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量子糾纏被實驗證實,顛覆了人類90%的認知

2021-03-04 朱元培戰略諮詢

‍‍‍‍‍‍‍‍‍‍‍‍‍‍‍‍‍

施一公,中國科學院院士、結構生物學家、原清華大學教授。1967年5月5日出生於河南鄭州,198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95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博士學位。2015年9月,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出任清華大學副校長。2018年4月16日,施一公當選西湖大學首任校長。


本文為施一公在「未來論壇」年會上發表題為《生命科學認知的極限》的演講。


01

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討一下生命的本質和生命的極限。


我們先看看人從哪而來?


人的整個出生過程是這樣的:一個精子在卵子表面不停地遊逛,尋找一個入口,找到合適位點以後,會分泌一些酶,然後鑽進去。卵子很聰明,一般不會讓第二個精子再有機會,所以一有精子進來,馬上把入口封死。


精子進來後就被降解,然後精子的細胞核和卵子的細胞核結合,形成雙倍體,受精卵開始發育,逐漸分裂為2個細胞、再分裂為4個細胞、8個細胞、16個細胞,此時受精卵還在子宮外面遊逛,還沒有著床。


繼續分裂下去,形成64個細胞、128個細胞,這時它快要找到著床地點了。著床之後,繼續發育。


你們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短短四個禮拜,胎兒開始有心跳。慢慢地,神經管形成了,脊椎形成了,四肢開始發育,通過細胞凋亡,開始形成手指頭。到四五個月的時候,胎兒開始在母親肚子裡踢騰。出生之前,胎兒的大腦發育非常快,各種神經突觸迅速形成。然而不要忘了,這樣一個鮮活的生命來自於一個受精卵。



生命開始之後,生命的歷程很漫長,這裡面有很多苦惱。我記得我看過一首打油詩是這樣說的:


0歲閃亮登場,10歲茁壯成長,

20歲為情彷徨,30歲拼命打闖,

40歲基本定向,50歲回頭望望,

60歲告老還鄉,70歲搓搓麻將,

80歲曬曬太陽,90歲躺在床上,

100歲掛在牆上。


02


我們生命的歷程飽受挑戰,有很多來自於疾病,其中三類疾病和人類有很大關係。


1、 其中心血管疾病是最重要的殺手,僅在中國每年就有303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佔32%。


2 、第二種疾病也很可怕,就是癌症,我們身邊的人常常被癌症奪去生命,中國每年有265萬人死於癌症,佔28%。


3 、第三類疾病死亡率不高,但是對人的困擾很大,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就是神經退行性疾病,有多位世界名人都曾受這類疾病的折磨。


此外還有34%的人死於其他原因,其中大部分是傳染病,一小部分是交通事故和意外傷害。


我今天想告訴大家的是:


我們如何運用科學去接受生命的挑戰。



在古代,我們在黑暗中摸索,比如說當代的屠呦呦為找到治療瘧疾的方法,就是看了古典藥學得到靈感,導致了青蒿素的發現。後來弗萊明發現青黴素,已經是用科學的方法論來探索。1985年以後,由於戈爾茨坦和布朗發現了低密度脂肪顆粒的受體(LDL受體),開啟了真正的徵服心血管疾病的歷程。


人類始終用科學在應對挑戰,從簡單的摸索和經驗積累,到最後通過基礎研究驅使藥物的發現。


03

不要說我們對老年痴呆症的病因不清楚,對大腦這樣一個神秘的器官我們也知之甚少,我們基本上可以說什麼都不知道。儘管我們有很好的學習記憶的模型,我們可以模擬出學習記憶的過程,但究竟是不是這樣?我們真的不知道。


我甚至認為包括我們的電信號記錄的神經衝動電位,只是一個表象,不一定是學習記憶的本質。為什麼?因為我們確實是這樣一個生物人,是一堆原子構成的人在理解生命。


我們在用我們的五官,就是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理解這個世界。這個過程是不是客觀的呢,肯定不是客觀的。


我們的五官感受世界以後,把信息全部集中到大腦,但是我們不知道大腦是如何工作的,所以在這方面也不能叫客觀。


我們人究竟是什麼呢?仔細想一想,人是怎麼樣處理信息的呢?我們先來對信息也就是物質做一個定義。



我們有三個層面的物質:


