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食堂如何保證配餐安全?中外名校都是這樣配餐的

2021-02-27 中小學班主任

這段時間,成都七中實驗學校給孩子們食用過期食品的事件引發了校長、家長們對校園食堂安全問題的擔憂。

從去年的上海中芯國際學校,到現在的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學校食堂如何保證配餐安全?這裡有一些中外案例可供借鑑。

上海市徐匯實驗小學:

每批菜都能溯源,食材分類處理

上海市徐匯實驗小學的食堂是由一家後勤公司外包的,執行的是這家公司的統一標準流程。

食堂經理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清點送來的新鮮食材,每批次的品牌、產地等等都清楚地標註在貼條上,他說:「網上還有溯源平臺,每批送來的菜都能查到是在哪裡生產的、怎麼派送的,清清爽爽。」

這些新鮮的青菜、土豆、番茄,飽滿的肉、蝦……都會被一一放置到不同顏色的筐子裡。

紅色筐專門盛放禽肉類,綠色筐專門盛放蔬菜,旁邊的黃色筐則盛放洗淨後的蔬菜和水果;水產則會被放進藍色筐裡……總之不同食材都有對應的筐。

清點完畢,首先要對進行食材的清洗切配。

食堂工作人員把雞毛菜放在蔬菜池裡用自來水清洗,隨後把菜放到旁邊的池子裡用鹽水浸泡10-15分鐘,然後再撈起來,放到第三個池子裡進行漂洗。

蔬菜池旁邊是水產池、禽肉池,每種食材都有對應的清洗池,不會交叉。

食堂的師傅們走路的時候,總會習慣性地往地上看看,萬一有水跡或油跡,立刻就會隨手擦掉。

食堂經理說:「這裡檢查很嚴格的,萬一發現地上桌子上有水跡油跡的話,要扣50塊錢的,一天的煙錢沒了。」

這個水槽是已經使用完畢的,確實也擦乾了,沒有水跡。

連工作人員的水杯都有指定的擺放位置。

旁邊的臺子上擺著明亮光潔的刀具,每把刀的刀柄上都會有一種顏色的環,紅色環代表切肉類的刀,綠色代表切蔬菜的刀,總之與盛放食材的筐顏色對應,一目了然。

連砧板、抹布的顏色都和刀具、筐是一一對應的,避免交叉。

接下來,切配好的食材,會被盛放到不同的配餐盤裡;盤子上標註著「生」「熟」「半成品」,分開放置。

放熟的食材的配餐盤,都要經過蒸汽消毒半小時以上,做到無菌,而且一分鐘內就要拿到配菜間,不能在廚房裡久放。

水產類的生鮮則會及時放入冷櫃保鮮,上面會寫好進貨日期和使用日期。

在調料區的貨架上,「李錦記」金標生抽、草菇老抽、叉燒醬,「鼎豐」的康樂醋、南乳汁,味好美的果醬等等整齊排列開,還有非轉基因的鮮榨金玉米油。

食堂規定,調料要進最新鮮的批次,而且不能一次性買很多,一般就買一兩周的量,用的時候也是先進先出,這樣可以確保給學生吃到的都是最新鮮生產的調味料。

每款調料前都會放這種小卡片,註明生產日期、進貨日期等等信息。

旁邊的板車上,整整齊齊靠牆堆放著大米、麵粉等,鹽糖生粉這類則放置在乾淨的不鏽鋼桶裡,

食堂經理說:「我們有規定的,都是包裝在塑膠袋裡,不會直接碰到筒壁,確保衛生。」

大廚們燒制的菜餚一道道出鍋了,每燒好一道菜,大廚們就要在記錄本上填好日期、菜餚名稱、出鍋時間、食品中心溫度、原料名稱、驗收結果和加工人籤名等等。

這不僅是為了安全,萬一學生反映哪道菜甜了鹹了之類的,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廚師,研究口味進行調整,讓大家吃得更滿意。

吃完飯後要對餐具是清洗消毒。

食堂洗碗有六道程序,一刮、二浸泡、三清洗、四漂洗、五消毒、六保潔,少一道都不行,漂洗要逐個清洗兩遍,然後用沸水消毒後,再用蒸汽消毒20-30分鐘,最後還要放到專門的保潔櫃裡。

規定很細緻,那誰來監督呢?

