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傷害,你拒絕了所有開始

2020-12-22 斜陽向南方

為什麼我們總是逃避機會

機會來了你不中用呀,為什麼當你的機會來臨的時候,比如領導分配給你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這可是你出眾的機會,可你卻百般推脫,哪怕這件事情其實很好處理,並不是那麼難以抉擇:接下來,很好地完成它,將你的能力展示在他人面前,為自己謀求更加合適的工作職位。

所謂心理防禦,也就是我們逃避痛苦的謊言

謊言是我們逃避的辦法,有一個人們說的比較多的笑話就是:逃避雖然可恥,但是管用。心理防禦機制在我們看來是我們潛意識埋藏的想法與感受,我們的潛意識將會將我們過於痛苦而令我們無法承受的內容,如果當前所處的環境不符合我們的感受和想法就根本不會進入潛意識領域當中。逃避在當下來看肯定有助於我們緩解壓力,減少焦慮,畢竟解決問題最快的方式就是解決有問題的人和事,或者直接不理。

如何與防禦機制對話

防禦機制也就是你的潛意識當中的牴觸部分,採取防禦機制你就將抵抗來自外部的危害侵襲潛意識的外衣,如若沒有任何的介入性治療也沒太多關係。可以通過閱讀書本的過程中做自己的心理治療師,隨時記錄自己的心理變化,帶著一顆耐心和堅毅尋求答案。

相信,自打我們出生以後,對於這世界的一切好奇且警惕,有傷害的行為我們能立刻感知到並產生焦慮和恐懼的心理,於是乎心理防禦機制開始起作用,在遇到危機的時候也通常傾向逃避的方式解決,哪怕是一件在你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擔心無法順利完成的想法戰勝對於自己能力的自信。

構造自己的情緒「小地圖」

情緒能或多或少地影響我們的心理建設,一個好的生長環境能培養一個人的自信心,好的父母能讓我們所處的位置幫助我們應對自身的心理需求,對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羞恥感,一個人童年被滿足感匱乏的嚴重後遺症,也是一種最強大的同時也是最難理解的情感。我們要學著了解自己內心的需求,了解防禦機制的作用方式,你到底能逃避什麼,為什麼這麼做,而不是琢磨那樣的診斷標準更加契合自己的形象。

事情並青紅皂白

青紅皂白的事情太多了,我們都想分個青紅皂白卻不是太可能的事情,非黑即白的思維反映出便是這種分裂的心理防禦機制,每當我們解決不了當前複雜性帶來的緊張和焦慮的時候,就會嘗試「分解」複雜性,通過分裂將其一分為二成為一個簡單且對立的部分,我們感受到一種舒坦,認為自己的確能看得明白。

為了避免受到傷害,拒絕所有的開始

無助既是一種痛苦而艱難的心理歷程,為了減輕這種感覺而努力控制外在環境的做法便是出於本能的。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接受不了脆弱,尤其是在早期的依賴情緒上,不管是什麼大小事,哪怕是我們能解決的事情,都傾向尋求父母的幫助。為了控制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而做防禦性努力是自戀的核心。為了避免所有的傷害,你便拒絕所有開始。

