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教育部」國語辭典稱《資本論》是「邪說」

2020-12-12 搜狐網

  臺教育部網站竟稱《資本論》是「邪說」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撰稿人韋博報導,臺當局「教育部」的電子辭典再度出醜,據臺灣《聯合報》4日消息稱,有臺灣網友鍵入馬克思寫的《資本論》,臺灣「教育部」國語辭典出現的詞條,竟然指馬克思提出的《資本論》與勞動價值說、剩餘價值論等為「邪說謬論,為禍世界人類,至深且鉅。

」字典竟出現戒嚴時代才有的教條式批判字眼,連臺灣學者都傻眼。

  負責電子辭典的「教育部」國語會3日坦承,《資本論》的釋義的確「有問題、不專業」,違反了中立客觀的原則,當天下午就把《資本論》從辭典中移除。

  據了解,《資本論》在臺灣早期是禁書,但解嚴後,許多大學社會系所列為必讀,考試也會考到。

  報導稱,「教育部」國語辭典中《資本論》詞條不只涉價值判斷,還有其它錯誤。東吳社會系主任張家銘教授指出,這則詞條似乎沒有釋釋何謂《資本論》,而多在介紹馬克思的主張,其實,《資本論》就是解釋當代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及其矛盾與問題。

  不少臺灣網友看到《資本論》的解釋,除了好笑,也覺得好象回到「反共抗俄、戒嚴」的年代;也有人質疑「到底是什麼樣的編審委員會同意這樣的解釋?」

  臺「教育部」國語會執秘陳雪玉表示,這些詞條是1987至1994年間編纂的,可能是當時的時空環境對共產社會比較有敵意;「教育部」已計劃針對社會、經濟領域的詞條,重新請專業學者全面修正。更多精彩 請點擊環球網

(責任編輯:楊建)