1、 第一個物質是宏觀的,就是我們可以感知到的,直覺可以看到的東西,比如人是一個物質,房子也是一個物質,天安門、故宮都是物質。


2、第二個層面是微觀的,包括眼睛看不到的東西也叫微觀,我們可以藉助儀器感知到、測量到,從直覺上認為它存在,比如說原子、分子、蛋白,比如說很遠的一百億光年以外的星球。


3、 第三個層面,就是超微觀的物質。對這一類,我們只能理論推測,用實驗驗證,但是從來不知道它是什麼,包括量子,包括光子。儘管知道粒子可以有自旋和能級、能量,但是我們真的很難通過直覺理解,這就是超微觀世界。


但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想一想,這個世界是超微觀世界決定微觀世界,微觀世界決定宏觀世界。我們人是什麼?人就是宏觀世界裡的一個個體,所以我們的本質一定是由微觀世界決定,再由超微觀世界決定。


我毫不懷疑我就是一個薛丁格方程、一個生命形式、一個能量形式,但不知道怎麼解這個方程,不知道思維是怎麼產生的,僅此而已。我相信,你也應該相信,我們每個人不僅是一堆原子,而是一堆粒子構成的。



所以,我們真的就是一堆由粒子構成的原子,如此之簡單。我們有多少原子?大約有6×10^27個原子,形成大約60種不同的元素,但真正的比較多的元素,不過區區11種。


原子通過共價鍵形成分子,分子聚在一起形成分子聚集體,然後形成小的細胞器、細胞、組織、器官,最後形成一個整體。但是你會覺得,不管你怎麼做研究,都無法解釋人的意識,這超越了我們能說出和能感知的層面。我認為要解釋意識,一定得超出前兩個層次,到量子力學層面去考察。我自己認為是這樣的。


04

所以我想班門弄斧講一講量子糾纏。1935年,當愛因斯坦(Einstein)和波多爾斯基(Podolsky)以及羅森(Rosen)一起,寫出了著名的EPR佯謬之後,提出了量子糾纏。


實際上「量子糾纏」這個詞並不是愛因斯坦提出來的,而是薛丁格提出來的,當時看來是很不可思議的。


量子糾纏的意思是說,兩個糾纏的量子不管相距多遠,它們都不是獨立事件。


當你對一個量子進行測量的時候,另外一個相距很遠的量子居然也可以被人知道它的狀態,可以被關聯地測量,很不可思議。但這樣一個簡單的現象既然存在於客觀世界,我相信它會無處不在,包括存在於我們的人體裡。是不是這樣呢?當然是這樣。


量子糾纏怎麼樣影響我們的生命,其實我們不知道,為什麼?


因為這不是我們可以用直覺去感受的。


很多科學家找了很長時間,發現神經細胞裡面的微管可以形成量子糾纏,但是微管的時間尺度是10^(-20)秒到10^(-13)秒,遠遠小於人的記憶和意識的形成時間。但是他通過理論的實踐,以模擬的方式找到了,他正在進行實驗驗證。




比如把磷和鈣放在一起,也就是磷酸鈣,當磷酸鈣以波斯納分子集群(Posner molecule or cluster)形式存在的時候,它的量子糾纏時間可以長達105秒!


能把這樣一個極其脆弱的,對聲、光、電、熱都極其敏感的量子糾纏現象的持續時間提高15個數量級,那麼如果再提高5個數量級,就可以達到年的水平,以年為單位來保存量子糾纏現象。


那麼依此類推,你們覺不覺得,有一天我們人類會發現量子糾纏也是一個可以進化的現象,它可以保存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


也就是說,量子糾纏,它在遠古的時候就存在了,在進化過程中被保存了下來。


我要問你們四個問題:


1、第一個問題,你們相信有第六感官嗎?很多人會說不相信。


2、第二個問題,有沒有可能,兩個人會以未知的方式進行交流?你會說也許,不會像第一個問題那樣肯定地說不信。


3、第三個問題,量子糾纏是否存在於人類的認知世界裡面?存在於大腦裡?我相信聽了我的講座,你會覺得很有可能。


4、第四個問題,量子糾纏是不是適用於地球上的物質呢?你一定會說一定適用,因為我們已經證明了。


但其實簡單講,這四個問題是完全一樣的問題,倒推回去就說明一定有第六感官,只是我們無法感受,所以叫「第六感官」。


那麼我們人究竟是什麼?我們只不過是由一個細胞走過來的,就是受精卵,所有受精卵在35億年以前,都來自於同一個細胞,同一團物質,一個處於複雜的量子糾纏的體系,就這麼簡單。



