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講堂 | 寫作中的5種「借鑑」之道

2021-02-07 中國文明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鑑,是寫作中的一種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從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來看,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諸多領域都在借鑑中進步創新。在文學領域,古希臘先賢明確提出「文學起源於摹仿」,我國南宋的朱熹也一針見血地指出:「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茅盾先生把模仿作為學習和創造的前提,說「模仿是創造的第一步,是學習的最初形式。」因此,「借鑑」,是一種普適性的學習方法。

  古往今來,許多大家在模仿中創新,在借鑑中超越,創作了不朽之作,也為後人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綜合分析,他們主要是圍繞主題、風格、方法、結構和觀點等要素,進行多維度借鑑參考,為其所用。

  一、圍繞「主題」,借情緯文

  這種策略是站在「主題」的視角上思考問題,移花接木,把他人作品中的情節、情景移植到自己作品中,再注入新內涵、新思想,形成新的內容,從而收到「老樹發新芽」之效。

  借情緯文,在文學創作上是一種屢試不爽的策略,方法通常有兩種。

  一種是借鑑「情境」。這種借鑑方式更多出現在詩詞等文學作品中,主要是對經典的「意境」進行模仿。如宋代詞人李清照在《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詞序裡明確寫道:「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闕,其聲即舊《臨江仙》也。」李清照通過對「深深庭院」意境的模仿,言自己晚年 流落江南悽苦孤寂之情,得其意忘其形。秦觀《畫春堂·春情》一詩中有「雨餘芳草斜陽,杏花零落燕泥香」之句,其創作中也是受唐代詩人溫庭筠「雨後卻斜陽,杏花零落香」兩句中雨後、斜陽、杏花意境的啟發,國學大師王國維說「雖自此脫胎,而實有出藍之妙。」

  另一種是借鑑「情節」。「情節」是小說這種文學形式的必備要素,因而借鑑情節的藝術手法,在小說創作中常常被用到。有學者研究表明,《紅樓夢》其實是借鑑了《金瓶梅》家庭興衰的故事情節,《西遊記》也有借鑑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神猴哈奴曼火燒楞伽宮、盜仙草,幫助羅摩徵服強敵,救出妻子的故事情節。甚至連法國作家巴爾扎克這樣的大家,在寫《高老頭》時,也同樣有借鑑的經歷,把他的這部作品與英國作家莎士比亞的《李爾王》對比,你會發現,其中父女關係的情節有很多借鑑的痕跡。作者們移植類似情節,再根據自己寫作需要進行加工改造,使之為表達主題服務。

  當然,公務文稿不是文學作品,一般不會有具體的故事情節和情境,但從某種意義上講,公文的結構也有起承轉合的變化,也可看作是一種特殊的「情節」,問題發生的環境、背景也可看作是一種特殊「情景」,而「數據」「事例」則好比是主角,故而也是可以借題發揮的。

 

  二、圍繞「風格」,借風使船

  站在「風格」的視角上思考問題,學習借鑑前人的寫作風格,然後融入自己的元素,從而形成自己的鮮明特色,這種策略古人稱之為「偷勢」。借風使船,可從「文」與「人」兩個方面入手。

  —是要掌握文體風格。文風反映一定的文體特點,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風格特點和體制範式,古文如此,現代文亦如此。就古文而言,曹丕在《典論·論文》裡總結了幾種常用公文的特點,他說:「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名誄尚實,詩賦欲麗」。南朝的文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體性》中明確總結了8種文體風格。隨著時代的發展,文體風格越來越豐富,著名文論家周振甫先生曾在《文章例話》中提出了14種風格。不同的文種就有不同風格特徵,就機關公文而言,2012年出臺的《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明確規定了15種公文,除此之外,還有日常工作中廣泛運用的講話稿、匯報材料、署名文章等事務性綜合文稿,每一文種都有其本質要求和寫作規律,也自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體風格。

  現代公文的總體風格要求是尚實、尚簡,反對繁縟文風,這與其實用性本質是一致的。早在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提出過「反對黨八股」,對於改進文風提出了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要改進文風,提出了「短、實、新」的要求,他在《之江新語》發表的文章最短不足300字,最長也不過700字左右,短小精悍、精練利落,成為機關公文寫作競相學習借鑑的典範。

