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X博士。
在時下電子競技流行的遊戲市場中,大家是否跟X博士有著相似的感受——在最近幾年,很難看到表現亮眼的武俠或仙俠類作品了。
距離上一款Steam爆款仙俠類作品《太吾繪卷》,已經快過去兩年的時間,有關中國傳統俠義精神的浪漫情懷,似乎已經不足以在如今遊戲市場中謀得生機?
今天,X博士就借著河洛工作室在五一期間發售、口碑出眾但未能掀起波瀾的武俠新作《俠隱閣》,來跟大家探討下,在中國製作一款品質精良的武俠作品究竟有多難?
劃重點一:盛名之下其實難符?Steam93%好評下上千老玩家的失望
單看這次《俠隱閣》在Steam上高達93%的好評率,就不難發現大部分玩家,對於這次河洛工作室新作的態度,均表示基本滿意。但X博士卻從寥寥不多(近千)的差評中,看到了眾多老玩家對於這家久負盛名武俠工作室的極大失望。
在這裡,X博士摘取一位自稱河洛老粉的玩家評論,給大家分析分析這些老玩家對於武俠情懷的「矯情」。
首先,這款遊戲在戰鬥視角上出現了硬傷,導致玩家很容易在多人對戰中出現誤操作(這一點,X博士深以為然)。
其次,就是《俠隱閣》對於玩過《俠客風雲傳》、《金庸群俠傳》等前作的玩家而言,在劇情上太過平鋪直敘,而在人物招式的養成上更是簡簡單單,無法讓人感同身受地體會到「俠道」的存在。
最後總結來看就是:《俠隱閣》還未達到五年前《俠客風雲傳》的品質。
諸如這類超長文的玩家差評,在《俠隱閣》Steam界面上數不勝數,甚至有一位從仙劍開始接觸武俠(仙俠)遊戲的資深老玩家,花費了整整2小時的時間,就只為了在Steam評論區留下千字差評,希望河洛工作室可以對於《俠隱閣》再打磨一下,不要過於驕傲。
其實如果拋開售價不足50元的性價比來考量,單從《俠隱閣》核心的回合制戰鬥,以及養成類玩法來看,這款Steam新作確實過於「少年老成」了。
一以貫之的回合制打樁,與前作《俠客風雲傳》差別不大的養成系統,再配上平鋪直敘的二流武俠劇情,確實會令老粉絲們感到失望,體會不到這款作品的新意在到底在哪,簡直就是一款簡化版的《俠客風雲傳》!
劃重點二:武俠遊戲創新的代價——被玩家噴到自閉!
那麼為何河洛工作室會打造出這樣一款「懷舊風」頗多的新作?
故事的源頭還得從兩年前的《河洛群俠傳》開始談起……
2015年,由於經典IP《俠客風雲傳》的復刻成功,在人員完成重組與招新的河洛工作室,向著下一個大目標「開放世界大武俠」,邁出了勇敢的一步。
但正是這一步,將河洛工作室自《金庸群俠傳》以來,積攢了二十多年的口碑直接給毀了。
BUG多、遊戲卡頓、存檔崩潰等種種技術上的問題,《河洛群俠傳》直接讓開著2080TI顯卡的玩家,夢回750的低畫質遊戲時代。
至於這款遊戲的BUG究竟有多離譜?在2018年10月發售的它,直到2020年5月1日還在修復著遊戲中的惡性BUG,未能向玩家發售後續DLC與新內容。
借用網友們一句偏調侃的評論,如果說人家育碧那是買BUG送遊戲,那麼《河洛群俠傳》則是徹徹底底的買BUG送BUG了。
也正是因為《河洛群俠傳》在開放武俠大世界上的大踏步創新,以及實際表現效果的巨大化落差,使得一大批擁有武俠情懷的玩家「集體黑化」,變成了河洛工作室的黑粉。盯著官方的一舉一動,整整噴了兩年多的時間,導致全工作室設計師心態產生了極大的變化。
無疑,設計師們這種心態上的變化,自然就使得《俠隱閣》不敢再對於傳統的回合制玩法,進行任何形式的創新了。
劃重點三:牆倒眾人推?遭遇友商偷家的中國武俠
在武俠世界中,一向講究著「雪中送炭」的俠義精神,不過在經歷了《河洛群俠傳》的滑鐵盧後,作為河洛工作室友商的智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卻又做了一件很不武俠的事情——在2019年狀告了河洛研發的《俠客風雲傳》抄襲其《武林群俠傳》的著作權。
智冠與河洛工作室在對簿公堂之前,一直都維持著二十多年的老交情,至於當年的《武林群俠傳》劇情,到底是開發商河洛還是代理商智冠創作出來的,相信他們自己心裡是一清二楚的。
更令人感到憤怒的是,《俠客風雲傳》是2015年發售的作品,其代理商就是智冠。如果說真要告人家抄襲,為何不能第一時間去告。他偏偏要等到發售四年後,自己賺得盆滿缽滿,河洛工作室背負大量玩家差評之時,再來光明正大地痛擊我的隊友?
但令人悲哀的是,河洛工作室一直堅持的「俠道」,並不足以讓他們贏下這場侵權官司,直接被法院判處2400萬新臺幣(約人民幣522萬元)的罰金,差點就將公司整個賠給了智冠。
課後總結:
大部分中國大眾所崇尚的「俠義精神」,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存在?X博士相信一千個人心中,自然會有一千個「楊過、喬峰」。但縱觀近幾年河洛工作室的境遇來看,或許在遊戲市場中,俠義精神本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奢侈品。
在中國做一款純粹的武俠遊戲究竟有多難?或許河洛工作室在《俠隱閣》看似平鋪直敘「假大空」俠道劇情的背後,已經向玩家們揭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編輯:慶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