其實我不知道這裡面是什麼,但是我相信它。我每呼吸一次會攝入10^22次方的氧原子進入我的身體,進入共價結構。這一口呼吸至少有10^4次方以上的氧原子,被處在世界上一個很遙遠角落裡的,我沒有見過的人呼吸過至少一次,這在一個月內就會做到,人一輩子一直在這麼做。而兩個人在一個房間裡的時候,一天可以有63克的氧氣在彼此的肺當中交換。


科學發展到今天,我們看世界完全像盲人摸象一樣,我們看到的世界是有形的,我們自己認為它是客觀的世界。


其實我們已知的物質的質量在宇宙中只佔4%,其餘96%的物質的存在形式是我們根本不知道的,我們叫它暗物質和暗能量。


那麼盲人摸象般地認識世界是科學嗎?一定是科學。


每個人摸的都是真實存在,而且都是客觀存在的,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我們現在也是如此。只是我們不知道摸的是象的後背,還是尾巴,還是耳朵。


我認為人類的認知極限就在於,我們是一堆原子,我們處在宏觀世界,但我們希望隔著兩個世界去看超微觀世界。那是一個最美好的、極其美妙的世界。


05

世界還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東西?


隨著量子衛星上天,有關量子的事科普一下:當代科技最前沿發現了什麼?竟然顛覆人類世界觀!



我們的世界,因為幾個最新的科學,全亂了!


攪亂了世界的3項科學成果:


1、暗物質


1.1 怎麼發現有暗物質?


我們原來認識的宇宙的形態,是星球與星球之間通過萬有引力相互吸引,你繞我轉,我繞他轉,星球們忙亂而有序。



但後來,科學家通過計算星球與星球之間的引力發現,星球自身的這點引力,遠遠不夠維持一個個完整的星系。如果星系、星球間僅僅只有現有質量的萬有引力支持的話,宇宙應是一盤散沙。


宇宙之所以能維持現有秩序,只能是因為還有其他物質。而這種物質,目前為止,我們都沒有看到並找到,所以,稱之暗物質。


1.2 暗物質有多少?


科學家通過計算,要保持現在宇宙的運行秩序,暗物質的質量,必須5倍於我們現在看到的物質。


1.3 有沒有觀測到暗物質?


現在沒有真正的測到暗物質。只是能發現光線在經過某處時發生偏轉,而該區域沒有我們能看到的物質,也沒有黑洞。


1.4 黑洞是不是暗物質?


不是。黑洞只是光出不來,它發出其他射線,它仍然是常規物質。


2、暗能量


2.1 怎麼發現有暗能量?


科學家觀測發現,我們現在的宇宙,不僅在不斷膨脹,而且在加速膨脹。如果勻速膨脹,還可以理解。但加速膨脹,就需要有新的能量的加入。這能量是啥?科學家也搞不清,取名叫暗能量。


2.2 暗能量有多少?


科學家通過計算,通過質能轉換方程E=MC2計算,要維持當前宇宙的這種膨脹速度,暗能量應該是現有物質和暗物質總和的一倍還要多。


2.3 有沒有找到暗能量?


目前為止,還沒有。



3、量子糾纏


現代科學發現,對物質的研究,在進入分子、原子、量子等微觀級別後,意外非常大。出現了超導體、納米級、石墨烯等革命性的材料,出現從分子水平治癒癌症的奇蹟。而最神奇的是 —— 量子糾纏。


3.1 什麼是量子糾纏?


科學實驗發現,二個沒有任何關係的量子,會在不同位置出現完全相關的相同表現。如相隔很遠(不是量子級的遠,是公裡、光年甚至更遠)的二個量子,之間並沒有任何常規聯繫,一個出現狀態變化,另一個幾乎在相同的時間出現相同的狀態變化,而且不是巧合。


3.2 有沒有觀測到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是經理論提出,實驗驗證了的。科學家已經實現了6-8個離子的糾纏態。我國科學家實現了13公裡級的量子糾纏態的拆分、發送。



4、攪亂了的世界


4.1 攪亂了的哲學世界


我們原來認為世界是物質的,沒有神,沒有特異功能,意識是和物質相對立的另一種存在。


現在我們發現,我們認知的物質,僅僅是這個宇宙的5%。沒有任何聯繫的二個量子,可以如神一般的發生糾纏。把意識放到分子,量子態去分析,意識其實也是一種物質。


既然宇宙中還有95%的我們不知道的物質,那靈魂、鬼都可以存在;


既然量子能糾纏,那第六感、特異功能也可以存在;


同時,誰能保證在這些未知的物質中,有一些物質或生靈,它能通過量子糾纏,完全徹底地影響我們的各個狀態?


