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不滿公司「株連」處罰 排放劇毒液體汙染環境

2020-12-13 騰訊大閩網

廈門網(微博)-廈門晚報(微博)訊 不滿公司處罰內賊時連同自己一塊罰,汪某懷恨在心,他私自將一根軟管連接到他負責的一個管道閥門,將約300升的蝕刻子液(一種清洗電子產品面板的酸性液體,也是一種劇毒汙染物)直接排放至市政管網,不僅給公司造成損失,還對環境造成了汙染。

前天,翔安檢察院以涉嫌汙染環境罪對汪某提起公訴,該案也是翔安區成立以來處理的首例環境汙染案件。

起意

遭「株連」處罰,利用職便報復公司

汪某今年41歲,江西人,由深圳一家環保科技公司派駐翔安一家電子公司,主要負責管理蝕刻藥水循環再生利用系統。蝕刻子液含銅量4克/升,具有循環利用價值。銅電解出來後,剩下的液體須經過處理才能排放,否則會造成環境汙染。

直到出事前,汪某對本職工作還是很認真的。去年3月份的一天,他手下的一名員工偷拿一袋置換出的銅被發現,汪某所在的深圳公司做出處罰決定,將那名偷銅員工開除。汪某也因管理不善被公司行政警告並處罰800元。

這一「株連」處罰讓汪某非常不滿,他決定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通過排放蝕刻子液造成蝕刻子液不夠用,給公司造成損失。

下手

私接軟管偷排,重金屬含量超標萬餘倍

去年4月26日凌晨4點左右,汪某偷偷來到翔安這家公司的汙水處理站排放口,用一根軟管接通蝕刻子液電解槽。

一個多小時後,翔安環保局就檢測到市政管網內流入一股墨綠色的汙水,查找源頭,發現汙水來自翔安的這家電子公司。電子公司立即配合環保部門調查,發現排汙口被人偷接了一條軟管。公司立即找來負責此事的汪某了解情況。

汪某很快就招了,他承認自己是為了報復深圳公司才這麼幹的。此時,這條軟管已經排放了大約300升蝕刻子液。經環保部門認定,這些排放的蝕刻子液中的重金屬含量超過排放標準一萬餘倍,對環境造成了巨大汙染。

