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情商,家長一定要避免這8點!

2020-10-23 親子珊珊

1|嚇唬孩子

在生活中,孩子不願意執行家長的指令很常見,但是有時候你為了讓他順從,可能會想出一些比較恐怖的事情,來嚇唬孩子,以讓他屈服。

鄰居家的小朋友每次聽到警車鳴笛聲就會哇哇大哭,我感到很奇怪,又一次發生這樣的事情,通過詢問才知道,原來每次晚上他不睡覺的時候,媽媽都會嚇唬他說:「你再不睡覺,警察叔叔就把你抓到黑屋子裡關起來。」這時候孩子就老老實實躺下睡覺。曾經這位媽媽還一度為自己的這個方法感到驕傲,但後來發生的這些狀況,則讓她後悔不已。

這種類似恐嚇的情況在現實中很常見,媽媽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編造謊言,還自以為是善意的謊言,實際上可能造成諸多不良後果。曾經有人呼籲家長,不要再用警察來嚇唬孩子,要讓孩子知道警察是保護他們的,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某一天孩子遇到危險,卻不敢向警察求助,讓他怎麼辦?

建議:當孩子不想按照你的指令做事情的時候,比如不想上床睡覺,首先給予共情,「寶貝,你現在正玩兒的高興,還不想上床睡覺,對嗎?」他會點點頭,「可是,到了這個時候,挖掘機、罐車都去睡覺了呀,這樣第二天起來幹活才有勁兒那。」「我們上床去看看《晚安,工地上的車》吧。」,給予引導才是正確的做法。

2|只說不做

上周朋友帶女兒到家裡玩,只要兒子拿一樣玩具,她就搶走,兒子換另外一件,她立刻扔下手裡的,過來搶這件。朋友對她說「把玩具還給哥哥,不然我就把你的玩具沒收了。」之後就回過頭來繼續和我聊天,我一般對於孩子的這些事情都不會去管,相信他們可以自己處理好,更重要的是,在自己家裡,也不好說什麼。接下來朋友的孩子仍然搶兒子手裡的玩具。

像朋友這樣的行為,屬於典型的「只說不做」,只是一遍遍威脅孩子不要做某事,卻遲遲不採取行動。這時孩子的想法是:「我要嘗試一下這樣做多少次,媽媽才會讓我停下來。」於是就會一遍又一遍挑戰你。

建議:先給予警告「如果你再搶哥哥的玩具,我就把你的沒收。」如果他真的又做一次,那麼直接把玩具拿走;如果她哭鬧,那麼抱著她離開,並告訴她,什麼時候停止哭鬧,並且不再搶哥哥玩具後再回去。也就是保持說和做的一致性。只有說到做到,你的話在孩子眼裡才具有權威性

3|和媽媽唱反調

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媽媽表現得過於嚴厲,而爸爸又過於溺愛。

孩子早飯沒有好好吃,媽媽說:「不好好吃飯,上午就餓著吧,什麼都不要給他吃!」可是爸爸卻擔心孩子挨餓,過了吃飯時間沒多久,爸爸就拿零食給他吃,媽媽不讓吃,卻硬要給,擺明了和媽媽唱反調。

這種雙方不一致的現象,可能導致孩子的雙重人格。如果媽媽再強硬一些,雙方可能發生爭吵,從而引來家庭的不和諧。如果父母當著孩子的面爭吵,對孩子的影響更加不利,讓他失去安全感,可能產生更多的不良行為。

建議:和媽媽統一戰線,即便有不同的看法,此刻也要和媽媽站在一起,然後私下裡和媽媽討論,得出最後大家一致的做法。

4|自己前後矛盾

有些時候是父母雙方對待一件事情的觀點不一致,可是也有的時候,媽媽自己一天內對待同一件事情的態度卻也有不同,這樣造成孩子的混亂,搞不懂到底是對還是錯。

孩子看電視這個問題,媽媽心情好的時候,可能會說「嗯,寶貝,看會兒電視沒事兒的。」可是一會兒由於某些事兒,變得心情很糟糕,看到孩子在看電視,又說「怎麼又看電視啊,眼睛還要不要啦!」媽媽自己前後的矛盾,讓孩子覺得很困惑,到底能不能看電視?原來是要看媽媽的心情啊。這對於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非常不利。

建議:任何時候,你的態度和觀點都應該保持一致性,而不是由心情左右。可以提前制定好規則,以後按照規則執行。比如看電視,提前制定一份看電視的規則表,每天什麼時間可以看,每次看多久,都提前約定好,當孩子想看的時候,統統按照時間表來執行。其實,很多時候,孩子要比我們自己更守規則。