  二是從個人風格入手。文風還反映寫作的個性特徵和價值傾向,正所謂「文如其人」,每個作者都有其獨特的表述方式,這些方式一旦被人普遍認同,便會凝固下來,形成一定的流派,並被後人所模仿借鑑。這種文化現象,在南朝文學家鍾嶸的《詩品》中就有記載,他認為歷史上許多文學家都直接繼承了前人風格,如陸機、謝靈運「其源出於陳思」顏延年「其源出於陸機」左思詩出於劉楨,陶潛詩「又協左思風力」等等。這種風格的傳承,實質就是模仿和借鑑。

  現代公文與古代公文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不同,具有明顯的程式化特徵,特別是在《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中的15種公文的寫作中,程式規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個人風格。但是在講話稿、匯報材料等文體中卻可以呈現明顯的個人風格。

 

  三、圍繞「方法」,借石攻玉

  方法是決定文章寫作效率和水平的關鍵,若能巧妙借鑑他人好方法,可讓寫作勢如破竹,妙筆生花,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借石攻玉」,就是利用相關規律、他人的經驗等來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綜合來看,他人可借之「石」有三個層次,它們由表及裡,由淺入深。

  一是規範之「石」。即文章在形式上的基本規範要求。人們常說,公文是「戴著鐐銬跳舞」這裡的「鐐銬」說的就是規範要求。具體來說,規範之「石」包括《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和《黨政機關公文格式》中規定的公文格式、行文規則、擬制要求、語體規範等,它看似簡單,操作起來卻很難。學習公文寫作,要善於學習、研究相關規範、範文,以解決自己寫作的規範性問題,提升文章質量。

  二是技巧之「石」。若把寫作的規範要求比喻為「鐐銬」的話,寫作技巧就是「舞蹈」技藝了。對於文章之舞來說,不同的舞蹈(文種)有不同的舞步,不同的環節有不同的技巧。譬如,語言表述有直筆、曲筆之分,直筆開門見山、一針見血,而曲筆則委婉含蓄、迂迴曲折;修辭方法有比喻,有排比,比喻形象生動、深入淺出,排比則鋪陳疊加、恣肆汪洋。學習寫作,要善於借鑑他人技巧 之「石」培養自己內行眼光,洞察其「門道」,大膽借鑑改造,為我所用。魯迅先生就常常借用 史家的「春秋筆法」用曲折含蓄的語言,暗含褒貶、點評人事。

  三是規律之「石」。規律是指文稿寫作的基礎邏輯,也是文稿寫作中的基本方法。如面對問題時,我們一般都會思考「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三個問題;在總結工作時,我們要思考「做了什麼、做得怎麼樣、怎麼做的」的問題等。掌握了規律,就有了認識問題的基礎,寫作也就有了思路。如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開頭一句就是提出問題:「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第二段以「中國社會各階級的情況是怎樣的呢?」發問,隨之用大量筆墨來分析問題;最後一段,提出對待不同階級的策略,是解決問題。這篇文章的構思就遵循了人們認識事物「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規律。事物的本質規律、前人經驗,對人們認識事物、反映事物、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看法,有事半功倍的意義。但規律有時不容易發現,所以要在日常學習中注意分析。

 

  四、圍繞「結構」,借瓶裝酒

  這種策略是站在「結構」的視角上思考問題,「照貓畫虎」「依葫蘆畫瓢」臨摹別人的結構或語句形式,在整體上模仿套用,局部上偷梁換柱,取得脫胎換骨之效。

  借瓶裝酒,有大小兩個不同的著眼點。

  一個是著眼於整體結構。如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通過《史記》一書開闢了以「本紀」「世家」「列傳」「書」「表」為主體的紀傳體史書體例,魯迅先生評價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到了東漢時期,史學家班固在寫漢書時,將「書」改為「志」,取消了「世家」把其併入「傳」,同樣寫就了偉大的史學典籍,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模仿借鑑,特點是從大局著眼,從整體上考慮,借鑑整體結構形態,然後進行局部微調。如果說借鑑風格可以做到「神似」的話,那麼借鑑結構則可以做到「形似」,使用最普遍,上手也最快。

