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人,中國暫時不能做!

2020-12-20 東方網

大洋網12月31日報導:「現在科學家已發現決定小鼠性別的基因,因此可以把雌性小鼠改成雄性。但是這項研究要是用於人將給人類造成毀滅性的災難。」昨天,中國人類基因組道德法律問題委員會就人類基因研究面臨的倫理學難題進行了討論,形成了一個基因研究應當遵循的大致標準。專家認為,在中國複製人暫時不能做。

據《科技之光》報導,委員會副主任、華大基因研究中心主任楊煥明認為,科學的不斷探索一定會讓人們知道人類所有基因的功能。「我搞基因研究30多年了,每每想起此事就非常害怕。每個人都貼了『商標』,什麼時候得什麼病一清二楚,像原子彈一樣可怕」。

對於全球性的複製人的爭論,昨天到會的專家也有不同意見。有專家認為「科學界對未知的探討應得到鼓勵(甚至複製人)」,但最終專家們認為複製人暫時不能做。

(選稿 鐘山)

相關焦點

  • 複製人入侵中國 中美合作類複製人試驗被禁
    他們同時也聲明,這並不是克隆技術,而是類似克隆的技術。他們強調自己所做的研究並不是複製人,也反對生殖性克隆。他們表示,由於研究不被允許,因此他們已經在衛生部出臺有關規定之前終止了試驗。國內一位學者說:「核移植就是一種技術,與複製人沒有必然的聯繫。這種技術就是把細胞核拿出來放到去掉卵的卵細胞,可以用來達到不同的目的,既可以用來解決不孕問題,也可以用來複製人。
  • 複製人入侵中國?
    中大學者披露所謂「中美類複製人試驗」始末 記者專門走訪了參與該試驗的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某研究中心的專家學者。該專家表示,該研究一直都在國家規定的範圍內執行,而且這項技術也與複製人技術有本質的區別……[全文]   美被禁生殖實驗移至中國廣州進行的事件調查 10月14日,廣州中山大學的研究小組因在美國生殖醫學會年會上宣布了一項生殖實驗成果,而成為眾多海外媒體關注的焦點。
  • 人類克隆出了綿羊,還克隆了猴子,為什麼就不能克隆只恐龍?
    克隆羊多莉的誕生植物克隆很簡單,但動物克隆就不是那麼容易了,早在1938年德國胚胎學家史匹曼就提出一個「奇異實驗」,將一個卵細胞的細胞核取出,然後換入另一個細胞的細胞核來誕生一個新的生命,這似乎就是克隆的最早想法,但當時條件不足而沒有進行,到了1970年,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戈登利用這種細胞移植技術用青蛙卵做實驗,因為青蛙卵超級大
  • 外媒:中國成功克隆猴子轟動世界 但無意「複製人」
    這兩隻獼猴出生數周時間,24日首次介紹給世界,但它們已經為科研的未來作出了比許多人一生都還要多的貢獻。研究人員表示,這兩隻克隆獼猴預示著在不太遙遠的未來,實驗室將可以創造並研究大批遺傳背景相同的模型猴。在遺傳背景相同的動物身上,科學家可進行更準確的研究,可分離並修改一些動物身上的某些基因,然後將結果與此前確定相同的基因版本進行比較。
  • 廣東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沒有複製人
    為此,我們還曾經被有些人認為保守。」  他表示,作為從事尖端研究的人來說,他們的所有研究都是站在浪尖上的。什麼是有益的?醫學科學研究如何界定?走得太快不行,過於保守對科學也不行。有些人把「美國不讓做的實驗搬到中國來做」這些觀點同這個實驗合在一起考慮,是非常沒有道理的。事實是,所有人在從事實驗時,想法都是極為單純的。
  • 克隆猴在中國誕生有啥重大意義?複製人離我們還有多遠
    原標題:克隆猴在中國誕生有啥重大意義?複製人離我們還有多遠   例如,每當春暖花開的時候,喜歡種花弄草的人,就會做植物扦插的實驗。從一棵植株上,剪下枝條,通過扦插就會得到許多遺傳物質相同的植株。  而許多植物也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領,比如,把馬鈴薯切成許多小塊種進地裡,就能收穫許多新鮮的馬鈴薯;把仙人掌切成幾塊,每塊落地不久就會生根,長成新的仙人掌……這就是植物的克隆。  無性繁殖在低等生物中更是常見。
  • 《複製人》:淺嘗輒止的科幻倫理片
    基努·李維斯大概也可以歸入中國觀眾的老朋友行列。不過,這位老朋友暌違中國內地大銀幕已經五年之久了——上一部內地全面開畫的作品,還是自導自演的《太極俠》。《太極俠》口碑稀鬆馬虎,在北美地區的票房更是慘澹到只有戔戔十數萬美元。
  • 複製人的優缺點
    缺點:複製人帶來的各種問題    一是血緣生育構成了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為什麼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種族幾乎都反對複製人,原因就是這是另一種生育模式,現在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備受關注,就是關注一個情感培育問題,人的成長是在兩性繁殖、雙親撫育的狀態下完成的,幾千年來一直如此,複製人的出現,社會該如何應對,複製人與被複製人的關係到底該是什麼呢?    二是身份和社會權利難以分辨。
  • 既然人類能克隆出綿羊多莉,為什麼就不能克隆一隻恐龍?
    其實,人類能克隆出多莉,而不能克隆出恐龍的原因,是因為DNA具有半衰期,超過一定年限的DNA,無法利用克隆技術還原出原本的樣貌。具體原因我們分析一下。克隆多莉的方式提到克隆,人們會認為非常科幻,一般科幻電影或者小說裡才會出現的情節。
