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業者在印度的一年:做印度佔星行業的淘寶,不再拷貝中國

2020-12-20 志象網

崔懷舟有光鮮的履歷。浙大研究生畢業,第一份工作是在百度,之後又到明星創業公司豌豆莢,再到快手和出海巨頭YY工作。

2019年春天,在提前到來的「中年危機」裡,崔懷舟決定遠赴印度德裡,開始做「印度版快手」。但在年底,他做了個令人意外的決定:把團隊全部精力轉向了新的領域——佔星 Astrology。

轉型背後,這是中國創業者在印度的集體困境:有增長,沒有收入,變現難,印度市場到底該怎麼做?

而在新冠衝擊各個行業時,如何做出現金流,做出收入,努力活下來,成為出海創業者的考題。

崔懷舟決定拋棄「中國思維」,紮根到印度人的日常生活裡尋找答案。在走街串巷地探尋付費場景後,他發現,帶有神秘主義的佔星,天然滲透在印度人的生活之中,無處不在。他的新目標,是要把印度分散的佔星市場,搬到線上,打造出一個佔星行業的「淘寶」。以下是崔懷舟的自述。

核心要點:

在印度,不能簡單按照「中國模式」去思考,尤其創業公司;要離悲觀的出海創業者遠一些,離真實的印度用戶近一些;在印度創業,第一優先級的是驗證商業變現,而不是產品功能或用戶增長;想要在印度做商業變現,要深入印度人的日常生活中尋找答案。

放棄「中國模式」,尋找「印度模式」

2017年國慶,我收到印度朋友的邀請,第一次去印度,以旅遊的名義走訪了孟買、德裡、古爾岡等城市,和出海創業的中國朋友和本土創業者進行了很多交流。從那時開始,我正式與印度結下緣分。

當時,我還在快手負責產品,是快手的 217 號員工。快手給了我很好的視野、情懷和理想,但我還是很焦慮和迷茫,總是會想:我未來的方向在哪裡?

我在快手期間,快手 DAU(日活) 從 3000 萬增長到 9000 萬,抖音也快速崛起,國內短視頻領域形成了馬太效應。從 2017 年開始,國內的創業環境變得更加殘酷,獲客成本大幅上漲,巨頭跟進極快。基於對大方向的判斷,我立即開始了職業轉向,從國內轉向海外。

十一回國後,我就從快手離開,去了國內最有出海經驗的公司(之一)——歡聚時代 ,也就是YY,負責海外業務。

2019 年春天,我已在 YY 擔任一年多的海外短視頻業務副總經理,對印度市場有了基本的觀察和思考。我和險峰 K2VC 的合伙人趙陽交流之後,很快便拿到百萬美元的天使輪融資,正式開始自己的印度創業旅程,開始了「新的歷險」。

初來印度時的「旅遊照」,看年輕人在廣場上放風箏

最開始,我做了一個短視頻產品,也就是印度版「快手」,基於 UGC 內容的社區。這怎麼聽起來都像是一個典型的「中國模式」,或者說「Copy from China」。僅僅 4 個月,我們的小團隊就做到了 20 萬 DAU,新用戶次日留存 60% 以上,自然新增甚至達到 95% 以上。

在印度做增長不難,移動端用戶多、年輕人多、願意接受新產品的人多,但是,難的是變現,讓他們掏錢。在中國,快手用直播打賞、帶貨和廣告的方式獲得收入,這條路在印度明顯走不通。

我們之前做了初步的商業化測試,發現 eCPM(千次展示可獲得的廣告收入)很低,短期內無法把錢掙回來。

這就是「中國模式」的陷阱:產品數據增長很快,但商業變現艱難,收支平衡遙遙無期。這也是大部分出海創業者和投資人遇到的相同困境。

難道印度註定是出海創業者的「絕望之地」?