廚房內,好幾個攝像頭正在不同位置拍攝。

經理說:「全天監控的,萬一有什麼問題就會調出錄像來看,學校管理人員每天都要來檢查,教育局還會來飛行檢查,說來就來,所以我們一直很當心的。」

寧波市鄞州藍青小學:

引入家長監督,讓菜譜透明化

藍青小學的食堂管理引入了家長這一支力量。

食堂菜譜的合理搭配,需要經過幾個環節。

首先初稿會從膳食黃金比例搭配的基礎層面,根據時令原材料,確定菜品的主體;

其次食堂主管會把握好每一天菜品色彩上的搭配,來決定輔料以及烹飪的方式;

第三個環節由營養顧問針對所有點心與當日菜品的總體搭配做考量和調整。

藍青小學的一周菜譜推送放在每周日晚上,固定的菜單格式,不一樣的每周對某個菜品製作的營養小貼幹添加,結合季節性的食品推送,每周二、四,添加的粗糧輔助。

將菜譜全方位的展現在家長面前。時間上的推送又兼顧了家長可以提前預知孩子在校的飲食,以此來調整當天晚上家裡的飲食搭配。

菜譜營養小貼士

每學期學校還會利用家長開放日,將一學期匯總的菜品進行匯總,由家長和學生一起做一些自主地選擇,可以在匯總的菜單裡挑一個自己最不喜歡的,也可以寫上家長提供的新菜品。

學校根據匯總的「不喜歡」菜品是否集中,以此來去掉該菜品,也通過家長提供的新菜品,進行補充或優化。

藍青小學建立了校級家長膳食工作小組進校巡察團。

由校級成長共同體分管後勤的負責人自發組建膳食工作小組,定期進入校園對食堂工作的流程及相關信息做全面的監察,利用反饋簡報、學校回覆信息等內容由膳食工作小組成員再將文字稿發到各班家長群,讓食堂建設透明化。

從2017學年第一屆學生家長至今已經進行了17次巡察活動。

家長膳食工作小組進校巡察

除了正餐之外,學校還設立了上下午點心。食堂工作人員在保障食品安全健康營養的前提下,針對傳統節日,用心製作當日的對應食物。

比如元宵節製作適合學生口味的水果手工湯圓、食材槓槓的自製臘八粥、中秋節特意定製的帶有藍青小學標識的手工月餅……

上海新紀元雙語學校:

堅持自營食堂,校領導、師生同吃一鍋飯

上海新紀元雙語學校在辦學之初就制定了三個基本策略:

第一是食堂自營,不外包;

第二,食堂不盈利,食堂收支只要求持平,徹底斷了任何一方因求盈利而損害服務質量的動機;

第三,學校高層、全體老師,與學生吃一個鍋裡的食品,而且必須是同一個窗口取出;

學校專設一個專職質量管理員,只做兩件事,一是每天檢收進庫食品,二是菜炒好試吃一筷子。

學校規定有權的人不與供貨商有任何關係,學校專設一個食品進庫全權責任人, 並要求每天的進貨都必須照相發到管理群內。

日本:

校長每日試吃,嚴格執行衛生管理基準

校長每天為學生第一個試食校餐,這是日本學校的校長責任制中,校餐安全管理之一環。

校長作為負責人必須檢查當天午餐的新鮮度、營養度,以及是否按既定菜單進行烹飪製作等。

校餐,在日文中稱為「學校給食」。日本1997年制定了「學校給食衛生管理基準」。之後,又分別在2003年、2005年、以及2008年進行過三次修訂。

「學校給食的調理設備」中規定:

1. 用於學校校餐的調理設備,不可以固定,必須是可移動式的。

這樣做的好處是校餐製作間不會出現衛生死角,而且午餐製作結束之後,能移動到清洗間進行徹底清洗,不會弄溼校餐製作間的地面。

校餐廚房的地面是不可以有一滴水的,這樣才能做到防止細菌繁殖;

