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窮死別耕丈人田,餓死別進蘿蔔園,啥意思?古人為何這麼說

2020-12-11 小羊讀詩

自公元前1600年的商朝建立以來,華夏文明已經傳承了數千年。在這條歲月的長河之中,人們對世界、對人類社會的認知也是越來越深刻,越來越清晰,文字和語言也隨著歷史的前進而發展著。漢語詞彙越來越多,慢慢地,也出現了很多的「俗語」。

它在群眾的口語中流傳著,還有一些古老的俗語甚至流傳到了今天。它們多數是由勞動人民通過對生活的感概,以及經驗或者願望而創造、總結出來的。很多的俗語都通俗易懂,並且具有一定的道理和趣味性。「俗話」也使得人們的交流變得更加方便更有意思,並且具有地方的特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窮死別耕丈人田,餓死別進蘿蔔園」這句俗語。它的意思從字面上來看就已經很好理解:即使再窮,也不要替自己的老丈人耕田,即使快餓死了,也不要進蘿蔔地餐餐吃蘿蔔。聽起來挺有意思的,但是這是為何呢?

「窮死不耕丈人田」

過去的時候,農田地皮一般都掌握在地主的手裡,窮苦的普通百姓是沒有農田可以耕作的,必須得去地主那裡租一塊地才能耕種,以此維持生計。如果這一年風調雨順,收成較好,大家還能交得起地主得的糧租,但萬一流年不利,遇上了自然災害。

田裡的收成不好哪恐怕只能靠賣女兒去交租了,欠租的利息也是高的嚇人,然後利息就這麼一直累下去,欠的錢越來越多,於是一般窮人就會一輩子還不清地主們的租金。對那時候的人來說,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基本上已經和娘家沒有任何關係了。而且大家都知道,古時候是比較重男輕女的。

家裡的財產也是一般傳給兒子而不傳女兒,那女婿作為一個外人,就更不用說了。擔畢竟血緣上還是一家人,也總是有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探望的,當女兒探望完了準備回夫家的時候,兄嫂們都會格外注意,生怕公婆會給女兒錢或者糧。換句話說,你要是去丈人家幫忙耕田,無疑就是向兄嫂宣戰,跟他們搶吃的,會遭人嫉恨。所以才有了「窮死不耕丈人田」這句話。

「餓死不進蘿蔔園」

蘿蔔是我國食用已久的並且餐桌上比較常見的根莖類蔬菜了,李時珍1552年至1578年間撰寫的醫學名著《本草綱目》中還曾對蘿蔔讚賞有加,稱之為「蔬中最有利者」。在中醫學裡,蘿蔔性寒,水分非常多,生吃蘿蔔具有刮油清腸的作用。

但多吃也會讓人感到心慌,若是隔幾天吃上一次倒是沒什麼大礙,可以去心火,潤心肺,但是如果天天吃餐餐吃的話就會容易水腫,生病。古時候的醫術沒有今天這樣發達,窮人平民們一旦染病,沒錢醫治就會十分危險,離死亡就不遠了。所以蘿蔔不易多吃、頓頓吃,這便有了這下半句俗語。

