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藝節丨我不要當名譽館長,要到各地美術館當志願者

2020-12-15 新民晚報

圖說:《貴州苗寨》朱憲民作品 官方圖

「我不要什麼名譽館長、客座教授之類頭銜,只要有時間,我更願到中國各地的美術館去當志願者。像今天一樣,普及藝術原理,講解中國雕塑中的中國故事。」今天下午坐進劉海粟美術館報告廳,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和來自社區的上海觀眾們親切招呼。這是十二藝節特別策劃了三場公共教育活動,請一線藝術家走近社區傳播美育,吳為山一口答應,並準備了演講題目「中國雕塑裡的中國故事。」

圖說:創作中的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 官方圖

今天下午,三場美術展覽的教育惠民活動分別在長寧區劉海粟美術館、松江區圖書館、靜安彭浦鎮文化活動中心同時開展。演講人都是中國藝術界活躍在一線的藝術家——除了著名雕塑家吳為山,中國書協副主席、草書委員會主任劉洪彪和中國藝術攝影學會執行主席、十二藝節攝影展覽藝委會委員朱憲民分別奔赴另外兩處。作為參展藝術家代表受十二藝節組委會邀請,走進上海區縣文化館、社區文化中心,普及美育。

圖說:劉洪彪參展作品 官方圖

吳為山首先將上午在中華藝術宮開幕的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見聞和觀感,轉達給了普通觀眾,歡迎他們到現場去和大量藝術作品接觸。吳為山認為,在藝術語言表達上,這批作品能夠代表了中國藝術當代美學的主流狀態,是符合國家形象的展覽,關注現實和人民,有濃厚的家國情懷,是一場高級別和高水平的展覽。

作為參展的雕塑家,他的作品是來自內蒙古草原上的粗獷的漢子,這和過去為孔子、老子、魯迅、齊白石等文化名人做雕塑有了風格反差,這個差異也被觀眾和媒體發現。吳為山解答,這和去內蒙古下生活找靈感的經歷有關。

圖說:吳為山參展作品 官方圖

吳為山回憶,他在內蒙古待了一個夏天,過去用雕塑方法表現內蒙古的大自然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這一次很有感觸,是有感而發,那裡草原很綠,牛羊很肥,看他們的摔跤和表演,在蒙古包裡散步,吳為山畫了大量的速寫,捕捉到摔跤手的動態和生命力、在自然中的醞釀出的內在自信。吳為山看到內蒙古人的眼睛小小的,在陽光中眯著眼睛,透出了坦蕩粗獷和堅定不移的意志,都是大草原的自然屬性。我和內蒙古同胞接下了身後的友誼,這個腳大手大又頂天立地的內蒙古漢子的雕塑,就在他的腦海中呼之欲出了。

圖說:中國書協副主席、草書委員會主任劉洪彪 官方圖

習總書記指出,「主張作家藝術家追求作品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加強現實主義題材創作,紮根人民,以人民為中心」。吳為山深以為然,他告訴聽眾們,藝術家去體驗生活不是做表面文章,沒有和草原的人民交朋友,沒有喝過草原的牛奶,是不會有感動的,深入生活太重要。人們說我這一次拿出了一件作品,我回答他們,「是的,這個內蒙古漢子的雕塑是我對草原精神的提煉和升華,我把我對中國精神的禮讚,投射到了這個頂天立地的漢子的身上。」

由上海市文旅局主辦和各區一起聯手,邀請十二藝節三個展覽的藝委會專家參與,這也是十二藝節美術、書法篆刻、攝影展覽體現文化惠民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上海1+16機制的一次實踐,收到邀請的中青年藝術家、策展人、藝評人或相關領域中青年學者,以專業視野,以講座、座談、藝術體驗課程等形式,分享藝術經驗與觀點,普及藝術知識,結合館內展覽及館藏研究,分析探討當下文化現象及熱點事件。(新民晚報記者 樂夢融)

