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微博)-廈門晚報(微博)訊 不滿公司處罰內賊時連同自己一塊罰,汪某懷恨在心,他私自將一根軟管連接到他負責的一個管道閥門,將約300升的蝕刻子液(一種清洗電子產品面板的酸性液體,也是一種劇毒汙染物)直接排放至市政管網,不僅給公司造成損失,還對環境造成了汙染。
前天,翔安檢察院以涉嫌汙染環境罪對汪某提起公訴,該案也是翔安區成立以來處理的首例環境汙染案件。
起意
遭「株連」處罰,利用職便報復公司
汪某今年41歲,江西人,由深圳一家環保科技公司派駐翔安一家電子公司,主要負責管理蝕刻藥水循環再生利用系統。蝕刻子液含銅量4克/升,具有循環利用價值。銅電解出來後,剩下的液體須經過處理才能排放,否則會造成環境汙染。
直到出事前,汪某對本職工作還是很認真的。去年3月份的一天,他手下的一名員工偷拿一袋置換出的銅被發現,汪某所在的深圳公司做出處罰決定,將那名偷銅員工開除。汪某也因管理不善被公司行政警告並處罰800元。
這一「株連」處罰讓汪某非常不滿,他決定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通過排放蝕刻子液造成蝕刻子液不夠用,給公司造成損失。
下手
私接軟管偷排,重金屬含量超標萬餘倍
去年4月26日凌晨4點左右,汪某偷偷來到翔安這家公司的汙水處理站排放口,用一根軟管接通蝕刻子液電解槽。
一個多小時後,翔安環保局就檢測到市政管網內流入一股墨綠色的汙水,查找源頭,發現汙水來自翔安的這家電子公司。電子公司立即配合環保部門調查,發現排汙口被人偷接了一條軟管。公司立即找來負責此事的汪某了解情況。
汪某很快就招了,他承認自己是為了報復深圳公司才這麼幹的。此時,這條軟管已經排放了大約300升蝕刻子液。經環保部門認定,這些排放的蝕刻子液中的重金屬含量超過排放標準一萬餘倍,對環境造成了巨大汙染。
記者 戴舒靜 通訊員 張少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