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油畫家左國順作品展座談會發言紀要

2020-12-23 文化前沿

著名油畫家左國順作品展座談會發言紀要

2018年5月5日上午,時代新像,故土鄉情——著名油畫家左國順作品展在河南省當代藝術館新址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部分專家學者參加了座談會。

高天民(中國國家畫院美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發言:

以前對左先生了解不深,通過觀看展覽直接感受作品,從作品中感覺到左先生在河南油畫界元老級的重量。就個人來說,左先生作品建立在現實主義、蘇派油畫基礎上,這是藝術起步和發展的一個前提。面對這樣一個背景,大家可以在這段歷史中觀察左先生油畫。大家都知道,20世紀以來,寫實藝術在中國發展的非常迅速,特別是50年代蘇派進入以後,給我們增加了一個又一個新的參考緯度。學習蘇派影響了很多藝術家,從我的個人觀察來說,左先生是受過現實主義藝術訓練的藝術家,所以說不論到哪裡,不論是在國內、國外、城市還是鄉村,他都能夠很敏銳的,把生活的鮮活感表達出來。然而左先生又走出了蘇派,作品的處理特別重視肌理感,重視對材料審美的表達,他不僅僅是在語言、造型上的表達,從油畫的歷史上來說,語言是非常豐富的。左老師對畫面對色彩的處理有自己的寫意性,水墨感自然流露出來,其不僅僅是單純的寫生,還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語言。

20世紀以來,中國油畫一直在探討油畫民族化的問題,不可否認的是,油畫作為一種全球的藝術語言,不管到哪個國家,油畫作為藝術語言,肯定是要和個人、民族結合的,這個命題是一直存在的,我在左先生的作品中看到他對這個的探索,但是他沒有故意去尋找這種民族化,而是在寫實的基礎上,他把對民族、文化的了解揉進去。油畫作為人類的藝術,一定是通過人的潛移默化一步一步呈現出來的,對於民族性的表達追求,是很明確的,也很內在的,正因如此,所以左先生的藝術作品一直在向前推進的原因。

陳明(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報》副總編輯))發言:

看了左老師的展覽,有三個方面的感悟:

一、油畫語言。在造型、色彩、構圖上,左老師的創作明顯受到蘇派油畫的影響,但同時體現了中國特有的油畫味道。從20世紀初開始,經過100多年的探索,中國的油畫創作在語言上已經很豐富、多元。在新中國成立以前,油畫這個畫種叫西畫,後來改稱油畫,和當時的蘇聯的影響也有關係。因此,談中國的油畫,不能不談到蘇派的油畫。左老師的造型功力很深厚,語言樸實、自然,看他的畫,仿佛在欣賞一曲交響曲,所有的點線面關係都是從內心流淌出來的,即使是海外寫生的作品,顏色很純,但是不會感覺到飄,這一點體現了左老師多年來在油畫語言上的錘鍊,很輕鬆就能表現出來。

二、在作品題材上。十分廣泛,歷史人物、現代人物、靜物、風景都有,而且都達到了非常高的藝術水平。我特別感興趣的是歷史題材作品,像王昭君、漢代的軍事人物、三國時期的人物等等,這些題材很好畫,也很不好畫。好畫,是因為歷史上這類作品很多,可以借鑑;不好畫,是因為想突破前人就很難了。左老師的作品帶有歷史文化的氣息,對歷史人物的造型研究十分深入,不僅僅是對歷史的記錄,也是對場景的還原,真實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在很多方面突破了前人的束縛。他的海外寫生作品以瀟灑有力的方式來表現,筆觸厚重,色彩豐富,同時又有中國傳統文人畫的寫意感覺,符合了中國人的審美習慣,能打動人的內心。

