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留印度54年的中國老兵,因為迷路誤入印度,被迫在印度娶妻生子

2020-12-23 文墨逐筆

「枝頭秋葉,將落猶然戀樹。」人世雖然漂泊, 或隨遇而安,或顛沛流離,但人在暮年,總是會想起那一方家鄉的水土。

在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彎家鄉的明月,即使千萬般變故,也會無意之間牽動思家之愁。有一位滯留印度54年的中國老兵,因迷路誤入印度,被迫在外娶妻生子,他在外流落這54年間又有著怎樣的酸甜苦辣呢?

王養院1937年生於陝西鹹陽,他在家中排行老三,後改名王琪。他從小聰慧過人,雖然家中不算富裕,但他依然順利地讀完高中,還考入一家技校學習測繪。1960年,剛畢業的王琪選擇參軍入伍,因專業知識過硬,他便入職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測繪兵,主要工作就為部隊修築道路測繪。

能力出眾的年輕人,若加以部隊的鍛鍊,日後絕對能成為家人的驕傲,但他美好的生活前景卻一場意外給耽誤。隨著中印邊境的摩擦逐漸頻繁,王琪便隨部隊入駐在藏南旺達,而他所在的部隊恰巧就在前線。元旦過後,王琪在外工作之時無意間就迷路了,誤入印度的國土。

他還不知道此生再一次邁入中國,已是五十四年之後。迷路的王琪在外遊蕩很久,終於遇見路邊一輛紅十字軍車,欣喜之下,他便上前尋求幫助。但他萬萬沒料到,這輛軍車竟然所屬印度,而他自然也被印度軍方所俘獲。由於前線戰事很焦灼,軍方便懷疑王琪乃是間諜,就對王琪反覆審問。

可惜語言不通的他根本就不能說明自己的情況,如此一來,王琪便被印度軍方扣押,開始他長達七年之久的牢獄之災。轉眼間,王琪在印度監獄很快就度過七年,隨著戰事的緩和,印度軍方終於決定將其釋放。但王琪因此並沒有返回中國故土,而是被安置在印度中央邦的一個閉塞的農村。

但王琪不接受印度公民身份,而印度官方也不想讓他回國,眼見舉目無親,他開始為自己的生計盤謀打算。最終他克服語言習慣,得以在當地面料廠工作,並試著融入當地的生活方式。一位印度姑娘也悄悄地愛上這個外鄉人,在王琪最無助的時候走進他的生活。

王琪在1975年,沒有至親家人的祝福下,與這名心地善良的印度姑娘成婚。在平淡日子中,他逐漸掌握當地語言,並成為四個孩子的父親。王琪想過做些小生意,但他卻沒有合法的身份,因此當地警察時不時就找他麻煩,最嚴重一次,甚至還將他的一條腿給打斷了,恐怖的疤痕一直跟隨著他。

幸運的是,當地一名高官很是同情王琪,所以他的資助之下,王琪的生活才有所好轉。眼見日子逐漸蒸蒸日上,災難卻再一次降臨。28歲的大兒子突然罹患急病,王琪花光家裡所有積蓄,卻仍然沒挽回大兒子的性命。經歷過這番喪子之痛,王琪也愈發思念遠在中國的家人,由此他回國的決心也愈發堅定。

王琪積極向外界打探消息,絕不放過一絲可能回國的機會。在接下來的日子中,他不斷向國內發去聯繫方式。不過由於印度對跨國書信的管控十分嚴格,他的消息並沒有傳回家人手中,當然得不到任何回應。幸好妻子很理解他的思鄉情愫,就一直鼓勵他不要放棄希望。

而在1986年,王琪突然收到來自一封信,而這正來自國內。在離家四十多載後,他終於在電話的另一邊聽到母親的聲音。但令人惋惜的是,母親年事已高,來不及再見一眼王琪,就永遠地離開他了。

時間來到2009年,王琪的侄子終於以遊客的身份到印度與他見面,這無疑讓王琪又燃起回國的希望。但回國之旅並非那麼輕鬆,他離開中國太久,家人及戰友以為他早就失蹤了,在國內也就沒有他的戶籍。而王琪一直被印度軍方誤認為間諜,他想要離開印度,還得看軍方最終的表態。

就是這樣,時間再度蹁躚,中國大使終於幫他申請到為期十年的護照,然後在中印兩方的共同努力之下,王琪終於踏上別了54年的故土。與家人團圓之後,王琪不禁老淚縱橫,他的中文早就生疏。在外流落54年,他找不到一個可以交流中文的機會,再張口,竟然就連自己的母語都說不連貫。

