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嶺農場農場殘疾人苦學修成木雕大師

2021-01-19 南海網
王孫文手把手教員工木雕技術 劉孫謀/ 圖

  南海網3月16日消息:今年45歲的殘疾創業人王孫文,是海南農墾金雞嶺農場人。他創建了海南省第一個殘疾人木雕技能培訓基地,安置38名殘疾人就業,為殘疾人的勞動就業工作做出了貢獻,受到鄧樸方、湯小泉等中國殘聯領導的接見。

  日前,在「首屆全國殘疾人自強創業論壇」上,作為海南農墾唯一代表的王孫文又獲得了「首屆全國肢殘人自強創業獎」的殊榮。一個身體殘疾的人是如何戰勝自己,又是如何帶領其他殘疾人走向致富之路的?記者最近深入王孫文和他的木雕技能培訓基地進行了採訪。

  「每天他都會拖著一條假腿,在廠區各個車間裡巡視一遍,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他不僅是我們這些殘疾人的恩人,還是我們心中的偶像,他自強不息的性格感染著我們。」這是記者在王孫文的家具廠裡採訪時聽到肺腑之言。家具廠裡的殘疾人學員大多來自省內偏遠山區和經濟落後的市縣。他們說,是王孫文幫助他們重新獲得了實現人生價值的本領。

  身體殘疾高分也「落榜」

  苦學雕刻技藝自強自立

  王孫文原籍浙江,3歲那年不幸患上小兒麻痺症,一隻腿不利索,但這並沒使得他放棄對人生的追求。初中畢業後,他以全鄉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中專學校,但是因身體殘疾他未被錄取。

  「雖然學校上不了,但不能就這樣放棄自己,我要獨立生存就要自己找條合適的路。」王孫文告訴記者,當時,他看到當地有不少殘疾人都外出學習技術,並靠雙手養活了自己,於是他決定也去學習一門技術,減輕家裡的負擔。就這樣,17歲的王孫文開始拜大他5歲的鄰居為師學習雕刻技術。

  但沒多久,鄰居擔心技術不足以教會王孫文,就介紹另外一個師傅給他,可師傅卻以雙腳不便很難傳授為理由拒絕接收他。「就這樣,我一連拜見了幾個師傅,他們都因為我的腿腳不便拒絕了我。」王孫文說,就在他傷心時,鄰居在觀察了幾天後,發現他悟性很高,決定收他為徒。

  為了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學藝機會,王孫文生怕自己不如別人,他每天早上堅持7點起床,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在學藝期間,雕刻的所有工序需要靠手工完成,正常人用鋸子踞木塊時,需要雙腿在地上立馬步,這對左腳殘疾的王孫文來說是不可能完成任務。王孫文說,為了學好技藝,他鼓足了勁堅持做下去,通常踞完一塊木快,他都會汗流浹背。就這樣,3年過去了,王孫文憑藉自身的努力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家具工人。

  創辦木雕技能培訓基地

  讓殘疾人學到生存本領

  學成後的王孫文,因為技術精湛,廣東幾家木雕廠專門聘請他搞產品設計,銷往海外。1988年,他被聘請到海南一家工藝廠從事沙髮雕刻。在海南,他是第一個開闢木雕壁掛的雕刻大師,海口市許多國際性大飯店的壁畫都是他的雕刻作品。從1994年開始,王孫文在海口創辦了一家製作家具的公司。

  2002年,王孫文參加海南省首屆殘疾人技能大賽,對殘疾人嚴峻的就業形勢有了進一步的體會。「當時,我想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他們生活的困難,培養他們的生存技能。」談起創辦木雕技能培訓基地的初衷,王孫文頗為感慨。比賽結束後,王孫文通過省殘聯招聘到幾位殘疾人兄弟,根據他們的殘疾程度,在自己廠裡安排了不同的工作崗位,並讓其他員工幫助他們,自己還親自手把手將自己的雕刻技術傳授給他們。