相關焦點

  • 臺教育部門辭典稱資本論為"邪說謬論"惹爭議
    臺教育部門辭典稱資本論為"邪說謬論"惹爭議 2008年11月04日 19: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被發現將《資本論》與勞動價值說、剩餘價值論等為解釋為「邪說謬論,為禍世界人類,至深且巨。」
  • 【國語辭典+專門辭典+百科辭典】強烈推薦一款日語國語辭典APP
    今天的主角是:這款APP包含了多部辭書,不僅僅是國語辭典還有各種專業方向的辭典。測試下看看,查一查【大學】這個詞看一下。接下來出現了【日本標準產業分類】這本辭書的解釋,重點強調了產業分類上的特徵。【歷史民俗用語】從歷史的角度說【大學】是培養公務員的機構,【世界宗教用語】的解釋還是關於中國典籍的。此外,還有地名以及車站名叫【大學】!
  • 日本網絡用語「w」被收錄進日國語辭典
    原標題:日本網絡用語「w」被收錄進國語辭典 日媒17日報導,近日,日本網路用語「w」被收錄進三省堂國語辭典一時間成為了網絡熱議話題。 關於「w」網絡用語,日本三省堂國語辭典的解釋為:「一種網絡用語,表示『笑』的文字,進入21世紀後被廣泛使用。」 如今網絡用語的發展可謂層出不窮,預計今後還會有更多的網路用語被收錄到國語辭典當中。
  • "臺獨學者"執掌《國語日報》? 臺當局稱絕無此事
    臺灣國語日報社董事會改選爭議不斷,11月1日傳出前「教育部長」杜正勝將接任董事長。雖然「教育部」否認,但消息一出,島內媒體都在憂心《國語日報》將被「綠化」,會把政治意識形態傳遞給小朋友。
  • 臺灣文化機構擬討論辭典增列「自自冉冉」 國民黨諷:錯了還硬拗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月3日報導,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唐德明3日一大早就在Facebook發文嗆「總統府」是「錯了不認還硬拗」,明明是「自自由由」,更嘲諷教育機構「是不是還要在『教育部』辭典裡新增『自自冉冉』的新解?」
  • 日辭典將臺列中國一省 綠媒炸鍋:幫大陸併吞臺灣
    近來,在日的臺灣「獨派」團體發現,日本「國民辭典」上將臺灣列為「中國的一省」,這則消息瞬間讓綠媒炸鍋,還稱其有幫助大陸併吞臺灣的嫌疑。圖為日本辭典《廣辭苑》中將「臺灣」標註為中國一省。(圖片來源:臺媒資料圖)海外網12月11日電 臺灣親綠媒體11日報導稱,日本極具權威性百科國語大辭典《廣辭苑》,在其現行的第六版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分」部分,將臺灣標註為中國的一省。不僅如此,《廣辭苑》中還標註著,日本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正統政府,以及對臺灣屬於中國領土的事實。
  • 日辭典將臺列中國一省 印稱中國軍隊在洞朗接近於「永久駐留」
    陸慷說,他本人和同事最近已經不少次回答過類似問題,在此不想再做重複。「你可以注意到,澳大利亞領導人的言論已經在中國引起一些關注。我們奉勸澳方的一些人停止發表有損自身形象和中澳關係的言論。在我們看來,這對他自己、對中澳關係都沒有什麼助益。」
  • 臺當局搞「文化臺獨」閩南語拼音系統出爐
    中國臺灣網10月16日消息據臺媒報導,臺當局「教育部」昨日公布「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始終無法統一的閩南語拼音系統就此定案,臺灣中小學閩南語教材將根據此方案研訂,臺當局「教育部」還將出版「部編本閩南語分級教材」。
  • 上次蔡英文寫的「自自冉冉」,臺文化機構考慮列入字典了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月3日報導,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唐德明3日一大早就在Facebook發文嗆「總統府」是「錯了不認還硬拗」,明明是「自自由由」,更嘲諷教育機構「是不是還要在『教育部』辭典裡新增『自自冉冉』的新解?」
  • 臺教育部門辭典典故被批過時 "買春"解釋成買酒
    中新網11月27日電 臺「教育部」在線辭典真的是需要好好修訂了,有網友說,裡頭不雅的詞可不只「打炮」,許多與性器官相關的字都查得到,甚至「買春」的意思都被解釋成「買酒」,儘管「教育部」認為是將過去典故多元呈現,但10年沒修訂老師家長都看不下去,擔心造成孩子誤解。
  • 臺灣「教育部」對「教材國語改華語」事件喊停
    「國語」改「華語」,臺灣教育部門喊停環球網25日消息,臺灣「教育部」原打算在明年實施的「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內容說明中,將「國語(文)」改為「華語(文)」,此舉引發了外界的廣泛質疑。「教育部」國教司長楊昌裕24日下午指出,課綱委員會決議,有鑑於民眾的習慣,特別是對內說明時,還是習慣稱「國語」、「國字」等。
  • 辭典造句和解釋_辭典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以詞語為單位收錄、編排、提供釋文的辭書,可分為語詞辭典、專科辭典及綜合性辭典。如收錄的內容僅限於各種詞彙的,則稱「詞典」。 辭典參考例句: 1、他有抱著辭典猛背的怪癖。 2、目前新編辭典的工作已進入校稿的階段。 3、父親寫來的信上有「手泐」一詞,查了辭典才知道是「親筆」的意思。
  • 我用什麼日語辭典?日本11本權威辭典全介紹!
    目前我用的詞典主要有兩本,一本是《三省堂 新明解國語辭典 第七版》,一本是《小學館 中日・日中辭典 第3版》。兩本都是APP,都付費。《三省堂 新明解國語辭典 第七版》《小學館 中日・日中辭典 第3版》《新明解國語辭典》是日日辭典,雖然不是最權威最海量的詞典,但對我來說這本小型辭典基本上夠用,裡面的日語解釋簡單易懂,也包括單詞發音,慣用語和例句,非常實用。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與《資本論》
    在馬克思的那個年代創新的概念都沒有,但是現代創新理論的傑出代表弗裡曼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中解釋「創新」這個詞條時,一開始就指出:「馬克思(1848年)恐怕領先於其他任何一位經濟學家把技術創新看作為經濟發展與競爭的推動力。
  • 民進黨政權搶《國語日報》
    這份報紙辦得很好,七十年下來陪伴著每個臺灣學生長大,學子們日日不輟的閱讀它,臺灣每個人都能說普通話,也有相當不錯的中文程度,功不可沒。    《國語日報》改選董事長爆發爭議;董事會選出新的董事長來,但是舊董事長不肯下臺,指董事會選舉無效,雙方堅持不下。
  • 南韓國語辭典明示:有貶義
    ,其實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在南韓官方的「國立國語院」所編寫的《標準國語大辭典》裡,「李氏朝鮮」被解釋為「貶低朝鮮的稱呼」,也就是說儘管「李氏朝鮮」一詞不是為了貶低朝鮮而製作出來的稱呼,但確實以「貶低朝鮮的目的」使用過。南韓官方辭典內「李氏朝鮮」有貶義。
  • 親自宣布推行「振興三倍券」 臺「行政院長」引發「調情」爭議
    為了振興島內經濟,臺「行政院長」蘇貞昌親自宣布推行「振興三倍券」,不料引發「調情」爭議。3日,臺「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解釋稱,這其實是蘇貞昌與唐鳳兩人開會時常玩的梗,蘇常請唐鳳扮演黑客,因為唐鳳往往說「我有問必答」,蘇便回復「我唯你是問」,「兩人就像情侶一樣調情」。他還以「幽默口吻」稱,「男女間調情時,不可以聽到話就憤怒,否則將失去許多好姻緣」。
  • 日本辭典將臺灣列為「省」 海外「獨派」團體趁機挑事
    有臺灣媒體21日報導,日本「國民辭典」《廣辭苑》時隔10年將再次改版,一些在日的臺灣團體提出,現行版《廣辭苑》中對臺灣的標註「有多處錯誤」,尤其是地圖中將臺灣標註為「中國的一個省」,要求《廣辭苑》在新版中「改正錯誤」。臺灣親綠媒體《自由時報》稱,《廣辭苑》由日本巖波書局出版,該出版社被認為立場親中、偏左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