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尋根線路:中華文明發祥地 多個姓氏起源地(10條博物館之都旅遊...

2020-12-20 洛陽網

河洛尋根線路,包括洛陽民俗博物館(潞澤會館)、洛陽周公廟博物館、洛陽老子紀念館、洛陽匾額博物館、河洛古代石刻藝術館、河洛石文化博物館、龍馬負圖寺、伊川二程文化園、範仲淹墓園。

洛陽老子紀念館

  河洛尋根線路,包括洛陽民俗博物館(潞澤會館)、洛陽周公廟博物館、洛陽老子紀念館、洛陽匾額博物館、河洛古代石刻藝術館、河洛石文化博物館、龍馬負圖寺、伊川二程文化園、範仲淹墓園。(>>>>專題)

  線路亮點

  洛陽周公廟博物館是弘揚周公文化,展示周公史跡的專題博物館。

  洛陽老子紀念館是在洛陽祖師廟的基礎上籌建起來的,是目前國內唯一的老子文化專題性展覽館,也是全國最大的老子文化專題紀念館。

  洛陽匾額博物館位於洛陽民俗博物館西側,現館藏匾額2000餘塊。

  河洛古代石刻藝術館位於洛陽師範學院安樂校區圖書館,累計徵集河洛地區墓誌、石刻藝術品500餘件,碑、志、銘刻拓影2000餘件。

  河洛石文化博物館是我市首批唯一以收藏、展示各類古今奇石及歷代石刻為主題的民營博物館,展示的奇石以河洛地區石種為主。

  龍馬負圖寺因龍馬負圖出於河而建,是中華「人文之祖、人根之祖」伏羲氏的祭祀地,是河洛文化中「河圖」的出現地,是中華易學文化的發源地。

  伊川二程文化園是在二程墓園基礎上升級擴建的大型儒學文化園林。

洛陽匾額博物館

  現場遊覽

  記者和市民代表馮萬幸一起來到洛陽周公廟博物館,先後參觀元聖殿遺址、定鼎堂、禮樂堂等。洛陽周公研究會駐會常務副會長喬仁卯說,洛陽周公廟是為了紀念、祭祀周公而建的。

  在定鼎堂前方東側有一塊石碑,正面刻有「根在河洛追本溯源」8個大字,背面刻有「1993年4月,臺灣臺中賴氏宗親周公廟祭祖紀念碑」字樣。喬仁卯介紹,周公後裔繁衍姓氏達285個,至今仍在使用的姓氏有190餘個,遍布世界各地。「根在河洛追本溯源」石碑足以說明國人根在河洛。

洛陽周公廟博物館定鼎堂前方的石碑

  專家點評

  喬仁卯說,洛陽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道學肇始於洛,儒學淵源於洛,經學興盛於洛,佛學首傳於洛,玄學形成於洛,理學尋源於洛。這些學說學派對形成中華民族及中國人的思想和「品格」,對中國人的社會和文化生活,都產生了關鍵性的影響。

  此外,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我國古代姓氏的重要起源地,而且客家人、閩南人均「根在河洛」。這條河洛尋根線路,讓大家不僅能了解洛陽在中華文明中的地位,同時能夠感受到濃濃的血脈親情。

  遊覽提醒

  ●洛陽民俗博物館(潞澤會館)

  地址:瀍河區新街433號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時至12時、13時30分至17時(周一閉館)

  票價:免費

  公交線路:乘坐22路公交車至新街九都東路口下車,乘坐7路、17路公交車至九都東路柳林路口西下車

  ●洛陽匾額博物館

  地址:瀍河區新街433號(洛陽民俗博物館西側)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時至12時、13時30分至17時(周一閉館)

  票價:免費

  ●洛陽周公廟博物館

  地址:老城區定鼎南路21號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時至17時(周一閉館)

  票價:免費

  公交線路:乘坐33路、52路、53路、61路、65路、76路、81路、93路公交車,至定鼎立交橋北下車

  ●洛陽老子紀念館

  地址:老城區北大街1號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時至12時、13時30分至17時(周一閉館)

  票價:免費

  公交線路:乘坐30路、53路公交車在北大街環城北路口下車

  ●河洛古代石刻藝術館

  地址:洛陽師範學院安樂校區圖書館

  開放時間:9時至17時(請預約參觀)

  電話:65515033

  票價:免費

  公交線路:乘坐61路、78路公交車在西崗(學院路衛國路口)下車

  ●河洛石文化博物館

  地址:洛陽民俗博物館西門口

  開放時間:9時30分至11時30分、14時30分至17時30分

  票價:20元(就餐可免門票)