三、具有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文情懷。左老師的創作,帶有中國特色的人文情懷,或者說是人文關懷。在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心目中,家、國、天下是連在一塊的。他有這種家國的情懷,這也體現在對現當代的領袖人物、對古代的民族英雄的研究,對中國的國家、歷史、文化的思考。總而言之,左老師的這類創作把歷史還原並達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不僅僅是對歷史和自然的記錄、反映,更是一種藝術的體現,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認為他是一個具有歷史情懷和人文情懷的優秀藝術家。

杜少虎(陝西師範大學教授))發言:

非常榮幸參加此次展覽。此次展覽在開館的時候舉辦,具有非常大的意義,李子峰選的老師一定是在河南具有影響力的,而且在全國的水準也很高,將來對對展館的影響是相得益彰的,而且是開啟對河南文化發展的一個歷史起點。

關於題材,左老師對創作題材的理解1、對於重大歷史創作的題材2、對現實生活的觀察3、抒發個人情懷。

創作手法上主要體現兩點:1.主流創作方法以寫實為主,建國以後蘇派藝術對我們的影響,20世紀中國油畫發展的大趨勢是同步的。19世紀末期以前西方主要是以寫實為主流然後再向現代派轉型。左老師一直堅持寫實主義的創作手法,除了寫實還做了自我的探索,融入了中國文化價值觀的寫意。在西方來說是現代派,在我們中國來解釋這個文化的話,我們就叫寫意性的油畫。俄國形式主義具有寫意性,不求型似,和道家的思想相似。左老師的歷史畫特別震撼,能感動人,每個人物的表情、動態、都能感覺到左老師的文人畫家情話,對歷史的了解程度、都通過他的畫筆表現在作品上,看出了左老師的胸懷、對歷史的思考。歷史畫不求還原歷史,而是對歷史的構建,這也是現在所有歷史畫家都要注意的問題。他不僅僅是一個畫家,而是一個歷史學家,還原的歷史讓我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歷史。

2.現實生活的創作,左老師是前輩,但是他的繪畫是和時代同呼吸的,他用人文關懷的精神、用平常心去表現題材,更體現了他的一種責任和道德義務。

陶宏(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創作中心主任))發言:

一、左老師風格和語言的執著

85新潮後,在市場及意識形態的驅使下,在犬儒主義、波普、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的泛濫中,中國的藝術家潮水般加入了對既有價值的反叛的行列。而左老師並沒有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他孤獨地堅守著自己現實主義的精神家園,把中國畫那種寫意精神融入到他的油畫實踐中,他的油畫塑造是一種帶著享受的方式去進行的,我認為他走的是一條現實主義和寫意精神的道路。

二、對他作品的感受

左老師畫了很多農民及勞動者,比如《稍憩》這幅表現民工的作品。這些勞動者貧苦無助,只能靠他們的雙手和身體在勞作掙扎著,只為了一種極為單純的渴求,那就是活著。這是他內心深處的溫善,一種對底層人物生存與生命的關注與感懷,他用畫筆去觸摸這些靈魂更真實、更樸實、更原初狀態的溫度。在一個經濟與藝術被誇張虛化的時代,左老師堅定置身於大自然中,紮根於勞動者的精神世界中,幾十年一如既往地用自己堅定的追求踐行著內心崇高的精神還鄉之旅。

呂孟申(加拿大書畫家協會主席))發言:

昨天我給左老師作了一幅對聯:國有脊梁春秋志,順天憫人赤子心。

我和左老師是漯河老鄉,長達幾十年在鐵路共事。我對左老師這幾十年感觸特別的深,左老師高中畢業以後由於生活所迫沒有能繼續深造,一頭扎入了繪畫之路,一堅持就是五六十年,一步一個腳印慢慢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左老師從海報、宣傳畫出身,慢慢走入油畫之路,也堅定了他的道路。艾青說過:為什麼我眼中含有眼淚,是我對對這片土地深沉的愛。