於是,神也可以存在。



4.2 坍塌了的物理世界


我們現在所有的物理學理論,都以光速不可超越為基礎。而據測定,量子糾纏的傳導速度,至少4倍於光速。


3.4 崩潰的內心世界


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看到的世界,僅僅是整個世界的5%。這和1000年前人類不知道有空氣,不知道有電場、磁場,不認識元素,以為天圓地方相比,我們的未知世界還要多得多,多到難以想像。


世界如此未知,人類如此愚昧,我們還有什麼物事必須難以釋懷?


讓我們致敬那些探索未知的人。


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等,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好的資源值得分享,支持原創,對原創作者深表敬意,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揭露新時代新地球新人類

成為量子人·開啟阿卡莎·高維智慧學習法

以及生命本質靈魂計劃

朱元培教授受邀參加第十四屆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年會,並接受央視主持人做專訪

01 朱元培教授、任正非、鍾南山、屠呦呦等人被入選建黨100年100位企業家《發現》雜誌

02 朱元培教授接受「匠心中國」欄目組專訪

宇宙洪荒  天命使然

——訪上海橫掃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元培

今日頭條

https://www.toutiao.com/i6896023594518774286/

朝聞天下

http://news.newstx.cn/news/2020/1117/26621.html

中訊網

http://www.zhongxuntv.com/news/240053.html

03 朱元培教授接受【時代榜樣】專訪

集往古來今之智慧   探四方宇宙之真相

——訪上海橫掃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元培

今日頭條  環球科技快訊

https://www.toutiao.com/i6925006901038514700/

中國文化網

http://www.china-ncc.org/caijing/guijinshu/2020122414484.htm

中國教育網

http://www.xzyyey.cn/html/city/36766.html

中國早晚報

https://www.zaowannews.com/a/quanguobaozhi/230883.html

中訊網

http://www.zhongxuntv.com/news/243821.html

搜狐  商界時訊

https://www.sohu.com/a/448535741_99972150

網易新聞

https://3g.163.com/dy/article/G20IFRF80514BTLH.html   

中華財經網

http://www.zhcj.com.cn/xinwen/guonei/10138.html

網際網路周刊

http://www.ictaa.cn/hlwxw/35566.html  

如您受惠於此文

請垂手轉載

讓更多有緣宇宙人

可以從此文中收穫智慧

全民覺醒,我來引領!

新時代·新地球·新人類

凡遇宇宙真相平臺者 皆得覺醒和富裕

 你想了解天地萬物的真相? 