  另一個是著眼於局部語句。類似現代漢語中的「仿詞」如唐代詩人王勃借用庾信「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這句詩,仿造出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名句,把「落花」換為「落霞」把「芝蓋」換為「孤鶩」,把「楊柳」換為「秋水」把「春旗」換為「長 天」。唐代詩人皎然在《詩式》裡說,南朝陳後主的《入隋侍宴應詔詩》一詩中「日月光天德」句借鑑模仿了西晉文學家傅鹹的《贈何劭王濟詩》「日月光太清」一句,前三個字完全相同,只更換了最後兩個字。現代公文寫作中,也不乏有這樣的例子,比如有人就借用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語言結構形式,提出「旅遊,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句,借世博會的「瓶」裝了自己旅遊的「酒」收到了較好的表達效果。

 

  五、圍繞「觀點」,借辭表意

  這種策略古人稱之為「偷語」就是站在「語言」的視角上思考問題,引用成語、詩句、格 言、典故來抒發情感,論證觀點,以增強文章的 說服力和感染力。

  借辭表意,實際上是修辭上的兩種引用方法。

  一種是「明引」。即明確告訴讀者觀點的來源和出處,方法簡單方便,容易掌握,古往今來,運用最為廣泛。三國魏文帝曹丕在《典論·論文》首段裡就使用了這個方法。他這樣寫道:「裡語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見之患也。」明確引用俗語來說明文人相輕的內在原因。類似的例子有很多,毛澤東《為人民服務》一文引用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觀點,說明張思德為人民利益而死的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 年春節團拜會講話中明確引用了王安石《登飛來峰》一詩來結尾,動員全國人民登高望遠,「擼起袖子加油幹」。

  另一種是「暗引」。即把別人的觀點悄然嵌入自己的語句中,融為一體,隱蔽性極強。如曹操《短歌行》一詩中暗引了《詩經》中的六個句子,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套用在自己詩中。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直接嵌入晏殊《蝶戀花》、柳永《鳳棲梧》和辛棄疾《青玉案》中的句子,用來論述治學的「三重境界」。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說:「中華民族的昨天,正可謂雄關漫道真如鐵」「中華民族的今天,正可謂人間正道是滄桑」。在某次改革會議上談到抓落實時講到「缺乏協同、政策不配套,東邊日出西邊雨,會影響改革整體效益;遲遲不能在關鍵問題上突破,也無風雨也無晴,更是會錯失改革良機」巧妙地引用了蘇軾《定風波》中的句子。把名言警句套用在講話中,可以做到水乳交融、意境融徹,銜接得天衣無縫、渾然一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鑑是一種學習方法,更是一種寫作的思維方式。如果能準確把握好這些策略,就一定能在寫作實踐中不斷創新超越, 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寫出高品質的文章。