2. 必須為所有可移動式的調理設備設置無汙染保管空間。

這樣做是為了防止已經清洗、消毒過的調理設備,在保管過程中被汙染;

3. 冷熱給水設備,按必要的使用數量設置,給水栓必須是方便使用手肘(或雙足)進行開關的槓桿式,以防止手指接觸給水開關。

這條仍然是防止接觸式汙染。

4. 必須為校餐製作人員提供專用的洗手間。

專用洗手間應該距離校餐製作間3米以上。應該設置更衣處、洗手處、獨立的封閉衛生間。

在進入衛生間前必須先在更衣處脫下校餐製作用的白色制服以及口罩、衛生間使用完畢之後,必須在洗手處使用每個人專用的手指刷清洗手指。

洗手池必須寬、大、深,方便製作人員清洗到手肘。洗手池水栓必須是方便使用手肘(或雙足)進行開關的槓桿式。

還有更多條十分細緻的要求事項,例如:蔬菜必須使用三槽式水槽進行清洗、室內溫度始終控制在25℃以下、溼度80%以下、空調風不可直接吹向調理器具、等等……

按照日本文部省的規定,自辦食堂的各所學校必須根據在校學生人數,擁有相應人數的國家資格營養師。

學校營養師由各都道府縣聘用,屬於都道府縣的公務員,主要工作是根據兒童成長中所需求的熱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等,按比例制定營養菜單。

日本學校通常會提早兩個星期,就將下個月一整月的菜單列印出來由孩子帶回家交給家長,目的是為了方便孩子家長參考學校菜單,決定孩子在家中的飲食,以便做到不會與學校菜單發生衝突或重複。

儘管學校營養師必須以「月」為單位制定每月菜單,但一個月每餐的菜單都不一樣,主要以日餐、西餐、中餐這三大類為主,基本不會出現重複。在菜單上還會標明每一餐的營養成分:熱量、鹽分、營養群等,此外還會標明食材來源與產地。

一般而言,學校午餐的食材主要以就地取材、自產自銷為主,這樣不僅可以節省運輸成本,而且就地取材的食品也更新鮮營養,更能令學生家長們放心。

美國:

詳細規定午餐營養成分

這是兩份較為典型的美國公立學校午餐:

簡單的漢堡蔬菜、西蘭花、胡蘿蔔、豆類製品,香蕉配上低脂牛奶。

牛肉漢堡、玉米沙拉、胡蘿蔔、蘋果配低脂牛奶。

美國學生的午餐健康受法律保護。 「美國學校午餐計劃」(National School Lunch Program,以下簡稱NSLP) 是根據1946年美國當時的總統杜魯門籤署的《全國學校午餐法案》而制定的,讓聯邦政府協助公立學校等機構,在每個學校日為學生提供營養均衡、低價/免費的午餐的計劃。

NSLP的最新規定有:

1、每天學校午餐中,蛋白質、維生素A和C、鐵、鈣和卡路裡含量必須達到攝入標準,具體菜餚的品種由地方學校食品部門決定

2、要求學校增加全麥穀物、水果,蔬菜比例

3、降低鈉和飽和脂肪含量,禁止膳食中的反式脂肪

4、停止學校裡快餐食品(油炸食品)的供應

具體到每一種類的食物,又有特別詳細的規定,挑出幾樣來列舉:

對於蔬菜的攝入:必須有這3大類,深綠色類、橙色類(南瓜/胡蘿蔔等)和豆類

對於穀物:至少一半為全麥穀物食品Whole Grain

對牛奶的攝入:食用無脂牛奶或低脂(1%)牛奶

對蛋白質攝入:選擇各種蛋白質食物,肉類,家禽,海鮮,豆類和豌豆,雞蛋,加工大豆製品,堅果和豆類和豌豆製成的食品等,每周至少8盎司的熟海鮮

不同年級組的學生,每天午餐都有卡路裡攝入範圍的嚴格規定:

