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昨日(3月30日),有網友爆料在廣東珠海金灣區南水鎮附近有人宰殺販賣海豚,後經專家證實為幼年中華白海豚,與大熊貓同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有關部門正在調查。
從現場圖片可以看到,白海豚頭部和身體被分裝在多個泡沫箱中,旁邊小販正在處理腹部位置。
該網友反映,他是去遊玩買飲料時發現的,因為害怕不敢錄像,僅拍了照片。村民以10塊錢一斤買賣。
30日晚,一名水生動物專家看過圖片後告訴澎湃新聞,通過長的吻部可辨認出,圖中動物應為中華白海豚,另外,從體色、頭部大小判斷,其應是年幼個體,「體色與年齡有關,成年白海豚一定是白色」。
同時,珠海漁政支隊一陳姓工作人員表示,下午6時許有人電話匿名舉報了上述情況,「我們立刻聯繫了『珠海同城會』微博,隨後聯繫了爆料人本人」。
該陳姓工作人員表示,據爆料人自述,3月30日當天,爆料人在下午3時14分左右,路過珠海市金灣區南水鎮飛沙灘附近時,目睹了上述宰殺白海豚的過程並拍下照片。
「我們領導立刻安排金灣大隊前往調查」,該陳姓工作人員稱,首先要核實其真實性,另外,由於宰殺買賣過程已結束,調查取證需要一定時間。
31日上午,珠海市海洋農業和水務局一練姓主任向澎湃回應,涉事3名村民(鍾某、蔡某生、蔡某榮)已被傳喚到當地公安機關協助調查,目前處於扣押拘留狀態。
當場並未發現網上圖片中的海豚頭部,「可能被吃掉或賣掉,部分腐爛的被丟了」,殘留骨肉已送鑑定機構檢驗是何種海豚。
另據海市海洋農業和水務局官網發布的《關於「網民舉報販賣海豚」查處情況的通報》,29日上午,鍾某駕駛漁船出海打漁,約9點在高欄港油庫區附近海域,發現一條大魚漂浮在海面,靠近觀察,發現是當地人稱「白忌」的大魚,當時該魚已死亡。
當天下午3時,鍾某用自己的船將「白忌」魚拖回赤魚頭碼頭,隨後鍾某,蔡某生,蔡某榮帶回高欄港飛沙村,三人在將一部分腐爛發臭的分割丟棄後,將其他沒發臭的部分斬塊,放在村邊出售,未出售部分三人各自拿回家食用。
成年中華白海豚 資料圖
公開資料顯示,中華白海豚屬於鯨類的海豚科,哺乳類動物,和人類一樣恆溫,用肺部呼吸、懷胎產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兒。幼年白海豚體呈深灰色,年青的會呈灰色,至於成年的則呈粉紅色。
中國最早發現紀錄在唐朝,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見於我國東海,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
中華白海豚的壽命一般為30~40年,發情期多集中在4月至9月的溫暖季節,妊娠期10~11個月,每胎產一仔。白海豚體內重金屬含量較高。
據我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網站數據顯示,白海豚在我國南部珠江口種群數量至少有1200隻;廈門種群約80隻;臺灣海峽東部約99隻;雷州灣約237隻。種群呈下降趨勢。
目前我國僅有南寧動物園飼養1頭中華白海豚,也是全國唯一人工飼養的白海豚。
《刑法》341條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綜合微博@珠海同城會、澎湃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