所謂的「中國模式」,我個人認為有 4 條商業路徑:廣告、電商、遊戲和直播。

廣告和電商需要依賴於 eCPM,本質是人均 GDP 問題,印度還沒有到合適的時間點。而遊戲和直播(還有訂閱),本質上是為虛擬增值業務付費,需要有付費文化的土壤和長期的市場教育。印度,這一用戶群體規模很小,且獲客競爭激烈。

實在說,我最初沒有把變現放在高優先級,因為我覺得我整個公司的使命是做社交的,我要把UGC社區做出來。但到2019年10月的時候,所有的外部信息都告訴我,不能再繼續投入在社交上,因為這樣會非常的危險,短期內根本沒有收支平衡可能。何況,Tiktok這時候已經在印度做大,我一個小創業公司如果和它競爭,機會接近於零。

我終於決定走出「中國模式」,尋找新的出路。

研究「佔星」,發現新藍海

一個印度人,在日常生活中會為哪些業務付費?當我深入到他們的生活中去觀察,發現其實好生意還不少。

比如,婚姻大事:包括相親和婚禮。印度依然盛行包辦婚姻,而婚禮是印度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儀式,印度人在這方面的投入很大,甚至很多人會去借錢來辦婚禮。

還有兩個領域與中國十分相似,那就是務工培訓和孩子教育問題。現在印度有數億農民工正在進城務工,德裡周邊衛星城裡擠滿了「外來務工人員」,這些人亟需英語和相關技能方面的培訓。同樣作為教育大國的印度,高考也是壓在印度學生頭上的一座大山,培訓輔導的生意不會差。

其實,早就有人歸納過,最大的4個印度國民級生意是「ABCD」:A - Astrology 佔星,B - Bollywood 寶萊塢,C - Cricket 板球,還有 D - Devotion 宗教。

具體來說,寶萊塢和板球,都需要內容版權,壟斷在大公司手裡,而宗教太過於複雜和敏感。婚姻、培訓、教育等領域線下模式很重,而且我的團隊沒有足夠的行業積累。

我開始仔細研究「ABCD」的 A——「佔星」。

自從 2019 年 10 月,走街串巷地探尋付費場景後,我發現,帶有神秘主義的佔星,天然滲透在印度人的生活之中,無處不在。

比如,電視臺有佔星頻道,報紙有佔卜內容,商場裡面會有佔星店鋪;印度人考試前要算運勢、找工作要佔卜、結婚要問星盤測匹配......只要你是一個印度人,不論性別、年齡和貧富,沒接觸過佔星幾乎是不可能的。

印度的佔星店鋪

中國也有佔星塔羅、周易八卦這一類的生意,但因為國情不同,只停留在小眾領域。而在印度,它已經融入了生活。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國家,受宗教影響,國民普遍相信神秘主義。佔星是宗教的延伸,在印度有海量的群眾基礎,和無處不在的社會影響力。

因此,佔星在印度是國民級的生意,估算下來每年有 100 億美元的規模。加上周邊的靈修(Spiritual)、療愈 (Healing) 和法事 (Puja),可以達到每年 300 億美元。根據公開報導,印度目前至少有 200 萬佔星師和 1 萬家佔星培訓學校。另外,佔星也有「科班「路徑:在前科學部長 Murali Manohar Joshi 的推動下,有 30 多所大學開設了佔星學本科和碩士學位。

相比婚姻、教育、體育和電影的生意,佔星的業務最容易線上化。在我們做之前,印度就已經有電話或在線聊天的佔星諮詢。不同於直播打賞,付費佔星是他們本來就認可的事情,模式就是現成的。

做印度佔星領域的「淘寶」

走訪印度佔星師

有人問,佔星市場這麼大,有沒有印度本土公司在做?有,非常多。但因為信任和規模化的問題,整個行業完全沒有頭部品牌,以至於整個市場有如下特徵:線下為主、行業高度分散、長尾效應明顯。

第一,傳統的線下生意

因為佔星諮詢是非標準服務,依賴佔星師和用戶的基礎信任關係,所以普通人找佔星師,要麼找店鋪、要麼找朋友引薦。網站或APP的服務雖然也在年輕人中增長很快,但絕對比例還太小。而且,線上業務主要基於佔星師的Youtube 和 Instagram 個人號,流量和影響力很有限。印度 6 億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線上化是大趨勢,核心是如何在線上解決信任問題。

第二,高度分散的小作坊模式

印度街頭和商場分布的大量佔星店鋪,基本是 1~2 個佔星師帶著幾個學徒的小作坊模式。佔星師都是各自為戰,做著小生意,沒有形成頭部品牌。

印度線上佔星同樣很分散,最大的 AstroSage 市場佔有率只有 4%,第二名 Ganesha Speaks 僅有 3% 的市場份額,除此之外還有大大小小數千家佔星網站和 App。更關鍵的是,AstroSage 去年的營收才 2000 萬人民幣,淨利潤率只有 10% 左右,完全沒有規模化可言。

