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萬億臨門一腳!新基金份額迭創新高 基金經理帶貨納入績效考核

2020-12-17 金融界

來源:新經濟e線

公募基金「蛋糕」越做越大。

一方面,2020年公募權益基金牛市持續上演。截至2020年11月27日,市場權益基金的收益率中位數為40.63%,同期滬深300收益率為21.58%,平均超額收益19.05%。

2020Q3基金三季報數據顯示,公募偏股基金報告期持股市值達到2.89萬億元,相比2020Q2上升了28.13%,而2018Q4權益市值僅0.98萬億元,公募權益基金已實現連續7個季度的持股規模快速增長。與此同時,偏股型基金數量也從2014Q1的579隻,增長到2020Q3的2800餘只,6年時間裡增長近4倍。

另一方面,「買股票不如買基金」的賺錢效應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年內新發百億偏股型基金達到28隻。巨大的財富效應下,今年以來新基金成立規模已迭創新高。截至2020年12月13日,按成立日期計算,年內新成立基金1327隻,累計規模已高達2.98萬億份,距離3萬億份僅剩下臨門一腳。

而去年全年,共計有1034隻基金成立,發行總份額為1.42萬億份。可見,較同樣創紀錄的2019年相比,今年年內新成立基金數量新增293隻,份額增速更是驚人,激增1.56萬億份,增幅高達110%。

另據新經濟e線了解,在公募規模比拼背後,對基金經理引入規模績效考核也正被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所採用。比如,在對主動管理基金經理的考核中,除了以業績排名佔主導的業績考核指標以外,包括管理規模和淨管理費貢獻在內的規模與收入也被賦予了一定的權重。

基金髮行兩極分化

不過,新經濟e線注意到,儘管面對近3萬億的新基金髮行盛宴,兩極分化卻是市場參與者不得不面對的一個殘酷現實,行業龍頭們分羹了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今年以來,這一局面更是演繹到了極致。

前十大非貨幣基金公司統計

來源:Wind

Wind統計表明,今年共有128家公募機構成立了新基金,新成立基金數量在30隻或以上的公司有10家,均被大型基金公司所包攬。另有85家公募機構新成立基金數量不足10隻,佔比達到2/3。與此同時,在可比的145家公募機構中,江信基金、國融基金、恆越基金餘下17家機構今年以來缺席新基金髮行,顆粒無收,佔比超過一成。

新經濟e線統計發現,截至12月11日,今年來共計有6家基金公司新成立基金份額超過了千億大關,累計發行總份額高達8987億份,佔全部發行總份額之比超過三成。其中,居首的易方達新成立基金37隻,合計規模高達2105億份。緊隨其後的匯添富基金雖然發行數量下了一個臺階為25隻,但成立份額仍高達2037億份,二者相差不到70億份。

排在第三的南方基金今年新成立基金39隻,發行規模為1353億份;廣發基金則以1258億份位居第四,年內新成立基金1258億份。華夏基金新成立基金規模也超過了千億份,達1010億份,新成立基金數量為38隻。

此外,另有十家基金公司年內新基金份額介於500億份至千億份之間,分別包括嘉實基金、富國基金、銀華基金、中歐基金、博時基金、景順長城基金、招商基金等,上述7家基金公司新成立基金規模分別達952億份、947億份、707億份、675億份、660億份、654億份、652億份。

而冰火兩重天的是,在今年來有新基金成立的128家基金公司中,多達56家機構新基金髮行份額均在百億以下,佔比超過四成,高達44%。如前海開源基金年內有6隻基金成立,發行總份額約96億份。同體量的還有格林基金、嘉合基金、中加基金這3家基金公司,新基金髮行總份額分別約93億、94億不等。

同期,年內發行總份額在50億份以上、90億份以下的基金公司還有中泰資管、中郵基金、信達澳銀基金、中航基金、渤海匯金資管、浙商基金、圓信永豐基金、諾德基金、惠升基金、博道基金、東方基金、睿遠基金、方正富邦基金等16家。

如方正富邦基金非貨幣基金規模已大幅縮水,最新資產規模僅百億元左右。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公募基金資產規模290.5億元,行業排名從今年上半年的75/141倒退至79/141。

不僅如此,截至12月13日,今年來多達19家基金新發基金份額均在十億以下,佔比接近15%,分別包括長安基金、紅塔紅土基金、銀河基金、紅土創新基金、富安達基金、東方阿爾法基金、華融基金、長江資管、山西證券、合煦智遠基金、博遠基金、人保資產、華宸未來基金等。其中,規模最小的華宸未來基金僅成立了一隻基金,發行份額為0.84億份。