在左老師的筆下,不譁眾取寵、不自吹自擂,不論是古今人物,還是靜物動物都能感受到他的朝氣蓬勃的力量。左老師的作品《十三將士歸玉門》十三個將士每個人的形態各異,那種悲壯的眼神,讓我每次看到畫面都很感動。昭君出塞雖然是悲壯式的人物,但是左老師的筆下有溫暖的感覺。我曾寫過一段詩歌,中間有一句話是:昭君出塞,使千萬男兒盡蒙羞。昭君雖說為求和而出塞,但是左老師表達是自己語言。左老師2004年創作的農民工,畫面的背景有起重機,有高樓,但是這群不甘屈辱的男人,在車上坐著,也表現了農民工的質樸,更表現左老師的赤子之心。2000年的作品,僕僕風塵,陝北漢子吹嗩吶,那種不可壓抑的對生活的熱愛,給我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和左老師接觸這麼多年,我感覺在左老師的心裡,無論走到哪裡,都是是陽光的,並且就鐫刻在他的畫面上。從左老師身上,我們也看到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是如何走出來的,不猶豫、不彷徨認準的事一生就是這樣。

李運江(河南省美協顧問)))發言:

大家從非常高的高度,從理論、學術的角度對左老師的藝術做了很高的評價,我也深受啟發,我和左老師的交情有40年,我們兩不分家,不論是從情誼上還是繪畫風格理解上都是相似的。左老師對我有知遇之恩,我在部隊回來後,分在鐵路的基層單位,回來之後畫了一批漫畫,我和左老師一見如故,我很感激左老師對我的提攜。他是我的良師益友,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我也是自學畫畫,沒有上過專業學院。

左老師雖然70多歲了,但是渾身充滿了激情,都是正能量,心態特別好。對事物、對創作的追求魄力,是我的榜樣。畫展準備期間,左老師還堅持寫生,並且是全身心投入到寫生中。藝術家不到生活當中去感受、寫生、體驗,可能他的藝術是不長久的。油畫在中國紮根,最終目的是要為中國人民服務的,左老師永遠都不滿足於現狀,一直在追求,左老師把油畫和中國文化相結合併且越做越好,這也是我們油畫發展的一個方向。

郭華(河南省監察委員會))發言:

我中間停了一段時間,沒有畫畫,但是在左老師的影響下,最終我還要回來畫畫。左老師的歷史畫也好,還是人物畫也好,還是風景畫,看到左老師的畫就是一種享受。左老師的激情特別能影響人的,每次不見左老師一段時間不是一幅作品出來,而是一批作品,給我們的感受也特別震撼,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對象。

徐宜發 (原鄭州鐵路局局長))發言:

和左老師的感情一言難盡,我很早就知道左老師,左老師是我們鐵路的大藝術家。學生時期,經常看到左老師的海報,對老師的作品記憶猶新。左老師的藝術造詣非同一般,特別是油畫,左老師在全國各地進行展覽,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張向輝 (西安美術學院博士後))發言:

從左老師的作品中看到了左老師的變與不變,很多人丟棄了真實的東西,但是左老師作品題材的多樣性,能抓住一瞬間的動態。

常平安(鄭州市美協副主席、理論委員會主任))發言:

隨著年齡的變化,我發現左老師的畫風是有所變化的,越來越細緻入微,畫家的精神都深入到畫面裡面,這和左老師對事物的觀察是有關係的。他對人物的塑造直觸靈魂。

張建京(河南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洛陽市美協副主席兼秘書長))發言:

以中國現在的狀態來說,現實主義畫家是越來越少。我對這個也有思考,我們該如何傳承,如何產生像左老師這樣實實在在把生活中的藝術表現出來的藝術家。左老師一直在給我們做榜樣,我看左老師經常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新作,現實主義題材有非常強烈的浪漫主義在內,每幅作品都體現了對生活的熱愛。左老師雖然不是學院派,但是卻讓我們真正的感受到了生活藝術。

喬滿屯發言:

左老師一生都在繪畫,我經常和他在一起寫生很有壓力,但是左老師說:畫家:繪畫就是生命,一天如果不繪畫,我渾身都不舒服。左老師繪畫上的成就是來自於他的勤奮。左老師繪畫是很隨意很自然的,功底是爐火純青的,這與左老師的習慣是分不開的。

白金堯(鄭州市美協主席))發言:

左老師展覽在這樣一個藝術館展出特別有意義,到基層欣賞,紮根人民,把藝術放到基層做研討,深入了生活,感受會更加親切。看左老師的展覽很多年,每時每刻都激勵著我們的創作欲望。左老師又挖掘出來歷史題材的作品,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筆觸十分的激情、奔放,他的歷史題材沒有那麼悲觀,十分的璀璨,浩然的正氣,在河南藝術界也是特別的難得。左老師的激情也是大家值得學習的,左老師的認真態度,是藝術家的真範,也正是他這種衝動、熱血、激動到極致的狀態,創作的作品才能感染到別人。

鍾國友(焦作市美協

鍾國友(焦作市美協副主席))發言:

在這麼多年的藝術交流中,左老師的繪畫語言表達,題材傳遞正能量的表達,從作品中體現了中國當代藝術家的風採。左老師年紀雖然大,但是左老師的繪畫深深感動到我,左老師的精神永遠是學習的榜樣。

左程(河南省青年美協副主席)發言:

我父親的心理年齡很年輕,每天都沉浸在繪畫當中。他為人十分的正直,我感覺有些時候可能和社會脫軌,一生執著於繪畫。我一直以為他沒有朋友,但是這次展覽,我發現他的朋友特別多,以畫會友。感謝各位老師不遠萬裡參加此次展覽的藝術研討會。

左國順總結髮言:

這次展覽交通不太方便,不少朋友都沒有通知,但是卻有很多意外驚喜。畫家讓作品說話,以畫會友,令我十分感動,什麼畫交什麼朋友,感謝朋友們。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民族情節、民族自信,不去向更高的境界攀爬,那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就沒有更廣闊的發展了。為了振興我們的文化,文藝復興在中國興起,願與諸位一道把路走下去,再次誠意的感謝大家!