記者 戴舒靜 通訊員 張少琦

相關焦點

  • 重大環境汙染事故罪危險犯處罰建議
    摘要:現代社會,環境危機此起彼伏,生態狀況持續惡化,而我國現行刑事立法對環境犯罪的規定卻不利於保護環境。本文探討了對環境犯罪刑事立法以及刑事執法過程中亟待完善的問題,提出了在現行刑法修改時或發布刑事特別立法時,增設處罰重大環境汙染事故罪危險犯的條款建議,以期拋磚引玉,豐富和發展環境犯罪的司法研究。
  • 長江經濟帶環境汙染犯罪可從重處罰
    重汙染天氣違規超標排汙將追刑責 長江經濟帶環境汙染犯罪可從重處罰 北京今日電 (見習記者 潘子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紀要》明確了單位犯罪的認定問題,規定了環境汙染單位犯罪的認定標準,重點打擊出資者、經營者和主要獲利者;明確犯罪未遂的認定問題,規定可以按汙染環境罪(未遂)追究刑事責任的具體情形;明確主觀過錯的認定問題,規定應當依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任職情況、職業經歷、專業背景、培訓經歷以及汙染物種類、汙染方式、資金流向等證據,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 實驗室環境汙染,絕對不是小事!
    在大多數情況下,實驗室中的有機試劑並不直接參與發生反應,僅僅起溶劑作用,因此消耗的有機試劑以各種形式排放到周邊的環境中,排放總量大致就相當於試劑的消耗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排放量十分可觀。有機樣品汙染包括一些劇毒的有機樣品,如農藥、苯並(α)芘、黃麴黴毒素、亞硝胺等。無機物汙染有強酸、強鹼的汙染,重金屬汙染,氰化物汙染等。其中汞、砷、鉛、鎘、鉻等重金屬的毒性不僅強,且有在人體中有蓄積性。
  • 劇毒液體裝進礦泉水瓶 男子欲瞞天過海被查獲
    大眾網威海5月9日訊 (記者 王曉青 通訊員 王成龍) 男子崔某攜帶氯氰菊酯懸浮劑欲用來殺蟲  5月6日17時許,榮成站安檢員在進站口使用安檢儀對旅客的行李進行安全檢查時,發現一名男子的行李內有可疑液體,馬上通知榮成站派出所執勤民警。民警立即對該行李進行開包檢查,查獲一個礦泉水瓶,瓶中裝有黃色不明液體。  經詢問,該男子崔某自稱瓶裡裝的只是普通的化學原料,沒有毒,不知道具體的成分。
  • 刑滿釋放不滿兩年又「重操舊業」 一人因犯汙染環境獲刑
    來源:正義網 河北省廣平縣的趙雷曾因犯汙染環境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3萬元。近日,刑滿釋放不滿兩年他又重操舊業,將自己送進了看守所。  50歲的趙雷是河北省魏縣人,1994年開始在魏縣一家螺絲廠打工。2014年,趙雷產生了自己經營一家工廠的想法。當年年初,趙雷辭去工作,開始著手自己的生意。
  • 《無組織排放廢氣(粉塵)環境行政執法操作規程》印發
    第九條(處罰及相關措施)環保部門經調查取證,依法決定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製作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應當遵循一般處罰程序。較大數額罰款,應當履行聽證程序。無組織排放揮發性有機物的,環保部門應當依據《上海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第九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責令其改正,並可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 金溪:廢氣廢渣直接排放 兩男子獲刑並被責令修復土壤
    兩男子開辦一鋁錠加工廠,未建設配套廢氣處理設施,擅自投入生產,生產的廢氣廢渣直接排放,嚴重影響周邊環境。近日,江西省金谿縣人民法院一審以汙染環境罪分別判處兩名男子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同處罰金5000元,並責令該鋁錠加工廠修復被汙染的土壤,恢復原狀。2018年10月25日,金谿縣環境監察大隊執法人員對某鋁錠加工廠檢查時發現該廠未建設配套廢氣處理設施,擅自投入生產,生產的廢氣廢渣直接排放,嚴重影響周邊環境。
  • 男子用礦泉水瓶裝16公斤水銀 企圖帶進高鐵站被處罰
    男子用礦泉水瓶裝16公斤水銀 企圖帶進高鐵站被處罰 來源:紅網 作者:朱紅梅 熊德強 編輯:周芬 2015-07-27 16:23:44
  • 排放廢液2人被抓!廣漢警方破獲一起汙染環境案
    四川在線消息只用了10餘天的時間,就向河裡排放了高達170噸左右的廢液,不僅造成水體汙染,還影響了周邊居民生活。10月16日,記者從廣漢市公安局獲悉,目前,張某、曾某因涉嫌汙染環境罪已被移至當地送檢察院。
  • 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企業環境汙染風險防控提示書
    風險點:按照《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規定,企業存在以下五類環境違法行為,而且受處罰後拒不改正的,環保部門可以實施按日連續處罰:(1)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汙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汙染物的;(2)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汙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汙染物的;
  • 嚴重過失汙染環境也應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修正案(八)修改前,「重大環境汙染事故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單位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境汙染事故,致使公司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的行為。
