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祥在央視工作時間長達55年,他渾厚、磁性般的聲音徵服了億萬觀眾,是央視主持人中當之無愧的一哥。從1984年起,他先後主持過13屆春晚,伴隨多少人度過難忘之夜!2019年,趙忠祥獲得「70年70人.傑出演播家」的稱號。許多人看著《動物世界》長大的觀眾,現在已經人到中年。聽聞趙忠祥去世的消息,深感歲月滄桑,人事無常。
諸多趙忠祥的好友、同事發文表示悼念。根據最新消息,趙忠祥告別儀式將在1月20日上午10點在八寶山殯儀館舉行。
主持人楊瀾也發文悼念趙忠祥,字裡行間能感受到她的傷心,楊瀾表示1月12日已經去醫院看過趙忠祥,當時趙忠祥已處於昏睡中,楊瀾說:希望他聽見了我的話。1月16日上午,著名主持人董浩在微博發文悼念趙忠祥,還曬出與趙忠祥的照片。
1月16日,馬伊琍發文悼念去世的趙忠祥老師,但卻因為一個歧義的詞彙而被罵慘。馬伊琍一直在刻意營造自己的「文藝女青年」的人設,這一次太緊太緊張了,弄巧成拙。馬伊琍配文稱:「那陪伴我們長大的一汪醇然又沉浸的聲音,終於離我們而去」,馬伊琍用「一汪」來形容聲音,怎麼讀都不太舒服,一種故作文藝青年的姿態躍然紙上。但再「彆扭」的形容,也不及她後面的那句「終於」。在我們一般的語境中,「終於」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之後出現的情況,有「期盼」之意。
果不其然,馬伊琍的悼文發表後,無數網友就提出質疑:「為什麼要用終於?」這種場合,直抒胸臆不好嗎?非要轉彎抹角的武文弄字。形容聲音的形容詞可以用「醇然」和「沉浸」這兩個詞嗎?特別是「沉浸」這個詞不是動詞嗎?所以馬伊琍這次似乎真的有點文藝過了頭,馬伊琍這次之所以人設翻車,主要在於以前一直給人活得通透和知性的感覺。其實人設這種東西,大概也只有粉絲會接受。馬伊琍的許多文字路人一看就特別中二,裝X氣息濃厚,但粉絲戴濾鏡一看就像發現了新大陸:我家偶像好有內涵!
其實喜歡顯擺文字也無所謂,很多人也喜歡在社交網絡長籲短嘆、感慨人生,只是有點中二,讀書不多而想表現得太多,不是什麼大問題。可是在團隊操作和粉絲吹捧下,一下子被架到文化人的高度,被人揪到錯誤就很尷尬了。但如果把這件事放大到明星是否需要文化,那答案是肯定的,且不論是明星還是普通公眾人物,都應該有更高的文化素養。
其實這也不能全怪明星,其實明星每天都很累。如果發微博的時候檢查到自己某些細節上的錯誤,那麼也不會受到這麼多人的批評。說起娛樂圈裝文藝的明星,其實大多都是人設的設定。但是人設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設定,稍有不慎就會弄出笑話。
平常馬伊琍一直走的是文藝女青年路線。也希望做事說話謹言慎行,以免翻車。不過金無足金,人無完人,應該說一百個人有一百種看法,站的角度不同,理解的意思也就不一樣,作為演員只要能給觀眾帶來好的作品就行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