第三,貧富懸殊的長尾效應

我們做了大量的市場研究之後,發現了一個挺驚訝的事實:90% 的佔星師的年收入不足 5萬人民幣,他們並沒有足夠多的客戶和收入。

我們對印度佔星師群體做的研究

佔星市場非常大,頭部的網紅級(Celebrity)和專家級(Expert)佔星師確實掙得多,但佔整體1%的數量,營收也不過 10% 。絕大多數佔星師都掙不到足夠多的錢。長尾效應明顯,貧富差距懸殊。

這些問題,特別像淘寶出現之前,各自開小店鋪謀生的中國零售商家存在的問題。當淘寶等平臺出現之後,整個行業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存量市場的服務效率大幅提升,還產生了增量需求。

在一個高度分散、依賴中小商家來服務的市場,做交易平臺,是最好的模式。因此,我們想要成為佔星領域的淘寶,而不是做自營。

所以,我們通過app建立平臺,把佔星服務搬到線上,讓買方擁有更多選擇,賣方獲得更多客戶。再用行動支付、音視頻、AI 和電商等新方案,來搭建基礎設施,根本上解決「信任」和「規模化」問題。

崔懷舟與印度團隊成員(以及入駐佔星師)

住進印度同事家裡

佔星是極其「印度特色」的業務,需要非常接地氣,業務要做起來,必須要和對的印度人搭檔。

我的印度聯合創始人Saarthak, 2015 年開始做內容社區產品,在 Hike(印度社交獨角獸)、阿里巴巴工作多年,此前也有創業經歷,對印度年輕人有很深刻的洞察。印度同事們也十分有敬業精神,和北京團隊一樣 996,非常有戰鬥力。

和中國工作文化不同的是,印度人會希望公司的同事是「家人」。作為創業者,不但要和他們一起工作,還要一起生活。除了每天和印度同事相處,我還經常在周末拜訪印度同事的家人。

而最近的一個月,我直接住進了同事家。因為疫情滯留印度,我分別在合伙人和另外3個同事家裡各住了一周,一起上下班,一起吃飯,這在中國很難想像。

這一周我住在一位運營同事家裡,他是穆斯林家庭。最初他邀請我時我很顧慮,想客氣拒絕。但沒想到他聽到我回答之後表現得很傷心。那個時候,我突然理解了印度同事說的「家人」的含義。

我已經成為了印度餐愛好者。他們吃什麼我吃什麼,一樣用手吃飯,自己也很享受這樣的狀態。工作間隙,我會經常去印度同事家拜訪,和他們的長輩聊聊天,和他們一起看本地節目,也像在印度有了個家。

到印度同事家拜訪

我們的產品自2019年12月發布後,營收數據以每個月 200% 的速度飛速增長,很快實現了營業利潤(Operation Profit)。接下來的 1 年,我們將致力於成為印度最大的佔星平臺,服務 100 萬佔星師和 1,000 萬用戶。

