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美麗也要健康安全!化妝品行業將會有哪些變化?

2021-01-09 央視網

新華社發

江西省新餘市渝水區市場監管局開展化妝品質量安全專項監督檢查。廖海金攝/光明圖片

  【聊健康】

  愛美是天性,健康安全是前提。近日,我國化妝品行業的基本法規30年來迎來重大變化——《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由國務院正式發布,實施了30年的《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退出歷史舞臺。

  1989年11月,我國發布《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1990年1月1日起施行。30年來,我國已發展為全球第二大化妝品市場,化妝品生產企業超過5200家。不過,快速的發展也帶來一些問題,如非法添加禁用物質、偽劣假冒、原料安全等,美麗的外表下暗藏健康隱憂。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條例,會給化妝品行業帶來哪些變化?如何讓我們的美麗事業更健康?公眾充滿期待。

  作為一種直接作用於人體的化學工業產品,化妝品給我們帶來美麗的同時,健康安全必須得到保障。先有健康,才能談美麗。然而,我國化妝品行業一些不健康的現象,給愛美人士的健康帶來隱患——

  非法添加可能危害健康的禁用物質、美容美髮機構擅自配製化妝品、偽劣產品假冒知名品牌產品、虛假宣傳甚至宣稱具有醫療作用、重包裝宣傳而輕技術創新……

  我們要美麗,也要健康安全。日前,備受關注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出臺。這也意味著,實施了30年的《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將結束其歷史使命。新條例既是適應新形勢,也是解決老問題。其中,有不少亮點值得關注。

  亮點一:加大打擊「灰色地帶」,非法添加禁用物質最高可處以貨值金額30倍罰款

  近年來,我國化妝品產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非法添加等違法現象較為突出。今年上半年,國家藥監局發布了多起關於問題化妝品的通告。這些被通報的化妝品,大多是假冒或者檢出禁用物質。據媒體報導,一些劣質化妝品假冒知名品牌,或者通過添加激素等禁用物質來提高短期效果,成為行業「潛規則」和「灰色地帶」。

  江蘇省泰州市2018年曾查辦一起特大化妝品非法添加禁用成分案件。違法人員從多個渠道購進非法添加禁用成分的化妝品原料,或在面膜、美白、祛痘類化妝品中大量添加倍他米松、氯化氨基汞、甲硝唑、氯黴素等禁用成分,通過半成品、貼牌、成品等形式,銷售給全國20多個省份的上千家美容院、化妝品店及數以萬計的消費者。當地監管人員表示,該案深刻揭露了化妝品行業長期形成的「潛規則」。

  與30年前的舊條例相比,新條例對各種違法行為加大了打擊力度,提升法律的震懾力。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規劃處副處長楊佔新注意到,新條例中關於違法行為處罰的法條數量有18條,比舊條例增加了一倍;法條內容也更加細化,涵蓋各種違法情形。

  「新條例結合近30年執法實踐和當前化妝品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凡是對生產經營者設定禁止性規定和義務性條款規定的,在法律責任部分均設定了法律責任。」楊佔新指出。

  新條例綜合運用沒收、罰款、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件、市場和行業禁入等處罰措施打擊違法行為。以罰款為例,以前罰款基數為「違法所得」,現在調整為「貨值金額」,罰款額度大幅提高。比如對未經許可從事化妝品生產活動等違法情形,由舊條例的「可以處違法所得3到5倍的罰款」,提高到「並處貨值金額15倍以上30倍以下罰款」。

  而且,增加對違法行為「處罰到人」的規定。對嚴重違法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不僅處以罰款,還可終身禁止從事化妝品生產經營活動。

  比如在打擊假冒偽劣和非法添加方面,新條例作出一系列新的規定:要求化妝品生產經營者建立並執行進貨查驗記錄製度,保證產品的可追溯性;對非法添加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等違法行為,最高可處以貨值金額30倍罰款,甚至終身禁止從事化妝品生產經營活動。對舊條例未明確的美容美髮機構、賓館等擅自配製化妝品、更改化妝品使用期限等行為,新條例也作出了明確處罰規定。

