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彝海村脫貧攻堅見聞

2020-12-13 新華社客戶端

原標題:結盟泉水清又純——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彝海村脫貧攻堅見聞

從四川省西昌市出發,驅車近兩個小時,記者才來到位於大涼山深處的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彝海村。這裡是戰略支援部隊定點幫扶的一個村莊。

「今天一定要在家裡吃頓飯!」看到部隊的同志來了,結盟新寨結盟農莊的主人吉克莫薩和愛人俄覺加加莫,像見了久違的親人一樣激動。

環顧結盟農莊,一個個由圓木圍成的雅間風格獨特,讓人感受到濃鬱的彝族風情。

「過去我們家一年下來攢不下幾個錢,住的是土牆茅草屋。要不是政府和部隊援建了這個結盟新寨,我們一輩子可能都住不上這麼好的房子!」吉克莫薩的臉上寫滿了幸福。

「結盟新寨建起後,來旅遊的人越來越多,我家開的這個農莊,一年就能收入10多萬元。」俄覺加加莫動情地說,「共產黨和解放軍從來沒有忘記彝族鄉親,你們的恩情就像『結盟泉』的水一樣清澈甘甜,永遠滋潤著我們的心!」

俄覺加加莫的一席話,讓大家回憶起彝海結盟的歷史佳話。當年,紅軍先遣隊司令員劉伯承與彝族首領小葉丹在彝海邊歃血為盟、結為兄弟。結盟後,小葉丹表示派人護送紅軍通過彝族區,劉伯承代表紅軍贈送武器彈藥,授予小葉丹一面寫著「中國彝民紅軍沽雞支隊」的旗幟。

在戰事十分緊張的情勢下,紅軍將士仍然沒有忘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幫助當地群眾打通了泉眼,疏浚了泉水。從此,「結盟泉」便成為軍民魚水一家親的見證。

「結盟泉」位於結盟新寨的中心位置,泉水潺潺流淌,清澈甘甜。站在「結盟泉」旁,指著環泉而建的結盟新寨,退役軍人、彝海村黨支部書記馬強激動地說:「是黨中央的扶貧政策和部隊的鼎力相助,才讓我們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2016年10月,成立時間不長的戰略支援部隊與彝海村定下5年之約,著力幫助彝海村的老百姓脫貧致富。

「結盟新寨是我們打造的一個旅遊產業項目。」同樣是退役軍人的彝海村委會主任陳志華介紹說,結盟新寨投入使用後,遊客由2018年的4萬多人增加到2019年的12萬多人,營業收入翻了好幾番。通過開彝家樂、賣土特產、經營民宿等,許多家庭從貧困戶變成了富裕戶。

沿著黃牆紅瓦的民居拾級而上,記者遇到了坐在家門口曬太陽的吉根伍薩阿媽。多年前,她生了一場大病,留下半身不遂的後遺症,生活曾一度非常困難。

「是黨的好政策讓我不愁吃不愁穿。」吉根伍薩普通話說得不太好,為了表達感激之情,她豎起大拇指,「部隊派來的醫療隊幫我解決了看病難題……」

「為幫助解決她家的困難,在戰略支援部隊幫扶的花椒種植產業中,村合作社按每畝400元流轉了她家的土地,還安排她的愛人阿說瓦根在合作社務工。」馬強介紹。

在新修的水泥路上行駛了20多分鐘,記者來到居住在山頂的彝海村五組、六組。汽車在幼兒園門口剛一停下,飯菜香味撲鼻而來。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戰略支援部隊黨委認為,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抓手。為此,他們不但援建了彝海村學校、幼兒園的硬體設施,還籌措資金設立了獎學金、獎教金,激勵學生刻苦學習,鼓勵老師紮根深山。

採訪即將結束,記者來到彝海結盟紀念碑前拜謁先烈,兩旁鮮紅如火的臘梅競相綻放,仿佛在向革命先輩們喜傳佳音:彝族同胞和全國人民一樣,都過上了紅紅火火的幸福生活!(本報記者 安普忠 付 語 通訊員 郭文彬 陳元超)