好在他的弟弟王順還記得其喜好,特意為他做了一頓手擀麵,而多年在印度的生活,他已經不怎麼會用筷子,但他還是熱淚盈眶地吃下了七碗手擀麵。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一別就是五十四年的風和月,母親離世,侄子成人,身前兩個兄長已步入暮年,早就不復當年的青春。王琪之所以能夠回到故土,是因為中國大使館的努力,更因為親人多年的付出。而能有這樣的家人,王琪在元宵佳節,也會不再孤單。

參考資料:

《小窗幽記》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相關焦點

  • 陝西一老兵因「迷路」滯留印度54年,並娶妻生子,2017年才成功回國
    在陝西,有一個老兵,他就經歷了一次艱難的回家之旅。因為歷史的緣故,他滯留印度,但他心念家鄉,始終想要回家。然而,他的回家之路卻漫長,到了54年之久,等到2017年才終於回家。
  • 中國老兵在印度滯留54年,娶妻生子,晚年回到家鄉連吃七碗麵條
    2017年2月11日中午,一架從印度起飛的飛機在首都國際機場緩緩降落,一名滿頭白髮的老人顫巍巍地走下了飛機,望著早已經過滄桑巨變的祖國大地,闊別家鄉52年的老兵王琪落下了激動的淚水,王琪老人等這一刻等了54年。
  • 中國老兵被困印度54年,被各種逼問,回國第一句話:我什麼都沒說
    王琪隸屬於我國解放軍測繪兵,1963年因為迷路被印度警方抓獲,後來更是被判處7年有期徒刑,而且在這之後,這位老兵的生活就更加悲慘了。接受完7年牢獄之災之後,他並沒有被釋放回國,反而被印度當局帶到了一個極為偏遠的村落,在這個村落生活了幾十年的時間,最終經過不斷的努力才重回祖國,此時距離他被困印度已經54年了。需要注意的是,他在監獄的時候還曾經被印軍各種逼問,回國後他只說了5個字,那就是什麼都沒說。
  • 滯留印度老兵王琪54年後歸國連吃7碗家鄉面
    新華社在北京短暫停留後,11日17時55分,當飛機緩緩降落在西安鹹陽國際機場,滯留在印度50多年終回祖國的老人王琪終於踏上了家鄉的土地,王琪老家四代人60多位親屬到機場接機。王琪的侄子王永禮感慨:「今天我們全家四代人來到這裡,迎接親人從印度歸來,幾十年的願望終於在今天實現了。」
  • 中國老兵困在印度50年 手持中國護照為何不能回國?
    這些天來,人們一直對一位年過8旬的中國老兵揪心著。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1963年,中印戰爭幾星期之後,一名叫王琪(音)的中國兵誤入印度後被捕,在印度關押7年後釋放。50年過去了,老人家已經80多歲,他一直思念著生他養他的中國。
  • 中國老兵因迷路被困印度54年,在當地結婚生子,回國後不會用筷子
    1962年的時候,中國和印度爆發了大戰,戰爭持續了一年多才接近尾聲。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百姓水深火熱,流離失所,一線的士兵更是有很多人都奉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為了維護國家的和平,為了能夠讓國人過上安康的生活,無數個革命烈士義無反顧地參與到戰爭中。這場戰爭帶走了很多將士的生命,不過有一位陝西的老兵倖存了下來。
  • 滯留印度老兵回國 王琪回憶被印度人灌酒逼供:什麼都沒說
    據紅星新聞2月12日報導,滯留印度54年的老兵王琪回國。經過一晚的休息,王琪精神好了許多,紅星新聞急著趁此機會對其進行了採訪。王琪回憶了在印度監獄中的生活和成婚經過。他提到印軍曾猛灌他酒逼供,希望他喝醉了能吐露什麼情報。但王琪表示,他喝醉了倒頭就睡,什麼都沒有說。
  • 留印中國老兵:我未投降印度 居住地是「活監獄」
    【觀察者網綜合】就在中國人今年春節闔家團聚之時,一名年逾八旬的中國老兵還在印度農村苦苦盼望著回國看看親人——日前,這名中國老兵的故事經由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後引起國人高度關注。  這名老兵當年是「逃兵」?50多年過去了,為什麼他一直想回家卻回不了家?
  • 中國人很少談論印度科技,印度專家:是因為太高級嗎?
    文/風化【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點擊關注,下次不迷路當今世界,是一個科技主導的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在發展的時候,都需要科技作為支持,隨著越來越多的科技進入人們的生活當中,大家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了
  • 印度影視明星也迷信 艾西瓦婭被迫嫁給香蕉樹
    艾西瓦婭·雷(AishwaryaRai,1973年11月1日—)是印度家喻戶曉的電影明星,有印度寶萊塢第一美女之稱。她以模特兒身份出道,曾代言印度傳統沙麗和百事可樂以及歐萊雅的廣告。
  • 一名中國軍人「迷路」被印方扣留?聊下中國軍隊「迷路」經典案例
