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股主動型基金規模6429億元 增量資金目標直指這些板塊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上海證券報

6429億元,目標直指這些板塊……

2020年股市流動性的最大變化是,A股定價權從外資轉移到大量發行的公募基金。新增資金的大舉買入,有望帶動行業板塊的持續上行。

以三季度電氣設備板塊的大漲為例,其一定程度上是由新發基金大幅買入貢獻的。東吳證券研究顯示,新發基金三季度電氣設備持倉市值佔基金資產淨值的比例達到13%,較公募基金整體的8%超配了5個百分點。

根據上述機構測算,今年以來至三季度末,可統計數據的新基金中,偏股主動型基金達到401隻,管理總規模達到6429億元。這些增量資金喜歡哪些行業、個股呢?

新發基金高配新能源個股

整體來看,新發基金持股集中度更高。新發基金持有的前20重倉股佔基金資產淨值比例 46.9%,相對於總體公募的37.1%大幅提升。

具體來看,新發基金重倉股持有市值最多的依然是貴州茅臺、五糧液,持倉市值佔基金資產淨值的比例分別達到5.6%、4.5%,與總體公募基金持倉市值佔比4.9%、4.0%相比,超配了0.7個百分點、0.5個百分點。此外,立訊精密、中國中免、寧德時代在新發基金重倉股中排名靠前,並且存在小幅超配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新發基金明顯高配了隆基股份、通威股份、億緯鋰能等新能源產業股票。

具體來看,新發基金持倉隆基股份的市值佔比達到4.5%,高於總體公募基金1.7個百分點;新發基金持倉通威股份的市值佔比達到2.3%,高於總體公募基金1.2個百分點;新發基金持倉億緯鋰能的市值佔比達到1.8%,高於總體公募基金0.9個百分點。

此外,新發基金持倉中國平安的市值佔比達到2.6%,高於總體公募基金1.1個百分點。而與總體公募基金持倉個股相對照,萬華化學、康泰生物、歌爾股份、招商銀行四隻股票也進入新發基金前20大重倉股名單,體現了新發基金的個股偏好。

高配非銀 低配地產

從行業來看,食品飲料、醫藥生物、電子的投資機會在公募基金行業已形成共識。數據顯示,新發基金與整體公募基金的持倉市值前三均為上述行業,且比例相差不超過1個百分點。

其他行業方面,如前所述,新發基金三季度超配電氣設備,其持倉市值佔比13%,大幅超過公募基金整體的8%。此外,新發基金三季度超配非銀金融,持倉市值佔比4%,較公募基金整體的2%超配了2個百分比,主要以增持保險公司為主。

而新發基金對房地產的興趣不大,持倉市值佔比1%,較公募整體的3%還低配2個百分點。

此外,研究還顯示,今年新發基金的建倉期呈現明顯的規律性波動,建倉期與市場走勢基本匹配:4月至7月市場上行,基金建倉期也對應延長,建倉速度趨緩;8月以來市場震蕩下調,建倉期則明顯縮短,建倉速度加快。

從中分析得出,在市場行情下跌時,基金傾向於抓緊時機進行建倉,但基於主動基金的機制,反應會略滯後於市場變化;反之亦然,當市場行情上漲時,基金建倉會逐漸放緩,等待更好的進場時點。

