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財富網
熱火朝天的基金髮行市場並未因年末而降溫。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16日,年內新成立基金髮行規模為2.99萬億元。考慮到部分基金已募集結束但尚未宣告成立,年內基金髮行總規模已經超過3萬億元。業內人士認為,新基金入場為今年的行情提供了充足的彈藥,而近期的大規模發行,有助於推動來年的春季行情。
年內基金髮行總規模超3萬億
截至12月16日,以基金成立日為統計依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年內基金髮行規模為2.99萬億元。
此外,像景順長城核心中景一年持有、招商產業精選、民生加銀質量領先等基金雖已募集結束但尚未宣告成立。據此可以肯定,年內新基金髮行規模已超過3萬億元。
3萬億元是個什麼概念?這一規模逼近2017-2019年三年基金髮行總規模之和;且超過2015年的1.66萬億元,創出新基金髮行歷年之最。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年內贖回約2000億
當然了,對於投資者來說,新基金髮行規模多少並不是重點,更重要的是年內基金淨流入多少資金。
對此,根據現有數據估算,年內基金並未出現大規模贖回,贖回規模也就是2000億左右。也就是說,年內新發基金絕大多數都實打實的流入到市場中去了。
據中基協數據,截至2020年10月末,公募基金規模為18.3萬億元,較2019年末的14.8萬億增加3.5萬億元。
此外,根據公募基金2020年3季報數據顯示,截至3季度末,股票資產為4.2萬億元。按滬深300年內20%的漲幅計算的話,前三季度股票資產增加值為7000億元左右。算上新發行基金的3萬億。年內基金規模應增加3.7萬億左右。
和淨增加的3.5萬億元相比,年內公募基金贖回規模約為2000億。這一數值,相較年內基金新發行規模而言,基本就是不值一提。
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佔比超6成
從基金類型角度看,今年以來混合型基金髮行規模最高,達1.5萬億元。其次是債券型基金,發行規模1.06萬億元。此外,股票型基金髮行規模3503億元,封閉式基金髮行規模798億元,QDII發行規模74億元。
也就是說,年內權益類基金成為主角,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計發行規模1.85萬億元,佔新基金髮行規模比61.2%,創近5年新高。
東方財富Choice
非貨幣基金年內整體收益15%
除了發行規模驚人外,年內也算得上是基金的豐收年。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按份額加權平均計算,今年以來全部基金(非貨幣)的收益率為14.88%。
分類看的話,今年以來,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最高,達28.02%。其次是混合型基金,年內收益率24.75%。此外,債券型基金收益率為2.65%,貨幣市場型基金收益率為1.97%,其他基金(封閉式、QDII、商品型等)收益率是9.97%。
具體到單只基金,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年內有21隻基金翻倍,農銀工業4.0混合以131.22%漲幅居首,其次是農銀新能源主題,年內漲幅128.88%。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緣何2020年公募基金會大爆發?
從上述多個數據來看,2020年公募基金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能夠做到這一點,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表示,主要有以下3方面因素:
第一,監管層大力倡導發展權益類基金,從基金註冊改革、優化基金評價制度、開展基金投顧試點、引入中長期資金、倡導長期投資等角度,為權益類基金大發展營造了很好的制度環境。
第二,資管新規及配套規則陸續發布後,部分資金需要高收益資產替代,股票市場和權益基金成為較好的承接品種。
第三,A股機構化、國際化、市場化提速,市場形勢發生明顯變化,普通投資者的投資難度增加,定價優勢明顯向專業機構投資者轉移,年內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提升了基金賺錢效應,得到了投資者廣泛認同,引發了投資者認購熱情。
春季行情值得期待?
正因為2020年公募基金的爆發,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資金「借基入市」。此前中信證券的一份研報顯示,預計2021年,在居民資產配置向金融資產傾斜、金融資產配置向機構傾斜的帶動下,公募基金將成為居民對A股市場配置的重要通道。2021年公募基金的新募集資金規模或與今年大致持平,可能為權益市場帶來6000-8000億元左右的增量資金。
而近來,基金髮行也並未因年末而降溫,反而有升溫的跡象。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11月以來,新基金髮行規模合計4553億元,其中11月份達3283億元,為近4個月新高。業內人士認為,這些資金的入市,有望給股市春季行情帶來更多推動力。
對於2021年,景順長城基金認為,市場風格再平衡仍將延續。事實上,近兩年市場主要是賺估值抬升的錢,後續市場或將轉為賺企業盈利增長的錢。但從更長周期看,A股長期收益率較高的行業依然集中在科技、醫藥和消費升級板塊。
招商基金認為,2021年行情可能比較複雜,大體上會有兩次機會可以布局,上半年、下半年的風格和行業特徵或差異明顯。上半年看好疫情受損股,如銀行、化工、航空、酒店等今年漲幅較小、業績逐漸改善的品種。而下半年科技為主的板塊可能會有機會。
不過招商基金表示,明年的投資機會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一是5G建設推進是否到位並且是否催生出新的應用;二是國際基本面是否如預期發展;三是疫苗推廣是不是還有變數。
長城基金則認為,不管何時,優質公司大概率依然是市場行情主線。疫情背景下,龍頭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凸顯,強者恆強的生態格局愈發明顯。
不管基金未來看好什麼板塊,行情主線是什麼,至少當前,機構抱團的股票又開始集體性走高了。月內隆基股份、恆瑞醫藥、寧德時代、邁瑞醫療、中國中免、藥明康德、長春高新等漲幅均超過10%。此外,第一大重倉股貴州茅臺上漲7.36%,第二大重倉股五糧液上漲8%。
當然了,年末這些基金重倉股的上漲,和基金爭搶排名也不無關係。畢竟排名好了,明年才能夠吸引更多資金。
你覺得基金牛市還會持續嗎?或者說,基金抱團的這些股票,還會繼續漲嗎?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