編輯:楊茹

相關焦點

  • 索瑪花開日子紅——涼山彝族自治州精準脫貧成效顯著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新中國成立後從奴隸社會「一步跨千年」「直過」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大多數村莊位於大山深處,交通不便,自然條件惡劣。好日子不會從天而降,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涼山人將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正向絕對貧困發起總攻。
  •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適齡人口入學率創新高
    11日,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斯立坪小學的手工課課堂上,來自中建三局的志願者和學生們在製作「飛鳥」。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典型的深度貧困地區,去年底仍有貧困人口49.1萬。
  • 涼山法檢兩長同庭亮劍當庭宣判 為涼山禁毒防艾脫貧攻堅保駕護航
    2020年9月28日上午,涼山彝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陳某某、向某某、稅某某3名被告人販賣、運輸毒品一案。涼山彝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院長、二級高級法官範文清擔任審判長,涼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二級高級檢察官劉寧以國家公訴人身份出庭支持公訴。部分省、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十七個縣市法院和檢察院主要負責同志,被告人家屬,社會群眾、在校學生,新聞媒體等100餘人旁聽了庭審。
  • 冕寧縣幹群齊奮進 勠力戰脫貧
    全縣構建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全體幹部齊上陣的工作格局,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組長,縣委常委、副縣長為副組長,專項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和指揮部。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縣委常委會議室、政府常務會議室和脫貧攻堅指揮部一直處於連軸轉的工作狀態中,無數個夜晚都是燈火通明。
  • 孫川來自四川涼山冕寧縣,接到清華通知書前一刻還在工地打工!
    孫川來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當接到郵政局送來的清華錄取通知書那一刻前,他還在工地上揮汗如雨,積極籌備學費。
  • 「網紅助力涼山脫貧攻堅」走進普格——溫泉與民宿
    「網紅助力涼山脫貧攻堅」活動12月8日走進普格縣,網紅們推介旅遊資源的瀑布溫泉、民宿,以及地方特產烏洋芋、草莓等。展示脫貧攻堅成果,推介普格資源,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網紅們來到螺髻山峽谷裡的瀑布溫泉,螺髻山鎮上的朵洛荷民宿等採風,感受豐富旅遊資源的普格奇異風光。
  • 春風送暖大涼山——四川涼山的脫貧之路
    這裡是最典型的深度貧困地區、國家「三州三區」之一,當前正處於脫貧攻堅「啃硬骨頭」的收官階段。幹部群眾搶抓時機,奮勇向前,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基礎上,全力確保涼山彝族自治州如期脫貧。俯瞰涼山州甘洛縣眉山村。王雲攝/光明圖片涼山州美姑縣農作鄉依色村依託山勢地形,大面積種植玉米增收致富。
  • 決勝2020|講好脫貧故事 凝聚攻堅力量——「決勝2020」網絡主題...
    身體力行,講好脫貧故事脫貧攻堅一線的故事總是生動鮮活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好脫貧攻堅主題報導?網媒記者們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挖掘故事我寫稿子的時候,最喜歡挖掘人物的故事,通過人們質樸而細微的小細節側面反映採訪對象的工作生活。
  • 央視聯合拼多多涼山開啟扶貧直播 400萬網友圍觀副州長做彝族燉雞
    7月19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副州長楊卉,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委副書記、縣長黎平,廣東(佛山)對口涼山扶貧協作工作組駐喜德縣工作小組組長、縣委常委、副縣長黃禮泉,中央廣播電視臺總臺記者、喜德縣魯基鄉中壩村第一書記劉超陸續走入搭建在中壩村田間的直播間,向平臺消費者推薦喜德縣跑山雞、苦蕎茶、蜂蜜等扶貧產品。
  • 劉乾坤:涼山彝族的文化傳承
    涼山彝族自治州位於中國四川省南部,青藏高原東緣橫斷山脈北段,向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北起大渡河,南鄰金沙江。這裡是中國彝族最大的聚居區。涼山彝族千百年來在這片富有古老文化、神奇傳說、迷人的自然景觀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傳承和保留著中國彝族最古樸、最濃鬱、最獨特的文化傳統,創造了具有涼山自然封閉形態的包括天文、星相、曆法在內的獨特而優秀的民族文化。故而涼山彝族作為中國彝族中有鮮明地域文化特徵的彝族重要支系而倍受國內外的著名。
