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對於魚來說又何嘗不是呢?自然也是一方水養一方魚。我們在釣魚時對餌料的選擇也是極為重要的。選對了餌料,抓住了魚的胃口,才有可能讓魚上鉤。今天咱們主要圍繞餌料的葷素,再結合水質。來分析一下在不同的水質條件下,應該選擇怎樣的餌料,來提高自己的釣魚效率。
水質顧名思義就是水的質量,看水中的營養物質是否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這塊水域是瘦水還是肥水?一般來說水域旁邊,要是有人家、有農田、有養殖場、有工廠這些地方的話,那麼水域的質量一般都差不到哪裡去,都是屬於肥水。因為要是水域旁邊有人家的話,肯定會有生活中的廢水排入水裡。而養殖場、工廠則更不用說,肯定會有一些像養殖雞鴨的養殖場把雞鴨的排洩物排入水中。工廠也會有工廠廢水排入,而被淹沒的農田更是魚兒的絕佳食物之一。所以說這些地區旁邊的水域水質都是非常好的,都屬於肥水。反之,若是水域旁邊沒有任何場所,水體非常透明,水中沒有或者很少有浮遊物。那麼水質都是不會太好的。
現在咱們了解了水質的問題,那就具體來說一下,在這兩種不同的水質情況下,對餌料的選擇。餌料根據葷素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為素餌,一類為葷餌。其實魚對這兩種餌料的選擇上,跟人的吃食習慣還是有些相似的。
在肥水中建議用素餌,而在瘦水中建議用葷餌。生活在肥水水域的魚,因為水中的腐爛物多,浮遊生物也多,食物多。魚不缺少食物,自然會對餌料有所挑剔。所以這個時候建議用一些素餌去釣魚,偶爾給魚換一換口味。而且還可以選擇一些霧化好的,這樣也會加快魚的上鉤速度;而在瘦水中,水裡面沒有什麼營養物質。魚的食物相對來說少,這個時候若是放進去了葷餌去釣魚,魚兒們自然會搶作一團。到了這個時候也就不怕沒有魚上鉤了。
至於為什麼說跟人的吃食習慣也是有些相似的呢?大家可以想想,我們平時吃慣了山珍海味,是不是偶爾也會想吃點清淡的?而平時吃不上大魚大肉的,條件比較差的,是不是也會偶爾想吃一頓好的?有一頓好的自然也會胃口大開。所以說跟人的吃食習慣也是類似的。
所以我們大家在外出釣魚時,也要先查探清楚這一塊水域的水質。根據水質再去挑適合的魚餌。這樣我們就能抓住魚的胃口,自然等魚上鉤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釣魚也是需要智慧的。可不是憑著一腔熱血就能釣上來的。所以大家要多豐富一些關於釣魚的知識,這樣才能在各種不同的外界環境下,隨機應變,因地適宜,從而提高釣魚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