  五指山番陽村的羅坤步8歲那年一場大病後,雙手開始萎縮,拿不起重的東西。因為經營不善,他用家裡辛苦攢下的積蓄開的小賣店關門了。30多歲的他沒有一技之長,呆在家裡無所事事,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他來到了王孫文的家具廠學藝。

  「一開始,我覺得自己是個殘疾人,什麼也做不來,王總讓我和師傅學習技術,我不但不專心還自暴自棄。王總了解情況後,時常找我談心,告訴我只有努力學好技能才能自立自強,並在百忙之中耐心教我。」說到這,羅坤步這個七尺男兒眼裡浸滿了淚水。現在,羅坤步的雕刻技術有了提高,每個月能領到2000多元的工資。

  與羅坤步情況相似的殘疾人,在培訓基地還有不少。技能培訓基地也從最初的8名員工,發展到現在的100多名員工。

  王孫文成為一面旗幟

  殘疾人把家具廠當成家

  記者了解到,這些年,在王孫文的家具廠裡,還有十多名像羅坤東一樣的殘疾工人。他們當中,有的人兢兢業業,有的人學成出去闖天下。還有的人走出去了又回來,原因是在這裡他們得到了更多關愛和照顧,更重要的是這裡讓他們認識和實現了自身的價值。

  王孫文多次參加海南省和全國組織的殘疾人技能木雕項目競賽,獲三次海南省第一名,一次全國第五名,引起了社會和媒體的關注。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符桂花獲悉王孫文的事跡,親自到他的公司視察,並揮毫題下了「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八個字,對他和他的企業予以高度讚揚和熱情鼓勵。

  「現在,看到這些殘疾人兄弟能獲得實現人生價值的本領,看著他們一件又一件的作品呈上工藝臺,我的心裡特別欣慰。」王孫文告訴記者,他將帶領廠裡的殘疾人兄弟,一起努力做大木雕產業。他們不僅要向社會證明自己的決心,更是希冀更多的人來關心殘疾人事業。