相關焦點

  • 專題丨「十二藝節」惠民:票價60元起3.5萬張票免費預約
    專題丨「十二藝節」惠民:票價60元起3.5萬張票免費預約 澎湃新聞記者 廖陽 2019-05-03 17:38 來源:
  • 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城市就像一座巨型美術館
    5月23~25日,來自舊金山、芝加哥、巴黎、北京、香港、成都等全球各大美術館館長相聚在知美術館,一座城市有關「知」的場域被打開,它既吸引業內人士在這樣一個平臺中去交流、碰撞、分享藝術、知識與文化,也聚集那些知性、擅於思考、熱愛學習的人群。成都的城市文化底色在有關亞洲藝術與美的論述中逐漸清晰。美術館作為城市的主要公共設施,已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 坪山美術館館長公布!著名建築師劉曉都擔任館長
    坪山美術館館長公布,著名建築師劉曉都擔任館長。    文化    坪山    備受矚目的坪山美術館館長人選終於塵埃落定。5月30日上午,坪山區舉行坪山美術館館長聘任發布會,著名建築師、深圳城市建築雙年展學術委員劉曉都任館長。他表示將把坪山美術館打造成為獨具特色、多元創新的公共美術館。
  • 對話|柏林國家美術館館長:非常確信,繪畫正在回歸
    近日,柏林國家美術館館長烏多·蒂特曼(Udo Kittelmann)來到上海並擔任上海榮宅新展覽「寓言敘事」的策展人。展覽舉行期間,烏多·蒂特曼接受了「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的專訪,講述了他所理解的文化全球化、藝術家作為個體的意義以及繪畫的回歸等等,他說:「繪畫回歸的時代就會到來。對此我非常確信。
  • 專訪臺北市立美術館新任館長吳光庭
    就任記者會上,吳光庭提出當代、公共、環境叄項美術館未來的發展主軸,認為北美館應對當代藝術給予最大支持。美術館也不應只是官僚機制的一部分,必須體認到美術館做為公共機構的責任,進而推動大眾的美學認識與素養提升。同時也要思考環境跟美術館之間的互動,重視公共環境與未來發展,為提升北美館的整體進步而努力。編輯部(以下簡稱問) 首先想請您談談接任北美館館長的始末與決定的過程?
  • 「春雨工程」湖北美術館文化志願者 走進涼山彝族自治州
    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劉夢瑩)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根據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2020年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工作方案》的要求,春雨工程湖北美術館文化志願者團隊於2020年12月赴涼山彝族自治州,與當地的非遺傳承人、文化館工作人員、企業代表等進行文化交流活動,
  • 中國美術館館長範迪安今卸任 執掌中央美術學院
    中新網北京9月22日電 9月22日下午,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杜玉波到中央美術學院宣布:範迪安擔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這所中國最高美術學府迎來新的掌門人。  範迪安曾經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助理、副院長,在美術教育領域有比較充分的經驗,依其在中國美術館館長任上的業績和社會影響,美術界及輿論普遍認為有利於中央美術學院事業的發展。
  • 浙江美術館館長職務空缺近兩年後,新任館長現已就位
    浙江美術館館長職務空缺近兩年後,新任館長現已就位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2019-04-13 19:05 來源:澎湃新聞
  • 臺灣美術館館長:美術館不該設門票這道檻(圖)
    在臺灣美術界赫赫有名的黃才郎(見上圖),昨日攜臺灣策展團隊來到廣東美術館,舉辦展覽「感官拓樸:臺灣當代藝術體感測」。這也是作為臺灣最高藝術殿堂的臺灣美術館首次與廣東美術館聯袂策劃舉辦的展覽。館長黃才郎親自掛帥,攜陶亞倫、王德瑜等11位臺灣本土藝術家前來廣州,帶來了一個氣息鮮活、新穎年輕的展覽。
  •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堆積成山的雕塑 那就是我的生命軌跡
    2006年,《北京日報》的《吳為山雕塑感動觀眾》一文,報導了40多歲的吳為山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文心鑄魂」個展。他回憶:「過去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要60歲以上的著名老藝術家的作品才能在圓廳展出,時任中國文聯主席的周巍峙聽說後,就找了當時的中國美術館館長馮遠,說『藝術要有硬槓槓,年齡不該有。吳為山作品過硬,年齡不夠,我借給他』。」
  • 深圳市坪山區美術館、圖書館公開遴選館長