相關焦點

  • 在新聞寫作中借鑑文學手法的技巧分析
    摘要:新聞寫作中,對文學手法的借鑑與應用,可以促進新聞寫作與文學創作之間的有效融合,促進新聞傳播效果及文學價值的有效提升。基於此,本次研究就新聞寫作中借鑑文學手法的技巧進行分析,首先介紹新聞寫作與文學創作之間的差異性,進而探討新聞寫作中對於文學手法及創作技巧的借鑑與應用方法。
  • 南山圖書館國學小講壇 講述古人寫作之道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黃力雯)9月21日晚,以「古人寫作的秘訣」為主題的國學小講堂在南山圖書館少兒閱覽室舉行,從事元明清文學研究多年的講師李輝為讀者們講述古人寫作之道。       講堂上,李輝表示寫文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寫真話,即「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他告訴現場讀者,「寫作文時,應該嘴裡怎麼說就怎麼寫,心裡怎麼想就怎麼寫,不要考慮如何用成語,將心裡最真實的感受寫出來就行。」
  • 教你5種軟文正文寫作的技巧
    軟文寫作技巧2、故事融入 故事融入其實是在寫軟文中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因為寫軟文,其實換一句話來說就是在寫故事,裡面的信息真真假假融入在一起,所以在寫軟文的時候,只要融入個好的故事,同時跟產品信息融入到一起,客戶會無意間閱讀完一篇文章,也有很大可能會轉發該文章。
  • 明經講堂|王成軍:寫作是門手藝
    這也意味著你從知識的獲取者變成了一個知識的創造者,這一思維方式的轉變對論文寫作至關重要。論文寫作與作文寫作之間存在著深刻的差異,王成軍老師列舉了劉軍強在書中做出的總結。進入大學以後會發現,大學的寫作分為兩類,一種是創意類的寫作,包括小說、詩歌、戲劇、劇本等文體,另一種則是說理性寫作,主要面向論文,實驗記錄、調查報告以及文獻述評等文體。在基礎教育階段,長期進行作文寫作訓練反而使我們很難適應大學裡的寫作。要解決這個困境,王成軍老師認為我們首先要回到蘇格拉底的格言:人啊,認識你自己。忘記高考,重新出發。想明白自己想要做什麼。
  • 辯論類Essay寫作有哪些值得借鑑的?
    以下是argument essay的寫作步驟指導,希望大家可以借鑑。    argument essay寫作「五步走」 Step 1:仔細閱讀essay要求和相關問題 argument essay寫作之初,需要確定essay寫作類型,是以opinion為主還是以compare
  • 自由寫作法在漢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北京華文學院黃榮榮  過程寫作法的構思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其中自由寫作法(freewriting)是運用最廣的方法之一。自由寫作法緣起於英語第一語言寫作,後被借鑑到第二語言寫作教學中。近年來,華語教學和對外漢語教學界也進行了一定的嘗試,但運用範圍還不廣。
  • 曾國藩的寫作之道 | 洞見之選
    一、曾國藩的寫作之道(作者:蘇開源)    好文章難做,有天寬地闊之氣象,珠圓玉潤之文採的詞章更不易作。近讀《曾國藩家訓》甚覺此公深諳寫作之道,其訓導兩子(紀澤、紀鴻)作詩文之法,大可圈點、品評。相信撥出兩千來字述之,於今人提高寫作自信和品格,或有啟迪、榮養之用。
  • 寫作思路解匠心之道「守破離」
    我們在7月24日更新的文章導語中介紹,申論寫作的標題要「文題相符」;文章的核心論點儘可能體現在文章標題中。
  • 從閱讀中汲取寫作的養分
    寫作文難,難在很多學生閱讀只是閱讀,寫作就是寫作,沒有看到閱讀和寫作緊密的聯繫。應該把閱讀和作文有機結合起來,二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閱讀的過程,是分析文章寫法,語言和結構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逆向寫作的過程。什麼事逆向寫作?就是去探究文章如何構思,如何選材,如何立意和如何寫作的過程。
  • 《成為作家》:克服寫作的4種困難,普通人也可以寫作
    在2020年,想要get到寫作這項技能,所以搜羅了很多關於寫作的書,並且已經著手看了。前兩天剛看完《成為作家》,這本書讓人耳目一新。它不僅提供了很多練習寫作的方法,還為寫作初期會遇到的4種困難提供了解決之道,最重要的是它為有寫作夢想的普通人點燃了希望。
  • 5年級英語:各單元作文題目+範文+點評,寫作「困難戶」值得借鑑