5|誘惑作為獎勵

孩子不吃飯也是讓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你有沒有這樣做過:

「寶貝,如果你把這碗飯吃完,我就獎勵你一塊巧克力。」通過這種誘惑,來讓孩子吃飯,讓他覺得只要吃飯,就可以得到一塊巧克力,以後每到吃飯的時候,他都可能會說「那你給我拿巧克力來。」或者「今天我不想吃巧克力,你給我買棒棒糖,沒有棒棒糖我就不吃飯。」

這種誘惑不利於吃飯習慣的養成。

建議:適當的獎勵可以讓行為得到強化,這是對的,但不是作為誘惑。當孩子坐在餐桌旁乖乖的吃飯,表現很好的時候,你可以說「今天寶貝吃飯表現很好哦,沒有亂跑,而且把一碗飯全都吃光了,媽媽真為你感到驕傲。」這種鼓勵的話,能夠讓孩子真正喜歡上吃飯,而不是為了得到零食。當然,物質獎勵並不是不能採用,但次數和時機一定要把握好,以免得不償失。

6|犯錯誤必須受到體罰

很多家長覺得只要孩子犯了錯誤,就一定要受到體罰,這樣才能記住教訓,下次才不會再犯。

隔壁家的小男孩有個打人抓人的壞習慣,只要有不順心,就會出手,小區裡的孩子經常被他打哭抓哭,每次媽媽都會狠狠打他的手掌,同時讓他向被抓的小朋友道歉,每次道歉都很順利,可是沒過多久,就又能聽到另一個小朋友被抓哭的聲音。

可見,這種體罰只能暫時的起效,之後又會再次發生。所以,體罰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有用。

建議:我們的真正目的是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而非體罰。當孩子打人的時候,及時制止,並跟他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許他打人只是不知道應該如何跟小朋友相處,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你可以教給他正確的方法,當他做到的時候及時給予鼓勵,以此改正不良行為。所以,犯錯誤並不一定要受到體罰,只需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即可。

7|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

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的時候,媽媽總愛別人家的孩子來說事兒:

「你看看人家明明,這麼乖,都不會搶玩具,不會打架,你看看你,你什麼時候也能像他那樣啊!」

這種比較會導致孩子的仇恨,不僅學習不到和小朋友和平共處,甚至會變本加厲,讓結果更糟糕。

建議:對於那些表現好的孩子給予表揚和鼓勵,引起你的孩子的重視,讓他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是正確的,是會受到表揚的,這樣才會願意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是主動去學習好的行為,而不是被你壓制著去學習。

8|帶情緒管教孩子

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會讓你很惱火,甚至暴跳如雷,當你的情緒不能受到控制的時候,大腦的反應也只能是最原始的,也就是攻擊,你很可能在盛怒下體罰孩子,而不是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上面我們說到,體罰並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另外,當你發脾氣的時候,也會將孩子對不良行為的關注轉移到你的憤怒上,讓他覺得害怕,而不是感覺到自己做錯了。我們也常常在說,孩子為什麼總是愛發脾氣?其實這和父母的行為有直接的關係,他會學習你處理問題的方式,當他遇不高興的問題時,也會發脾氣,可見,在帶有情緒的時候來管教孩子是很不明智的。

建議:當孩子的不良行為讓你憤怒的時候,暫時離開一會兒,讓自己冷靜下來,因為只有冷靜後,大腦才能正常的工作,才能想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你對自己情緒的控制,同樣可以影響到孩子,有助於孩子自控能力的培養。

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孩子會犯錯,我們做父母的也一樣,不用為自己的過錯感到過於內疚,也不用為孩子一時的錯誤感到失望,把犯錯看做學習的機會,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從而改正不良行為。當然,做到這些並不容易,只要我們盡力去做就ok了。


