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在醫學上叫甲真菌病,它是由一大類稱做病原真菌的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甲癬病變始於甲遠端、側緣或甲褶部,表現為甲顏色和形態異常。
臨床診斷
實驗檢查
刮取碎甲及甲下碎屑,鏡下可見真菌菌絲。真菌培養陽性。
鑑別診斷
銀屑病、溼疹、扁平苔蘚引起的甲改變以及甲營養不良的厚甲症等。
編輯本段自我診斷
混濁
灰指甲真菌侵入甲板或甲床後,由於大量的菌絲和孢子的迅速繁殖,使得甲床上角質物大量的堆積,肉眼查看,甲板變得混濁,不透明,故甲真菌病俗稱為灰指(趾)甲。
增厚
真菌侵入甲板或甲床後,甲板中的角質物受到真菌的作用而高度增殖,角質物的堆積使甲板增厚。甲板的增厚也加深了甲床混濁程度,一般它可以比正常甲板厚出1~3倍以上。
表面凹凸不平
由於甲板或甲板下有角質物堆積,同時甲板又被破壞,使甲板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失去光澤。這種凹凸不平既為縱向,也可以為橫向。同時也可以理解到病甲的主要病變在甲板下。
甲板變脆易碎
由於真菌侵入甲板和甲床,在角質溶解酶的作用下,角質但白被溶解,形成角質細小顆粒,被破壞的甲板缺乏彈性和韌性而變脆,角質顆粒呈粉末狀易於脫落、鬆散而變得碎雜。
甲分層
灰指甲增厚的角質物變幹,變碎屑,變脆,它容易從甲板與甲床之間脫落下來,使得原本與指肉粘合的指甲表層,出現中空現象,即指甲分為2層,表層與指肉分離,另外分離出一層薄薄的甲質粘在指肉上。
變色
甲板或甲板下的真菌積聚,不同的真菌菌絲或孢子本身可以有顏色。病變、增厚的甲板也可呈現顏色。甲板下病甲處角質物脫落,可進入髒物,汙物呈現顏色。甲板破壞,碎屑脫落後也令甲板呈現顏色。它可呈汙灰色,褐色,白色,黃色,黑色等。
甲板翹起
真菌和增生的角質物在甲板下大量堆積,使甲板的遠端明顯高出而呈翹起狀,此時病甲變肥厚,更混濁,變色也更明顯。趾甲甲板翹起影響穿鞋,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甲板萎縮
甲板變小,厚度變薄,長度變短,稱為甲板萎縮。甲板上可有溝、裂、嵴、不規則的斑點,無光澤或深棕色,呈蟲咬狀,甲彈性差,易破碎,有時僅留近甲母質的一半甲板,少數患者甲板完全消失。甲板萎縮分為先天性甲板萎縮和後天性甲板萎縮。
甲板脫落
甲板被真菌的菌絲和孢子破壞,變脆,變碎屑,增生,堆積的角質特從甲板表面脫落,最後甲板完全脫落,只存下殘根。此時甲板功能喪失殆盡。
鉤甲
老年人患趾甲真菌病,因癱瘓臥床不起,或因神經系統疾病而手足擅抖等原因生活不能自理,無法修剪病甲,只能任其自然。病甲瘋長,結果病甲肥大、增厚,又長且高,尖端呈鉤狀。
甲溝炎
甲根部或甲廓部皮膚及軟組織受到真菌的侵襲(其中以念珠菌更為多見)使甲周皮膚及軟組織發生慢性炎症,呈現潮紅色。
灰指甲在何種情況下最易復發? 一般能促使再感染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感染:灰指甲治癒,但沒有同時治癒手足癬,導致指(趾)再度被感染,是造成甲癬復發的重要因素。
(2)鞏固:有的患者,在指(趾)甲快完全恢復正常形態時,即以為徹底治癒,便停止了用藥,沒有鞏固用藥一段時間,也會產生復發。
(3)甲營養不良:因患有其它疾病等原因,引起甲營養不良,使甲板自身防禦致病真菌的能力下降,而使灰指(趾)甲復發。
(4)外傷:再次外傷引起致病真菌侵入甲板引起復發,這種情況一般較少。
(5)化學物質刺激:長期接觸汽油、油漆、洗滌劑和強鹼性肥皂等物質,改變了正常皮膚甲板表面的酸鹼度和防禦能力,而導致復發。
灰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