相關焦點

  • 中青年油畫家「心智與圖式」作品展亮相南京
    中青年油畫家「心智與圖式」作品展亮相南京 2015-12-08 17:31:3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楊彥宇     12月8日,作為南京藝術學院103周年校慶特別展,
  • 「星露履騁——杜仲寫生作品展」亮相時代美術館
    原標題:「星露履騁——杜仲寫生作品展」亮相時代美術館12月15日下午,由安徽出版集團、安徽省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安徽時代藝品文化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安徽省油畫學會聯合承辦、時代美術館、安徽省現代油畫研究院、安徽省致公畫院聯合協辦的「星露履騁——杜仲寫生作品展」亮相時代美術館
  • 新加坡著名華裔油畫家曾慶昌個展在馬六甲舉行
    新華網馬六甲4月2日電(記者 王大瑋)新加坡著名華裔油畫家曾慶昌個人作品展4月1日在馬來西亞古城馬六甲舉行,近百位來自中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藝術愛好者出席。4月1日,曾慶昌(右)向馬六甲州政府對華商務特使顏天祿講解他的創作心得。
  • 當代著名油畫家謝楚餘,畫風清新唯美,作品《陶》被盜版最多
    文·段宏剛當代著名油畫家謝楚餘1962年出生於廣東汕頭,1988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後留校任教至今,可以說是根正苗紅的「學院派」畫家。謝楚餘幾十年如一日地創作超寫實,留下了《綠野》、《歲月無痕》、《陶》、《沐風》等經典作品,他的每一幅作品一經發表,都會在畫壇帶來強烈轟動,進而引起許多畫家爭相模仿他的畫風。如今的謝楚餘,毫無疑問是當代畫壇名利雙收的人生大贏家。他創作於1997年的作品《陶》,也叫《抱陶女》,無疑是他最著名的一幅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
  • 油畫家杜浩「畫虎」作品賞析
    油畫家杜浩「畫虎」作品賞析文:王根很多畫虎高手都是國畫家,油畫家擅長畫虎的人不多,杜浩是為數不多的以畫老虎見長的油畫家之一。圈內人戲稱為「東北第一虎」,雖然是戲稱,也是對他藝術成就的肯定。杜浩是個性情耿直、認真、追求完美的人,正是他這種性格,使他在創作藝術作品時也一絲不苟、盡精入微、臻於完善。對於畫老虎這個題材,由於大都是國畫家或民間藝人在創作,很少有專業油畫家涉足,一是真正接觸老虎的機會不多,圈養的老虎都失去了威風凜凜的氣勢,弄不好就是一條病貓。
  • 北京山水美術館《吳愛政當代藝術作品展》開幕!
    中國法治新聞報訊12月7日,題為 「心跡·流浪」的《吳愛政當代藝術作品展》在北京山水美術館隆重開幕。三十五歲時,中國著名油畫家張自申先生收為入室弟子,專研油畫創作、理論研究。近年來,他的中國畫、油畫、水彩畫作品入選國家級和省市級畫展40 餘次;各類聯展、個人展20餘次。
  • 海南三亞:俄羅斯國立列賓美術學院油畫展觀展
    為期一周的油畫展將於當日下午就要結束了。展覽期間我有幸受邀請為省有關領導向兩位俄羅斯功勳藝術家頒發《海南省特聘專家》榮譽證書的活動進行拍照,並參加了座談會,在現場還得到出席活動的三位俄羅斯藝術家親筆籤名的明信片,隨後去當地郵局加蓋郵戳留做紀念。
  • 俄羅斯油畫家索科夫寧弗拉基米爾作品賞析,太美了,駐足良久
    《俄羅斯著名油畫家:索科夫寧·弗拉基米爾》是2009年3月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索科夫寧·弗拉基米爾。本書主要介紹了俄羅斯著名油畫家索科夫寧·弗拉基米爾的經典作品。其收錄的作品有:全俄大牧首阿列克謝二世畫像、納塔莎、俄羅斯美人、俄羅斯首任總統葉爾欽畫像、持劍男孩、勝利的節日、瓦黑列夫·P畫像、卡爾圖諾夫畫像、巴什·B畫像、飛行員畫像、青年人、安娜、革命劇場、牧師說教、肖像、家庭畫像、李文成畫像、兒童畫像、女人體、靜物、醒來的熊、密林、金秋等。這位俄國畫家的作品究竟如何呢?
  • 具象中國——31位油畫家2019油畫雙年展在北京東億美術館隆重開幕
    31位油畫家,從而立到花甲,呈現出豐富的個性化表達方式,作品題材多樣風格各異,但都體現出鮮明的藝術追求--基於對油畫語言本源的深刻體認,以深厚的中國文化精神為依歸,在表現形式中追求極致,以期達到「形而上」的精神境界,從而實現為當代中國塑形、為時代傳神寫照的宏大藝術追求。
  • 沉痛哀悼著名美術教育家、當代中國傑出油畫家秦徵先生
    天津美術網訊 著名美術教育家,當代中國傑出油畫家,天津美術學院教授秦徵先生去世以後,天津美術界同仁紛紛表達深切哀悼,感恩秦徵先生為中國美術事業做出的傑出貢獻、緬懷前輩、寄託哀思。
  • 2020天津著名山水畫家紀振民師生作品展在畫訊俱樂部舉行