相關焦點

  • 為了避免一切的結束,而拒絕了所有的開始
    一、從前不懂什麼叫悲傷,以為哭得撕心裂肺是最悲傷,後來才知道,悲傷就是,你看著他,你還會笑,你還會溫柔以待,你還會心思柔軟,心裡卻比任何時候都清晰明了,你再不能也不應同眼前這個人親近半分,哪怕你隨時都想抱一抱他,哪怕他皺一下眉你都覺得好心疼。
  • 24則心情隨筆,為了避免一切的結束,而拒絕了所有的開始!
    還喜歡還在意,但不再渴望和你在一起。8.我狂了一輩子,死在感情二字。我還是捨不得讓你失去我所有消息,哪怕你並不在意。有些人註定驚豔你的時光,而不能溫暖你的歲月。說故事的人在哭,聽故事的人在笑。11.為了避免一切的結束,而拒絕了所有的開始。膩了連謊言都不用編制了,剩下只有冷淡的敷衍。我不聯繫你,我們之間就真的沒聯繫了。七月的風和八月的雨,無力的喜歡和遙遠的你。12.男生放開女生的手,說咱們就到這吧。女生強忍淚水說最後合張照好嗎?男生默許。女生顫抖地舉起手機照了一張半身照,照片裡她傻傻地笑著。
  • 戀愛恐懼症|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1 、戀愛恐懼症,你中了哪一條?你是否看到自己不喜歡的人就會害怕,怕別人會愛上你?你是否看到自己喜歡的人也會害怕,怕別人看不上你?你是否怕相處時間長了會被對方討厭?怕付出又怕傷害?你是否單身久了已病入膏盲,發現自己很難再喜歡上一個人?你是否不願將就,將一切戀愛跡象掐死在萌芽狀態?
  • 顧城: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顧城提起顧城一切可能換一種態度開始,有一種新生的力量,可一切總要有一個開始。很多時候我們都抗拒一切的開始,總是害怕開始帶來的是不想要的結局,可人不能總是這樣畏懼的。
  • 因為害怕結束,就拒絕所有的開始!你是這樣的人嗎?
    但當愛情來臨時,為什麼有的人害怕開始,總想退縮?為什麼進入一段感情了,卻總是不安憂懼?為什麼想說「我愛你」,出口卻是爭執和傷害?為了避免承受這種滅頂的感覺,這個嬰兒就可能發展出一種能力:不讓自己感覺母親對自己那麼重要,這樣,當母親不能及時給予自己所需要的滿足時,也不至於讓自己過於痛苦。
  • 顧城殺妻 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一切都明明白白,但我們仍匆匆錯過,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
  • 顧城殺妻自縊的背後: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在給謝燁的情書裡,顧城是這樣描寫他們的初遇的:到南京站時,別人佔了你的座位,你沒有說話,就站在我身邊。我忽然變得奇怪起來,也許是想站起來,但站了站卻又坐下了。我開始感到你、你頸後飄動的細微的頭髮。 我拿出畫畫的筆,畫了老人和孩子、一對夫婦、坐在我對面滿臉晦氣的化工廠青年。
  • 今日份手寫摘抄文案,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1.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意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顧城《避免》2.努力就可以成功,相愛就可以在一起,這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謊言,支撐著我們年少時的跌跌撞撞。——張嘉佳《從你的全世界路過》3.使人覺得遙不可及的不是時間長,而是兩三件不可挽回的事。——博爾赫斯4.歲月漸深,人心漸老,許多以前不曾相信的東西,現在都信了,比如命運,比如緣分,比如因果。
  • 我最愛的人,傷我最深,避免情感勒索從拒絕開始
    我們從過年就開始計劃,趁著這次的清明節假期一家人出去旅遊。上次回家的時候,老公告訴婆婆,我們清明節出去玩,不回來了。她一聽竟然開始掉眼淚,說「你們怎麼這麼毒,別人都回來上墳,就你們出去玩。我還有幾年活頭,放假都不回來陪我們。」到最後,我們實在是聽不下去了,感覺帶著這種強烈的罪惡感,就是出去玩也不可能安心。只能妥協就告訴婆婆,「清明節,我們回來。」
  • 怎樣避免被女生拒絕?
    他的小我意識是怎麼幹擾他的,導致當下會主動選擇那句錯的去說?自己還意識不到。上周五我看了很多哥們的回答,有一些回答得真好,回答的相當對!我看了很開心。他的【小我意識】是怎麼幹擾他的,讓他選第2句錯誤的邀約方式?你會看到,小我意識幹擾的過程,是非常讓人覺得有道理的,過程甚至是很邏輯的。第1句是更直接對她這個人說的,就更能產生情感連接,更能表達自己對她的興趣,或者關心。
  • 為什麼你這些年,都在把別人推開,拒絕了所有的開始