印度是出海的「絕望之地」嗎?至少我們看到的是「希望之地」。只要貼近用戶,細心觀察,從真實的印度日常生活中尋找答案,就有無限的商業機會。

本文插圖均來自作者

作者:崔懷舟

編輯:付饒 李曉萌

本文原創首發於志象網微信公眾號(ID:passagegroup)。

志象網,見證中國科技企業全球化之路。

相關焦點

  • 中國創業者在印度做佔星行業的「淘寶」-虎嗅網
    2019年春天,在提前到來的「中年危機」裡,崔懷舟決定遠赴印度德裡,開始做「印度版快手」。但在年底,他做了個令人意外的決定:把團隊全部精力轉向了新的領域——佔星 Astrology。轉型背後,這是中國創業者在印度的集體困境:有增長,沒有收入,變現難,印度市場到底該怎麼做?
  • 印度、日本接二連三「拷貝中國」,創業者:理所當然
    中國已經成為了這個世界上非常強大的存在,而且這些年來中國的進步很多國家都看在眼裡,所以一直以來對美國的發展模式進行模仿的國家,現在都不學美國了,比如印度和日本,他們就接二連三的開始拷貝中國,對此,創業者表示:理所當然。
  • 成事在天,創業者為什麼要逃離印度?
    自2015年開始,印度就成為中國創業者的淘金地,包括智慧型手機、網際網路應用、品牌服飾,還有一些網吧、電競等行業都曾躊躇滿志,想要在印度市場完成開荒。現如今,印度的中國創業者也面臨「成事在天」的尷尬,疫情肆虐、中印關係都是他們的「天」。在經過艱難的權衡之後,一些創業者已經決定逃離印度,但問題在於,如何安全、體面地逃離,如何讓自己的心血不要100%地付之東流,依舊需要創業者進行深度思考。創業者可以瀟灑地揮一揮衣袖,留下一片狼藉給到印度,但花謝花開年年有,人去青春不再來。
  • 中國創業者逃離印度:400萬開的電競館倒閉 現金貸業務因禍得福
    2015年,阿里巴巴和騰訊都在印度「下注」,投出了十來個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2016年9月,印度首富安巴尼旗下的電信公司Jio宣布向全國用戶免費提供半年的4G網絡,為印度的科技創業再添一把火。 硬體、資本和網絡均已具備,這讓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業者將目光投向印度。 第一批動起來的是做瀏覽器等工具應用的公司。
  • 中國創業者逃離印度:400萬開的電競館倒閉,現金貸業務因禍得福
    像其他逃離印度的中國創業者一樣,他心裡放不下印度市場,但不知道何時才能再回去。出海熱潮驟然降溫這一波中國創業者出海印度的熱潮,持續了大概五年。2014年被稱為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的出海元年,印度也成為出海版圖中的重要一環。
  • 印度佔星入門引導
    看起來很複雜是因為歷代佔星家都在添磚加瓦,所以顯得混亂,加上以前寫書的印度人表達方式與西方人的習慣不同,追求細緻而嚇退了許多人。實則初學者完全可以先只了解個大概,細節性的內容等深入研究的時候再學不遲。作者寫這本書就是給初學者了解個大概。西洋佔星信奉自由意志,關注個人的性格、動機、心理、能力,而印度佔星是一種世俗祿命術,95%的內容都在考查個人的地位、財富、運程和所遭遇的外部事件。
  • 印度留學生:一次中國行,讓我決定不再做「井底之蛙」
    中國近幾十年來的變化簡直讓人讚嘆,作為國人我們也是深感驕傲。不論是在經濟、科技還是在軍事上,中國都越來越像一個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了。尤其是近年在電商方面的突出,連海外都在用淘寶和物流,線上支付寶、微信的支付功能更是將快捷便利帶進了我們的生活中。
  • 下架59款APP是標誌性事件,「中國造」在印度走到十字路口|鈦媒體...
    2019年中國創業者和資本紛紛去海外淘金,被視作新興市場的印度成為熱土。而一年以後,隨著中印邊境發生摩擦,印度抵制中國的聲浪日漸高漲。先是一向友好的印度人開始抵制中國貨,「刪除中國應用」的App受到追捧。
  • 佔星新書推薦 | 秦瑞生老師大成之作《印度佔星學》
    印度佔星學家同時也相信,天體的秩序和地球的世俗事件相呼應,因而描述了宇宙連結所有現象的互相作用,這種智慧,正是「梵我不二」哲學的體現,也是聖人受吠陀文獻啟迪,探索至高無上的知識和真理,破除迷妄而得,因此,印度佔星學又被稱作「吠陀佔星學」。 印度佔星學深受吠陀文化與印度神話影響,論述常涉及神話故事的演繹。
  • 印度神童預言全球災難,吠陀佔星的靈魂檔案!
    外媒近日報導,年僅14歲的少年阿南德(Abhigya Anand),是印度知名天才佔星師,他去(2019)年曾預言,人類自11月開始會遭遇重大災禍,並至今年3、4月達到高峰,時間與新冠肺炎疫情吻合,令許多人驚訝。更讓人憂心的是,他的最新預言指出,今年12月將掀起另一波比現在還慘烈的災難。
  • 一個中國投資人眼中的印度生鮮雜貨電商