責任編輯:陳薈蔓

相關焦點

  • 哈拉海農場大學生投身「微公益」
    原標題:哈拉海農場大學生投身「微公益」  本報訊(鄭雪梅 記者邱成)哈拉海農場黨委以「凝聚人才、服務百姓、助推發展」為主題,號召全場各條戰線上的大學生參與「微公益」行動,把志願者身份亮出來、讓大學生稱號響起來、使幹部形象樹起來。
  • 經營案例|換個思路做農場:6個新興打法,農場效益至少翻百倍
    如此,農場就能佔領顧客的心智,個性化、差異化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顧客走後,還想來玩,同時還會帶著其他朋友一起來玩。上海就有這麼一家農場——廟鎮香朵開心農場。這家農場的名字一聽就高大上,並不是XX養殖農場、張三農場,而叫做開心農場。
  • 古林有個農場,在幫「星寶」學自理
    鄞州古林鎮有一個農場,是浙江省首個自閉症農療基地——星星的果園。昨天上午,10名「星寶」在海曙區殘聯和滿天星兒童成長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陪伴下來到農場,有樣學樣地跟著農戶一起採摘、澆水。這種方法,被稱為自閉症農場療法,處方是「新鮮空氣+各種農活」。這是自閉症患者康復治療的新嘗試,目前為止,全市近40名自閉症患者定期來這裡體驗。
  • 霞寨殘障人士的「快樂農場」!產品遠銷廈門、泉州……
    早上九點,永福隆農場開始熱鬧了起來。周天助和周良民一如既往最早來到廠房坐下。雖然周良民聽不見聲音,但是周天助都習慣跟他先聊上兩句。一起在農場工作的還有4名建檔立卡殘疾人貧困戶,從視聽障礙、肢體殘疾到精神殘疾,每個人都根據各自的不同在農場裡都有適合自己的工作。最多的時候,有8個殘疾人在這裡工作。
  • 親子農場成為休閒農業新寵
    到農場的路上,不時見到畫著小雞、小豬的指示牌,引導孩子們去樹叢裡找小動物。這一幕就像童話故事裡才有的樂園,孩子們卻能在現實生活中見到並樂在其中。這就是親子農場的魅力。在美國很多地區都有草莓節,北卡羅來納州草莓節、田納西州草莓節、加州草莓節、佛羅裡達草莓節等農業節慶歷史悠久、形式多樣,包括草莓採摘品嘗、副產品加工製作、草莓女士選舉等,還專門針對兒童和殘疾人設計了眾多娛樂項目。
  • 授「魚」不如授「漁」 這個農場太有愛
    滿樹的枇杷讓負責採摘的果農歡喜不已「七彩農場」全稱為「樂善七彩生態蔬果農場」,是沿溪鎮樂善家園的扶貧助殘基地。農場佔地50餘畝,涵蓋枇杷、楊梅、沃柑、金桔、雞、鵝等多個種養殖項目,在這裡,殘疾人可以享受勞動技能培訓、勞動康復訓練等方面的服務,並通過適合他們的勞動康復項目,鍛鍊他們自食其力、熱愛勞動、熱愛生活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我們這裡每一顆蔬菜、瓜果,都凝聚了殘疾朋友的辛勤與汗水,也表達了他們對未來生活的自信與希望。」
  • 東海雙店鎮:創意農場裡的愜意慢生活
    創意十足的「慢點農場」的女農人吳豔向筆者介紹了農場創建的初衷。作為一對夫唱妻隨,頭腦活絡,思維敏捷,敢想敢幹的「新農人」。突出「人無我有,人有我新」是慢點農場的一個鮮明特色。農場抓住「城鄉居民腰包不差錢,喜新厭舊」的消費心理,通過精挑細選,從新疆引進了水果中的嬌子—美國杏李和法蘭西西梅兩個系列品種精心培育,重點打造。澆水、施肥、培土、剪枝,夫妻擼起袖子加油幹,你追我趕賽成效。
  • 幫農場幹活,還要給農場學費?人氣爆棚的野柳農場了解一下?
    自然教育是讓體驗者在生態自然體系下在勞動中接受教育自然教育著重品格、品行、習慣的培養;提倡天性本能的釋放強調真實、孝順、感恩注重生活自理習慣和非正式環境下抓取性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地牙哥,有一個在當地十分受歡迎,在全球都引起自然教育風潮的農場——野柳農場。
  • 潮州木雕現在價格低只因缺大師?
    傳承:太辛苦,決意不傳第四代趙利平:兩位大師都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如今潮州木雕的受關注程度這麼高,應該不會遇到傳承無人的尷尬吧?陳老師您還是木雕世家,父親把技藝傳給了您,您又傳給了兒子陳樹東,有沒有打算繼續傳給第四代?
  • 歐美親子農場的6種模式
    到農場的路上,不時見到畫著小雞、小豬的指示牌,引導孩子們去樹叢裡找小動物。這一幕就像童話故事裡才有的樂園,孩子們卻能在現實生活中見到並樂在其中。這就是親子農場的魅力。在農場,小朋友們可以餵山羊、駱駝、小鴨子,還可以騎木馬,行走在鄉間小道上可以盡情地釋放童真天性。與國外相比,我們的親子農場發展比國外晚。
