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河中現中華白海豚 淡水中僅能堅持三天(圖)
原標題:佛山東平河現中華白海豚 淡水中僅能堅持三天 昨日上午7時許,一頭粉色的成年中華白海豚,現身佛山東平河道的五鬥大橋河段、平南公園旁。截至記者晚9時發稿前,海豚仍在該處河段遊弋。據了解,海豚身上無受傷痕跡,生命體徵暫時健康,疑似受近日颱風影響,或追逐魚群致誤入內河迷路。目前漁政部門實施全天看護,直至海豚離去,若遇到擱淺或危急情況捕撈救護上岸。
-
迷路白海豚,我送你回家(保護區裡的年輕人⑾)
2015年,高廣銀從中山大學海洋生物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後,先在福建工作了一年,為了和妻子團聚,他報考了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2016年10月來到這裡工作,加入了鯨豚救護小組。據了解,鯨豚救護小組成員主要以保護區管理局技術科為班底,同時吸納保護區其他科室有熱情的年輕員工加入。
-
誤入佛山的中華白海豚成功脫困!多圖+視頻回顧→
誤入佛山的中華白海豚成功脫困!逗留14小時後,在多部門多機構的合力營救下,迷途中華白海豚昨晚得到科學營救,隨即被送往珠海進行下一步看護。它是怎麼脫困的?救援人員為了幫助它都付出了哪些努力?與發布君一起回顧「大白」脫困記吧!
-
珠江口中華白海豚保護區鯨豚救護小組:「海上大熊貓」的守望者
伶仃洋裡的七年守望肖尤盛第一次與中華白海豚的親密接觸,是在2005年元旦。至今,散發著粉紅色光澤的3頭白海豚仍令他記憶猶新。那是他剛剛到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不久,正在過元旦假期的他接到電話,得知珠海淇澳島有3頭中華白海豚誤入漁網「迷魂陣」,無法遊回大海。
-
珠海當街宰殺"中華白海豚"?村民:發現時就已死亡
3月31日,封面新聞記者從珠海市海洋農業和水務局獲悉,三名涉事村民已被控制,據涉事村民介紹,該魚類系29日出海打漁時發現,當時就已死亡。要弄清被殘害動物究竟是何品種,還有待進一步鑑定。 疑似中華白海豚被宰殺 珍稀程度堪比大熊貓 30日下午5點23分,珠海同城會官方微博發布稱,接到網友爆料
-
白海豚!海洋中的「大熊貓」現身佛山,就在…
在這麼冷的天中華白海豚卻遊到了佛山佛山驚現中華白海豚!圖/佛山日報記者呂潤致攝為避免白海豚遊入汾江河進入內河湧沙口水利樞紐站工作人員已關閉分洪閘和引水閘並通知漁政部門作進一步處理佛山市防汛搶險潛水隊副隊長崔彥熙表示:目前專家提供了兩個方案,具體執行哪個,需要等專家到場後再做決定。
-
香港將軍澳發現中華白海豚
一向聚居香港大嶼山西部水域的中華白海豚,17日被發現在將軍澳對面海面暢遊,表現活潑,有市民用手機拍下罕見一刻,將片段上傳網絡,引起網民熱議。據報導,該條疑似「貪玩」到訪將軍澳的中華白海豚,長約1米,沿著將軍澳工業邨對面約100米海面暢泳。海豚一時潛入水中,一時跳出水面,可見到它在擺動時,露出粉紅色身體,顯得十分活躍,其後向鯉魚門方向遊去。
-
廣東珠海現當街宰殺中華白海豚 與殺熊貓同罪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昨日(3月30日),有網友爆料在廣東珠海金灣區南水鎮附近有人宰殺販賣海豚,後經專家證實為幼年中華白海豚,與大熊貓同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有關部門正在調查。 30日晚,一名水生動物專家看過圖片後告訴澎湃新聞,通過長的吻部可辨認出,圖中動物應為中華白海豚,另外,從體色、頭部大小判斷,其應是年幼個體,「體色與年齡有關,成年白海豚一定是白色」。 同時,珠海漁政支隊一陳姓工作人員表示,下午6時許有人電話匿名舉報了上述情況,「我們立刻聯繫了『珠海同城會』微博,隨後聯繫了爆料人本人」。
-
「綠色低碳」看,40多頭中華白海豚!北海鯨豚調查發現頭數最多的一次
時許,廣西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和南京師範大學在保護區的海域內開展鯨豚調查工作時發現,保護區核心區海域有5個不同的中華白海豚種群正在該海域內覓食嬉戲。其中,最小種群的數量有3頭次,最大的種群則達到30頭次,5個種群的中華白海豚總數有40多頭。這也是近三年來鯨豚調查發現中華白海豚最多的一天。中華白海豚浮出海面嬉戲。據儒艮保護區管理中心主任張宏科介紹,保護區和南京師範大學於2003年聯手在保護區海域開展鯨豚調查,每年調查15個航次以上。
-
白海豚,又見白海豚!