相關焦點

  • 1000億元增量資金來了
    1000億元增量資金來了 公私募決戰開始! 摘要 【還擔憂大盤嗎?1000億元增量資金來了 公私募決戰開始!】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1個多月的時間,公私募基金火力全開。
  • 銀行股「大象起舞」 是時候買入這些基金了?
    對基金經理而言,既是迴避風險,更是在為下一年做布局。  「最近前期熱門的板塊回調比較厲害,相比之下低估值、低倉位、高股息而且基本面邊際改善的銀行股成為資金配置首選,比較符合調倉資金的需求。」北京一位權益公募基金經理說。  「估值低、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向上趨勢明顯,相比之下消費、電子等板塊在短期存在估值消化的壓力。」他也認為,銀行板塊有可能成為資金防禦性配置的一個較好選擇。
  • 主動型基金or指數型基金?基金定投如何選?
    對普通投資人而言,基金定投是更為穩妥的投資方式,它能夠避免我們擇時失誤遭受損失。基金定投通過資金分批入場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平抑投資風險,市場上漲時收穫基金漲幅,基金下跌時降低投資成本,投資者能夠從「微笑曲線」中獲益。
  • 滬市或將步入增量資金模式,私募大佬斷言A股已...
    「牛市旗手」券商板塊大爆發,滬指向上突破三角形整理形態,紅包行情正式開啟?是否將迎來開門紅?滬市是否將由存量資金博弈模式進入到增量資金的模式?頂級機構如何布局一季度的行情?市場漲跌由資金推動,在資金數據背後透露出重要的交易信息!
  • 券商ETF單日吸金3億,基金規模攀升超211億元
    自11月中旬以來,券商板塊反彈行情搶眼,資金重燃券商股做多情緒。最近兩日趁著券商股略有回調,數以億計的巨額資金逢低湧入券商板塊。12月7日,券商ETF場內下跌1.76%,當日超3億元資金借道券商ETF加倉券商股。據上交所12月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A股行情風向標——券商ETF,交易代碼512000,當日最新基金份額達181億份。
  • 國泰君安放眼中長期格局 展望明年三大增量資金
    展望2020,銀行理財子公司、北上資金、新成立基金等增量資金1萬億。短期堅守新β,中期尋找未來龍頭。國泰君安證券本周策略觀點:短期堅守新β,中期尋找未來龍頭。從短期來看,震蕩已經成為市場的一致預期,自上而下的推動力量有限,而自下而上的估值壓力凸顯,市場處於上有頂而下有底的狀態之中。那是否意味著大勢研判不重要了?國泰君安證券認為,震蕩格局之下需要放眼中長期格局。
  • 基金比拼排名猛拉重倉股,陽光電源創歷史新高
    來源:藍鯨財經臨近歲末,基金年終排名爭奪趨於白熱化,部分基金重倉股出現明顯拉升。12月8日,多隻今年收益率排名靠前的基金重倉股陽光電源(300274.SZ)大漲,盤中股價一度達到53.26元,創歷史新高。
  • 主動型基金跑輸大盤,指數增強型基金業績不敵指數,A股被動...
    在指數增強基金、主動偏股基金紛紛跑輸大盤之際,A股被動化投資進程或將因此再度加速。滬指強勢反彈近24%的行情下,號稱跑贏標的指數並最大化追求超額收益的指數增強型基金,最終還是敗下陣來。2019年至今,超8成指數增強基金的收益跑輸業績比較基準。
  • MSCI擴容為A股帶來4500億元增量資金 大消費板塊對外資最具吸引力
    對此,中信建投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玉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MSCI最新調整名單分析,我們認為最有可能從納入MSCI中受益的行業包括非銀金融、銀行、食品飲料,市值排名靠前的龍頭股更有可能獲得外資的青睞。」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則預測,此次權重變化,將為A股市場帶來約4500億元增量資金。
  • 資金進場熱情看這裡!中信證券產品一天吸金逾40億 更多增量資金在...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資金進場熱情看這裡!中信證券產品一天吸金逾40億 更多增量資金在路上?3月4日,中信證券臻選價值成長集合計劃開放二次首發,這是一隻偏股混合型產品。中證君獲悉,截至發稿時,該產品銷售額已經超過40億元。
  • 凱獅配資在線證券配資開戶平臺,網上3大科創板股票配資公司:資金...
    4、VIP 配資資金放大十倍,專屬金通道漲停狂賺130%。 5、資金安全三方監管、入金方便、出金快捷。 6、誠招代理加盟,最新合伙人模式,足不出戶賺大錢。 「券商板塊不會缺席,」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過去十年的春季躁動行情中,券商股有七次跑出了超額收益。
  • 逾400億被動資金即將入場 這些股提前被爆買...