  公交線路:乘坐22路公交車至新街九都東路口下車

  ●龍馬負圖寺

  地址:孟津縣會盟鎮雷河村

  票價:9月17日至30日免門票

  ●伊川二程文化園

  地址:伊川縣八一路與鶴鳴路交叉口向西300米路北

  票價:平時票價為20元/人,9月17日至30日票價為10元/人

  ●範仲淹墓園

  地址:伊川縣彭婆鎮許營村北

  票價:平時票價為20元/人,9月17日至30日票價為10元/人 (洛陽晚報記者 餘子愚/文 李衛超/圖)

相關焦點

  • 太學和客家人,竟然都根植於河洛文化?河洛是民族文明起源地
    太學之名始於西周,漢代始設於京師。漢武帝時,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的建議。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在長安設太學,從此開創了國家教育的機制。東漢末年著名學者蔡邕更明確指出:「太學以為博士弟子授業之所。」說明太學的興衰,直接關係到國家教化的成敗。「太學」的內涵和外延,是古已有之的「大學」這一稱謂無法比擬的。
  • 洛陽市發布文化尋根之旅等九條精品文化旅遊線路
    9月10日晚,2019中原精品文化旅遊線路發布會暨旅行商大會在洛陽市舉行,集中展示中原豐厚的文化旅遊產品,搭建起交流合作的平臺。副市長魏險峰參加活動。  會上發布了河南省精品文化旅遊線路、洛陽市精品文化旅遊線路、洛陽市紅色旅遊線路、欒川縣精品文化旅遊線路。
  • 「兩岸媒體尋根」採訪活動在臺中霧峰林家啟動
    9月16日上午,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辦的「兩岸媒體尋根河洛」大型聯合採訪活動在臺灣百年望族、林氏在臺起源地——臺中霧峰林家啟動,兩岸9家媒體將從臺灣出發,沿著閩南先民入臺足跡一路回溯,經閩南到河南,攜手探尋中華傳統文化流播傳衍的淵源脈絡。  河(黃河)洛(洛水)地區古稱「天下之中」,是中華文明最古老的發祥地。
  • ...提升姓氏文化影響力——中華姓氏文化發展高峰論壇成功舉行
    中華姓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誌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體系。中華民族是最早使用姓氏、最早確立姓氏制度的民族,中華姓氏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發祥最早、蘊含量最大、使用率最高、凝聚力最強、生命力最旺盛的核心價值體系。11月16日,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軒轅書院、中華姓氏文化大典編纂委員會共同主辦的中華姓氏文化發展高峰論壇在河南廣播電視臺9號演播廳召開。
  • 梧州白雲山——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
    她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有神鹿臺、光華亭、錦雞巖等舜帝遺蹟,是海內外中華子孫尋根問祖、懷古憑弔的聖地。梧州白雲山位於中國廣西梧州市區東北部,最高峰386米,佔地面積346公頃,有遙連五嶺、總納三江之勢,俯瞰遠眺,梧州全城風光盡收眼底。白雲山於1981年建成公園,山上先後建起了雲峰亭、伏虎巖、松雲樓、雙清亭、半山亭、觀秋臺等景觀。
  • 洛陽發布9條精品文化旅遊線路,包含這些景區
    9月10日,2019中原精品文化旅遊線路發布會暨旅行商大會在洛陽隆重舉行,推介會上,與會嘉賓做了河南省精品文化旅遊線路推介、洛陽市精品文化旅遊線路推介、洛陽市紅色旅遊線路做推介、欒川縣精品文化旅遊線路推介。
  • 尋根溯源 臺灣大學生聆聽鄭州大學教授講述「河洛老家」
    7月7日,15名銘傳大學學生來到鄭州大學,聽取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王保國以「河洛老家」為題進行演講。    華夏經緯網7月7日 訊:「正本溯源·尋根河洛」是此次臺灣未來媒體人河南創作交流之旅的主題,貫穿活動始終。今天,參加活動的15名銘傳大學學生來到鄭州大學,聽取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王保國以「河洛老家」為題進行演講。
  • 洛陽,名列世界四大聖城,中華文明的起源地
    中華文明,歷經千年而經久不衰,是因為中華文明從未斷過層,是一脈相承的。我國古都最有名的西安和洛陽,西安和洛陽建都朝代次數都差不多,但是洛陽卻被評為「世界四大聖城」之一,原因無他,洛陽是中華文化的起源,是中華文化的根。
  • 「遊山西·讀歷史」 10條旅遊線路帶你感悟三晉文化
    人民網太原6月24日電(李夢文)近日,山西省文旅廳依託全省豐富文物古蹟和鄉村旅遊、紅色旅遊資源,精心設計推出10條「遊山西·讀歷史」文化旅遊線路,為廣大遊客感悟三晉歷史文化、豐富端午節小長假生活提供出遊選擇。
  • 廣東的神奇古巷,一共才380多戶人家,卻包含了150多個姓氏!