市民在鼓浪嶼海域拍到白海豚。吳福星 攝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記者 郭欽轉 實習生 張嘉慧白的、粉的、灰的、斑點的 …… 昨日 9 時許,在鼓浪嶼鄭成功雕像附近海域,五六隻不同體色的中華白海豚在追逐嬉戲。
-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助力中華白海豚保護區日常巡護
7月22日上午,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廣科院」)聯合北理工珠海學院白海豚研究中心為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開展保護區日常巡護和資源監測工作提供技術服務及科技支撐,廣科院派出機器人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無人機專家餘正泓博士為巡護活動保駕護航。
-
港澳一周熱詞:白海豚不搬家
港珠澳大橋穿越伶仃洋,這片水域生活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 為了讓白海豚「不搬家」,港珠澳大橋建設方想盡了辦法。研究人員300多次出海跟蹤,拍了30萬張照片,對千餘頭白海豚進行標識;縮短施工工期,調整施工方案,如將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的318個橋墩減少至施工階段的224個橋墩…… 據港珠澳大橋管理局介紹,在大橋修建過程中,為保護白海豚,耗資約3.4億元。
-
研究報告:重金屬汙染致珠江口中華白海豚未來瀕臨絕種
新華網香港1月9日電(記者趙菁菁)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與中山大學9日聯合發布了一項關於中華白海豚的研究報告,研究結果初步顯示,在香港水域與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體內積聚多種重金屬物質,預計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數量有可能在未來60年內大幅減少
-
彰化縣發現小臺灣白海豚屍體 環保團體:臺灣首例
中新網2月14日電據臺灣「中央社」報導,2月13日,臺灣彰化縣芳苑鄉海邊出現1隻出生約1周、體長約1米的臺灣白海豚屍體,保育人員指出,這是臺灣第一起發現臺灣白海豚幼體死亡案例,屍體將送自然科學博物館解剖,以釐清死因。
-
中華白海豚帶崽春遊,同為水中大熊貓,它和白鰭豚有什麼不同?
近日,在廣西欽州三娘灣,接連出現中華白海豚帶崽春遊的罕見畫面。為什麼說罕見,當地從事保護工作的研究人員表示,野生白海豚本身就很難拍到,和幼崽一起出現就更少了,它們屬於瀕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海上大熊貓。
-
羚牛迷路誤入村莊吃飽玩好後離開
1月5日,在鄠邑區景區管理局管坪村,一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羚牛迷路誤入村莊。加上腹中飢餓,便在村裡空地上啃食雜草。當地民警與林業部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拉起警戒線守護1個多小時,直到羚牛返回山中。
-
廈門將發布《中華白海豚白皮書》 第七屆海峽兩岸及港澳鯨豚研究和...
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會長李彥亮介紹,中國水域有記載鯨豚物種近40種,物種多樣性極其豐富,其中長江江豚、中華白海豚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廈門是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地之一。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在研討會上介紹,自2017年起,廈門牽頭組織實施全國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
-
合浦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群躍出海面,最大一群有30頭次!
12月12日,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與南京師範大學在保護區海域鯨豚船隻調查發現最大中華白海豚群。當天共發現中華白海豚種群5群次,最大群頭數30頭次。這是近三年鯨豚調查發現最多的一天。其中2018年發現中華白海豚5次,2019年發現12次,2020年發現7次。通過照相識別技術,2017年識別16頭,2018年識別21頭,2019年識別42頭,2020年識別7頭次,共識別個體80頭。利用模型估算,儒艮保護區中華白海豚數量約106頭,95%置信區間為90-145頭。
-
佛山網評 | 中華白海豚成功獲救,彰顯城市溫情與大愛
佛山網評 | 中華白海豚成功獲救,彰顯城市溫情與大愛 2020-12-19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滯留印度54年的中國老兵,因為迷路誤入印度,被迫在印度娶妻生子
有一位滯留印度54年的中國老兵,因迷路誤入印度,被迫在外娶妻生子,他在外流落這54年間又有著怎樣的酸甜苦辣呢?王養院1937年生於陝西鹹陽,他在家中排行老三,後改名王琪。他從小聰慧過人,雖然家中不算富裕,但他依然順利地讀完高中,還考入一家技校學習測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