小學k-5年級:550-650kcal

初中6-8年級:600-700kcal

高中9-12年級:750-850kcal

其實早在在1894年,美國農業部就發布了第一代兒童營養指南,隨著時代對於營養標準定義的提高,一直在改進。

2011年,美國把已使用了近20年的「食物金字塔」(Food Pyramid)作廢,由「我的餐盤」(My Plate)代替。

MyPlate是一個盤子形狀,劃為四個區域:分別是穀物、蔬菜、蛋白質、水果,邊上還有一個小圓圈代表乳製品。

每一類食品所佔的份量大致被劃好了,現在美國學校的菜單也是嚴格按照這個份量制定。

紐約公立學校午餐菜單,每一天的菜單,都可以在政府官網和學校官網上查詢的到。

美國農業部要求各個州的相關機構,每三年要對學校的早餐和午餐進行為期一周的檢查。

相關機構需要對學生的飲食進行營養分析,看是否符合營養標準。只要少有一種食物成分,或者多次違法營養要求標準,檢查人員有權進行相應的懲罰措施。

此外,聯邦規定由地方學校食品部門負責制定校餐的價格,但是必須保持非營利性。

美國大部分小學生午餐的價格從2.5-2.75美元不等,中學生午餐的價格從2.75-3美元不等。政府還要求對低收入家庭施行價格減免,減價午餐最高不超過40美分。

美國中小學生在學校吃的午餐分3種購買方式:

不僅是午餐,美國規定:學校出售的零食的熱量必須少於200卡路裡,食品裡必須含有一定的營養價值,要富含全麥成分,或是含有水果、蔬菜、蛋白質,或是主要成分為乳製品等。

