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帶崽春遊,同為水中大熊貓,它和白鰭豚有什麼不同?

2020-12-25 Recur動物玩具

近日,在廣西欽州三娘灣,接連出現中華白海豚帶崽春遊的罕見畫面。為什麼說罕見,當地從事保護工作的研究人員表示,野生白海豚本身就很難拍到,和幼崽一起出現就更少了,它們屬於瀕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海上大熊貓。

中華白海豚帶崽春遊

等等,為什麼是個保護動物就要跟大熊貓扯上關係?

你還別說,保護動物裡的"熊貓"都已經可以湊齊海陸空三軍了。

比如鳥中大熊貓有中華秋沙鴨、黑鸛、震旦鴉雀,水裡的大熊貓也很多,除了中華白海豚,還有白鰭豚和江豚等。

白海豚的黑寶寶

同樣被稱作水中大熊貓,白海豚和白鰭豚不僅都屬於鯨類,名字也很像,這可能會讓不少人有點懵,還以為它倆是同一種動物。

其實它們的不同之處挺多的,你知道都有哪些嗎?

生活的地方不一樣:白海豚是生活在海裡的,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白鰭豚則生活在淡水流域,比如長江和它的支流。

白海豚也被稱為海上大熊貓

膚色不同:中華白海豚小時候是黑色的,當它們長大後,會慢慢變白,最後變成淡粉色,這並非色素,而是毛細血管所致。而白鰭豚的身體一生都是青灰色的,只有肚子是白色的。

白中透粉的白海豚和黑色幼崽
成年白海豚擁有粉紅色皮膚

嘴巴不同:中華白海豚的吻部長約20釐米,白鰭豚的吻部要長一些,可達30釐米,除了嘴巴長度不同,它倆嘴巴到額頭的曲線變化也不一樣,白海豚有個明顯的轉角,白鰭豚則比較平滑。