  • 兩隻克隆猴誕生 中國利用克隆羊多利技術成功克隆獼猴
    它們的「故事」登上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封面,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成功突破了現有技術無法克隆靈長類動物的世界難題。雌性長尾獼猴代表著一個技術上的裡程碑。它代表著能夠創造出可定製和基因一致的猴子種群,從而加速治療帕金森、阿爾茨海默病和癌症等疾病。但這一突破將不可避免地引發人們的擔憂:複製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
  • 中國科學家克隆成人類囊胚 不會用來複製人(圖)
    林 森供圖  繼美國科研人員去年首次宣布由人體細胞成功複製人體胚胎後,我國科研人員利用不同來源的人類成體細胞成功克隆出5枚符合國際公認技術鑑定指標的人類囊胚。克隆和幹細胞領域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克隆和幹細胞》雜誌網絡版1月27日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 (中國視點)中國克隆魚默默無聞20餘年(組圖)
    對培育出第一條克隆魚的中國科學家來說,這一認可實在是太晚了。  克隆魚的地位  動物克隆的基本技術是細胞核移植。早在20世紀初,科學家就提出:一個已經分化的體細胞究竟只是保留了相關的特定性能而喪失了其他的所有基因呢,還是保留了所有基因只是選擇性沉默和啟動個別基因?
  • 克隆魚誕生50年 中國克隆技術陷入困境—新聞—科學網
    在中國,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就開展了魚類細胞核移植研究,開創了中國克隆技術的先河。此後,克隆技術研究在中國如火如荼地進行。 然而,時至今日,中國的克隆技術卻似乎正在淡出人們的視野。在「童式」克隆魚誕生50年後的今天,中國的克隆技術到底將何去何從?
  • 既然人類都能克隆綿羊和猴子,為什麼不能克隆一隻恐龍?
    由於該胚胎是用體細胞發育而成的生物,因此該細胞發育出的個體具有與提供細胞核的個體相同的特徵,比如說:提供體細胞的人擁有黑髮、黑瞳孔、高個子,那麼他的後代也會擁有和他一樣的特徵,是他的克隆版,因此該項技術被稱為「克隆」。當然了,由於倫理法則的存在,目前並沒有複製人的出現,但人們培育過克隆羊多利。
  • 克隆猴在中國誕生 攻克靈長類動物克隆難題
    克隆猴「中中」和她的妹妹「華華」在中國誕生近兩個月!北京時間1月25日,它們的「故事」登上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封面,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成功突破了現有技術無法克隆靈長類動物的世界難題。  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平臺,記者見到克隆猴「中中」和「華華」正在恆溫箱裡嬉戲。姐姐比妹妹大10天,除了個頭略有差異,「姐妹」倆幾無分別。
  • 能不能用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為什麼?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克隆,雖然也是無性繁殖,但是卻是人類用生物技術將生物的細胞繁育成個體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是不需要精卵細胞的結合就可以產生後代的,最為人熟知的克隆個體就是克隆羊多莉了。因此,克隆出來的動物僅有被移植細胞的動物身上的基因,而且它成為個體後,身體內每一個細胞都是相同的。為什麼不用克隆技術復活恐龍?
  • 【中國青年報】轉基因克隆羊:剛見光,路還長
    身材矮小、毛色發黃的鵬鵬,集聚了中國科研人員的兩項努力:手工克隆的技術降低了克隆的成本和難度,有利於進一步普及;轉基因則有可能讓羊不僅能產肉、產奶、產毛,體內還能合成深海魚油中富含的不飽和脂肪酸Omega-3。
  • 克隆的高科技_科海泛舟
    1997年,隨著克隆羊多利的誕生,克隆竟成了大街小巷人們競相談論的一個時髦詞語。無性繁殖,只需單體細胞而不必胚胎細胞,這多新鮮,這會給人們帶來多大的想像空間。羊可以克隆,當然牛也可以,馬也可以。穎悟的人馬上就會想到人能不能克隆的問題。
  • 當研究出克隆技術後,為何科學家要禁止複製人?這背後有什麼隱情
    下面提供一些從其他角度提出的對於「複製人"的爭議險)1、歧視的根源:(社會風險)當然,你可以拍著胸部說,我保證不歧視複製人!我也可以!但是我同樣可以拍著胸脯說,這個世界絕大多數人都會歧視複製人。他們認為,這是「人類自由」的一部分,每一個個體的基因身份都應該是無法預測,不能計劃的,很多反烏託邦的科幻作品就是這麼來的。4、人權通貨膨脹:(倫理風險)你大可嘲笑克隆芾來所謂「侵犯人類尊嚴″的衛道士思想。
  • 如果世界上出現和你一模一樣的複製人,應該怎麼辦?
    因此,早在2004年初,中國就頒布了《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禁止生殖性複製人研究,但允許開展胚胎幹細胞和治療性克隆研究。2.技術不允許複製人1938 年,漢斯施佩曼最早提出「用細胞核移植技術來克隆動物」的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