    為什麼你這些年,都在把別人推開,拒絕了所有的開始醒來後意識到你這麼多年來一直在推開別人,這一點都不好玩。這是你如何修復它並把它們全部帶回來的方法。人們從我們的生活中來來去去。這是自然的一部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 因為害怕結束,於是避免了一切開始
    這裡是久翎,一個傾聽你故事的地方。這是一篇來自網友@辰的投稿。這是一個小姐姐的投稿,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故事吧!曼說自從她和前男友分手以後,就再也沒有談過戀愛,因為自己對他愛太深而那段感情裡受到的傷害也同樣深。其實兩個人之前一切都好,而且曼對於他的愛從來都是只增不減,為他留長頭髮,按照他的喜好打扮自己,哪怕一點點地丟失了自己也所謂,只要他在就好。
  • 害怕失敗,是拒絕成長的開始
    小時候的我們從摔跤開始,學會了走路,即使跌坐在地上也只會傻笑,顯得那麼「沒心沒肺」。長大後的我們開始拒絕「摔跤」,因為我們懼怕「摔跤」後的醜像遭人恥笑,我們更害怕狠狠「摔跤」後卻是一無所得。我們拒絕外界的傷害,用保護膜將自己包裹起來與外界隔絕,但殊不知這層防禦雖然暫時保護了你的「安全」,但也徹底阻礙了你的成長。李嘉誠說:「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在動物界,無論是破繭成蝶的毛毛蟲,還是經歷一次次蛻皮而長大的蛇,它們無不是拿自己的生命作為賭注,成則獲得新生,敗則失去生命。
  • 品讀《心靈捕手》影片中的內涵,你說害怕凋零,所以拒絕開始!
    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一直擁有永恆的快樂,如果為了避免而放棄幸福那是得不償失的,這樣的我們會漸漸迷失在冷漠和孤獨之中,成為漂泊世界中的一枚精緻的鏡子,面對著赤裸裸的自己,不痛不癢、不喜不悲,這樣的生活又有什麼意義而言?
  • 你走以後,我開始拒絕所有人的溫柔
    你走以後,我開始拒絕所有人的溫柔。1:不滿意就換,不喜歡就分,不舒服就走,不高興就撤。人生那麼多痛苦,無非就是你不放過自己啊!3:你讓我覺得,我們的關係不止這樣,又只能這樣。人生的經歷就像是鉛筆一樣,開始很尖,經歷的多了也就變得圓滑了,如果承受不了就會斷了。4:用人品向成功招手,用微笑搖曳出彼岸的春天,讓幸福像花一樣開放,讓平淡的時光在指尖綻放光彩,鐫刻出生命的最美。
  • 寶寶如何避免運動「傷害」
    對孩子而言,暖身、配戴護具、環境安全與時間規劃是避免運動傷害的最佳黃金四要素,因為3歲以下的孩子並不懂累的感覺,若爸媽問孩子要不要繼續玩,孩子通常會說好。但孩子累過頭,身體不適會讓他非常難受,故時間到了,該休息就得休息,切勿讓孩子過度勞累。
  • 兩個人在一起,不想被傷害,就要避免「登門檻效應」
    正所謂「物極必反」,如果你沒有底線地對一個人好,那麼到最後只會被傷害,不被珍惜,所以,兩個人在一起,不想被傷害,就要避免「登門檻效應」。但那只是他的權宜之計,給你一點甜頭,給你製造出他也是喜歡你的錯覺,然後理所當然的享受你的付出。如果你對他的付出沒有底線,他只會更加的得寸進尺,覺得你不會拒絕他,然後對你提出更多的要求。
  • 避免託兒的身心受到傷害
    如果由於不得已的原因,必須將子女送去託養時,父母應持何種態度,才可以避免孩子在身心成長上受到傷害呢?  在此,首先要強調的是,父母既然生了孩子,就有責任撫養他。絕不可以十分幼稚地覺得「孩子的出現打擾了自己以往的生活、娛樂及社交等,所以請一個人替我撫養孩子,還可擁有原先的生活方式。」實際上,這是一種十分自私的想法。
  • 產婦拒絕男醫生備皮,為了避免難堪,居然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以往我們認為產房是女人的天下,如今男醫生和丈夫都開始進入。丈夫作為愛人進入產房,固然不是所有產婦都能接受。而男醫生進入產房,不僅產婦,甚至其家人都大為介懷。
  • 為你好不是家長情感勒索的理由,避免傷害,家長先做到這3點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父母對孩子的付出從決定開始要寶寶的時候就開始了。作為父母,大多數的家長都想要給孩子所有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所以一個家庭裡,孩子的身上幾乎承載了一代人的希望,而這些希望中,往往會出現一些矛盾,比如家長口中的「我都是為了你好」。在《遇見幸福》一劇裡,春泥是一個愛好音樂的女孩兒,可是媽媽並不贊成她的愛好,像大部分的家長一樣,覺得學音樂是沒有出息,而且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