    早在今年9月,中國就抓到5名「誤入」中國藏南地區的印度青年,並安全移交回印方。▲中國歸還5名「誤入」中國境內的印度青年幾天後,印軍歸還了17頭「誤入」印度境內的中國犛牛,當時還被印度媒體惡意蓋上了中方訓練的動物「間諜」高帽。
  • 印度被迫背鍋!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不是印度,錯怪印度了
    我國面積大,人口是全球最多的國家,有的國家面積大但是人口少,例如俄羅斯;有的國家面積小但是人口多,例如印度。感覺最慘的就是人多面積小了,這樣就會造成各種問題。如果要說起亞洲哪個國家人口密度最大,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是印度。
  • 中國創業者在印度的一年:做印度佔星行業的淘寶,不再拷貝中國
    2019年春天,在提前到來的「中年危機」裡,崔懷舟決定遠赴印度德裡,開始做「印度版快手」。但在年底,他做了個令人意外的決定:把團隊全部精力轉向了新的領域——佔星 Astrology。轉型背後,這是中國創業者在印度的集體困境:有增長,沒有收入,變現難,印度市場到底該怎麼做?
  • 印度眼睛看中國
    在那次的節目中我們請周大使和鄧教授就火炬傳遞途徑的四個國家,為我們介紹了那裡的風土人情,因為那裡正好是周大使夫婦駐紮國的國家。半年後的今天,我們再次非常榮幸地邀請到兩位,這次我們把主題定在了「印度人眼中的中國」。因為周大使從70年開始就已經和印度結緣了,經歷了中印外交很多的大事。為您介紹今天的嘉賓:周剛大使、鄧俊秉教授。兩位好。
  • 老兵王琪的五十年歸途:84歲大哥摸摸他的頭說「你回來了」
    2017年元宵節前一天,他和兒子一家從印度中央邦蒂羅迪村出發,到新德裡乘機飛往目的地鹹陽——這是他滯留印度54年後首次回國。  1962年,高中畢業後參軍的王琪跟隨蘭州軍區第55師從青海駐地前往印度,參加中印邊境的戰鬥。次年初,工程兵王琪在中印邊界的樹林中迷路,此後被印度軍方以「間諜罪」羈押7年。  在荒僻的山村生活多年,他從未放棄回國的努力。
  • 印度女人出巨額嫁妝,為何地位依舊低下?只因「索奩焚妻」的歷史
    中國14億人口,印度差不多13.53億,同樣是人口大國,同樣是男多女少,為什麼在結婚時,中國是男方給女方巨額彩禮,而印度卻恰恰相反,是女方必須傾家蕩產出嫁妝?同樣是男女結婚,同樣是文明古國,為什麼在中國,女性家庭地位普遍比印度女性高呢?
  • 印度擁有全球最高雕像,卻是出自中國人之手?印度人:被迫無奈
    說到印度,我相信我的朋友們都不是陌生人,印度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國家,雖然它的陸地面積不算太大,但人口卻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現在已經突破13億的門檻,向14億邁進,現在即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說明印度人口多,今天我要說的是印度擁有全球最高雕像,卻是出自中國人之手?
  • 為什麼印度能誕生「印度神藥」,去印度看病的中國遊客越來越多 ?
    中國人對於印度,似乎就有這種感覺。每個去過印度的中國遊客都說印度髒,但是說歸說,去印度旅遊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並且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醫療旅遊」,而印度的國家醫療局甚至專門出臺文件,大力發展「醫療旅遊」,保證外國遊客的合法權益,這一幕,似乎真的有些諷刺。
  • 微信也出大事 被迫在印度停止服務!到底發生了什麼?
    微信也出大事 被迫在印度停止服務!到底發生了什麼? 摘要 【突發!微信也出大事 被迫在印度停止服務!到底發生了什麼?】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出海之路,再次受到阻礙。不止TikTok,騰訊也只能認栽了,微信正式停止服務印度用戶。
  • 印度牛人:印度曾比中國強過十二年,印度網友卻不知道,中國贊同
    1948年,印度共和國成立了。此時,印度經濟水平,人均收入,工業產值都超過了我們。成立之初,印度就同時得到了蘇聯,美國的支持。通過在大國之間遊走,他們獲得了不少資源。這段時間被印度專家屢屢提起。在他們眼中,這也是為數不多,印度能夠領先中國的時間段。當時我國還沒有進行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經濟發展更是多方受到限制。和一往直前的印度相比,我國處於下風。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政治勢力也很強。他們牢牢控制了藏南地區,並且不承認中國的領土權力。在英國殖民者的忽悠下,印度視我們為第一對手。在經濟方面,他們也多次出手。在逼迫之下,我國西藏地區甚至還一度使用過盧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