  • 東莞一企業從事雷射雕刻排放廢氣被環保部門處罰
    為加大違法行為曝光率,敲響企業必須按規定使用汙染防治處理設施的警鐘,近日,東莞市生態環境局通報了1起涉氣服飾輔料公司涉嫌以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汙染物違法典型案例,該案例關於雷射雕刻造成的廢氣排放。
  • 東京秋葉原街頭驚現劇毒液體 可致足部壞死
    東京消防廳清理路面(每日新聞)海外網6月4日電 4日上午,日本東京警方接到行人報案稱「地上有液體灑了,有奇怪味道」。警方趕到現場後,認為液體是劇毒氫氟酸。目前東京消防廳已將路面緊急清理乾淨,無人受傷。據日本《每日新聞》4日報導,當地時間4日上午8點40分,警方接警後趕到東京都千代田區神田須田町,發現現場有一個250毫升的容器破損了,疑似劇毒氫氟酸的液體流得到處都是。警方將其周圍100米設為禁止通行區域,東京消防廳化學機動中隊隊員戴著防毒面具清理了2小時以上。事發地段位於JR秋葉原站南面僅300米的地方,周圍有許多辦公樓和公寓樓。
  • 徐州市公布一批環境違法大案要案,多家單位拒不改正被按日連續處罰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徐州市生態環境局對該公司實施了按日連續處罰。2、徐州市建基新型牆材有限公司拒不改正大氣汙染物超標排放行為2020年4月,徐州市建基新型牆材有限公司排放廢氣超標,被責令改正環境違法行為,經複查,該公司拒不改正大氣汙染物超標排放違法行為。
  • 滄州公布十起汙染環境刑事案件和十起典型環境違法案件
    7月10日,青縣公安局已對保安隊長閆某、保衛幹事顏某做出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決定;7月13日,滄州市環保局青縣分局對渤海石油裝備製造有限公司第一機械廠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款15萬元。5月15日,滄州市環保局南皮分局執法人員再次對該公司檢查時,發現該公司仍在繼續違法建設。依據公安部、工信部、環保部、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行政主管部門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暫行辦法》規定,6月14日,南皮縣公安局對其負責人予以行政拘留7日,滄州市環保局南皮分局並對該公司處以16500元罰款。
  • 中石化南化公司的汙染頑疾
    2013年5月21日,南京市環保局向新聞媒體通報了2013年1到4月的環保工作,其中,南化因廢水超標排放、水汙染物偷排、廢氣超標排放、危險廢物「三防」措施不落實、堆場粉塵汙染等多項違法行為,受到立案調查。針對通報的問題,南化作出承諾,將嚴格遵照中石化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認真研究、儘快解決。
  • 男子土法提煉碳酸銅 非法排放有毒廢液110噸被判刑
    男子土法提煉碳酸銅 非法排放有毒廢液110噸被判刑 2014-09-01 21:14:3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衢州9月1日電(見習記者 施佳秀 通訊員 毛羽白)浙江江山男子姜某,為牟利私自開辦廢液提煉廠,收購含銅電鍍廢液,從中提取、加工碳酸銅原料進行銷售,在生產過程中將未經處理的廢液簡單沉澱後直接對外排放。
  • 諸城寶源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被環保部門處罰 逃避監管違規排放
    中國網財經12月17日訊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近日,生態環境部門戶網站「曝光臺」向社會公開了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簡稱焚燒廠)環境違法行為處理處罰情況。處理處罰結果顯示,2020年9月16日,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寶源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在爐溫低於850℃「烘爐」期間投加垃圾。該行為違反《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自動監測數據應用管理規定》(簡稱《管理規定》)第十三條,認定為「通過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汙染物」。濰坊市生態環境局對其環境違法行為處以10萬元罰款。
  • 【環境司法】武漢創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與黃文等人犯汙染環境罪一審刑事判決書
    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曹盛有違反國家規定,非法處置有毒物質,後果特別嚴重,其行為應當以汙染環境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單位創盛公司,被告人王某甲、王某某明知被告人曹盛有無經營許可證仍委託其處置危險廢物,被告人黃文為創盛公司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被告人曹德威為創盛公司的直接責任人員,其行為應當以汙染環境罪追究刑事責任。
  • 兩高通報四起環境汙染典型案例
    律師點評:本案屬於典型的「私設暗管或者利用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的」情形。「經多次行政處罰仍未整改」,如按照新的解釋,則當屬於「應當酌情從重處罰」的情形,量刑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