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6億建媽祖園區沒媽祖像 網友:又是超大"蚊子館"

2020-12-22 海外網

圖為已完工的媽祖基座(來源:臺媒)

海外網6月10日電 近日,臺灣臺中市歷經5年、花費6億新臺幣(約1.3億人民幣)興建的大安媽祖主題園區基座已經完工,目前正在辦理營運轉移,但是因為「有基座沒有媽祖像」,被臺灣民眾譏諷:「太陽餅可以沒太陽,媽祖園區沒媽祖,6億公款是這樣花的嗎?」

據臺媒6月10日報導,媽祖主題園區最早編列預算6億新臺幣,其中包括媽祖雕像和基座,以及雕像前的「瞻仰大道」。但歷經三任市長更替,6億預算只完成了一個基座,而且基座也從原本規劃的「4層樓加3層屋突」變成「3層樓加1層屋突」。不僅最初預算的興建內容「減項再減項」,「有基座沒有媽祖像」的媽祖主題園區也因不同宗教團體的意見,由當初宗教意味園區改成海線觀光景點。

目前,由於建物已完工,並開始辦理後續作業,臺中市議會交通地政委員會前往考察這個「6億豪華大基座」,並已經決議未來媽祖雕像不能再動用市庫經費,由民間企業募款認養。到底這個基座何時能迎來媽祖?「目前沒人可以給出答案」。

據此前臺中市觀光旅遊局此前介紹,大安媽祖主題園區於2014年10月22日開工,基座建築於2017年11月30日完工,2019年2月20日完成水電測試運轉。另周邊景觀及綠美化植栽工程也於2019年辦理髮包,未來雕像來源則將重啟公益募款興建。

對此,臺灣網友炸開鍋,質疑「花六億蓋個基座?這種事也只會在臺灣花發生!臺灣人都是笨死的嗎?」,直言「將又是超大蚊子館(因島內多有耗巨資建成的公共建築被閒置成了蚊子的「安樂窩」,閒置的公共建築則被戲稱為「蚊子館」)」。

由於大甲媽祖信眾囊括各黨派,島內政客都視鎮瀾宮為超級票倉及兵家必爭之地。此前4月7日舉辦臺中大甲媽祖繞境進香活動,早上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搶得頭香,請媽祖出神龕,下午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參加祈安典禮,高雄市長韓國瑜到鎮瀾宮參拜。此外,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前新北市長朱立倫、前「行政院長」賴清德與臺北市長柯文哲等人均到場參拜。

日前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乘專機前往美國威斯康星州時,郭臺銘全程捧著媽祖神像,並表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到臺中市豐原大湳慈興宮、慈濟宮參香祈福,發紅包前出考題問,媽祖今年幾歲,一定要問出答案才要發紅包。馬英九說,臺中的媽祖廟特別多,在臺灣信徒超過1000萬人,每次到各地媽祖廟,都看到大批人潮,希望未來一年風調雨順、兩岸關係和平繁榮。

媽祖常被列為臺灣「十大信仰之首」,臺中鎮瀾宮的歷史可追溯到雍正8年(1730年),來自莆田市湄洲島的居民林永興將湄洲媽祖祖廟神像恭請到臺灣,湄洲媽祖在臺中大甲生根。近年在臺灣相關單位協助下,固定舉辦的繞境活動已成為「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2019年繞境時長共9天8夜,空間跨越臺中、彰化等4個縣市,路線共340多公裡,參加的香客超過百萬人。(海外網 朱惠悅)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朱惠悅、徐亦超