解答你的疑惑:宗教本質、命運、財富、企業經營、身心修煉…

↓ 點擊下方購買《宇宙真相》、《老子·德道經》(楚簡帛書版)、《心經》(全三卷)正本清源解讀實體書

↓ 點擊下方購買《宇宙之道》、《慧眼創奇蹟》課程等您需要的產品

相關焦點

  • 量子糾纏的傳導速度,至少4倍於光速!施一公院士:我的認知再度崩塌了
    施一公教授的演講一個生物學家面對生命之謎的不懈追問2016年1月17日,清華大學副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教授在「未來論壇」年會上發表題為《生命科學認知的極限》的演講。與以往不同的是,施一公此番並未局限於生命醫學,他從人類生命飽受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三大挑戰開始,講述了人類如何通過科學來接受生命挑戰。但最終,人對生命認知的極限問題將他的科學思索,由生物醫學帶向量子力學,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生物學家面對生命之謎的不懈追問。
  • 顛覆了人類90%的認知!神可以存在!
    本文為施一公在「未來論壇」年會上發表題為《生命科學認知的極限》的演講。3 第三個問題,量子糾纏是否存在於人類的認知世界裡面?存在於大腦裡?我相信聽了我的講座,你會覺得很有可能。隨著量子衛星上天,有關量子的事科普一下:當代科技最前沿發現了什麼?竟然顛覆人類世界觀!
  • 一場由施一公演講引發論戰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CSB)著名的理論和實驗物理學家Matthew Fisher就篤信,人的意識、記憶和思維是量子糾纏的,要用量子理論來解釋。那怎麼證明呢?他說我一定要在實物上證明,要尋找量子糾纏的實體。
  • 方舟子叫板清華副校長施一公:非要做思想大師的包工頭
    【施一公: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CSB)著名的理論和實驗物理學家Matthew Fisher就篤信,人的意識、記憶和思維是量子糾纏的,要用量子理論來解釋。那怎麼證明呢?他說我一定要在實物上證明,要尋找量子糾纏的實體。
  • 諾獎級猜想:意識的本質是量子糾纏?
    Fisher在量子腦理論的論文中給出了多種實驗驗證方案。考慮到相關實驗的可行性,學術界或許在今年就能給出部分結論,我們不妨拭目以待。如果意識的本質真的是量子糾纏,Fisher的這一工作無疑是諾獎級猜想。以下是任全勝老師對量子腦理論等相關問題的解讀。以下是正文;意識的本質是量子糾纏嗎?
  • 什麼是量子力學?什麼是量子糾纏?為什麼說量子力學很詭異?
    量子糾纏是一種物理資源,如同時間、能量、動量等等,能夠萃取與轉換。應用量子糾纏的機制於量子信息學,很多平常不可行的事務都可以達成。量子糾纏我們原來認為世界是物質的,沒有神,沒有特異功能,意識是和物質相對立的另一種存在。現在我們發現,我們認知的物質,僅僅是這個宇宙的5%。
  • 5個顛覆認知的科學理論被科學家證實,每一個都讓人們感到神奇
    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天起,我們就開始一步步認識這個世界。在古人的眼裡,這個世界充滿著各種神奇和恐懼,由於缺乏對世界各種事物的認知,古人對很多的大自然現象都充滿著恐懼和敬畏,於是有了不少的神話傳說,認為這些大自然現象和規則都是神在背後操縱。隨著人類走進文明時代,不斷的發展,我們走進了科學的殿堂。
  • 顛覆光速最快,科學無法解釋,量子糾纏是科學還是「超自然」現象
    古往今來很多的傳說和怪異現象,其中可能大部分為杜撰、誇大和歪曲事實,但也不乏一些是以人力所不能解釋的現象,這些現象與其說超自然,不如說人類還未能找到其背後隱藏的規律和法則而已。量子糾纏現象亦是如此,人類對於量子物理學的研究不過是百餘年的時間,至今也不過是觀測到了一些表象,而量子糾纏現象就是其中之一。
  • 量子衛星真相曝光,我的認知再度坍塌了
    隨著量子衛星上天,有關量子的事科普一下:當代科技最前沿發現了什麼?竟然顛覆人類世界觀?2、什麼是量子糾纏?科學實驗發現,二個沒有任何關係的量子,會在不同位置出現完全相關的相同表現。如相隔很遠(不是量子級的遠,是公裡、光年甚至更遠)的二個量子,之間並沒有任何常規聯繫,一個出現狀態變化,另一個幾乎在相同的時間出現相同的狀態變化,而且不是巧合。3、有沒有觀測到量子糾纏?量子糾纏是經理論提出,實驗驗證了的。科學家已經實現了6-8個離子的糾纏態。
  • 「跨越時空的糾纏」:潘建偉、吳國盛走進施一公校長的西湖大學
    西湖大學湖心講堂現場施一公致歡迎辭9月5日,西湖大學湖心講堂公開課第一講「跨越時空的糾纏」在杭州開啟。著名物理學家潘建偉和科學史家吳國盛給觀眾帶來了一堂精彩的講演。在這裡,何星佑找到了答案。從「上帝擲骰子嗎」這一經典量子命題出發,潘建偉的報告——《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革命》,回顧了量子力學百年的發展歷程,介紹了現代信息技術當前所面臨的挑戰,以及第二次量子革命如何引領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