    坪山區美術館深圳新聞網坪山訊(記者 楊濤)日前,深圳市坪山區現面向全國公開遴選美術館、圖書館館長。據悉,兩位館長將按照坪山區高層次優秀人才的方式公開遴選,實行協議年薪制管理。坪山美術館(新館)、坪山圖書館(新館)位於即將落成的深圳東部文化新地標——坪山文化聚落,坪山區為「兩館」確定的目標是:具有全球視野,理念先進、品質卓越、專業領先,還要體現文化追求,樹立文化標杆,具備品牌吸引力、文化影響力和區域輻射力,要與創新發展主旋律相匹配,與創新型人才相適應的不一樣的「兩館」!
  • 民營美術館在「藝術」與「商業」間起舞——專訪寶龍美術館館長呂...
    對美術館而言,每一個展覽都是印象深刻的,每當做一個展覽,從前期規劃到執行推動,都融入了很多的心血。如果要回答印象最深刻,我認為是在時間上相隔最近的幾場展覽。包括「藝術史:40×40——從四十位藝術家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中國當代藝術」以及「韓國抽象藝術:金煥基與單色畫」群展。因為剛剛開始,所以感受更為深切。
  • 中國美術館館長範迪安:歡迎民間資本舉辦美術展
    原標題:中國美術館館長範迪安:歡迎民間資本舉辦美術展另一方面,我們在國際交往中也應該強調「對話式」交流,在家門口看到世界名作的同時也要看到,一些重量級、規模較大的美術展覽仍然比較少。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作為「社會辦文化」的增長點之一,由民間舉辦的美術展覽、美術交流活動日益活躍。以往國際上的展覽多數是在博物館、美術館舉辦,現在一些藝術區比如北京的798藝術區也經常有小型的展覽,我們應該肯定這種現象。
  • 記者探訪恢復開放的深圳博物館、關山月美術館 館長親自導覽 線上...
    深圳晚報記者 馮明 攝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湘波導覽。深圳晚報記者 楊慧3月24日起,深圳博物館、深圳美術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深圳畫院美術館等深圳各大藝術場館恢復對外開放。目前,深圳博物館展出三個展覽的含金量都很高:「天寶物語——深圳博物館自然標本徵集匯報展」「從地中海到中國——平山鬱夫藏絲路文物展」以及「茶甌香鼎話清閒——宋瓷與宋人的社會生活」。其中「從地中海到中國——平山鬱夫藏絲路文物展」是深博從海外引進的重磅展覽。葉楊介紹,為了讓這個展覽發揮最大化的文化功效,深博努力與收藏方進行了協商,目前達成了該展延期至5月的決定。
  • 「開創亞洲美術的新紀元——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即將舉行
    在今天下午於我館舉行的「第八屆亞洲藝術節新聞吹風會、亞洲藝術節會歌發布會」上,參會記者同時收到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東協中日韓主題會議」的介紹資料。據悉,「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東協中日韓主題會議」將另擇時間舉行新聞發布會。    2006年是中國與東協建立對話關係15周年暨中國東協友好合作年,根據國務院溫家寶總理的倡議,於8月31日在北京舉辦第八屆亞洲藝術節。
  • 館長對話|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陳維德:美術館可成問題討論平臺
    2017年8月8日,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館長陳維德來到上海中華藝術宮,與中華藝術宮執行館長李磊就兩館合作做進行了溝通。兩人從新加坡國家美術館計劃在2019年舉辦的林風眠大展借展談起,談及華人藝術研究、以及向世界介紹中國藝術的多樣性等話題。
  • 烏菲茲美術館館長:宗教藝術品該「回家了」
    針對這一現象,以收藏歐洲經典藝術名作而知名的義大利烏菲茲美術館館長艾克·施密特提議,義大利國家博物館和美術館應該將館內的宗教藝術作品歸還至各個教堂,從而使藝術能夠在更廣泛的範圍內傳播。這一提議也引發了對於宗教藝術品語境以及向教堂歸還藝術品的可行性的探討。
  • 由少年兒童擔任館長的美術館在北京開館
    8月18日下午,悅·少兒美術館在北京798藝術區正式開館,特別的是,美術館由25組6-17歲的少年兒童擔任館長並親自設計展廳、策劃展覽,通過自己獨到的視角去表達自己的願望、實現自己對於藝術的看法。 開幕式上,播放了來自美國、瑞士、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25組館長的自我介紹及開館宣言。
  • 館長對話|UCCA館長:如何在上海的辦公樓裡「造」美術館
    根據全國的布局,第一步肯定是要覆蓋北京和上海。我們知道上海這幾年的藝術生態發展得特別好,包括觀眾群體,這給了我們信心,去建立藝術與公眾的連接。具體到上海新空間的選址,這是我們和UCCA戰略合作夥伴嘉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合作項目。
  • ...工作動態 關於開展「志願者行動——基層圖書館館長培訓」2009...
    關於開展「志願者行動——基層圖書館館長培訓」2009年江西之行活動的通知 各設區市文化局:         為進一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設,促進基層圖書館的大發展大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