31572016,.臺6億建媽祖園區沒媽祖像 網友:又是超大"蚊子館",.2019-06-10 15:20:51,.204154,.朱惠悅、徐亦超

相關焦點

  • 砸錢拼觀光 臺中市出資12億建全臺第三座媽祖文化園區
    華夏經緯網2月1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市政府,計劃斥資新臺幣12億元,在臺中市大安港,打造佔地5公頃的大安港媽祖主題園區,其中還有一尊將近70公尺高的媽祖神像,臺中市府觀光局預估,一年能吸引150萬人潮,帶來新臺幣15億商機,而這也是繼澎湖、馬祖之後,全臺第三座媽祖文化園區,但有議員批評,臺中市府想靠一座神像,吸引觀光客,實在太樂觀。
  • 蔡英文的政策像媽祖一樣普渡眾生? 網友:要遭報應的
    有網友製圖批評蔡英文「拿媽祖的名義說謊都不怕有報應」?(圖片取自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6月3日訊 臺當局「行政院」擬8年推動8824.9億元(新臺幣,下同)「前瞻基礎建設計劃」,不斷挨批對藍營縣市大小眼,花4000億大蓋輕軌也被綠營人士批緬懷一百多年前的技術。面對批評聲浪,蔡英文2日赴臺中樂成宮致贈匾額,卻稱「前瞻計劃」如媽祖一樣照顧全臺灣民眾,不偏心、對各縣市一視同仁。
  • 蔡英文的政策像媽祖一樣普度眾生? 網友:說謊要遭報應的
    中國臺灣網6月3日訊 臺當局「行政院」擬8年推動8824.9億元(新臺幣,下同)「前瞻基礎建設計劃」,不斷挨批對藍營縣市大小眼,花4000億大蓋輕軌也被綠營人士批緬懷一百多年前的技術。面對批評聲浪,蔡英文2日赴臺中樂成宮致贈匾額,卻稱「前瞻計劃」如媽祖一樣照顧全臺灣民眾,不偏心、對各縣市一視同仁。讓網友再度批評蔡英文「幹話王」,還有人製圖問「拿媽祖的名義說謊都不怕有報應」?
  • 臺中大安媽祖園區無雕像 當地居民聲聲喚
    華夏經緯網5月2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為解決大安媽祖文化園區「有基座沒有雕像」問題,臺中市府500名甲安埔民眾到場聆聽及表達意見,當地居民多數贊成興建雕像,以利當地觀光發展。不過,有建築師表達說,巨大雕像矗立在此,擔心不敵海風危及當地安全。
  • 南澳島媽祖文化談
    6、館尾天后宮:後宅鎮館尾路金山北麓(原名「金山古廟」,俗稱「館尾廟」)    明朝(1368─1644)    重建(2005年8月告竣)    330(另有慈念覺苑佛堂樓260平方米、辦公樓400平方,庫房33平方米)
  • 臺灣苗慄媽祖文化意象園區裝置藝術,力拚12月底完工
    (拱天宮提供/巫靜婷苗慄傳真)華夏經緯網10月2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苗慄通霄白沙屯拱天宮闢建的聯外道路「拱天路」,去年2月13日通車時,規劃設置千順將軍與媽祖文化意象園區,今年10月迎來「千裡眼、順風耳」石雕像,26日由黑面二媽乘坐4人扛轎,率管委會及信眾舉行安座組裝動工典禮,並獲大媽指示,擇定11月4日舉行開光儀式。
  • 臺中60米媽祖40米觀音一較高下 攬海景拼觀光
    (張明慧/攝影)  臺灣兩大信仰的媽祖與觀世音,將在臺中沿海「一較高下」?市長胡志強投注3到5億元(新臺幣,下同),要在大安濱海區打造60公尺高的媽祖;無獨有偶,紫雲巖也在議長張清堂牽線下,要在鰲峰山捐贈40公尺高的「望海觀音」,讓未來臺中沿海,儼然成為神像專區。
  • 臺灣大甲鎮瀾宮投資興建42.3米高媽祖像在天津落成
    臺灣大甲鎮瀾宮投資興建42.3米高媽祖像在天津落成 2012年09月29日 0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媽祖與鄭成功的閩臺情緣
    宮中楹聯:延明祚以保臺疆史頌蓋臣存大節平荷虜而恢漢土民歌聖母助孤軍 延明正朔拓三臺郡王天助開新局平虜功勳興一旅聖母潮襄奠壯圖這些楹聯深刻表達了鄭成功與媽祖的緣分。一些文物十分珍貴,如:兩尊古老的鄭成功神像,一文一武;一艘鄭成功座艦模型,鄭軍銅盔、藤編盔甲及厚帆布戰袍、古地圖、安平壺、永曆通寶、相關古籍……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建在鄭成功登臺故址,即鹿耳門古港南邊,史料記載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臺灣著名歷史學家黃典權教授認為應該更早,因為鄭軍船船奉有聖母,當年開建,是民間私建的小廟。
  • 在臺灣的媽祖廟
    天后宮分前後兩進,都供奉媽祖神像。殿宇兩側建築有雙層廂樓,殿後亦建二層樓,均供香客住宿,可容千人左右。「興化媽祖」天后宮保存古物甚多。大殿懸有乾隆皇帝的御筆大書,並蓋有玉璽的橫匾兩專項,題為:「佑濟昭靈」,「神昭海表」,光緒皇帝也曾親筆頒賜「與天同功」一方匾並懸在殿上。
  • 媽祖首次坐動車買實名車票,網友:媽祖也有身份證,好神奇哦!