  • 央視美女記者王冰冰,穿上彝族服裝,涼山人看了都愛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村莊11月28日央視新聞「你好新時代」系列融媒體直播《我和我的村莊》走進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帶你感受「懸崖村」村民的新生活昭覺縣阿土列爾村位於海拔1300米的懸崖之上也被稱為「懸崖村」屬於國家「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隨著四川「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如今的「懸崖村」已經擺脫貧困換了模樣
  • 涼山越西:彝族同胞馬卡呢吉子的脫貧故事
    馬卡呢吉子的經歷正是涼山菸草「授人以漁」的真實寫照。走進他的家,地面乾淨整潔,客廳裡擺放著兩個大沙發,茶几上放著有「涼山菸草」字樣的菸灰缸,29英寸的電視機很是搶眼。廚房做飯用上了電飯煲,灶臺上沒有油漬,吃飯用上了木筷、瓷碗、盛湯用上了大瓷碗、湯勺。臥室衣櫃裡的衣物井然有序,乍一看根本不像是高寒山區彝族貧困戶的家。  「卡莎莎,卡莎莎,這些東西都是菸草公司贈送的!」
  • 300多名音樂家齊唱脫貧奔康讚歌!涼山彝族青年歌手受邀獻唱
    300多名音樂家共同唱響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成果的幸福讚歌。全體演職人員合影。/佛山日報記者張弘弢攝「唱青山 唱綠水 唱不夠 家鄉的今天呀,金不換 銀不換 換不來你的恩情暖…」晚上8時,序曲《我們在這裡》用彝族歌手的演唱拉開了表演的序幕,隨後《佛山佛山》《佛山節拍》《山的擁抱》《你是最好的》《這就是我們》六個部分共19首歌曲精彩唱響。歌詠了佛山在製造立市、文化建設、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豐碩成果。
  • 四川涼山森林火災已撲滅明火
    新華社成都5月11日電(張海磊、曾鵬)記者11日從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獲悉,5月7日發生在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與冕寧縣交界處的森林火災全線火場已無明火。目前,仍有消防員堅守,對殘存煙點進行清理。據涼山州發布的消息,截至10日16時,喜德縣境內過火面積約73公頃,冕寧縣境內過火面積約16公頃。當日共投入2640人開展撲救。
  • 彝族幹部布哈:脫貧,是一個有尊嚴的動詞
    在6萬多平方公裡的涼山彝族自治州,「三塊石頭圍火塘,屋裡同住牛和羊」,曾是貧困彝族群眾生活的真實寫照。但即使在那時,布哈也喜歡用這樣的語句來表達對故鄉深沉的愛:「薔薇幾度花,明月照誰家。」 布哈現在已經是武警涼山支隊執勤四大隊的副大隊長。作為大涼山之子,布哈始終心存一個夢想:有一天,大涼山所有的山鄉都是美麗和富足的。
  • 涼山彝族企業家協會成立
    涼山彝族企業家協會成立 來源:四川在線-四川日報 2010年03月21日06:58   本報訊(記者王雲)3月19日,涼山彝族企業家協會在西昌成立,協會將致力於促進涼山州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扶持彝族父老鄉親脫貧致富奔小康。
  • 多名網絡主播進駐四川涼山懸崖村,直播彝族年
    今日(11月21日)是彝族年,四川涼山懸崖村家家戶戶正在殺豬過年。昨天、前天,來自北京、成都、溫州等地的多名網絡主播進駐懸崖村,直播當地彝族群眾過年。↑懸崖村隘口,網絡主播們與村民一起直播。據介紹,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懸崖村」,72戶人家居住在這裡,分為一組和二組。阿土列爾村處於美姑河大峽谷斷坎巖肩斜臺地,所在位置就像3層臺階中間那級,海拔1400多米,與地面垂直距離約800米。
  • ​大涼山上留下脫貧攻堅足跡——航天建設四川布拖安全住房項目...
    布拖縣的脫貧攻堅任務有多重、多難? 有人開玩笑地說:全國脫貧看四川,四川脫貧看涼山,涼山脫貧看布拖。這雖然有些誇張,但涼山彝族自治州政府網站上是這樣表述的:「涼山是全國典型的區域性整體深度貧困樣本,截至2019年底,尚有300個村未退出貧困村、17.8萬人未脫貧,7個縣未摘帽。」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鄒超 ‖ 因地...
    因地制宜巧用彝族畢摩文化扶貧鄒 超 2018年,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脫貧攻堅工作綜合評分在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排名第一。2019年,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評為「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 學好普通話給脫貧攻堅增添動力
    四川涼山是深度貧困地區和彝族聚居區,學前兒童普通話普及程度低的問題是當地脫貧攻堅「短板中的短板」,也是貧困代際傳遞主要因素之一。不會普通話,一度成為阻礙當地群眾與外界交流的攔路虎。不僅大人,就連讀書的娃娃也因聽不懂老師講的普通話而失去自信。(8月30日《四川日報》)扶貧先扶智,扶智從教育抓起,抓教育要從學習普通話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