  此外,新條例還強調,對造成人體傷害或者有證據證明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化妝品,監管部門可以採取責令暫停生產、經營的緊急控制措施,並發布安全警示信息。

  「這給現階段有待規範的企業行為和化妝品產業鏈條中所謂『灰色地帶』敲響了警鐘。」北京工商大學教授董銀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亮點二:「讓好鋼用在刀刃上」,更加科學地確保化妝品原料安全

  根據新條例規定,化妝品是指以塗擦、噴灑或者其他類似方法,施用於皮膚、毛髮、指甲、口唇等人體表面,以清潔、保護、美化、修飾為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作為一種直接作用於人體的化學工業產品,安全是化妝品的底線。除了非法添加禁用物質,化妝品本身的原料若存在問題,給消費者的健康安全也會帶來隱患。原料安全,是化妝品安全的重要前提。

  「一般來說,化妝品是由多種原料按照配方比例加工、製備而成的混合物,而且這種製備絕大多數都是物理混合過程,很少有化學反應參與其中。因此,原料的安全與作用直接影響化妝品成品的安全與性能。」國家藥監局化妝品標準專家委員會委員徐良解釋。

  與舊條例相比,新條例的一個重要變化是強調風險管理,即按照安全風險的高低實行不同程度的分類管理。防腐劑、防曬劑、著色劑、染髮劑、祛斑美白劑等較高風險的新原料,必須向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申請註冊,通過審批後才可使用,其他新原料則只需備案即可。

  而且,新原料還有一個「安全考核期」——化妝品新原料投入使用3年內,新原料的註冊人、備案人應當每年向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新原料的使用和安全情況。如果存在安全問題,將撤銷註冊或者取消備案。3年期滿未發生安全問題,納入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的已使用的化妝品原料目錄。

  新條例還規定,根據科學研究的發展,對化妝品、化妝品原料的安全性有認識上的改變的,或者有證據表明化妝品、化妝品原料可能存在缺陷的,監管部門可以責令化妝品或化妝品新原料的註冊人、備案人開展安全再評估或者直接組織開展安全再評估。再評估結果表明化妝品或化妝品原料不能保證安全的,撤銷註冊或取消備案,由監管部門納入禁止用於化妝品生產的原料目錄,並向社會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新條例要求建立化妝品風險監測和評價制度,對影響化妝品質量安全的風險因素進行監測和評價。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宋華琳認為,通過風險監測和評價,評判化妝品原料、產品、生產經營過程、標籤標識中蘊含的風險,可以對化妝品安全形勢有總體的把握,了解化妝品安全和質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知道哪兒存在問題,才能更好地進行針對性監管。新條例指出,風險監測為制定化妝品質量安全風險控制措施和標準、開展化妝品抽驗檢驗提供科學依據。而且,實施國家化妝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明確重點監測的品種、項目和地域等。宋華琳認為,這樣可以「讓好鋼用在刀刃上」,更為科學、合理地配置風險監管資源。

  亮點三:鼓勵化妝品技術創新,給予新功效產品足夠廣闊的發展空間

  事實上,分類管理,不僅有利於安全監管,還有利於化妝品技術的創新。

  國內化妝品行業有一個備受詬病的地方,那就是在產品功效上缺乏技術創新。沒有創新,只能在廣告宣傳等包裝上做文章。在徐良看來,許多化妝品企業不在技術上下功夫,而是通過「編排故事」來吸引消費者。

  徐良分析,根據化妝品的組成特點,在目前製備工藝相對成熟的情況下,化妝品的創新主要依賴於原料的創新,尤其是功效性原料以及對化妝品劑型改善有貢獻原料的開發與創新。但是,舊條例對化妝品新原料整體實行註冊管理,加上審評尺度未結合化妝品原料的特點進行細化,企業申報一個新原料,「哪怕僅僅是一個不具透皮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或者可食用的普通植物油,也往往需要多次補充資料,造成新原料的申報平均耗時數年之久」。