    其實,英語寫作水平的好壞,歸根結底還是取決於同學們的積累,平時在課後去多練習,多看課外書,甚至聽聽英文歌曲,這些都有助於同學們平時的日積月累,然後學會運用到作文裡,作文水平自然就有所提升。鑑於從小打好英語基礎的重要性,所以本次老師精心給同學們整理了一篇小學5年級英語課本中各單元作文題目+範文+點評的匯總,家長朋友們不妨給孩子列印下來當作課外讀物,平時寫作的時候借鑑一下範文的寫作手法,隨著日積月累,作文水平會有所提高的。
  • 新手如何快速學會寫作?掌握復盤式寫作,讓你的寫作能力快速進化
    ……很多技能的學習都是有方法的,寫作也一樣。掌握了寫作的方法,才能讓自己的寫作能力得到真正的進化。在秋葉大叔《寫作7堂課》這本書裡,提到了7種跟寫作相關的方式,分別是框架式寫作、複利式寫作、碎片化寫作、聯機式寫作、結構化寫作、清單式寫作和復盤式寫作。
  • 提高公文寫作水平「六個套路」之六:「精於修改」的寫作技巧
    許多初入職場的同志都有遇到撰寫公文的差事,其實要想在職場有所突破,除不斷加強業務能力外,公文寫作是一個繞不開的環節。在職場中,幾乎所有的工作都離不開寫,一件工作從最初設想,到最終落實,都需要通過文字來體現,其中寫得好的人就可以脫穎而出。
  • 雅思寫作輔導:雅思寫作話題分析之科技的利弊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留學英語作文>正文雅思寫作輔導:雅思寫作話題分析之科技的利弊 2012-12-19 14:39 來源:可可英語 作者:
  • 5個方法擺脫託福寫作模板千篇一律!!
    今天就給大家說一下該怎麼避免千篇一律的託福寫作模板。1、要認真審題和構思再動筆寫作。一定要明確寫作的結構和內容,所以要注意看寫作要求。俗話說「欲速則不達」,很多考生因為時間緊迫沒草草看了下寫作要求甚至沒看就寫,因此沒有嚴謹的寫作思路,這樣就很容易導致跑題,偏題,不符題意,也就不能使託福寫作模板中的句型和內容相匹配。2、模板要活學活用,舉一反三。
  • 寫作方法:5步搞定英文創意寫作!
    首先,有一點非常重要:你是在為你的讀者寫作,而不是你自己。去熟悉你的預期讀者。詩歌雜誌的讀者和同人小說網站的讀者是不同的;大眾市場懸疑小說的讀者和微型小說博客的讀者也是不同的。   2.   在你開始寫作之前想清楚你想寫什麼,這是寫作過程至關重要的一步。接著想一想——這些寫作目的是否切實可行?你是不是計劃要交一首詩歌或者一篇短篇小說給文學雜誌,還是要參賽?如果是的話,那麼可能就有遞交的截止日期了,這應當在你的寫作計劃中反映出來。寫作字數有沒有要求?如果你正寫一篇懸疑小說,那麼,去了解下字數限制和頁數要求是否超出了讀者(和出版商)的預期會十分有益。
  • 如何速讀科技英語期刊論文借鑑寫作方法
    但是在實際閱讀中,標題幫助讀者決定該論文是否有必要讀,作者署名及工作單位不需予以特別關注,閱讀摘要和關鍵詞決定論文是否需要繼續讀。引言是可以略讀的部分,正文部分的文獻綜述可以和參考文獻結合起來讀,以全面了解研究概況。研究方法、討論與結論是論文最精華的部分,能充分體現研究價值,最需要細讀。
  • 傳說中的「SCI寫作四大神器」
    AI寫作助手首先,英語是很多人寫不出sci的最大障礙,這個工具叫AI寫作助手,絕對可以讓你放下了對SCI寫作的恐懼,甚至還寫上癮。這個神器也是實時收錄已經接收的文章的回覆信,因此,他們的回覆方式極具借鑑意義。比如,最常見的語言問題,你可以搜索關鍵詞「語言」,也可以是「language」。
  • 好好利用語文課本,借鑑藏在課文裡的寫作方法,寫作水平扶搖直上
    「給孩子報了課外寫作班,學了一段時間,感覺沒有什麼提高。」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這是大部分孩子和家長急需解決的問題。那麼,好好利用起語文課本,借鑑藏在課文裡的寫作方法,這是提高孩子寫作水平最直接的辦法。二年級上冊第一課《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通過描寫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故事,讓孩子們了解了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雖然是一篇科普小文章,但是全文遣詞造句生動形象,最適合二年級的孩子去模仿。接下來,我們通過分析文章,找出藏在課文裡的寫作方法。
  • 《寫作7堂課》:3招讓你快速進化寫作能力
    《寫作7堂課》中總結了7種寫作方法:框架式寫作、複利式寫作、碎片化寫作、聯機式寫作、結構化寫作、清單式寫作、復盤式寫作。表面上看是7種寫作方法,但其實這是7種習慣,無論生活還是工作中,都不可或缺。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碎片化寫作、複利式寫作和復盤式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