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劉夢瑩)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根據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2020年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工作方案》的要求,春雨工程湖北美術館文化志願者團隊於2020年12月赴涼山彝族自治州,與當地的非遺傳承人、文化館工作人員、企業代表等進行文化交流活動,送去了精彩的文化活動和豐富的藝術書籍,讓他們深入了解湖北的藝術資源,「零距離」感受暖心志願服務。
文化工作者們正在翻閱湖北美術館捐贈的藝術圖書。通訊員供圖
涼山州文旅局公共服務科科長石鵬、涼山州圖書館副館長張穎惠、喜德縣美術館館長唐英等出席啟動儀式。隨後,湖北美術館為來自涼山州17個縣的文化工作者帶來了兩場具有藝術特色的體驗工坊。
湖北美術館文化志願者華莉講授「漆韻·描漆」課程。通訊員供圖
「漆韻·描漆」大漆藝術體驗工坊運用傳統的描漆、螺鈿技法,結合四川地區彝族漆器、湖北地區楚式漆器的紋樣和色彩為藝術元素,將荊楚地區與巴蜀地區的漆文化相融合,為體驗者帶來全新的藝術體驗。
來自德昌縣文廣旅遊局的傈僳族傳承人熊國秀介紹了傈僳族傳統的波浪紋,簡單上下的波紋代表著傈僳族在遷徙過程中的不易與波折。另一位來自甘羅吉日坡文化中心的漆器傳承人李浩磊在課程結束後,與湖北美術館的文化志願者相互交流楚式漆器和彝族皮胎漆器的差異,感受不同文化碰撞的火花。「這次春雨工程的機會非常地難得,原來只嘗試過平繪的技法,今天的螺鈿課程是我第一次體驗。」他表示。
吉日坡文化中心的漆器傳承人李浩磊在志願者的協助下體驗大漆藝術。通訊員供圖
經過三個小時的課程,第一位完成的是金陽縣文化旅遊局的工會主席韋洪,他談到作為一名非遺工作者,這次課程給他的感受頗深,讓他更堅定了將民族地區手工藝發揚傳承的決心,民間工藝不僅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此次文化服務項目旨在以滿足當地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強各民族間文化交流,加快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發揮文化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
涼山州文旅局公共服務科科長石鵬對關心和支持本次活動的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表示感謝:「我們希望湖北的志願者們能夠常來西昌,多與我們交流,讓我們有更多學習的機會,同時也能開闊視野。同時湖北的藝術呈現對於四川的文化推廣來說也有不少的借鑑意義。」
近年來,湖北美術館共組織50餘名文化志願者前往湖南、甘肅、廣州、江西、河南等地開展培訓、交流等活動,將湖北文化送到群眾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