  「一方面,企業新原料申報的積極性受到影響,另一方面,造成在國際上已經被證明性能良好且得到廣泛應用的新原料在我國化妝品中無法使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我國化妝品在技術與創新方面與國外企業之間的差距。」他說,化妝品更新周期快,這要求企業要不斷有新產品推向市場。

  根據新條例,化妝品普通新原料實施備案管理,簡化了使用程序。董銀卯認為,新條例改變了長期以來新原料審批難的現狀。新原料備案模式的建立,為企業創新開發新原料開闢了一種全新的模式,對新功效產品給予了產品研發生產足夠廣闊的創新發展空間。

  新條例鼓勵化妝品企業創新不僅僅體現在新原料管理方面,而且明確提出,國家鼓勵和支持開展化妝品研究、創新;鼓勵和支持運用現代技術,結合我國傳統優勢項目和特色植物資源研究開發化妝品。

  徐良認為,這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都是一個利好,因為「一個沒有技術實力而僅僅通過『編排故事』來吸引消費者的企業不會做得長久」。董銀卯也認為,新條例「使致力於化妝品原料、生產技術、產品創新研究的企業看到希望」。

  亮點四:化妝品功效宣稱必須有科學依據,並接受社會監督

  創新不夠,宣傳來湊。對化妝品功效進行虛假和誇大宣傳,誤導消費者,這種現象並不鮮見。有的化妝品從業人員甚至還打起了藥品的主意,把化妝品宣傳為具有醫療效果的神奇產品。

  據媒體報導,今年1月,在山東日照開往濟南的列車上,有人將一種名叫為「百草霜」的化妝品當作藥品銷售給旅客。售貨員聲稱,該產品可以舒筋活血、止疼,還可以治療皮膚病、蚊蟲叮咬等多種症狀,把這款化妝品形容得很是神奇。

  前些年,「藥妝」的概念在國內十分流行。化妝品傍上藥品,仿佛產品功效更加有了保證。不過,2019年1月,國家藥監局明確指出,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

  此次出臺的新條例,對宣稱醫療作用等虛假宣傳行為做了進一步明確規定。新條例明確指出,化妝品標籤和廣告不得明示或者暗示產品具有醫療作用,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

  而且,新條例規定,化妝品的功效宣稱應當有充分的科學依據,並要公布功效宣稱所依據的文獻資料、研究數據等,接受社會監督。也就是說,化妝品是否有效、為何有效,必須靠科學說話。

   (記者 陳海波)