相關焦點

  • 培養孩子高情商,家長一定要做好這三點
    情商重於智商,只有高情商的孩子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與他人和睦相處,當然也更容易取得事業的成功,收穫人生的幸福。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呢?下面這三個方面非常重要:首先是尊重孩子的個性。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當然每一個孩子也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特點,所以家長想讓孩子健康成長一定要尊重他的個性。家長不能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一門心思按照自己的願望去培養孩子,設計孩子的前途。而是應該結合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在現有天賦的基礎上進行「因材施教」,把他的愛好和特長培養得更加突出,而不是在家長感興趣孩子不感興趣的領域盲目「培養」。
  • 如何培養孩子的膽識,這兩點一定要避免
    其實父母們對於一些有膽識,有情商地孩子們都是非常的喜歡的,每一個家長對於自己地孩子的期望都是相當的高的,其實在我們地生活當中有不少的小孩子膽子都是非常的小的,尤其是跟著自己的家人見到一些陌生人的時候更是不會主動的打招呼,其實看到孩子這樣的表現,可能父母內心有些失望但是在這個時候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情商高有膽識的孩子,有兩件事情和兩種情況儘量不要出現,以免影響到孩子以後的交際能力。
  • 三種行為表示孩子情商低,卻被家長認為很正常,一定要提早培養
    雖然每一個家長都曾經這樣想過,但是非常遺憾,每一個家長都不能夠做到系統的培養孩子情商,因為有一些行為明明已經預示著孩子的情商很低最常見的就是所謂「童言無忌」,這個問題有不少的家長一定會加以反駁,因為小朋友確實什麼都不懂,那麼他們有一些話說出口,也沒有人會跟他們相互計較,為什麼卻被認為是情商很低呢?首先我們一定要理解,為什麼人會有言語表達,關鍵原因就是人在思考過後需要用語言散發出來,當孩子說出傷人的話,以後也一定是他們在大腦中思考過的。
  •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家長要有五把培養孩子情商的鑰匙
    當我們見到其他的小朋友時,多半會誇他們一句「這孩子真聰明」,但卻沒見到誰誇別人家孩子「這孩子情商真高」。其實在我們闖蕩社會的過程中,情商與智商更能決定一個人的發展。能考上大學的人智商都不會差,但仍然有那麼多大學生被炒,還不是因為不會「做人」嗎?
  • 如何培養出情商高、自律的孩子?家長做好3點,孩子更加優秀
    、自律的孩子,家長注意做好3點,孩子更加優秀1.對孩子立規矩、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要想培養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2.多鼓勵孩子要想培養出情商高的孩子,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多用一些激勵的話激發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孩子在溝通
  • 抓住「情商培養」關鍵期,父母做好這3點,孩子更討人喜歡
    其實,我認為大多數不合群的孩子不是不喜歡上學,也不是天生喜歡孤獨,主要原因是比較害羞,不會主動提起話題,這正是情商不高的一個表現。6-10歲的孩子正在上小學,初步進入校園,與大環境融合。家長要重視起情商的培養,不讓孩子與社會脫節。
  • 想讓孩子學會做人,培養孩子的情商很重要,父母要做好三點
    情商,其實就是非智力因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理素質。在處理一些事情上的方式方法,通俗一點,就是怎麼學會做人。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情商的高低。那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怎樣在孩子的生活習慣中養成呢?作為父母,我們是否經常阻礙孩子情商的發展呢?
  • 如何培養高情商孩子,讓他們受歡迎?家長3個方法提高孩子情商
    多數家長都會說高情商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就算自己按照別人的教育方式培養孩子,孩子也是沒有任何改變。這就讓很多家長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該從何下手。一些高情商的人,他們大腦的反應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他們非常善於觀察別人的情緒,通過別人不同的情緒,做一些事情或說一些話,這就會讓人感到心情非常愉悅。從而在一些事情上可以取得更多的機會,更容易走上成功的道路,家長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找到問題的關鍵,往往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
  • 培養2-8歲孩子情商,有這套書就足夠了
    研究結果顯示,在決定個人成功的因素上,智商只起到了20%的作用,剩下的80%要靠情商。情商,是成人世界經常談及的話題。幾乎每個人都認為它很重要。但是在教育孩子時,卻常常被忽略。反之,幼年時期忽略情商教育,7-12歲時再去引導難度就會增大。12歲以後,孩子步入青春期時再想培養孩子的情商,很多基本條件已經不具備了。
  • 情商低的孩子很難在社會上立足,李玫瑾教授:培養孩子情商要趁早