    發展趨勢從政策端看,印度近些年在零售領域逐步開放外資投資管制,Kirana為代表的傳統業態向連鎖化、電商化轉移趨勢明顯。但是與中國先進行連鎖化整合再開始電商化不同,印度的零售行業在同時轉移向電商平臺和專營店的業態轉移。
  • 三年後,我發現一個新印度,與中國的商業模式有哪些不同
    他們大多背景很好,商業素素養很高,介紹商業計劃的時候,無論PPT的風格,還是面對面的溝通技巧都值得中國創業者學習。但是,和正在路上的創業者一樣,他們大都需要靈魂三問:你是誰,在做什麼,未來在哪裡。很多創業解決的問題是一個假問題,脫離了市場上最硬核的需求,一切都很難成立。 這一路,我在印度創業者身上看到一些不同的氣質。
  • 打壓中國企業一年,印度贏了嗎?
    更令人擔憂的是,印度政府時至今日似乎沒有停止的跡象。11月,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以日益加劇的數據安全擔憂為由封殺43款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應用程式,這是新德裡在網際網路行業向中國施壓的最新舉措,試圖全面限制中國進入印度的網際網路市場。印度是全球最大和增長最快的在線市場之一。
  • 來自中國的玩家,正在印度複製「網際網路上半場」
    一年前,她結束了中印兩地的「飛人」生活,開始在古爾岡常駐,負責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麒麟合盛(APUS)在印度的辦公室。麒麟合盛在印度推廣針對安卓系統的第三方手機桌面工具,以及提供摳圖和貼紙功能的圖片編輯器CutCut。印度不斷躍進的網際網路產業正讓中國公司躍躍欲試:南亞大陸人口年輕,手裡鈔票漸長,開始買得起運行流暢的智慧型手機。
  • 不做工薪族的日本年輕人多了 有始有終的印度創業者卻少了
    編輯:崔璞玉多年來,日本的創業氛圍一直落後於美國矽谷和中國。由於厭惡風險,大部分日本人更喜歡公司職員或政府公務員的穩定工作,自己創業也被認為是不得已的「B計劃」。雖然相比美國和中國,這一規模依然很小,但其增長趨勢卻非常顯著。在這樣的趨勢下,連東京大學的畢業生也都更願意自己創業,而不是選擇傳統的企業和政府工作。該校所在的東京本鄉(Hongo)地區也因聚集了眾多初創企業,而贏得了「本鄉谷」(Hongo Valley)的綽號。
  • 等待2:30,印度宣布屏蔽中國手機應用之後的夜晚-虎嗅網
    字節跳動、快手多位印度相關團隊成員也都沒有入睡,他們在家等待著。此前一小時,一位身在印度的中國金融科技創業者,在朋友圈公布了自己的電話號碼,以及 WhatsApp、Telegram、支付寶的帳號。他還在尋找可以繞回中國的 VPN。他這麼做是為了防止微信被印度政府斷網,他不想與國內失聯。
  • 深度| 抖音在印度能滅了YouTube?中國APP在印度的戰役才剛剛開始……
    不少網際網路創業者們談到印度時,總是兩眼發光,認定這個人口和中國相當、經濟高速發展的國家是一片創業藍海,其中蘊含了無數個「十億級APP」的機會。包括抖音在內的眾多中國APP在印度取得不小的成功,也讓創業大軍躍躍欲試。
  • 走美國的路還是中國的路?這是青年期印度移動網際網路的「世紀之問」
    2017年底,comScore向外公布,印度的移動網際網路行業,前100個公司由三個國家組成:印度、美國和中國,其中有40個印度本土的公司,「基本上為媒體公司,這與印度本地的文化環境相關,因為他們語言多、分散,如果生產內容極具挑戰性。中國公司投入比較多的是支付、電商、旅行,甚至是新聞聚合類。」comScore之前一直關注中國企業的出海行為。
  • 印度封禁中國App背後:巨頭謹慎出手,祈望下一片藍海
    「這幾年,經常有印度的同行、創業者、基金來找我們聊,要不要在印度投資合資、開拓業務。我們都回絕了。在那些法制不健全、風俗文化不熟悉、政府決策隨意、社會階層貧富分化嚴重、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如果要認真做事業,千萬千萬慎重。」一名大型在線招聘企業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前年和去年印度市場尤其熱門,直到今年才慢慢冷卻下來。
  • 全球速賣通不再接收印度新訂單
    內容提要全球速賣通:11月30日起,不再接收印度新訂單。近日,小編獲悉,速賣通發布《關於印度國家交易的後續安排》,該安排顯示,由於11月24日,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正式宣布禁止43個中國應用,其中包括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因此,速賣通後續將無法給印度用戶繼續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