  • 大華農場
    住在一個叫大華農場的地方。後來才知道,這裡是虹口區的邊緣地帶,位於現在的廣中路和水電路的交界處的北側。有一片很大的地,是屬於這個農場。那時候對地理位置還沒有概念。只覺得遠得不得了。四川北路上的1路電車,到現在的復興中學的位置,就到底了。還沒有延伸到虹口公園大門口。對於小時候的我來講,到了虹口公園,也就快到郊區了。而大華農場則離虹口公園還很遠很遠。我記不得是怎麼去的了。
  • 【鄉村旅遊】成都周邊親子遊農場推薦
    趁著這幾天的溫度還能接受,趕緊帶家裡的小盆友出去耍唄~今天將給大家推薦幾個適合親子遊的農場,看完就趕緊出發吧!農場根據功能劃分為蔬菜區、水果區、糧食區、花卉區及娛樂區。農場以青少年農業教育為主題,通過提供有關果蔬種植及家禽養殖等農業活動的體驗及觀光服務,為您的家庭提供新鮮的健康食材;並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青少年素質拓展活動、親子活動、農業競技活動及趣味休閒活動等,為孩子的全面成長加油助力,更為您及家人增添更多歡樂。
  • 《伊洛納》手遊農場怎麼玩 農場種田玩法攻略
    導 讀 伊洛納農場種田攻略是遊戲農場玩法,玩家們能種植收貨果實喔,那麼伊洛納農場種田怎麼玩、伊洛納手遊農場技巧攻略呢
  • 弘揚農場精神專刊:傳承
    在臘圃(布)農場留下了珍貴的寶藏--「農場精神」經過七十年的歲月崢嶸「農場精神」成為了一代一代農場人最亮麗的底色形成不可磨滅的精神力量下面,請觀看微視頻:《傳承》《傳承》「農場精神」引領場所發展「農場精神」是省增城所一代代農場人在建設和發展場所的歷史中形成一種寶貴的精神力量。
  • 伊洛納農場牧場開啟方式 農場牧場怎麼開
    在《伊洛納》裡,你甚至可以種菜養雞,很多玩家玩了好久都還不知道怎麼開啟農場牧場,想在裡面自給自足的話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攻略吧
  • 福壽山農場——臺灣最高的農場
    福壽山農場具有靈氣的天池與達觀亭  熱,似乎是今夏不可避免的天氣常態,到高山避暑去,成了這一季寶島旅遊顯學。在臺灣,海拔超過1800公尺的避暑去處不少,位處中橫公路梨山上頭的福壽山農場,向有「臺灣最高農場」之譽,盛夏遊來最是清涼不過。  梨山,是中橫沿線最熱鬧的聚落,早年因為中橫公路開通而發展起來,這兒海拔約2000公尺,夏季擁有涼爽的居住條件,大街上更不乏大小旅店。只是梨山雖處高地,暑夏車來車往暄鬧有如都市。
  • 案例 臺灣農場鼻祖——香格裡拉休閒農場
    香格裡拉休閒農場曾是臺灣第一個觀光果園,也是臺灣第一座休閒農場,歷經二十多年的發展,如今規模龐大,農業項目非常豐富,山坡遍植果樹、建有百餘間住宿小木屋,並提供多達十餘項的體驗活動,農場實現了將文化、教育
  • 伊洛納手遊農場牧場怎麼玩?農場牧場玩法攻略
    伊洛納手遊農場牧場怎麼玩?許多朋友還不太了解,那今天爪遊控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伊洛納手遊農場牧場玩法攻略,希望大家看完都能有所收穫!     農場  農牧場可以在大使館買,光務農沒有前途,強化消耗金幣,15級後每天要交稅不交就可以了,現在好像買不了房。其實務農也有特別方法快速變強,但是建議新人探索時期自己玩出自己的套路。
  • 芭芭農場怎麼換回天貓農場?淘寶芭芭農場變回天貓農場方法[多圖]
    天貓農場改了名字之後很多人都不適應,想要變回以前版本,那麼究竟能不能從芭芭農場變成天貓農場呢?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種疑問,小編也會在下面為大家分析從芭芭農場改回天貓農場的具體方法,有興趣的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 臺灣農場:走馬瀨農場
    臺灣平地和高山不乏青青草原,面積廣達130公頃的走馬瀨,便擁有美麗草原與豐富生態,今夏並端出芒果節與牧草節,以夏日誘人的紅寶石迎賓。走馬瀨去年新闢的芒果名人園,現已見結果。 臺南市農會經營的走馬瀨農場,為臺灣老字號農場,早年以養牛為主,農場自然擁有大片青青草原,也種植牛隻的食物─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