    不管去到那個城市旅遊,都會有一些保留的很好,非常古香古色的建築或者老街道,供大家遊玩參觀,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一條古蹟保存非常完整的古巷,悠久的歷史和有韻味的風土人情,吸引著許多遊客前來旅遊,一起來看看這條古巷在哪兒。
  • 洛陽:打造「東方博物館之都」 提升「副中心」文化軟實力
    在市文物局局長余杰看來,打造「東方博物館之都」,首先是由我國推進文化建設的大勢決定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多次強調堅定文化自信,並就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重要指示——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活起來」三個字,為我市打造「東方博物館之都」指明了方向。
  • 省文旅廳推出10條「遊山西·讀歷史」文化旅遊線路
    6月24日,從省文旅廳傳來消息,在中國傳統的民俗節日端午節來臨之際,省文旅廳依託我省豐富文物古蹟和鄉村旅遊、紅色旅遊資源,精心設計推出10條「遊山西·讀歷史」文化旅遊線路,為廣大遊客感悟三晉歷史文化、豐富節日生活提供出遊選擇。
  • 2019海外華裔青少年「尋根之旅」冬令營河南文化營在鄭閉幕
    此次「尋根之旅」活動以「漢語、文化、尋根」為主題,邀請多位知名專家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共同參與,圍繞漢語、書法、剪紙、中醫、武術、姓氏、豫劇等中原傳統文化,制定了「老家河南·出彩中原」系列線路。營員們在河南博物院感受中原文化,在中醫藥博物館認識中醫藥材,在黃河岸邊感受母親河的壯觀,在新鄭黃帝故裡祭拜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在少林寺學習禪武精神,在龍門石窟感受中國石刻的魅力,在嵩陽書院拜師禮,在豫劇小鎮聆聽豫劇等都令他們印象深刻,營員們感受到老家河南的熱情和厚重,讓此次「尋根之旅」成為了「文化之旅」、「友誼之旅」。
  • 國際博物館日 翠湖博物館群落4條旅遊線路發布
    5·18國際博物館日昨日,雲南省「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舉行,4條翠湖博物館群落旅遊線路也同期首發。本次活動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市文化和旅遊局、五華區人民政府承辦,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五華區博物總館、雲南講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協辦,圍繞博物館如何促進社會平等、多元和包容發展這一主題,讓更多遊客了解雲南歷史文化,更好地用文物遺址展示城市過去、承載文旅融合以及文明交融互信。
  • 張家口:中華文明的起源地?
    《環球時報》微博截圖經在網上檢索,可確認這種說法是張家口市為了宣傳當地文化而提出的口號。然而遺憾的是,這兩種說法都不符合現代人類學的主流觀點。事實上,張家口既不是東方人類的起源地,也不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連「之一」都不能算。
  • 上海發布40條旅遊線路
    原標題:品味非遺文化 體驗動感夏日 上海發布40條旅遊線路漫步蘇州河畔,傾聽河水輕吟淺唱,品味兩岸濃濃的海派風情……近日,市文化旅遊局發布了精心策劃的40條旅遊線路及相關解讀。40條線路涵蓋了上海16個區,圍繞「看大戲o遊上海」主題,分為「生動非遺」、「紅色追憶」、「文化體驗」、「精彩消夏」、「經典建築」五大主題。這些線路行程上也有半日遊、一日遊、兩日遊等,滿足市民遊客多方面出遊需求。
  • 「雲遊」博物館 細品河洛文化 河南日報網-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不出家門,用手機看直播,就像請了個專家講解,感覺數千年河洛文明盡收眼底。」近日,歷史文化愛好者羅宋向多個朋友推薦洛陽博物館的線上直播活動,已然成為該博物館的「鐵粉」。  為防止疫情蔓延,從1月底至3月中旬我市各博物館暫時閉館。
  • 8大類103條精品線路助力山西旅遊體育融合發展
    人民網太原7月26日電(李夢文) 在二青會即將開幕之際,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於7月26日向社會發布了精心準備的8大類103條精品旅遊線路。 據介紹,8大類精品旅遊線路是按照成熟化、特色化、品牌化的要求,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梳理歸納,分別為:主題旅遊線路、國內遊客線路、入境遊客線路、紅色旅遊線路、自駕旅遊線路、研學旅遊線路、二日遊線路、一日遊線路。針對不同的主題、不同的遊客、不同的時間,每條線路的設計都亮點十足、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