技術也可以結合放化療、靶向藥和手術等其他治療方法,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進一步治療。
癌症患者重獲手術機會
提高遠期生活質量
一年的時間,青大附院已通過海扶刀技術為50多位患者提供治療,走在國內前列。日前,青大附院成功使用海扶刀技術治療了一例42歲胰腺惡性腫瘤患者。2019年初,該患者突覺左中下腹、腰背部疼痛難忍、夜不能寐,整日服用止痛藥,於外院確診為胰腺惡性腫瘤後轉診至青大附院進行綜合治療。由於患者營養狀態較差,治療前評估其對化療的耐受較差,醫院決定為患者採用海扶刀技術治療局部腫瘤及腹膜後轉移淋巴結。經過1小時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患者腰痛症狀得到顯著緩解,術後可自行走出手術室,且經過術後複查,腫瘤及淋巴結的消融效果非常好,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明顯提高。
「海扶刀治療技術能讓本來飽受痛苦的患者減輕疼痛,對治療重拾信心,這項技術可以讓本來不能進行手術的胰腺癌患者可以在消融腫瘤後有進一步手術的機會。此外,還可以提高患者對術後放化療的敏感性,讓患者在治療中受益。」於寧說。
另外,醫院還對一位有8釐米子宮肌瘤的患者進行了海扶刀治療,患者在就診時不想接受手術治療,因此醫院通過海扶刀技術將患者體內的子宮肌瘤一次性滅活。
「對於這樣的患者,通過海扶刀技術可以解決患者的後顧之憂,既縮小了腫瘤大小,還可以保留子宮,這對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絕對是最佳的治療手段。」於寧介紹說,自2015年以來,通過海扶刀技術治療後出生的「海扶寶寶」已經有1000多例,患有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等病症的患者通過治療保持了子宮的完整性,目前沒有發生一例子宮破裂的現象,且患者在治療後一般3個月就可以備孕,大大縮短了備孕時間,對女性生育功能和妊娠沒有造成不良影響。
「我們在治療過程中也遇到過治療比較困難的患者,有一位結腸癌肝繼發惡性腫瘤的患者,我們一次消融了6個病灶,在操作過程中需要我們對每個病灶進行一點點的定位,這也是消融腫瘤時比較難操作的一種情況。」於寧說。「另外,還有一位患者患有原發性肝癌合併門靜脈癌栓,這種患者的生存時間通常都是比較短了,患者在經過栓塞治療後我們針對他的門靜脈癌栓進行了處理,治療後效果也很不錯。」
一邊聽歌一邊手術
無創治療讓患者更快恢復
作為海扶刀技術負責人的於寧表示,海扶刀技術在使用時需要通過超聲定位指導著焦點進行移動,為了增加手術的準確性,在治療過程中一般是由腹部超聲科的醫生來操作治療。這對醫生的操作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過超聲我們能在治療過程中實時監測肌瘤大小、部位、形態及與周圍組織器官的關係,準確定位並根據患者的病灶組織制定方案,將體內的病灶組織逐一消融,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青大附院海扶刀治療開展以來,腹部超聲科、腫瘤內科、胃腸外科、急診普外科、婦科、麻醉科專家及護理團隊共同配合,逐步打造了一支精益求精的高水平MDT團隊。截至目前,於寧主任領銜的團隊治療的50餘例患者中85%以上為惡性腫瘤,尤其以肝臟腫瘤、胰腺腫瘤、軟組織腫瘤為主,均取得了較好的腫瘤消融效果,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躋身國內惡性腫瘤海扶治療領域的一線團隊。
於寧表示,團隊中麻醉科的醫生在治療時會協助腹部超聲科醫生對患者進行麻醉,在惡性腫瘤根治上需要對患者進行全麻,其餘患者多數只需要鎮定陣痛,並且患者在鎮定陣痛後治療時基本不會有不適感,「例如子宮肌瘤的患者我們對其進行鎮定陣痛後,患者是在神志清楚的情況下接受的治療,患者可以一邊追劇聽歌一邊進行治療,通常30分鐘-2個小時即可完成手術,且患者在術後2小時後即可下地行走,一般第2天就能出院,術後恢復快。」
目前,海扶刀技術的應用呈遞增趨勢,越來越多的病灶可以通過這種技術進行消融治療,該技術是目前國內治療良、惡性腫瘤適形性高、療效極佳的治療手段,造福了萬千患者。
於寧表示,現在大多數市民對這項技術並沒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還沒有完全接受「無創」這種理念,認為腫瘤只有通過切除手術治療才是最徹底的。但事實上使用海扶刀技術得到的治療效果也是極佳的,不開刀、不穿刺、不流血、痛苦小,治療時間短、術後恢復快,治療後通常第二天可以出院。並且這種無創的治療手段對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不會造成損傷,讓患者可以更好地接受後續的治療。「因此,我們建議患者在治療方案選擇上應首選無創,其次再考慮微創,最後不得已再選擇大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