    相信這種情況在大家身邊都有案例,因為,這在社會上是十分普遍的。都說上學看智商,步入社會後看情商,智商高的孩子不一定情商就高,所以很多情商不如智商出眾的學霸在步入社會後可謂是步步坎坷。情商低的孩子很難在社會上立足,李玫瑾教授:培養孩子情商要趁早那麼如果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除了在抓他們的學習的時候,高情商的養成也是不容忽視的,這種東西雖然先天影響因素佔很大部分,但後天的生長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我們做家長的可以從這方面著手,在孩子小的時候通過科學的方式經過系統的培育來提高孩子的情商。
  • 李玫瑾建議: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認真培養
    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長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因為餐桌上的行為,足夠反映出這個的教養,而在飯桌禮儀的過程中,還能夠鍛鍊孩子的高情商。李玫瑾是公安大學的教授,她長期研究青少年心理,所以他總能夠一針見血出孩子的問題根源在哪裡。
  • 這三個階段,是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期,第一個很多家長容易錯過
    智商的發展可以奠定孩子將來更好的方向,但是情商的發展就是確定孩子在這條發展的道路能否走的更遠。一直以來我們都強調孩子的智商,但卻忽視了孩子情商的發展,其實情商對孩子的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智商和情商大部分決定於遺傳基因,但是也與後天的培養分不開。
  • 從小孩子的情商是可以培養的 這幾種方法家長必備
    ,那麼對於一些恐懼或者憤怒的事情,他們能夠處理的很好,如果孩子的情商很高,這對他們未來成長會有很深遠的影響。 首先就是總是做一些過激的事情,因為許多孩子被自己的家長寵愛成了無法無天的樣子,這樣的孩子一般情況下都非常的自信,總認為所有人都要順從他,當你要求他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需要給他足夠的獎勵,他才會行動。
  • 為什麼情商高的人更容易成功?做好這三點,輕鬆培養高情商孩子
    然而情商和智商很不同,其中最大的特徵便是,情商無法通過遺傳基因獲取,只能夠通過後天的培養提升。也就是說,情商的存在,給了每一個孩子一個相對公平的起跑線。其實,孩子情商的培養與自身所處的生活環境是分不開的。也就是說,想要幫助孩子提升情商,父母要為孩子起到榜樣的作用。做好這三點,輕鬆培養出高情商孩子「情商」這個詞在最近幾年經常被提及,不僅在育兒圈內,哪怕是在職場中,情商也已經成為了一項必備的基本素養。
  • #培養高情商孩子#【孩子情商該如何培養】
    那麼如何從小培養孩子高情商呢?第一點,家長要有高情商。家長的學習非常重要,只有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家長處理情緒的能力,家長處理事情的能力,家長面對問題的解決能力,這一切都會影響你的孩子。家長的不斷學習,做一個高情商的家長。
  • 【教子方】孩子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這8件事媽媽一定要知道
    一個孩子健康成長所需要的全部良好品質,比如獨立、善良、有同情心、勤奮等,其實都屬於情商。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智商只起20%左右的影響作用,剩下的80%都是由情商來決定的。而且相比較起來,智商這東西,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基因決定的,後天「升值潛力」一般;而情商,則基本全靠後天培養建立起來。
  •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家長常和孩子說這3句話,培養高情商寶寶
    文 | 小蔣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社會,教育水平越來越高,本科、研究生等高學歷人才越來越多,想要孩子更有競爭力家長應該多加關注孩子的情商培養。因此,我真的覺得家長們一定要從小注意對孩子的情商培養。
  • 要想孩子情商高,培養孩子這三種能力很重要,你做對了嗎
    很多家長也表示情商高對孩子來說很重要,那如何才能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其實只需要培養孩子這三種能力,當孩子具備這些能力,孩子的情商都不會低。尤其是面對孩子的不佳情緒,家長要鼓勵孩子宣洩出來,而不是「不許哭,不許鬧」。因為假如孩子以後遇到別的孩子大哭大鬧,他們便說出同樣的話,進而沒有同理心,情商當然不會高。同時我們還可以用轉移法幫助孩子調節情緒。例如孩子因為不小心摔倒了哭的很傷心,此時家長除了檢查傷勢,就該立即轉移孩子注意力,比如可以陪孩子玩親子遊戲等等,潛移默化的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消極情緒。
  • 培養孩子的情商,家長該做些什麼?學會以下方法即可
    越來越多的家長逐漸開始注重孩子的情商培養,這些家長知道高情商對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據研究表明: 一個人的成功,大部分都是取取決於他的情商,智商佔比大約只有百分之20左右。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著重培養孩子的情商,希望孩子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這對其以後的生活和各個方面都是有非常大幫助的。
  • 孩子情商低,不知如何培養?3個方面,培養高情商孩子
    但部分家長不重視這個問題,往往忽視對孩子情商的培養,認為現階段還是要把培養智商放在首位。正是這種觀念導致了他們的情商極低。但隨著孩子的逐漸成長,家長便會意識到情商到底有多重要。一味地讓其讀書,有可能讓他們成為「書呆子」,而情商高的孩子往往生活得更好,在大多數封閉情況下,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