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這句話背後深藏著什麼?

2020-12-20 三個老農民

民間流傳著的搞笑俗語,都是由許多風趣幽默的勞動人民,結合當代現狀,以及老百姓生活樂趣,把一個個生動的、通俗易懂的故事,用聰明和智慧,富有哲理性惟妙惟肖地講出來。

俗話之所以能傳承至今,這本身就能夠說明它非常「接地氣」。把一個事物具有兩面性的特質,淋漓盡致地表達清楚。比如被人們時常調侃的俗語:「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其背後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卻非常有講究。

田從何而來?

傳說在很久以前,整個宇宙還沒有天地之分的時候,有個叫盤古的人在這混沌之中睡了一萬八千年。有一天他醒了,發現眼前到處漆黑,就掄起大斧猛劈過去。忽然聽得一聲巨響,劈開的一部分變成了天,另一半變成了大地。傳說這就是耕田最早的由來,也是陰陽之分的開始:原本一體,分開後把天空稱之為陽,把大地稱之為陰。

女媧造人

在很多的傳說故事中,講述人類是女媧用土做的。因為盤古開天地後,大地上還沒有人類,女媧自己很寂寞,所以她就做了100個泥人。做完後,還剩了一點泥,她就做了一些泥條,放到了其中50個泥人上。

從此,大地上就有了兩種人,一種人有力氣被稱為陽,也就是有陽剛之氣;另一種人溫柔被稱為陰,也就是陰柔之美。

老子在《道德經》中講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就說明了世間萬物,繁衍生息的自然規律,也就是陰陽相合而生。

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

有了人類,逐漸就開始墾荒,牛就成了主要的勞動力。大地屬陰,牛也就被古人稱之為陽,陰陽相合而萬物生,才有了各種莊稼的生長。

我們知道,土地被牛越耕越疏鬆,而田會越來越肥沃,永遠躺在地球上,世世代代也不會被牛耕壞掉。

而牛就不同了,每日拉犁耕田,日久天長不讓它休息,也會被活活累死。所以老祖宗留下了這句俗語,告訴我們後人,在使用牛耕田的時候,要有勞有逸。否則,牛會越來越瘦,最後被活活累死了。

讀到這裡,相信大家對俗語:「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都會明白它所表達的意思了吧!但是,你知道這句話背後深藏著什麼含義嗎?那就是不能讓牛在耕田過程中累死了,要好好餵牛,給它吃好,才能有力氣耕田幹活。