從資產規模來看,目前有39家公募機構管理規模未達100億元,佔比近三成。其中,明亞基金、華宸未來基金、國融基金、國開泰富基金及國都證券的管理規模均不足2億元。

基金經理帶貨潮

另據新經濟e線觀察,不同於往年的是,在規模為王導向下,今年來基金網絡營銷的風行催生了基金經理特別是明星基金經理的帶貨潮。

年內成立部分百億基金

來源:Wind

Wind統計顯示,截至12月13日,今年以來有超過40隻基金的發行份額在百億份以上。特別是在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有明星基金經理掛帥的基金是爆款頻頻。

其中,南方成長先鋒A以321.15億份的發行份額位居榜首。該由南方基金權益研究部總經理茅煒以及TMT組長王博共同管理。而早在2019年5月,二人就曾搭檔管理了南方科技創新基金。去年同期,茅煒管理的南方信息創新基金在一年左右的時間也獲取了超過80%的回報。

此外,年內匯添富中盤價值精選A、鵬華匠心精選A、華安聚優精選、易方達均衡成長、匯添富穩健收益A等5隻基金的發行份額均在200億份以上。前四隻均為偏股或股票型基金,僅匯添富穩健收益A為偏債混合型基金。

同樣,對存量基金而言,基金的歷史業績往往是投資者選擇基金時的重要指標,基金經理優秀的歷史業績往往能夠吸引大量資金踴躍申購;代銷平臺也傾向於優先推薦業績表現出色的基金。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排除今年新成立的業績偏短期的百億基金,43隻百億體量的老基金平均收益率為43.01%,比同期老基金整體收益率高出9個百分點。排除以固收資產配置為主的6隻戰略配售基金,37隻主動權益百億基金平均收益率更是達到49.44%,超出同期產品15個百分點,斬獲了豐厚的超額收益。

從三年期維度看,具可統計數據的31隻百億規模基金期間平均收益率為103.45%,遠超同期滬深300指數17.1%的漲幅。

市場分析認為,明星基金帶貨潮背後,百億基金作為各家公司的重點產品,通常都會安排『精兵強將』管理,加之百億基金多是明星基金經理管理,基金公司安排優秀的投研團隊來配套管理這些「旗艦」產品,可以發揮團隊協作的管理優勢,彌補大規模基金在投資層面的劣勢。

截至目前,百億規模的主動權益基金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長期業績優秀的基金,連續多年處於較大規模狀態,規模一直都在百億以上;另一類是業績波動大但市場關注度高的基金,比如諾安成長等,這類基金也吸引了資金大量淨申購導致規模快速膨脹。

從持股結構來看,諾安成長超過99%的持股可以歸結為半導體概念,持股集中度和行業集中度都遠高於市場同類。這也導致了該基金業績的劇烈波動,最近一年加大回撤超過30%,高達31.21%。不過,儘管基金經理蔡嵩松被部分基金投資人視為「渣男」,但仍無阻於他作為網紅為基金帶貨,基金資產規模也是節節攀升。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諾安成長資產規模已高達277.31億元,較去年年末66.97億元相比,年內規模激增210.34億元。要知道,整個諾安基金全部偏股加股票基金規模合計近547.58億元。而蔡嵩松僅管理一隻基金的規模就佔據了半壁江山。

對於基金經理帶貨,有業內人士表示,基金規模和基金經理的業績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比如一些長期業績優秀的百億規模基金,已經實現了業績和規模的良性循環。而靠短期業績爆發吸引增量資金大舉買入的,業績持續性還有待觀察,否則的話,規模終究還是會消退的。