而小學和中學只可以賣水、低脂牛奶或100%果汁或蔬菜汁,高中可以賣一些運動飲料、減肥汽水、冰茶,但是限制熱量。

相關焦點

  • 學校配餐太差學生吃不飽 建議學校能配備食堂
    這名婦女原來是個小商販,她告訴記者 ,差不多每天她都過來偷著賣點東西,但只能這樣交易,「因為學校不讓學生出來。」   三位男同學中,梁同學略胖,一人買了四袋方便麵,一袋大約有50克,「午飯吃不飽,下午課間得加餐。」他這麼說的時候,旁邊的同學都在笑他。他們告訴記者,學校的盒飯是6元標準,總覺得吃不飽,一到下午第三節課就餓得受不了,學校不讓出校門,只好這樣買東西吃。
  • 「配餐時代」到來 記者探訪鄭州午餐供應情況
    又是如何確保學生用餐的食品安全與營養的?6月份以來,記者陸續走進鄭州市金水區、鄭東新區、經開區、管城區的部分學校,探訪了各學校的配餐情況。 學校都有哪些供餐模式?餐費如何確定? 鄭州市經開區教文體局黨委書記、局長關希哲介紹,目前,該區有8所中學,28所小學。與其他區不一樣的是,初中全部是寄宿制學校,100%實現由校內食堂供應午餐。
  • 開學季,濟南要求學校食堂、配餐單位做好「七要」確保用餐安全
    問政熱線:85652800當前,正值開學季,學校食堂、學校配餐單位食品安全狀況直接關係到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和安全。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秋季開學學校食堂、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安全工作,市教育局、市市場監管局決定在開學前後開展2020年秋季學校食堂、配餐單位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各學校要做好自查工作,做到「七要」。
  • 學校食堂配餐食譜有了標準,讓學生既要吃飽又要吃好
    我省還出臺《中小學校食堂管理與服務規範》等地方標準,為家庭和學校食堂提供健康完善的營養食譜標準。【探訪】學校食堂「拒絕」冷凍品疫情下,學校食堂如何保障,這是很多家長的心結。疫情防控背景下,學校加大錯時用餐力度,目前僅一年級實行配餐制,由食堂加工保溫送至班級。五年級二班幫廚學生楊丹說,學校食堂飯菜基本每天不重樣,最讓他期待的就是雞腿和雞排,每次都能勾起肚子裡的饞蟲。記者從食堂了解到,出於疫情防控需要,目前食堂已無冷凍產品,大蝦都是鮮活著進入食堂的。
  • 校外配餐每次雞腿都是涼的!中小學校園餐品質上如何更進一步?
    近幾年,隨著中小學校園餐的食品安全問題得到較大改善,社會關注的焦點逐漸轉移到校園餐的品質上。配餐溫度能否有保證?飯菜是否有營養?如何做到低油低鹽又讓孩子愛吃……委託經營運營成本高難賺錢記者了解到,學校供應學生午餐有三種模式:一是食堂委託經營,聘請專業的餐飲公司;二是學校經營,原料統一招標;三是配送。目前大部分自建食堂的中小學都採用了委託經營的模式,即學校提供場地設備,聘請專業餐飲公司來經營校園食堂,學校主要負責監督食品安全。
  • 濟南主城區學校配餐本月底全覆蓋 小飯桌「進退兩難」
    給這所學校提供配餐的是一家餐飲管理公司,公司負責人趙玉斌介紹,家長最關心的是飯菜的衛生和口味,目前公司要求配餐從製作到送到學校不超過2個小時,送餐也就20分鐘車程,保證了飯菜的口感,而且,每天的菜譜也不重樣。濟南市相關負責人表示,給孩子們吃的配餐不僅要注重量,更要注重營養搭配,孩子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更要合理補充營養。
  • 學校午間配餐到底怎麼樣? 記者帶你走進現場
    工作繁忙,中午下班遲,來不及做飯給孩子吃,不少家長每天都面臨著這樣的煩惱。
  • 日照市東港區這13所學校開學將集中配餐!附菜譜
    在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市教育局的精心指導下,東港區教體局堅持將學生的健康成長放在首位,按照「安全營養至上、分期推進實施」的原則,周密籌劃、細緻推進,確保學生吃到新鮮安全、營養豐富的午餐,致力將集中配餐服務打造成學生開心、家長放心、社會安心的營養工程、安全工程、民心工程。
  • 午餐在學校吃,娃由學校帶!鄭州全市中小學實施在校配餐也不遠啦
    二七區按照 「政府引導、學校主體、家長分擔、社會協同」 的基本思路,「透明、自願、公益」的基本原則和「中學以校內食堂供餐為主、小學以校外配餐為主」的基本模式,由試點學校、試點區域逐步推進,以點帶面,迅速覆蓋。
  • 食堂點餐變配餐 學生大呼吃不飽!校方:正在調整
    最近,微博上流傳著這麼一個視頻,內容是南寧市一所學校,飯堂從原來比較自由的點餐式變成了配餐式,試運營一個星期,部分學生和家長就表示,價格上調了不說,關鍵是吃不飽。據了解,在試行一個星期後,南寧市英華學校從9日開始,初、高中學生周一至周五用餐統一實行配餐制,夥食標準為每個學生每個月700元,夥食費按月收取。家長們表示,現在肉菜類價格提升,適當提高價格可以理解,但最起碼能讓孩子自由選擇菜品,保證他們能吃飽。
  • 鶴崗學生配餐風雲
