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一對父子用工業鹽造了80餘噸假食用鹽 未流入市場人便被抓

2020-12-22 騰訊網

揚子晚報網8月11日迅(通訊員 張傳傑 周紅梅 記者 朱鼎兆)為非法牟利,沒有任何行政許可,就四處購買原料和生產設備,組織工人將工業鹽與食用鹽摻兌混合,分裝成每袋400克的精製鹽。結果,尚未進入市場銷售,就被相關部門現場查獲。8月11日,記者從淮安市淮陰區檢察院獲悉,經該院提起公訴,男子張某犯非法生產經營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沒收財產人民幣10萬元;一起參與生產假鹽的張某父親張某某,同時也被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緩刑三年,並處沒收財產人民幣5萬元。

現年43歲的張某,在淮安某鄉鎮開辦一家化工企業,長年從事融雪劑、工業鹽、元明粉等產品的生產經營。2017年,國家實施鹽業專賣制度改革,放開食鹽市場後,精明的張某看到了背後的商機,想著如果自己生產食用鹽進行銷售,利潤一定非常可觀。

2017年11月,張某在未取得鹽業主管機構許可的情況下,分別從山東及淮安本地分別購進精製鹽和工業鹽,又從網上訂購了兩臺食鹽自動灌裝機、縫包機等生產設備,聯繫他人印製假冒的「魯晶」牌食用鹽及「百仙」牌食用鹽的包裝袋、編織袋,準備用工業鹽摻兌精製鹽,準備開始生產每袋400克、用來食用的小包裝精製鹽。

隨後,張某安排其父親、年逾70的張某某,組織以前跟隨張某從事融雪劑生產的工人,在位於某鄉鎮的一個化工廠內,按照1:1的比例,將工業鹽和精製鹽混合摻兌,包裝生產小包裝的食用鹽。

2018年1月,就在張某某現場組織工人摻兌、灌裝過程中,被鹽務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當場查獲。經清點,現場查獲50公斤每袋的大包裝精製鹽35.75噸、50公斤每袋的大包裝工業鹽29.75噸,已經灌裝但尚未銷售的假冒的小包裝「魯晶」牌食鹽10.66噸、假冒的「百仙」牌食鹽4.6噸,總計已超過80餘噸。現場還查獲用於灌裝機器2臺、手持縫包機1臺、稱重地秤1臺和各種包裝袋若干。經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鹽業產品質量檢驗站抽樣檢驗檢測,現場查扣的「魯晶」牌400g/袋精製鹽檢驗結論為不合格;「百仙」牌400g/袋精製鹽檢驗結論為合格。

案發後,嫌疑人張某於2018年1月23日到公安機關投案,其父親張某某於案發當天被公安機關現場查獲,二人均被取保候審。

2019年1月,公安機關以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將張某父子移送審查起訴。審查起訴中,淮陰區檢察院根據2002年9月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非法經營食鹽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相關規定,以非碘鹽充當碘鹽或者以工業鹽等非食鹽充當食鹽進行非法經營,同時構成非法經營罪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據此,淮陰區檢察院依法對張某父子以非法經營罪提起公訴,追究其刑事責任。

經兩次庭審,2019年8月4日,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對張某父子作出上述判決。

辦案檢察官介紹,工業鹽和食用鹽外觀極為相近,老百姓憑肉眼很難加以區分。但二者卻有很大差別,工業鹽多作為化工原料,含有大量對身體有害的成分。如果作為食用鹽加以食用,輕者會引起腸道不適、腹痛腹瀉;重者則會出現四肢麻木甚至會引發中毒、危及生命,尤其是對孕婦、嬰幼兒危害更加嚴重。

為此,檢察官提醒,除了相關主管部門要加大鹽業生產、流通和銷售環節全方位監控力度外,廣大消費者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購買食用鹽,一定要選擇正規超市、商店。如果發現有非法生產、經營和銷售假鹽的,要及時向市場監督、鹽務主管部門或公安機關舉報,以便第一時間從嚴打擊,依法維護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相關焦點