    這次展覽是慶祝《畫訊》創刊暨畫訊俱樂部成立16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共展出著名山水畫家紀振民先生及九位弟子的作品30餘幅。    紀振民,1938年生於河北省安國市,1964年天津美術學院本科畢業後,一直從事美術教育和美術創作。
  • 會議紀要起草要領
    會議紀要有幾種類型?  機關工作人員日常接觸最多的會議紀要大致有兩種,即辦公會議紀要和專項會議紀要。  辦公會議紀要。又稱日常行政工作會議紀要,主要用於反映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的領導機關開會研究問題、部署工作的情況。其作用是為機關單位開展工作提供明確指導和具體依據。  專項會議紀要。各種交流會、座談會、研討會多屬於這一範疇。主要用於對有關工作的重要方針、政策和理論原則問題進行交流、討論情況進行紀實,給人以深刻啟發,給工作以宏觀指導。
  • 大匠之園—邊秉貴藝術作品展在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
    天津美術網訊 「大匠之園——邊秉貴藝術作品展」昨天(3月20日)在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隆重舉行。這個展覽由天津美術學院主辦,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支持,是天津美術學院為學院發展做出貢獻的老一代藝術家、藝術教育家舉辦的系列展覽之一。本次展覽展出邊秉貴先生不同時期的油畫作品80餘幅,素描、速寫作品100餘幅。
  • 中國首個油畫家協會主席田鳳銀:走進聯合國推介朝陽區文化藝術
    圖為田鳳銀在大會上發言 人民網北京3月16日電 (記者 高星)「中國人民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蹟!」昨天,在聯合國總部世界婦女地位委員會第59屆年會上,代表中國億萬女同胞參會的朝陽區油畫家協會主席田鳳銀,不僅在會上以《女藝術應得到社會尊重和政府扶持》《北京市朝陽798藝術區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窗口》等為題進行了精彩的演講,其畫作《中國長城》油畫還被收藏,成為首個將長城作品掛進聯合國總部的中國第一油畫家。
  • 看過來:會議紀要起草要領
    二 會議紀要有幾種類型?  機關工作人員日常接觸最多的會議紀要大致有兩種,即辦公會議紀要和專項會議紀要。  辦公會議紀要。又稱日常行政工作會議紀要,主要用於反映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的領導機關開會研究問題、部署工作的情況。其作用是為機關單位開展工作提供明確指導和具體依據。  專項會議紀要。各種交流會、座談會、研討會多屬於這一範疇。主要用於對有關工作的重要方針、政策和理論原則問題進行交流、討論情況進行紀實,給人以深刻啟發,給工作以宏觀指導。
  • 會議紀要這樣寫,才專業!
    會議紀要是記載和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時使用的一種法定公文。它的行文方向比較靈活,可以是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  會議紀要與會議記錄不同,會議記錄只是一種客觀的紀實材料,記錄每個人的發言,而會議紀要則集中、綜合地反映會議的主要議定事項,起具體指導和規範的作用,也是政府機關常用的公文。
  • 「凡心已熾——鄭藝作品展」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行
    開幕式現場2019年9月10日下午,正值中國第35個教師節,「凡心已熾——鄭藝作品展觀眾觀看作品此次「凡心已熾——鄭藝作品展」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承辦,旨在回顧鄭藝教授留下的藝術寶藏、緬懷鄭藝教授的精神品格。
  • 源同流異 「五代同堂」 首屆廣州美院海南校友美術作品展精彩紛呈
        12月8日,由廣州美術學院(以下簡稱廣州美院)校友會指導,廣州美術學院校友會海南分會、海南大學美術設計學院主辦的「源同流異 ——首屆廣州美院海南校友美術作品展」在海南大學美術設計學院美術館開幕。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攝影,100多幅/件體裁豐富的精選作品吸引了許多人前來觀展。
  • 油畫家朱曜奎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大美術」理念踐行者之一
    作為新中國第二代油畫家、當代著名藝術家、美術教育家,朱曜奎先生的作品價格近些年在拍賣市場上穩中有升,不斷攀高。他勤於探索與創新,將中國意象山水與西方寫實繪畫進行融合,形成獨有的創作風格。油畫家朱曜奎是一位勤於職守,有很強責任心和事業心的藝術教育家、油畫家和設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