白海豚吻部轉折明顯,背鰭較高

背鰭不同:中華白海豚的背鰭長得比較高,居於背脊中部,它們在海面遊動時很容易被發現,白鰭豚的背鰭相對低矮,且位置靠後,離尾巴比較近。

白鰭豚的背鰭低矮,呈青灰色

眼睛不同:中華白海豚的眼睛比較大,白鰭豚的眼睛要小很多,這主要是因為江河的水質多泥沙,比較渾濁,所以它們的眼睛和視力都退化了。

白鰭豚的眼睛特別小

關於白海豚和白鰭豚的不同之處,你弄懂了嗎?可別再把這兩隻水裡的大熊貓給搞混了哦。

相關焦點

  • 珠江口中華白海豚保護區鯨豚救護小組:「海上大熊貓」的守望者
    4月27日~5月27日,呼籲「關愛中華白海豚,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科普宣傳月在珠海舉行。中華白海豚,粵閩等地的漁民稱它為「媽祖魚」「海上大熊貓」。它也是我國現存唯一的國家一級保護鯨豚動物。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受人類活動影響,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不斷縮小,種群延續面臨嚴峻挑戰。根據估算,目前全國的中華白海豚數量約為4000餘頭。「中華白海豚還有一個更可愛的名字,『粉紅海豚』。第一次見它,心都要被融化了。」中華白海豚的守護人肖尤盛說。
  • 白海豚!海洋中的「大熊貓」現身佛山,就在…
    今早7時許一隻疑似中華白海豚在沙口水利樞紐站分洪閘遊弋目前白海豚已自行遊進沙口水利樞紐站分洪閘和引水閘之間佛山市漁政支隊支隊長劉和平表示:這是中華白海豚,身體泛紅,可見屬於老年海豚圖/佛山日報記者呂潤致攝為避免白海豚遊入汾江河進入內河湧沙口水利樞紐站工作人員已關閉分洪閘和引水閘並通知漁政部門作進一步處理佛山市防汛搶險潛水隊副隊長崔彥熙表示:目前專家提供了兩個方案,具體執行哪個,需要等專家到場後再做決定。
  • 它被稱為「水中大熊貓」,港珠澳大橋施工時,為保護它投入3.4億
    值得一提的是,如此巨大的工程,施工時卻充滿人性化,為了保護海域內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中華白海豚,成立了專門的研究團隊,用8年時間追蹤白海豚的蹤跡,而且施工時每條船上都配備了一名白海豚觀察員。該保護區的建立不但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人為幹擾,在挽救瀕危的中華白海豚種群同時
  • 廣東珠海現當街宰殺中華白海豚 與殺熊貓同罪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昨日(3月30日),有網友爆料在廣東珠海金灣區南水鎮附近有人宰殺販賣海豚,後經專家證實為幼年中華白海豚,與大熊貓同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有關部門正在調查。 30日晚,一名水生動物專家看過圖片後告訴澎湃新聞,通過長的吻部可辨認出,圖中動物應為中華白海豚,另外,從體色、頭部大小判斷,其應是年幼個體,「體色與年齡有關,成年白海豚一定是白色」。 同時,珠海漁政支隊一陳姓工作人員表示,下午6時許有人電話匿名舉報了上述情況,「我們立刻聯繫了『珠海同城會』微博,隨後聯繫了爆料人本人」。
  • 香港將軍澳發現中華白海豚
    一向聚居香港大嶼山西部水域的中華白海豚,17日被發現在將軍澳對面海面暢遊,表現活潑,有市民用手機拍下罕見一刻,將片段上傳網絡,引起網民熱議。據報導,該條疑似「貪玩」到訪將軍澳的中華白海豚,長約1米,沿著將軍澳工業邨對面約100米海面暢泳。海豚一時潛入水中,一時跳出水面,可見到它在擺動時,露出粉紅色身體,顯得十分活躍,其後向鯉魚門方向遊去。
  •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助力中華白海豚保護區日常巡護
    7月22日上午,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廣科院」)聯合北理工珠海學院白海豚研究中心為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開展保護區日常巡護和資源監測工作提供技術服務及科技支撐,廣科院派出機器人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無人機專家餘正泓博士為巡護活動保駕護航。
  • 「珠海」金灣又見白海豚嬉戲
    提起白海豚,可謂是無人不愛,它被稱為水上「大熊貓」,一向是以珍稀海洋生物的代表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近日,攝影愛好者蘇先生就十分幸運地在珠海機場附近海域,拍到了他們的身影,只見一群白海豚,或躍出水面,或追逐嬉戲,玩鬧了一個多小時才消失在視野中,話不多說,先看看它們的英姿吧!
  • 港澳一周熱詞:白海豚不搬家
    港珠澳大橋穿越伶仃洋,這片水域生活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  為了讓白海豚「不搬家」,港珠澳大橋建設方想盡了辦法。研究人員300多次出海跟蹤,拍了30萬張照片,對千餘頭白海豚進行標識;縮短施工工期,調整施工方案,如將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的318個橋墩減少至施工階段的224個橋墩……  據港珠澳大橋管理局介紹,在大橋修建過程中,為保護白海豚,耗資約3.4億元。
  • 珠海當街宰殺"中華白海豚"?村民:發現時就已死亡
    照片中可以看到,疑似海豚的動物已經被「五馬分屍」,裝在多個箱子內,現在兩位男性正拿著菜刀對動物身體進行解剖和切割,畫面觸目驚心。  該信息立即引發網友關注,不少網友聲討和譴責這種殘忍行為。3月31日,封面新聞記者從珠海市海洋農業和水務局獲悉,三名涉事村民已被控制,據涉事村民介紹,該魚類系29日出海打漁時發現,當時就已死亡。要弄清被殘害動物究竟是何品種,還有待進一步鑑定。