  • 80多噸假冒食鹽幸未流入市場
    為非法牟利,沒有任何行政許可,就四處購買原料和生產設備,組織工人將工業鹽與食用鹽摻兌混合,分裝成每袋400克的精製鹽。結果,尚未進入市場銷售,就被相關部門現場查獲。8月11日,記者從淮安市淮陰區檢察院獲悉,經該院提起公訴,男子張某犯非法生產經營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沒收財產人民幣10萬元;一起參與生產假鹽的張某父親張某某,同時也被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緩刑三年,並處沒收財產人民幣5萬元。現年43歲的張某,在淮安某鄉鎮開辦一家化工企業,長年從事融雪劑、工業鹽、元明粉等產品的生產經營。
  • 團夥用5000噸工業鹽冒充食用鹽 已銷全國市場
    特大儲售假鹽犯罪團夥用粗鹽、工業鹽冒充食鹽製售假味精雞精  用不加碘粗提純的日曬假鹽甚至工業鹽冒充食用鹽銷往全國,賣到食品公司加工製成各種假味精、假雞精、假調料混入市場……近日,廣州黃埔警方發起集群戰役,與山東
  • 工業鹽+飼料鹽造出假「中鹽」
    經過縝密偵查,哈爾濱警方日前一舉打掉了一個製造、銷售假鹽的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搗毀制假、包裝和倉儲窩點6個,當場查獲假冒「中鹽」成品食用鹽31噸,以及工業鹽、飼料添加劑氯化鈉等制假原料300餘噸和16臺制假生產設備,為我省1996年食鹽專營以來20年間最大一起製售假鹽案件。
  • 紹興市截獲24噸「腳臭鹽」 1噸多已流入市場
    記者從紹興市鹽務管理局了解到,在紹興市蔬菜果品批發交易市場一倉庫內,相關部門一次性截獲「腳臭鹽」24噸。經查,另有約100箱流入市場,其中30多箱被追回。紹興發現的這批「腳臭鹽」,均為中鹽舞陽鹽化有限公司生產的精製食用鹽,主要流入了郊區、農村的雜貨店、小超市或農貿市場。晚報提醒廣大市民,購買食鹽儘量到正規的大超市購買,並認準值得信賴的品牌。
  • 「假鹽」能致人體死亡 四招辨別真假食用鹽
    近日,在公安部的統一指揮布署下,江蘇泰州警方與北京警方聯合出動近百名警力,成功搗毀了這一輻射甚廣的「假鹽」源頭,數十名犯罪嫌疑人被抓。澎湃新聞日前從泰州警方獲悉,根據初查結果,這一製售網絡累計售出「假鹽」兩萬餘噸,案值達2000餘萬元。
  • 鄭州夫妻用地溝油添加色素製售假食用油被查獲
    經偵大隊大隊長高宏偉說,5月10日上午,5組警力同時對二七區王胡砦新區9排一倉庫、萬客來食品城銷售門店、金寶地糧油批發市場的造假窩點人員展開抓捕。  當時,在二七區王胡砦新區9排一倉庫門口卸貨的一輛大貨車被當場查扣,車上裝有60多箱假冒名牌食用油,萬客來倉庫內查獲117箱假冒各種品牌的食用油。大貨車司機、涉嫌造假商戶等11人被控制。
  • 江蘇南通查獲廢渣鹽、工業鹽制精鹽案件
    江蘇省南通市公安局通州分局近日破獲一起走私私鹽案件,共查獲230餘噸工業鹽、169噸廢渣鹽,追回4175公斤假「醃製鹽」,並抓獲犯罪嫌疑人兩名。據了解,這是通州警方破獲的第一起私鹽涉刑案。   4月20日,南通市鹽務管理局執法人員在鐵路南通東貨運站查獲了121噸工業鹽,並於4月27日將該案移交至通州區鹽務管理局查處。經通州區鹽務局調查,這121噸工業鹽是以南通某貿易公司的名義從江西購進。通州區鹽務局遂將此線索告知了通州分局經偵大隊。   經查,購買這批工業鹽的人叫時某,是南通某貿易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女婿。時某的父親有一家健身器材公司,位於通州區劉橋鎮。
  • 工業鹽被製成精鹽銷售 南通破獲私鹽涉刑第一案
    江蘇省南通市公安局通州分局近日破獲一起走私私鹽案件,共查獲230餘噸工業鹽、169噸廢渣鹽,追回4175公斤假「醃製鹽」,並抓獲犯罪嫌疑人兩名。據了解,這是通州警方破獲的第一起私鹽涉刑案。
  • 青海茶卡打造百萬噸綠色食用鹽生產基地
    據新華社電「我們將依託資源優勢,著力打造百萬噸綠色食用鹽生產基地,全力培育和塑造『茶卡鹽』品牌。」西部礦業集團董事長張永利8月8日在首屆茶卡湖鹽論壇上如是說。  據介紹,茶卡鹽湖湖水屬鈉鹽型,氯化鈉含量達94%,屬一類食用鹽。
