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雲見霧尋歷史,水落石出現真相。
引言
古代社會中,尋常百姓能夠吃飽喝足已經很幸運了。農耕社會中,因為技術條件的限制,農業幾乎靠天收,人們能做的只有精耕細作。對於農民來說,自然災害是最大的影響因素。古時候的水利設施不完善,所以一遇到自然災害,莊稼幾乎顆粒無收。所以古時候的農民經常面臨生存的考驗,但是即便如此及,古人依舊覺得: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窮死不耕丈人田的原因
在古代,做上門女婿的是不受人尊重的,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再窮也不要做上門女婿。古時候,田地雖然是地主的,但農民非常珍惜,每年需要給地主一部分糧食以此獲得耕種的權利。田地一般只能給自家人耕種,如果女婿可以耕種丈人的田地,十有八九是個上門女婿。古人認為上門女婿不光彩,所以人們覺得再窮也不做這樣的人。
其實上門女婿在嶽父嶽母家生活,還可能不受女方男丁待見,比如小舅子。耕種老丈人的田地,無異於和小舅子爭奪家產。上門女婿的身份地位比較低,經常不受人待見,所以古人覺得這樣的生活十分的憋屈,一般人都忍受不了。古人認為只要有養家餬口的能力就不應該做上門女婿,畢竟「軟飯」是不好吃的。
二、為何餓死不進蘿蔔園?
在古代,尤其是鬧饑荒的時候,大多數人吃不飽飯。雖然朝廷會給一些賑災糧,不過面對眾多的災民,這些賑災糧無異於杯水車薪。而且賑災糧經過官員的層層搜刮,到百姓手裡的時候已經所剩無幾了。所以大多數的災民都要自謀生路,最常見的就是逃荒,去一些沒有受災的地方乞討,只有這樣才有一線生機。
逃荒過程中,災民為了保持體力,只要在路邊發現可以吃的東西都會採摘過來吃。但是遇到了蘿蔔園,他們是不會吃的。為什麼呢?因為蘿蔔助消化,吃了之後,可能短時間內不餓了,但是很快就會消化掉,而且還有強烈的飢餓感。所以人們覺得即便餓死了,也不要進蘿蔔園裡面吃蘿蔔,這種飢餓感實在讓人受不了。
結語
古人的這句俗語從側面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存處境,封建時代的農民生存十分艱難,隨著時代的改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尤其是農民,我們應當珍惜現如今的生活。
往期精彩內容
古人說「人過四十,莫管二事,人過五十,莫管倆人」,古人的忠告
傳說中的「弱水」是什麼?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又應該怎麼理解
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後半句更經典,道出了女人的弱點
歷史上的他們臭名昭著,如今被電視劇洗白,變成了名垂青史的好人
古人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啥意思?祖宗說得有道理嗎
參考資料《中國傳統俗語叢書》《中國諺語大全》《中國俗語》《古謠諺》
文章題目:古人說「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這是為什麼呢?文章作者:尋歷史真相----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