相關焦點

  • 今年新成立基金份額逼近3萬億份
    中證網訊(記者 餘世鵬)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年內以來共有1316隻基金成立,發行份額達2.93萬億份,為1998年以來年度新成立基金份額最高值(2019年新成立的1034隻基金總份額為1.42萬億份,排名第二)。業內人士指出,按照目前節奏,全年新成立基金份額有望突破3萬億份。
  • 公募基金新發份額突破3萬億,爆款基金持續「刷榜」 衝刺規模大決戰
    臨近年末,公募基金新產品發行依舊持續發力。根據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今年10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達到18.31萬億,這也是公募管理規模首次突破18萬億。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今年以來新成立基金超過1330隻,合計發行總份額突破3萬億份,刷新往年記錄。
  • 百億公募隊伍急速擴容,明星基金經理劉格菘晉身「帶貨王...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2019年下半年以來,在資金競相追捧的前提下,內地公募基金搶發權益新品愈演愈烈,各家公司的明星基金經理變得異常忙碌,其中有部分基金經理在原有重擔下今年又新掛帥三隻產品,如權益類基金中,王宗合、蔡向陽、劉格菘3人均在原有基礎之上新掛帥三隻基金暫時並列榜首(劉格菘有一隻新品為老基金新增的C類份額),而魏曉雪
  • 銀行背景債券基金經理能創造更好的業績嗎?
    一、業績表現對比 文中分析樣本聚焦中長期純債基金,該類債券型基金是當前公募債基主流。截至4月22日,在4.43萬億債券型基金中,期存量規模達到3.24萬億,佔比超過70%。
  • 基金經理「金三銀四跳槽忙」?事實是離職率創新低
    基金君近日聽到不少基金經理跳槽高就的好消息,有的去了保險資管,有的轉投私募創業,基金經理變動又到了密集期,「離職潮」也成為多家媒體關注的焦點。  然而,基金君發現,雖然今年離職基金經理人數達到了58人,同比增長31.82%。
  • 如何建立基金績效評價體系
    一、基金績效評價的來由 1、國家層面曾經多次提及開展政府引導基金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 國務院辦公廳2018年10月18日轉發了由發改委等部門共同制定的《關於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規範設立與運作的指導意見》,這個辦法提出了引導基金需要納入公共財政考核評價體系
  • 明星基金經理排隊上新 如何挑選一隻有潛力的新基金?
    那麼目前的點位上買新基金是不是個好選擇?如何挑選一隻比較有潛力的新基金呢?明星基金經理紛紛出手今年以來,明星基金經理的帶貨能力得到了市場的充分肯定,爆款產品頻頻出現。儘管年末市場行情震蕩,但資金的追星熱情卻不降反增。
  • 發行市場烈火烹油 11家基金公司年內「顆粒無收」
    然而,在新發基金熱火朝天的盛況下,仍有11家基金公司年內「顆粒無收」,且以小型公募和成立時間較短的次新基金公司為主。發行市場烈火烹油年內新成立基金髮行規模即將突破3萬億元大關。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以基金成立日為統計標準,截至12月15日,今年以來,已有1373隻基金(份額合併計算,下同)先後成立,累計新發規模約為2.99萬億元,再度刷新歷史紀錄,且距離3萬億元僅差「臨門一腳」。同時,較2019年全年的1071隻和1.42萬億元,也分別增長28.2%和110.56%。突出的新發規模背後是眾多「爆款」的鼎力支持。
  • 浮動淨值型貨基首次獲批 你買的貨幣基金從此不一樣了?
    作為公募的又一創新產品,市值法貨基與大眾熟知的餘額寶之類的傳統貨幣基金有何不同?後續發行將作何安排呢?首批6隻浮動淨值型貨基獲批 發行時間待定今日,匯添富、鵬華、華安、中銀、華寶、嘉實等6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的浮動淨值貨幣型基金紛紛拿到批文。
  • 一邊是基金火熱發行一邊是整體份額縮水 贖舊買新不利於基民獲取...
    7月以來,權益基金髮行日趨火爆,爆款基金頻出。據統計,近兩周成立的主動權益基金數量為14隻,募集規模達780.04億元。其中,設有300億元上限的匯添富中盤價值精選混合在發行當日即告售罄,最終採取43.32%的比例配售;鵬華匠心精選混合的認購申請比例最終確認為21.88%。與此同時,贖舊買新重現基金髮行市場。
  • 5隻創新未來基金退出期結束 B份額自動註銷