雖然有句名言說:「老牛明知夕陽晚,不用揚鞭自奮蹄」。但是,它們更需要我們好好照顧,畢竟牛老了,牙口不好,只喜歡吃嫩草,體力不支,就不要讓它們耕田了。

相關焦點

  • 老話說「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這句話有什麼深意?
    傳統俗語在我們坊間流傳已久,很多俗語看起來有些粗俗,但是其卻蘊含著深刻的內涵,就比如說俗語中有「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的說法,這句話說的就是傳統文化中對於節氣的說法;再有便是「門前墳,房後水」的說法,這句話說的是人們對於居住環境的選擇;「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這句俗語則說的是老祖宗對生命的總結……像這種膾炙人口的俗語,
  • 古人講「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是俗語「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在民間仍然很受用,因為這句話不僅僅表達出字面上的意思,字裡行間也蘊含著獨特的寓意。一、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在古代,老百姓用牛來耕種土地種莊稼,使用耕牛犁地能夠讓土地變得更加肥沃和鬆軟,更適用於農作物的生長。
  • 俗語「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這句俗話背後蘊含著什麼?
    其實不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裡巴人」都是中國的文化,有一些俗語也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其語言雖然通俗易懂,卻包涵了許多深刻的道理。比如這句「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它的內涵是什麼呢?可能有許多人都理解錯了,整句話其實有兩層含義。
  • 「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深層含義其實特別通俗易懂
    通過民間俗語進行了一次千百年前後的「世紀對話」。今天我要為大家帶來了一句民間俗語,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能夠經常聽到,但這句民間俗語也時常被人們「誤以為」。「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不知道讀者朋友們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內心當中第一時間又會產生哪些臆想呢?這句話背後所蘊含的傳統農耕文化,卻是極其有講究的。
  • 俗語「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地」,背後的深刻含義你知道嗎?
    俗語一直是中國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老話,俗語,是漢語語彙裡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漸漸的俗語滲透新時代中,就像我們小時候的爺爺奶奶講的老話一樣,不知道你會不會想起老一輩常說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呢?
  • 網絡流行語科普 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地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地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4-07 15:27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地什麼意思什麼梗?
  • 俗話說「只有累的牛,沒有耕壞的田」,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如果沒有新中國建立初期的培育和改革開放早期的圈閉發展,自然可能會就不會有現在的美好生活。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不能忘記老祖宗留下的著名格言,我想和大家分享兩個眾所周知的諺語:「只有死牛,沒有農田,」。大家一定很好奇,這句話的背後是什麼?
  • 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是啥意思?有什麼依據嗎
    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是啥意思?有什麼依據嗎俗語是我們民間文化的一種體現,它沒有非常優美華麗的詞句,很多也沒有什麼非常波瀾壯闊的意境,但是這些俗語是蘊含的大道理是非常現實的,很多的俗語也是教會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很多長輩也會經常說一些非常道理的俗語來教育我們,今天小編也是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俗語,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這句話就是「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這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這句俗語也是農村人茶餘飯後嚼舌根的談資,實際上也些有道理。不光是在舊社會適用,放在現社會也不無道理。由於男女比例失調,男性的數量遠遠大於女性,再加上天價的彩禮,有的甚至已經達到了幾十萬了,這讓很多農村大齡男青年叫苦不迭。
  • 俗語「50不交錢,70不留宿」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智慧確實有道理
    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用到很多俗語,比如說老祖宗說「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老祖宗還根據身邊人的長相總結出了一些識人的俗語,比如說:男看鼻子女看嘴、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勾頭女子挺胸漢,一生富貴半生閒等等。家裡的老人也總是將俗語掛在嘴邊,用來教導我們。過去的俗語和今天的雞湯,或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俗語:窮死別耕丈人田,餓死別進蘿蔔園,啥意思?古人為何這麼說
    在這條歲月的長河之中,人們對世界、對人類社會的認知也是越來越深刻,越來越清晰,文字和語言也隨著歷史的前進而發展著。漢語詞彙越來越多,慢慢地,也出現了很多的「俗語」。它在群眾的口語中流傳著,還有一些古老的俗語甚至流傳到了今天。它們多數是由勞動人民通過對生活的感概,以及經驗或者願望而創造、總結出來的。很多的俗語都通俗易懂,並且具有一定的道理和趣味性。
  • 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女婿不能耕丈人田?
    就比如農村經常流行的一句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這是什麼意思?女婿不能耕丈人田,女兒為何不能上墳? 閒田莫讓女婿耕 這個意思簡單明了就是指的是在丈人家的田地不要讓女婿耕。為何這麼說呢?
  • 農村俗語:「幹活不由東,累死也無功」,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我們常常會聽到老人們在閒聊的時候講出幾句膾炙人口的老話,這些話雖然十分簡單,但是仔細想想就可以發現其中的大道理,因為這些俗語都是老人們總結出很多從生活中得出的經驗,即使這些流傳到了現在,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作用。今天要講講兩句俗語,你聽過嗎?
  • 農村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理念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閒田不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 牛耕什麼時候出現的?為什麼說「戰國」是「騎在牛背上的國家」?
    《國語·晉語》中講:晉國範中行氏的子孫,因禍逃亡出國,「將耕於齊」準備在齊國當老百姓,自耕而食,有人就說這是「宗廟之牲為畎畝之勤」,意思是說,把原來宗廟祭祀做犧牲的牛,用于田間耕作上了。這個故事透露了我國農業耕作技術在春秋戰國時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過去的人力耦耕開始向牛耕發展了。但我國史學界對於牛耕起於何時,還有不同的看法。
  • 「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何深意?
    對中國俗語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一定聽過這句話,那就是「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這兩句俗語中,可能前半句知道的人比較多,但後半句很多人就不清楚了
  • 農村俗語:「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說橫話」,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有很多風俗習慣和俗語老話流傳至今,雖然簡單通俗,意義卻非常深遠。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會使用到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多以白話文與方言組成,通俗易懂,以方便記憶和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經典的俗語歷久彌新,有些俗語則漸漸失去了它原本的色彩。
  • 【真相】羅山大爺說了一句「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什麼意思?
    前幾天網友在村裡跟一個大爺聊天,大爺這樣一個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
  • 農村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為啥呢?在理嗎?
    到底:農村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為啥呢?在理嗎? 在農村生活,每天都會聽到很多老話和俗語,直到現在平時做錯了什麼事情,依然會有人說:看看,讓你不聽老人言,所以吃虧在眼前。也就有了十句俗語九句真的說法,這些俗語老話包羅萬象,無所不至。
  • 農村俗語「當面教子,背後教妻」這句話該怎樣理解
    「當面教子,背後教妻」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當面指出孩子的錯誤。而對於妻子有不對的地方要放在沒有人的時候再說。這就是農村俗語的魅力所在。表面意思看上去很清晰。但是妻背後卻蘊含道理。俗語的表面為什麼這麼說,背後一定有原因。且其中深處蘊含的意義又被很多人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