  • 西安搗毀一假鹽窩點 查獲假鹽23噸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新聞聯播》)目前,陝西省正在開展「嚴厲打擊危害食品安全違法犯罪專項行動」,近日西安公安機關搗毀了一個製售假鹽的窩點,現場查獲假冒碘鹽23噸。西安公安高新分局王寺派出所民警楊陽:這邊放的就是半成品,未加工的,這邊放的是有成品的,也有包裝的袋子,一大堆袋子裡面還有400克小袋子。在這個制假窩點,民警共查獲假冒冰凌牌綠包裝食用碘鹽481大袋,工業散裝湖北精製鹽原料277袋,共23.5噸。目前鹽業部門正在對這批假冒食用碘鹽的成分進行分析,是否為工業用鹽還需進一步化驗。
  • 你吃的是真鹽嗎?工業鹽與食鹽該如何區分?
    經常會看到誤食工業鹽引起中毒的新聞,工業鹽冒充食用鹽的食品安全違法案件的報導。那麼到底什麼是工業鹽,什麼是食鹽?工業鹽和食鹽在性質上存在怎樣的差別?對人體都有哪些危害?假鹽市場流通的假鹽有工業用鹽、農藥廢渣鹽、亞硝酸鹽三種。如何區分它們?
  • 16萬噸廢物制水泥流入市場 臺花蓮前議長牟利4億
    摘要:臺灣花蓮縣前議長賴進坤涉嫌用自營的沙石進出口買賣公司5年內非法獲利高達4億3500餘萬元新臺幣(約9500萬元人民幣),花蓮地檢28日全案偵查終結提起公訴。
  • 知名烤魚店用工業鹽 吃工業鹽有哪些危害
    在後廚,民警敏銳地發現了一個袋子,上面赫然寫著「精製工業鹽」這幾個字。  當天下午4點,開發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聞潮派出所民警和開發區市場監管局開發區分局工作人員一起走進這家烤魚店。  他們當場在店內查獲了尚未使用的工業用鹽30公斤。現場詢問後發現,這家店賣的小龍蝦、滷鴨頭、烤魚等食品都是添加工業食鹽製作而成。
  • 用這鹽進行醃菜,險些釀成大禍
    24日,南通如東、啟動等縣市發現路上的融雪鹽少了不少噸。這讓當地相關部門著急不已,通過各種途徑告知大眾不要使用融雪鹽進行各種與飲食、醃製等相關的方面。同時,南通路政部門也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擴大搜索範圍。截止目前,尚未發現有食用融雪鹽導致相關不適事件的發生。
  • 幾千噸假太太樂雞精流入福建
    據了解,該團夥三年多來製造出幾千噸假太太樂雞精銷往市場,銷售額超過一億元。目前,無錫愛廚調味品廠和偉天調味品廠因涉嫌造假,正在接受有關部門調查。日均造一噸假貨  警方日前在對常州市武進區幾個庫房突擊搜查時,發現了30多噸散裝雞精粉。與此同時,警方還截獲了兩車幾百箱假冒的太太樂牌雞精。
  • 工業鹽勾兌色素造醬油廢料回收做出「十三香」
    1月11日,打假人員在獨流鎮一個生產假醬油的村民家中,查獲用於勾兌假醬油的工業鹽。1月11日,在獨流鎮一戶生產假醬油的村民家中,造假者就是用這個大塑料桶勾兌假醬油。像這樣的大桶,這家一共有三個。1月11日,天津獨流鎮,一戶生產假醬油的村民家中,地上擺滿灌裝好還沒有貼標籤的瓶裝假醬油、等待灌裝的空瓶子和勾兌假醬油所用的大塑料桶。
  • 青海大青鹽將走向全國 我省打造百萬噸綠色食用鹽生產基地
    8月8日,「首屆茶卡鹽湖論壇暨茶卡鹽新品發布會」在西寧舉行,記者在論壇上獲悉,我省將依託資源優勢,著力打造百萬噸綠色食用鹽生產基地,全力培育和塑造「茶卡鹽」品牌。也就是說,我省大青鹽將借鹽業體制改革的東風,走向全國。今後,青海人就有望買到細分用途,精細包裝的大青鹽。預計2020年,大青鹽產能將達到100萬噸。
  • 5人團夥買分裝機一天裝10噸假鹽 受審時稱很後悔
    自去年7月以來,西安、鹹陽兩地警方和鹽務局工作人員搗毀了一個特大製售假冒食鹽的窩點,在西安的窩點現場查獲假冒食鹽40多噸,是近年來西安查獲的最大一起製售假鹽案。昨日,該案在彬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庭審中,3名銷售假鹽者均表示很後悔。
  • 工業鹽有毒嗎?(工業鹽案件「排雷」)
    工業鹽案件「排雷」作者:王勇(江蘇省蘇州市人民檢察院公訴二處處長,全國十佳公訴人)一、什麼是工業鹽?工業鹽有毒嗎?「工業鹽」特有的名詞讓人感覺對人體健康威脅很大,但是否有毒有害應該以科學的鑑定為準,而非「工業鹽」還是「食用鹽」之類的名稱。
  • 你真的會買鹽嗎?面對市場上多種外包裝雷同的食鹽要這樣選擇
    在古時候,荷蘭、瑞典等國對於觸犯刑律的人,就有規定在一個時期內不準吃鹽的懲罰,從古至今,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對鹽的重視程度還是比較高的。目前市面上的食用鹽種類比較多,去到超市裡,貨架上讓人看得是眼花繚亂的,無論怎麼選,首先要確保買到的不是假鹽,有人說,假鹽怎麼還會在市場上流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