    證券時報記者 方麗涉及1360萬戶持有人、總規模達600億資金的5隻創新未來基金,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這5隻基金11月份曾發布聯合聲明,新設B類份額用於持有人申請退出,時間是11月23日至12月22日15時。目前退出期已經結束,B份額自動註銷,基金繼續封閉運作。
  • 二手份額母基金新機遇
    議題一:LP格局變化趨勢  過去的2-3年中國LP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表現為:  1、機構LP增勢迅猛,機構LP逐漸超過富有家族及個人成為主導;  2、政府引導基金和FOFs爆發式入場,上市公司成為資本主力;  3、本土機構逐漸佔市場主導地位,國有資本逐步成為LP市場重要參與者。
  • 重磅進展來了:基金公司全力衝刺萬億級公募REITs「大蛋糕」
    扣除向戰略投資者配售部分後,基礎設施基金份額網下發售比例不得低於本次公開發售數量的80%。作為公募REITs的重要參與主體,機構投資者也均在翹首以盼首批項目「落地」。「公募RIETs作為一個新工具,在機構投資者內部走完制度建設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優質項目爭奪激烈因公募REITs巨大的市場空間,參與其中的基金公司熱情度都非常高,然而在市場上優質項目並不多,因此在這一方面競爭尤為激烈。
  • 年底勢頭不減 多隻明星基金產品蓄勢待發!基金經理這樣看...
    市場持續火熱、爆款不斷,新發基金規模接連刷新紀錄。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首次突破18萬億元大關。數據顯示,前11月新基金募資超2.9萬億元。  進入年關,新發基金火熱勢頭仍未停歇。僅12月7日當天,就有21隻新基首發,其中主動權益基金共10隻,固收類基金8隻,指數型基金3隻。
  • 南方國泰匯添富貨幣基金T+0贖回首次獲批
    10月10日,證券時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南方基金、國泰基金和匯添富3家基金公司申報的貨幣市場基金「T+0贖回」業務獲得證監會批准,這一贖回機制的變革,或將為貨幣市場基金吸引萬億增量資金。
  • 胡宜斌在管基金規模縮水 華安基金新發基金分化嚴重
    華安基金胡宜斌曾經憑藉華安互媒體聯網混合獲得2018年偏股混合型業績冠軍,在2019年接連新發3隻基金,但是,今年以來胡宜斌在管基金中表現較好的,收益率也僅為28.98%。根據基金公告,2020年6月30日,該基金的總份額為50.31億份,期末淨資產為110.99億元,到了9月30日,基金份額僅剩33.14億份,期末淨資產為75.80億元,淨資產變動率達-31.70%。而根據基金的2020年半年報顯示,個人投資者佔比達91.99%,實際上,自2019年中期以來,淨值增長率達96.67%,投資者選擇在高位贖回也無可厚非,不過也能看出投資者的懷疑情緒。
  • 突破2.9萬億:2020新基金徹底炸了 明年誰是爆款?
    來源:中國基金報突破2.9萬億!2020新基金徹底炸了,明年誰是爆款?基金公司這麼說2020年即將過去,這一年註定成為公募基金史上的一段「高光時刻」———發行上,主動權益爆款基金上演「連環炸」、百億基金層出不窮、新基金募集規模已達2.9萬億,全年有望突破3萬億大關。
  • 新基金首破3萬億 報團票再度起飛?
    來源:東方財富網熱火朝天的基金髮行市場並未因年末而降溫。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16日,年內新成立基金髮行規模為2.99萬億元。考慮到部分基金已募集結束但尚未宣告成立,年內基金髮行總規模已經超過3萬億元。業內人士認為,新基金入場為今年的行情提供了充足的彈藥,而近期的大規模發行,有助於推動來年的春季行情。
  • 乘風破圈的小姐姐|主題基金|基金|基金經理|醫療健康|中歐|醫藥主題
    之前我曾經寫過一期《乘風破浪的小姐姐們》,羅列了基金市場上雖然佔比不高但是業績並不遜色於男基金經理的女性基金經理們。其中有一位小姐姐基金經理我曾經寫過很多次了,說起來大家估計也都不陌生,但我估計很多人知道的都只是這位小姐姐基金經理「乘風破浪」的那一面,而並不知道其實她還有「乘風破圈」的另一面。
  • 瓜分公敵餘額寶:天弘基金恐陷內爭外患 遭遇天花板
    截至2017年6月30日,天弘基金旗下54隻基金產品,資產規模合計15185.08億元,份額合計15177.32億份。如今,藉助餘額寶「彎道超車」,天弘基金資產規模蟬聯行業首位三年有餘。以天弘貨幣基金目前的體量,風險準備金起碼要50-60億。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對天弘來說壓力巨大,要麼規模去化,要麼納入MPA考核,兩者都很難。   天弘餘額寶去年單一產品管理費收入超過23億元,補充60億元的風險準備金等於把過去幾年的利潤全部消耗掉;但是,餘額寶的總量還在增加,這肯定不是解決問題的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