  • 愛心社帶領曙光小學師生參觀白海豚保護基地活動記錄
    抵達保護基地後,我們首先參觀的是我國唯一的白海豚科普館。館內陳設有包括海豚在內的各種珍稀海洋動物標本,工作人員詳細生動的講解了火燒嶼保護區的整體概況、中華白海豚的生活習性以及其他珍稀海洋物種的相關保護救助知識。
  • 關於大熊貓你不知道的事情
    如果有人問什麼動物在全世界深受喜愛,那麼毫無疑問答案就是咱們中國的大熊貓了。那白黑相間的皮毛,憨態可掬的樣子,內八字的走路方式著實讓人著迷。請別忘了熊貓是屬於熊科的,那碩大的爪子和大大的犬齒還是很鋒利的,劇研究表明,大熊貓可以輕鬆咬斷牛骨。在我們的印象中大熊貓是吃竹子的,但是這貨卻長了一個食肉動物的胃。大熊貓雖然也具有食肉動物吃肉的潛力,但它很少捕食動物或動物的屍體,這並不是它不喜歡吃肉,而是缺少機會。因為在大熊貓的分布區裡,大型的食肉獸很少,沒有多少殘屍剩首供它食用。
  • 又一個物種滅絕,中國淡水魚之王未能跨入2020,除了它還有哪些?
    相信大部分朋友,對白鰭豚和長江刀魚都耳熟能詳,現在突然跑出一個最大的淡水魚長江白鱘,似乎有點雲裡霧裡,這長江白鱘到底是什麼魚?中國最大的淡水魚-長江白鱘長江白鱘的學名是中華匙吻鱘,和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鱘同屬匙吻鱘科的亞種,或者還有一個諢名叫做中華劍魚,這個名字下估計大家就能腦補出長江白鱘的外形了!
  • 佛山河中現中華白海豚 淡水中僅能堅持三天(圖)
    發現者: 擔心相關部門沒趕來又駕船回去看著 發現這頭白海豚並報警的首個目擊者是一名嚴姓的船員。駕船近40年的嚴先生說,12日早上7:20,自己開著啟勝699號船運貨到石灣,途經東平河道的五鬥大橋底的時候,發現河道下遊出現一頭粉紅色的海豚,曾在香港和珠江口岸見過海豚的他,憑著經驗判斷出這是一頭中華白海豚。
  • 白海豚,又見白海豚!
    市民在鼓浪嶼海域拍到白海豚。吳福星 攝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記者 郭欽轉 實習生 張嘉慧白的、粉的、灰的、斑點的 …… 昨日 9 時許,在鼓浪嶼鄭成功雕像附近海域,五六隻不同體色的中華白海豚在追逐嬉戲。
  • 迷路白海豚,我送你回家(保護區裡的年輕人⑾)
    這裡就是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總面積460平方公裡的保護區裡,生活著被稱為「海上大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今年30歲的高廣銀是保護區管理局的一名海洋生物工程師,同時,他還是保護區鯨豚救護小組的隊員之一。
  •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 人生初見初別痛惜惋惜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 人生初見初別痛惜惋惜時間:2020-11-17 20: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 人生初見,初別。痛惜,惋惜。 誤入惠州東江水域的中華白海豚已確認死亡!這是記者從惠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最新消息。
  • 研究報告:重金屬汙染致珠江口中華白海豚未來瀕臨絕種
    新華網香港1月9日電(記者趙菁菁)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與中山大學9日聯合發布了一項關於中華白海豚的研究報告,研究結果初步顯示,在香港水域與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體內積聚多種重金屬物質,預計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數量有可能在未來60年內大幅減少
  • 吃生蠔和中華白海豚親密接觸
    >它是「中華白海豚之鄉」是全球唯一近海可觀看中華白海豚的地方可乘坐景區遊船近距離觀賞三娘灣旅遊度假區,轄區面積28.64平方公裡2003年7月開發建設,2006年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和廣西首位「十佳景區」;2017年三娘灣漁村被國家農業部評選為「全國最美漁村」。這裡不僅有稀有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也是美麗的濱海風光旅遊帶。這裡有美麗的沙灘、海水、海島、漁村等,更是影視劇外景拍攝基地。
  • 珠海這裡又現「水上大熊貓」!路人直呼:太萌了!
    炫技萌翻全場  掌上君帶你一起去圍觀  小可愛來啦!  近日,金灣區攝影愛好者蘇先生  在珠海機場附近海域  用相機捕捉到一群中華白海豚  看,它們來了!    被列為我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因此也擁有了「水上大熊貓」的稱號  據專家介紹,白海豚身上的粉紅色並不是色素造成的,而是表皮下的血管所致。
  • 帶你認識一下我國的四大海
    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只有2000多隻,而有一種神秘的海洋動物被稱為海上大熊貓,這是什麼動物呢?它叫中華白海豚,目前僅存800多頭,比熊貓還要珍稀。在海洋館裡看到的海豚都是灰色的,動畫片裡面還有藍色的海豚,實際上海豚只有五種顏色,有淺灰色、炭灰色、深灰色,還有白色和粉紅色,其中白色和粉紅色的都屬於白海豚,為何粉紅色的也叫白海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