  • 超心理學:量子糾纏和人類心理及身體健康的關係
    超心理學:量子糾纏和人類心理及身體健康的關係原創 李嘉琪 幸福人生學院李嘉琪 2月2日來自專輯幸福人生學院李嘉琪老師文章 科學家幫助我們看清這個物質世界,而我們要讓科學發現帶來的啟示,幫助人們看清宇宙人生的本質,獲得更多的智慧,讓全人類健康、快樂、幸福的生活,這才是科學的意義和真正的價值所在。
  • 量子糾纏是否可以說明心靈感應是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解釋的?
    量子糾纏和心靈感應的內在機制人類還搞不清,不過科學家是完全認可量子糾纏存在的客觀事實,而心靈感應還有待商榷!若對地球上的粒子觀察發現自旋為下,那麼遠在太陽系外的另一個粒子自旋同時變成上這種「感應」速度遠遠大於光速,潘建偉教授的實驗告訴我們:量子糾纏的速度不低於光速的一萬倍,但傳遞不了信息,所以信息和能量的傳遞依舊無法突破光速。那麼量子糾纏的超光速還不能顛覆相對論,可謂是有驚無險!
  • 清華校長施一公:我的認知再度崩塌了,世界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作者 | 施一公來源 | 悟空智能科技▼本文是清華大學副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教授曾發表的,名為《生命科學認知的極限》的演講。在科學家眼裡:生命科學對生命的認知到底到了什麼程度?科學的極限又走到了哪兒?未來,關於生命的科學研究又何去何從?
  • 量子糾纏的速度超過光速了嗎?答案顛覆認知!
    當然這裡我們還得套入普朗克著名的輻射量子能量計算公式:E=HV,那麼可以推導出:MC^2=E=HV,所以V=MC^2/H所以電子就存在一個頻率,也就說電子是個波,電子居然是個波....其實所有的微觀粒子行為都是波粒二象性,這點大家可以去翻翻量子力學
  • 新的量子悖論:量子力學的恐怖,皆來源於人對「真實」的認知
    量子力學的恐怖,皆來源於人對「真實」的認知。這一新的量子悖論使所觀察到的物理現實的基礎受到質疑。這篇論文研究是迄今為止對於量子力學中一系列發現的最強烈的描述,這些發現顛覆了我們對「真實」的認知。要了解為什麼它如此重要,這得從量子力學的歷史簡單說起。量子力學可以很好地描述微小物體的行為,例如原子或光粒子(光子)。但是,這種行為是……非常怪異。
  • 超心理學:量子糾纏和人類心理及身體健康的關係(轉)
    19世紀末,人們發現舊有的經典理論無法解釋微觀系統,於是經由普朗克、薛丁格、愛因斯坦等物理學家的努力,在20世紀初創立量子力學,解釋了這些現象。量子力學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對物質結構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什麼是量子?
  • 什麼是量子認知?物理學理論可以預測人類的行為
    合肥中國科技大學生物物理學家、神經科學家 張效初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對《生活科學》說:「認知科學家發現,人類有很多『非理性』的行為。」經典的決策理論試圖預測一個人在給定的參數下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但易犯錯誤的人並不總是按預期行事。最近的研究表明,邏輯上的這些失誤「可以用量子概率理論很好地解釋」,張說。
  • 施一公:我的認知再度崩塌了,世界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量子糾纏怎麼樣影響我們的生命,其實我們不知道,為什麼?因為這不是我們可以用直覺去感受的。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CSB)著名的理論和實驗物理學家Matthew Fisher就篤信,人的意識、記憶和思維是量子糾纏的,要用量子理論來解釋。那怎麼證明呢?他說我一定要在實物上證明,要尋找量子糾纏的實體。
  • 量子糾纏
    埃爾溫·薛丁格稍後也發表了幾篇關於量子糾纏的論文,並且給出了「量子糾纏」這術語。愛因斯坦認為這種行為違背了定域實在論,稱之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他總結,量子力學的標準表述不具完備性。然而,多年來完成的多個實驗證實量子力學的反直覺預言正確無誤,還檢試出定域實在論不可能正確。
  • 當「量子糾纏」遇到「佛學」,人類終於接近真理了!
    這就是量子力學發展過程中,很多實驗確證的事情:這個實驗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薛丁格提出的,被稱為「薛丁格的貓」。這就是糾纏的一個例子。大家會認為,你看沒看它沒關係,它早就確定了。但量子力學大量實驗證明,如果把同一個量子體系分開成幾個部分,在未檢測之前,你永遠不知道這些部分的準確狀態;如果你檢測出其中之一的狀態,在這瞬間其他部分立即調整自己的狀態與之相應。這樣的量子體系的狀態叫做「糾纏態」。就好比這個手套在寄出以後,在還沒被觀測之前,它是不是確定呢?肯定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