相關焦點

  • 權威解讀《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有哪些新內容、新規定、新變化?
    2021年1月1日,《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條例》有哪些新內容、新規定?有哪些新變化、新特點?《條例》的施行有哪些重要意義?河北省將如何貫徹落實《條例》,更好保障化妝品安全,促進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 牙膏算化妝品了?一圖了解「美麗」行業新規
    牙膏為何「變身」進入化妝品行列?除了牙膏以外,新規還有哪些變化?今天,一張圖帶你了解「美麗」行業的新規↓↓↓從管理實踐上看,牙膏產品有區別於普通化妝品的獨特之處,如原料管理、功效宣稱、標籤管理等。下一步,藥監部門將根據牙膏的特點和實際情況研究制定相應的配套文件。
  • 聚焦「美麗世界·全球共享」,這個美麗盛會共話化妝品行業發展新...
    11月13日至15日,2020東方美谷國際化妝品大會在奉賢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召開,本屆大會圍繞「美麗世界·全球共享」主題,近10個國家和地區化妝品領域的協會、企業在線上線下「集結」,共話化妝品行業發展新趨勢,共襄美麗健康行業新風尚,共享中國美麗健康發展新機遇。
  • 以案釋法 | 為美麗護航,化妝品安全責任將「處罰到人」
    如何讓「美麗消費」更放心更安全?本案中王女士購買的進口美白面膜屬於特殊化妝品,其應當向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申請註冊,在未經註冊的情況下不能進口,根據《條例》第59條的規定,進口未經註冊的特殊化妝品的,經營者不僅要承擔被沒收違法所得、被罰款的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韓國化妝品行業要哭了
    這說明以造就億萬富豪聞名的韓國化妝品行業出現了大逆轉。徐慶培的財富從2017年的約80億美元下降到36億美元,其中主要由他的家族化妝品公司愛茉莉太平洋集團(Amorepacific Group)的股份組成,該集團股價從2020年1月中旬的高點下跌逾40%。
  • 安全加碼 美麗加分!嘉興經開區督查化妝品店,為「美麗消費」護航
    為進一步創新化妝品監管方式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形成監管部門、企業和社會各方良性互動有序參與、有力監督的社會共治格局今天(12月14日)下午,嘉興經開區市場監管分局開展化妝品「百千萬」美麗消費示範街提升工程社會共治主題活動,對轄區內今年申報化妝品
  • 向化妝品看齊,牙膏要備案了
    從誰備案、如何備案、提交哪些材料,逐一明確。對此,有業內人士評論道,「牙膏從不備案到需要備案了,備案的要求基本和化妝品保持一致。」這也說明,牙膏將正式成為化妝品品類中的「正規軍」,被嚴管起來。此外,針對產品標籤中有「聯合研發」 「出品」 「監製」等標註其他企業或者機構的,意見稿也要求企業應當提交該企業或者機構出具的承擔產品質量安全責任的承諾書,並由該企業或者機構籤章確認。可以說,在新規之下,一些科研院所在為品牌做背書時,要三思而後行了。
  • 化妝品品牌為何聚集奉賢?「東方美谷」要將「美麗」進行到底
    如今全市253家化妝品企業中,有65家在奉賢,化妝品品牌達3000多個,產品門類基本實現全覆蓋。伴隨高校的科研力量不斷注入,相應的上下遊產業和配套服務逐步完善,奉賢東方美谷儼然成了科技創新的高地、美麗健康產業的集聚區。
  • 30+女性不僅要美更要獨立,化妝品加盟小資生活品牌收穫美麗事業
    最近火熱的《乘風破浪的姐姐》還在熱播,看著30+的姐姐們依舊保持年輕的容貌,完美的身材,不由得讓人感嘆女性注重保養究竟有多重要!如今女性不僅美麗自信更要獨立,於是不少女性選擇獨自創業當老闆,而美妝是目前很受歡迎的加盟行業。
  • 山東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周馬上來啦!快看看有哪些活動
    據介紹,2020年全省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周活動主題為:「安全用妝,伴您同行」,一是寓意化妝品「妝點」公眾生活,與人民美麗生活同行;二是寓意化妝品監管為公眾安全保駕護航,與人民安全用妝同行。結合化妝品監管工作,科普宣傳周將重點圍繞化妝品安全使用知識,引導消費者正確認識化妝品功效,普及選購化妝品的注意事項,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等方面開展宣傳。
  • 質量有保障 花漾精選化妝品呵護女性肌膚健康