    截至三季末,境外投資者通過QFII、RQFII和陸股通合計持有A股市值近1.8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3%,與公募基金持股市值相當。四季度以來,大盤持續震蕩,但北上自己「買買買」的步伐並未停止,10月至今累計淨買入超600億元。  A股加入國際重要指數同樣為市場帶來了可觀的增量資金。
  • 富時羅素完成最後一步納入,主動型外資將成A股配置主力
    當日北上資金大幅湧入,創業板指創下新高。眼下,各界預計三大國際指數下半年將持觀望態度,增量被動資金有限,同時全球疫情二次爆發的風險仍存,後續A股也將接受業績檢驗。目前主動型的外資又如何看待A股前景?在被動資金在觀望的同時,上述QFII的主動資金仍將提前行動。原MSCI亞太研究主管謝徵儐的研究也顯示,根據調查2019年全球主權財富基金的資產配置偏好,中國被單獨挑出來,作為增配的市場。事實上,超九成的大型主權債券(資管規模超1000億美元)表明它們擁有中國敞口,近五分之四被列為主動決策,而非被動追蹤指數型的配置。
  • 巨豐復盤:兩市縮量反彈 5G、晶片板塊個股活躍
    要聞盤點1、央行千億逆回購護航流動性 節前資金料無虞23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其中包括200億元7天期和8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分別為2.55%和2.70%,利率保持不變。由於無逆回購到期,央行單日淨投放1000億元。
  • 抄底資金去向揭曉!這些股票被北向資金增倉 這些股票融資餘額不減...
    今日滬指大幅低開後迅速拉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也顯著反彈。截至午盤,滬指上漲0.21%,深證成指上漲1.74%,創業板指上漲3.69%。醫藥板塊依舊是今日早盤的領頭羊。截至午盤,醫藥板塊上漲2.95%,家電上漲2.79%,電子、電力設備等板塊漲幅居前。個股方面,舒泰神、凱萊英、哈藥股份等多隻個股漲停。
  • 7月權益基金募集超1500億元 多隻新基金欲趁行情震蕩加緊建倉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7月以來權益基金募集超1500億元多隻新基金欲趁行情震蕩加緊建倉⊙記者 陸海晴 ○編輯 黃淑慧7月以來新發股票方向基金募集規模已超過1500億元。具體來看,本周一發行的南方核心成長混合基金認購資金超過386億元,華安聚優精選認購資金也近300億元。7月15日,A股市場雖然震蕩下跌,但平安研究睿選、鵬華新興成長的認購資金也均超過200億元。7月16日A股市場急速調整後,投資者借基入市熱情有所消退。7月17日發行的匯添富開放視野中國優勢六個月持有股票基金確實不如前期那樣火爆,但據第三方渠道消息,認購資金依然超過150億元。
  • 四股巨資暗中劇烈碰撞 A股最高目標價曝光
    截至午間收盤,滬指報3625.12點,跌15.37點,跌幅0.42%;深成指報12541.02點,漲40.49點,漲幅0.32%;創業板報2770.91點,漲24.30點,漲幅0.88%。盤面上,ST板塊、深圳國資改革、虛擬運營商、寬帶中國、集成電路等板塊表現較強。銀行、有色、證券、物流、黃金等跌幅居前。滬指早盤運行於3600點上方,但在3650點遭遇重壓,預計大盤的上漲節奏將放緩。
  • 基金入門必修課:基金有哪些分類方法?
    混合基金會依據基金投資目標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股票和債券配置比例,據此還可以細分:如果股票配置比例較高,比如達到50~70%,那麼就叫偏股型基金;如果債券配置比例較高,就叫偏債型基金;如果股票和債券的配置比例差不多,就叫股債平衡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沒有具體的比例,會根據市場狀況靈活調整配置。
  • 資金跑步入場!新基金首破3萬億 報團票再度起飛?
    這一數值,相較年內基金新發行規模而言,基本就是不值一提。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佔比超6成從基金類型角度看,今年以來混合型基金髮行規模最高,達1.5萬億元。其次是債券型基金,發行規模1.06萬億元。此外,股票型基金髮行規模3503億元,封閉式基金髮行規模798億元,QDII發行規模74億元。
  • 滬市或將步入增量...
    「牛市旗手」券商板塊大爆發,滬指向上突破三角形整理形態,「紅包行情」正式開啟?滬市是否將由存量資金模式進入增量資金模式?頂級機構如何布局一季度行情? 市場漲跌由資金推動,資金數據背後透露出重要的交易信息。為此,通過月度北向資金、重要股東增減持、大宗交易、融資融券、主力資金流向、機構調研等六大維度來深度復盤,為投資者奉上最新的操盤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