俗語來源很廣,既來自人民群眾的口頭創作,也和詩文名句、格言警語、歷史典故等有關聯,最早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附褚少孫補寫的《西門豹治鄴》一文:「民人俗語日:『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是指民間流傳的說法,這本《不可不知的民諺俗語》,其中就講述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民間俗語,同時也隱藏老祖宗們的大智慧,原價168,現價僅98元,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的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古人說「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蘿蔔不好吃嗎?
    所以古時候的農民經常面臨生存的考驗,但是即便如此及,古人依舊覺得: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窮死不耕丈人田的原因在古代,做上門女婿的是不受人尊重的,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再窮也不要做上門女婿。古時候,田地雖然是地主的,但農民非常珍惜,每年需要給地主一部分糧食以此獲得耕種的權利。
  • 從村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究竟是啥意思?
    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個警句,可能聽說過這兩句話的人不多,乍一看,第一句還好理解,就是再窮也不要耕種嶽父大人的田
  • 【真相】羅山大爺說了一句「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什麼意思?
    前幾天網友在村裡跟一個大爺聊天,大爺這樣一個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
  • 「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何深意?
    對中國俗語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一定聽過這句話,那就是「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這兩句俗語中,可能前半句知道的人比較多,但後半句很多人就不清楚了
  • 「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什麼意思?
    "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個警句,意思是:後生小輩,嶽父母的田地,就算是窮死餓死,也不去租種;就算是餓死也別進別人蘿蔔園偷吃蘿蔔。古代人們都重男輕女,家產傳男不傳女兒,女兒回趟娘家看看老娘,娘女倆就是聊上幾句,問寒問暖,被兄嫂監聽,生怕說她們壞話。如果女兒探完娘親啟程回夫家,兄嫂們眼睛都睜得大大的,生怕公婆給了錢米女兒,被兄嫂們視為惡賊,見到這種情況,你身為女婿的還敢去丈人家耕種田地嗎?如果你選擇去種丈人之田,這不明擺著搶舅大爺們口中之食嗎?你這不在影響娘舅們關係嗎?
  • 古人為什麼說「餓死不進蘿蔔園,窮死不耕丈人田」?
    古人會將許多生活中的寶貴經驗,濃縮成一句句俗語、諺語,流傳下來,供後人學習、借鑑。今天我們來說「餓死不進蘿蔔園,窮死不耕丈人田」這句俗語。什麼叫「餓死不進蘿蔔園」呢?在中國農村,蘿蔔是一種常見的農作物。早在1500年前的北魏時期,中國著名農學家賈思勰就在《齊民要術》中詳細介紹了蘿蔔的種植方法。
  • 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什麼意思?有啥道理?
    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這句俗語是民間傳播的一句話,肯定有人聽過這句話,但是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嗎?
  • 古人說的:「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真實意思是什麼?
    古人有兩句話:「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可能聽說過這兩句話的人不多,小編也是最近翻閱到古代歷史資料才得知的,乍一看,第一句還好理解,就是再窮也不要耕種嶽父大人的田,後面的一句就不知道怎麼解讀了。急的小編趕緊查閱歷史資料,勢必想弄個清楚。
  • 老農說「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講的什麼意思?
    原話是這樣說的,「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不是感覺這句話的警示作用非常強。就算是窮困到了極點、飢餓到了無法承受的地步,也不能做這兩件事。很多沒有農村生活經歷的朋友,可能並不懂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就與大家分析一下農村老人說的究竟是什麼意思。
  • 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這句話有何含義?
    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這句話有何含義?中國俗語成語可是多的數不勝數,可以說這是構成中國文學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俗語都是來自中國古代人的智慧,無論是不是符合科學理論,但是都是幾千年人生活的智慧。我們今天就來講講一句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這句話有何含義?就像上面說的其實這句話依然來源於我們古代的農民智慧。