    因此,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娘媽等等,目前,全世界45個國家和地區共有上萬座從湄洲祖廟分靈的媽祖廟,有3億多人信仰媽祖。9月6號,被海內外華人尊為護佑平安的「海上女神」媽祖首次坐動車,前往蘇南、上海一帶巡安布福交流活動。本次件再也平常之事,但因這位」旅客「特殊性,再加上大家都知道,坐動車必須有身份證才能買票。
  • 助力媽祖故裡建設 共繪媽祖文化藍圖——湄洲媽祖祖廟交流團赴廣東...
    黃松慶等人獲悉祖廟正在加快天妃故裡恢復工程建設,感受到能有出力的契機,決定以拳拳之心,盡綿薄之力,捐資助建,為祖廟媽祖文化事業發展添磚加瓦、助力添彩。  林金贊表示,媽祖人是一家人,媽祖事是共同事,各位媽祖人對祖廟媽祖文化事業的支持,是鼓勵也是鞭策,祖廟將與各地媽祖人共同努力,常來常往,同心同願,共同繪就媽祖文化事業新藍圖。
  • 臺中媽祖園區做半套 上百名民眾議會廣場請命
    民眾高喊「媽祖園區、帶動觀光」,要求市政府儘速完成大安媽祖文化園區整體興建帶動地方觀光發展。市長盧秀燕說,議會是臺中市最高民意機構,議會如何決議、市府就怎麼做。民眾高喊帶動觀光臺中市議會50多名裡長會同臺中市議員李榮鴻及地方小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等,率領上百名民眾聚集在臺中市議會廣場陳情。
  • 傳承媽祖精神,挖掘保護媽祖文化!
    ,船夫與其中一名人員落水失蹤,船隻迷失方向,船上剩下11人在大海隨波漂流,船上又缺淡水,11人在船上懇誠跪求禱告華陽媽祖保佑平安,若能順利到達上海,定回鄉建創廟宇報答媽祖鴻恩,祈願之後;媽祖應靈,神化為一群鯉魚在海面上船頭帶路,眾人撐船跟隨著鯉魚平安到達上海目的地;陳敏齋等人在上海事業亨通之後,清同治三年(1864年)返回家鄉建創廟宇奉祀媽祖,並光祖耀宗,同時恭請華陽珠珍祖廟媽祖珍珠娘娘分靈割香掬火
  • 走近媽祖感受媽祖
    媽祖文化是維繫全體海外華人的重要精神紐帶之一,全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散布著數千座媽祖宮廟,有近2億媽祖信眾。日前本報記者隨2020美麗中國行「媽祖聖地·美麗莆田」中央媒體大型採風活動來到媽祖文化的發源地——福建莆田。
  • 「媽祖」和「鄭和下西洋」到底有著什麼關係?「媽祖」的種類又有哪些
    其實"媽祖"不僅是電視劇裡面的神話,史冊記載過媽祖的真實歷史,下面我從不同地方的媽祖與鄭和下西洋之間的關係吧。 ,將此地奏改為"太平港",並建大宏裡文石天妃廟。陳立群(時任東山博 物館館長)、林果(時任福州市考古隊隊長)發現福建省東山縣康美鎮銅缽村村民陳斯民保存 的《舟師往西洋記》碑文的手抄件(原碑已失,據多位村民說上個世紀50年代初見過此碑)。 據傳此碑是明永樂十五年,鄭和舟師經過東山島附近時,為躲避突遇的暴風巨浪來到東山島東 部的銅缽村淨港(現為馬鑾港),在避泊期間由鄭和勒石為記。
  • 大連市積極促進連臺媽祖文化交流
    中國臺灣網6月24日大連訊 近年來,大連市積極促進連臺媽祖文化交流,為深化連臺文化交流、基層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大連市金州新區邀請臺灣媽祖聯誼會會長、臺中大甲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率團來連考察交流,並就進一步開展連臺媽祖文化交流進行了溝通商談。大連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組織專家,對大連媽祖文化的歷史與現狀進行了專題研究,並將相關資料與臺灣媽祖研究機構進行了交流。
  • 臺南媽祖像闊別三百餘年後首度迴鑾廈門
    臺南媽祖像闊別三百餘年後首度迴鑾廈門
  • 湄洲祖廟所贈翡翠媽祖像抵臺中將分靈大甲鎮瀾宮
    14日清晨6時許,載有一尊翡翠媽祖像的鑾駕伴隨著鼓樂聲和悠揚的樂曲,緩緩駛出雨後的臺中港,從臺灣各地趕來的媽祖信眾,用旗幟、鞭炮、禮花和虔誠的心,迎接福建莆田湄洲祖廟贈送的尊貴神像。  由湄洲祖廟分靈臺中大甲鎮瀾宮的翡翠媽祖像繞道泉州、廈門,13日從廈門東渡碼頭搭乘「中遠之星」輪前往臺中港,於14日清晨5時抵達。
  • 「媽祖故鄉」創新開發媽祖文創品
    今年,除了傳統的木雕、壽山石、古典家具、黃金珠寶、銀飾、猛獁牙雕外,莆田還帶來了品種豐富的媽祖文創品。 莆田館位於9號工藝美術館,共設有40個展位,佔地約450平方米,在參展規模上位列全國地級市首位。這個展廳造型別致,以湄洲女服飾的紅、黃、藍搭配為主色調,展廳門樓主體造型以莆田新落成的「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永久會址」為參照物,體現出莆田日新月異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