    本網12月15日訊 並不是沒有太陽,就不會曬黑,所以現代人天天都有用化妝品。花漾精選化妝品,較高的防紫外線指數和溼潤的塗抹性,也不會油閃閃的吸收也很迅速沒有白濁現象,保你美美過夏天。美麗經典化妝品加盟,生意好做,沒有複雜的運營程序,一旦加盟,終身受益,不需要擔心任何創業風險問題。
  • 創業要找準方向,未來五年這些行業最有發展前景
    時代在不斷發生變化,各種行業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賺錢的機會也隨時出現變化。 至於未來哪些行業最有發展前景,最關鍵是要看市場的需求變化,以及資本的走向,資本的嗅覺是非常靈敏的,哪地方能賺錢資本是最清楚的,因此通過觀察資本的走向,我們大概可以知道未來哪些行業最有發展前景。
  • 沒有100%安全的護膚品,3「不」法才會讓你的皮膚健康美麗
    這些成分的安全實驗期非常短,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並沒有經過充分認證,任何人都不知道5年後、10年後的安全性。現在還有部分護膚品被懷疑含有環境激素成分(內分泌幹擾物質),這類似人體激素作用的化學物質,已證實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疾病有一定的相關性。現在有一個專有名詞叫經皮毒(我將有有專輯講解化妝品與經皮毒。如需了解請關注)。
  • 權威訪談|期待專業人士的入局,為化妝品行業提供更多新生力
    、曼循管理諮詢CEO 鮑峰記者:蘇琦導語: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於美麗的追求也逐漸增高,中國的化妝品市場也早已成為全球最大且最具潛力的市場,而《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新《條例》」)的頒布,又將給我國化妝品市場帶來怎樣的機遇與挑戰呢?
  • 物美價廉的花漾麗人化妝品 為每一個消費者帶去健康和美麗
    而花漾麗人化妝品超市遵循著這一個真理,利用連鎖超市的經營模式,使消費者在花漾麗人可以一站式選擇自己的化妝品,這一主要優勢,使花漾麗人化妝品市場有了堅實的立足點。花漾麗人化妝品超市依靠產品的款式多、品牌全、價錢優惠等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認可,成為了實實在在的精品超市,為了保證投資者的利潤最大化,花漾麗人化妝品超市所有的產品都是由廠家間接配貨,減少了中間代理商的用度損耗,也保證了產品的品質
  • 年度人物⑦丨「先手」陳旻:爆發之中,加固歐萊雅活性健康化妝品...
    陳旻告訴《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其中最關鍵的驅動因素就是新興消費者的護膚需求與理念與過去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消費者開始尋求更加健康,安全,高功效特點的護膚產品。 近期,歐萊雅集團完成了一項全球消費者調研,訪談了美國、法國、德國、巴西和中國的近萬名年齡在18-50歲的女性消費者。
  • 東方美谷國際化妝品大會:共話化妝品行業發展新趨勢
    位於上海奉賢的東方美谷,聚集了超過上海四分之一的化妝品企業,銷售額佔全上海40%,已形成中國國內規模最大的美麗健康產業集群。2020東方美谷國際化妝品大會14日開幕。近10個國家和地區化妝品領域的協會、企業在線上線下「集結」圍繞「美麗世界·全球共享」主題,共話化妝品行業發展新趨勢。
  • 你用的化妝品安全嗎?很多常識和謠傳都錯了!
    美麗修行後臺經常會收到各種問題:「XX面膜有螢光劑嗎?」,「XX美白產品是否含有激素?」,很多妹子們都吐槽,這年頭化妝品太不安全了!今天報導螢光劑明天曝光激素添加,這個有毒那個致癌的,連大牌化妝品也時不時曝個醜聞,簡直是嚇死寶寶了。
  • 聚焦中國化妝品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2020華理美妝高峰論壇在滬舉行
    「與歐美日韓等國相比,我們化妝品市場的滲透率不足恰恰將會給我們帶來無數機會,消費者對生活品質的需求和嚮往必將讓更多民族品牌躋身世界一流行業。」毛建文表示。當前,中國的民族美妝品牌已經發生了群體性崛起。化妝品原料與產品市場民族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國際化妝品學院執行院長張婉萍以「化妝品市場民族化的技術發展趨勢」為題進行了分享。
  • 健康管理師能從事哪些行業?為什麼要考健康管理師?
    健康管理師能從事哪些行業?為什麼要考健康管理師?如何給生活定位?這是個大問題,20歲是學習壓力,30歲是生活壓力,40歲是家庭束縛。如果要給自己定位,你會給自己貼上什麼標籤?是事業有成,家庭美滿還是負債纍纍,痛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