  • 俗話說「餓死不進蘿蔔園,窮死不耕丈人田」,是什麼意思
    古人會將許多生活中的寶貴經驗,濃縮成一句句俗語、諺語,流傳下來,供後人學習、借鑑。今天我們來說「餓死不進蘿蔔園,窮死不耕丈人田」這句俗語。在中國農村,蘿蔔是一種常見的農作物。早在1500年前的北魏時期,中國著名農學家賈思勰就在《齊民要術》中詳細介紹了蘿蔔的種植方法。
  • 古人有云:「寧住廟前,不住廟後,窮算命,富燒香」,這是為何?
    古人有云:「寧住廟前,不住廟後,窮算命,富燒香」,這是為何?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古人說過很多智慧名言,一定要學會聽從,否則吃虧的一定是自己,這可是凝縮了幾代人,數十代人的精華,今天,我們就來解析一句歷史名言,「寧住廟前,不住廟後,窮算命,富燒香」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存在著什麼樣的用意呢?
  • 「窮不耕丈人田,閒不上娘家墳」,老丈人的田為啥不能耕,有道理
    有這樣一句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那麼古人為何這麼說呢?俗話說得好「窮則不能耕丈人田,閒則不能上娘家墳」。反過來,女婿不種地,閨女也不上娘家去上墳,那樣能夠防止矛盾,減少發生爭執的機率,推動家庭和諧共處。古時候,土地資源歸大地主管理,平民百姓只有土地租賃或開墾。
  • 農村俗語「可借屋落客,不可借屋落月」, 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至今流傳著許許多多的俗語,有關農作的,為人處世的,預示天氣的等等,幾乎是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有人說這農村俗語就是百科全書,能給後人指引方向的作用。俗語之所以能流傳至今,主要是這些都是過去人們根據自己千百年生活經驗總結來,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哲學道理,讓人們很受用。
  • 歇後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具體是何意,你可明白
    有很多歇後語都是有含義的,我們可以先從字面上來理解它的意思。然後再明確它的形成背景。比如「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圓」,字面上的意思是,對於外嫁的女兒,就算是夫家窮死,也不能耕種自家的田地;就是餓死了也不能偷吃別家的蘿蔔。這是為什麼呢?
  • 農村俗語「親戚莫共財、共財斷往來」啥意思?到底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親戚莫共財、共財斷往來」啥意思?到底有啥道理?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同樣也領先世界幾千年。之所以能領先世界幾千年,也是因為我們有著幾千年的文化沉澱。那時候人們會把日常生活中所積累下來的經驗以及人生大道理,通過簡單的幾個字俗語,一直在民間廣泛流傳。有很多的的農村俗語,到現在也一直在流傳著。尤其是農村的老人家,基本可以隨口就能說出一句俗語來。這些俗語之所以能流傳到現代,說明這些俗語裡所包含的道理,一樣適用於現代社會。但隨意社會科學的發展,現在的年輕人也說不上幾句俗語來。今天就跟大家聊幾句現在在農村還相當流傳的俗語。
  • 老人言:窮死不打親戚工,餓死不耕丈人田,這兩句話到底有啥意思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窮死不打親戚工,餓死不耕丈人田,窮在街頭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那麼這幾句話到底是啥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窮死不打親戚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就算你再窮都不要跟親戚幹活,不要在親戚的手下做事。很多人都體驗過跟親戚打工的難處。
  • 古人說「腿軟同房,自取滅亡;肉軟吃涼,雪上加霜」,古人的勸告
    二、肉軟為何不能吃涼?無論古代還是現代,肥胖的人身體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小毛病。古人所說的肉軟指的是身體肥胖的人。肥胖人群在飲食上也要多加注意,一般而言,肥胖的人脾胃功能都比較差,尤其是生冷的食物,一定不能多吃。生冷的食物對於脾胃的刺激比較大,吃多了會對脾胃造成負擔,所以說,肥胖的人不能吃涼的,嚴重危害身體健康。
  • 古人說:「屋大人少切莫住,就算皇帝不特殊」是什麼意思?
    之所以受人歡迎,其一是因為俗語通俗易懂,能讓人直接明白其中的意思,其二就是比較有趣,能調動人們交流的積極性,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俗語是老祖宗通過生活總結出來的經驗,裡面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有些人覺得俗語很玄乎,甚至有人直接否定,但你仔細分析一下,你會覺得俗語很有魅力。
  • 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女婿不能耕丈人田?
    而女婿在丈人家也被人們稱為「外人」,在丈人家很多事情被認為是不適宜做的。就比如農村經常流行的一句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這是什麼意思?女婿不能耕丈人田,女兒為何不能上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