    2020年1月23日,鶴崗市教育局發布《鶴崗市各類學校落實學生營養配餐工作的意見》,公布了上述4家符合條件的供餐企業名錄。教育局《情況匯報》稱,由於疫情原因,在文件要求的時限內,各學校沒能按時組織家長委員會到各供餐企業參觀考察。對米家樂公司的加入,僑豐公司的萬亞東並不服氣。「如果有資質的都可以配餐,那麼將來鶴崗再有10個這樣的企業,就都能入庫嗎?
  • 晉江部門隨機抽查校園配餐企業,結果……
    11日上午,市教育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衛健局開展集體配餐食品安全專項聯合執法檢查,隨機走訪永和鎮恆山餐飲配送有限公司,查看了解永和旦厝小學校園配餐情況,為孩子們舌尖上的安全
  • 「配餐」到底是為了「誰」!
    明天就正式開學了,「神獸」們要回到學校了,今天上午報名得報名,報到的報到,讓我驚奇的是作息時間變了,上學期11:50放學,下午14:30到校,這學期是11:40放學,下午13:30到校,下午整整提前了一個小時,但放學時間依然是17:00。
  • 中小學配餐可選半份 高校食堂實行選餐制
    本報訊(記者雷風雨)中小學配餐可選半份,高校食堂實行選餐制。市教育兩委昨天印發教育系統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若干措施。這一措施包括嚴格公務活動用餐管理、改進學校食堂供餐方式、推行學校食堂精細化管理、開展節儉節約校園行活動、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建立健全長效機制6方面22條。
  • 武漢一學校高三的配餐竟如此觸目驚心
    更慘的是,哪怕現在好不容易複課了,還要在學校吃有蟲子、發黴的菜?1近日,有武漢江夏區紙坊實驗高級中學的學生反映,學校以疫情為由,強制要求高三複課後的學生,只能吃由學校對接的配餐公司的飯菜。而學校制定的價格,分別為早餐8元,中餐和晚餐都是15元,一天下來就是38元。並且要求學生先交的15天的錢。在剛剛開始的兩天,早餐是包子、饅頭和雞蛋,午餐晚餐的飯菜,多半是青菜等一些成本很低的菜。但沒有什麼人抱怨,畢竟大家覺得每個人吃的都一樣。而且今年情況特殊,儘量理解。
  • 天津河東區教育局檢查配餐企業確保複課用餐安全
    為確保天津市4.20首批覆課初、高三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的用餐安全,河東教育後勤服務中心負責食品安全工作相關同志於4月12、13兩日聯合屬地監管部門分別深入西青區天津莎家邦食品生產有限公司、天食康誼(天津)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南開區天津標食智慧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東麗區天津市膳美佳快餐配送有限公司等五家配餐公司實地檢查。
  • 【溫暖傳遞】山東某實驗中學 學校配餐,讓學生午餐更加營養豐富
    「感覺飯菜味道挺好的,一葷兩素,營養搭配,還有水果和稀飯,價格12元,比之前吃小飯桌費用要省,質量要強許多倍……」李夢雨是該校的一名學生,因為學校離家比較遠,以前一直是在「小飯桌」吃飯,自從學校配餐後,她和她的同學足不出戶,就能準點吃上熱氣騰騰的營養餐。為了了解營養餐如何製作和配送,記者實地探訪了濟南冠源餐飲有限公司和省實驗中學。
  • 學校食堂接連出現食品安全事件 如何讓孩子吃的安全?
    最近全國各地的學校陸續開學,「神獸」歸籠,家長當然是敲鑼打鼓,在媒體採訪中難掩心中的喜悅和激動...7日,市場、衛生、教育、公安四部門聯合發文加強校園食品安全,但是... 考慮到中國海量的幼兒園、中小學、職校、高校等,在食源性疾病最高發的夏秋季,出現食物中毒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但相信所有家長都希望,別發生在我娃學校就好。所有校長、科長、處長、局長都夢想,別發生在我管的學校就好。那麼校園食品安全到底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是哪裡呢?
  • 優化城鄉養老助餐配餐服務網絡提升助餐配餐服務水平
    3月27日上午,2018年廣州市養老大配餐服務提升工程第一次現場會在天河區召開,會議全面總結了2017年我市養老大配餐工作情況,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務。副市長黎明出席會議並講話,市政府副秘書長馬曙主持會議。市民政局局長、黨組書記何鏡清通報2017年養老大配餐服務工作情況,市衛生計生委主任唐小平作醫養結合工作部署。
  • 「半月刊」李玲飛|福岡市立中小學「給食」:日本學校配餐細節一窺
    配餐中心方式則只有成本優勢,安全方面,一旦出現食物中毒等問題,波及範圍將會很大。由此可見,小學生的食品安全得到了更加謹慎的對待。但無論是哪種方式,政府規定,作為學校主要負責人的校長,應該在學生開飯前至少 30 分鐘試吃並填寫「檢食記錄」,這樣一方面能確保學生的安全;另一方面,每天都吃配餐的給食總負責人想必會更加設身處地地看重餐食的質量與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