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雙一流評選中,全部985、211高校均進入這一行列,而且還新增加了25所原雙非高校成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與985、211工程不同的是,雙一流評估是動態的,每五年評選一次,採用優勝劣汰的方式,所以每個高校都有進入的機會。
而雙一流大學下一次的評估將會是2022年,距離現在也是越來越近了,相信各大高校也是摩拳擦掌,等待著這個時刻的到來。而在2017年到2020年這三年裡面,有很多未進入雙一流的高校也是取得了許多偉大的成就,它們擁有進入雙一流高校的資本,因此下一輪雙一流評估中,它們很有可能會成為新增高校進入,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高校吧。
首先是揚州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和山東師範大學,這四所高校都在近幾年獲得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而自然科學二等獎含金量還是很高的,被稱為雙一流大學門票的一半。而最好的例子就是寧波大學,它的力學學科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而它的力學學科評估僅僅是C,讓人大跌眼鏡,但是仍然靠這個獎項強勢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因此這個獎項的含金量不言而喻。其中可能性最大的當屬南京醫科大學,畢竟學科評估也是A+的成績,而其他幾所高校由於獲獎學科與學校的最強學科並不一致,因此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入選的可能性。
再來看看湘潭的、南方醫科大學、山西大學和昆明理工大學,這四所高校都獲得過自然科學二等獎,而且獲獎的學科與學校最強的學科保持一致,因此如果給它們世界一流學科的話就很容易確定了。而且學科評估都是B+,雖然不是很頂尖,但是進入世界一流學科的行列的話,質疑聲應該不是很大。
再來看看南京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和瀋陽醫科大學的全球ESI千分之一的學科,分別是臨床醫學和藥學,這裡面它們在相關學科方面均進入了A檔,說明這三所高校在這一學科建設方面成果還是很卓著的。特別是南京醫科大學,既有自然二等獎,也有千分之一學科,進入的砝碼又增加了一成。
華南農業大學的作物學也是進入了QS排名前一百,這一成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而且學校獸醫學也是A-的成績,相信下一次雙一流也會有華南農大的一席之地。
而單就學科評估來看,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和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都擁有A+學科,說明該校在這一領域已經是國內頂尖的,畢竟一流學科肯定也要看學科質量,因此擁有A+學科的高校無疑進入雙一流的概率大大增加。而南京醫科大學幾乎上滿足每一項條件,因此它的入選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而有一些高校雖然有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傍身,但是在學科評估方面比較糟糕,甚至有的連博士點都沒有,它們進入雙一流的概率也就減少了很多。比如石家莊鐵道大學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但是學科評估僅為C-,而且無對應學科博士點,這將會極大地降低入選的概率,而重慶師範大學和山東第一醫科大學也是類似的情況,不得不說就很可惜了。
當然以上的分析僅供參考,能不能入選還是需要教育部來確定,入選的因素也是多方面進行考量的。不管能不能入選,希望各大高校都能夠再接再厲,創造更多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