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和馬克思》黏土動畫,沒有震撼的場面,故事反而更貼心了

2020-12-20 東靈聊動漫

放假了,安利個動畫電影《瑪麗和馬克思》,實乃假期安神之佳品。

先來聊聊這動畫多牛

《瑪麗和馬克思》Mary and Max是一部2009年出品的澳大利亞黏土動畫,整部動畫片是由大約132480張獨立的畫面製作而成。5年時間,212個黏土人,394個瞳孔,475個微縮的道具,808個Early Grey牌的泡茶袋。2位服裝設師和147位裁縫給黏土人做衣服。辛苦總有回報,這動畫獲得了2009年安錫國際動畫影展最佳動畫長片、柏林國際電影節水晶熊獎及渥太華國際動畫電影節最高獎。

再來聊聊這動畫沒什麼

查來的資料如下,電影的製作成本824萬美元(預算8,000,000澳元)而票房只有171萬美元($1,712,085),不賺錢,沒票房。這動畫電影沒有3D技術,沒有大場面。東靈君觀看的過程,沒懸念,也沒有特別的期待。

《瑪麗和馬克思》的故事

這是部真人真事改編的半自傳電影。動畫片拍自傳,意料之外。故事簡單得不可思議。住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8歲小姑娘瑪麗很孤獨,住在美國紐約的肥胖中年油膩男馬克思患有自閉症。無巧不成書,他們成了筆友,一封又一封,兩人持續了20年的洲際通信。信件話題涉及廣泛,吃喝XX、生命的起源與終結、女人男人、精神病等等。不定哪封信就會觸動觀眾的神經,引起共鳴。

因為時間跨度很大,兩位主人都有足夠的經歷,愛情、友情、親情在他們來看別有一番滋味。二人交流的過程就是一個修正感受重新體會的過程,觀眾也跟著一起進行了一次漫長的心靈之旅。

東靈君的幾個推薦理由

這電影討好的不是大眾。讀過舊文《鬱悶老闆娘的一句氣話,毀三觀,治癒系動漫的美好印象消失殆盡》的漫友對「討好」二字不會陌生。這電影討好的不是主流觀影人群,自願成為小眾電影,獎拿了不少,票房卻不理想,可見一斑。敢拿錢這麼拍,可以說製作方是有自己的追求,他們討好自己,討好評委,討好良心,是一部有很勇氣的電影。就衝這份勇氣,也值得一看。總有那麼一群做動畫,是出於興趣出於喜愛,而不是為了票房和點擊率。他們值得尊敬,值得回應。

這電影能給你一個久違的觀看體驗。心平氣和,中正安舒,東靈君找不到個合適的詞去形容這種狀態,和心流類似吧。看前20分鐘的時候,東靈君睡著了,醒來以後重看,就進入狀態了。久違的專注力,遠離嘈雜浮躁,這感覺真好。沒有那些花裡胡哨的技術技巧,注意力反而能更加專注的故事上,對人物的眼神、動作、話語,對布景道具等等細節感知力好像都提升了。

如果大片看膩了,日系動漫看膩了,把這老電影補一補還是很不錯的。遠離嘈雜,心或寧靜。

感受下《瑪麗和馬克思》的精彩臺詞

我原諒你是因為你不是完美,你是不完美的,我一樣。人都不完美,比如我公寓外面的男人亂扔垃圾。年輕時,我想變成除我以外的任何一個人。……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必須適應它們,然而我們能選擇我們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你。……You are my best friend. You are my only friend.

結尾福利:認認真真做點不去討好別人事真好。

相關焦點

  • 《瑪麗與馬克思》:這一部黏土動畫片,卻看哭了很多成年人
    《瑪麗與馬克思》:這一部黏土動畫片,卻看哭了很多成年人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部黏土動畫片,名字叫《瑪麗與馬克思》,這部動畫出自澳大利亞,雖然看起來是兒童題材作品,實際上卻是拍給大人看的。當時一上映,便引起轟動,十分能引人共鳴。
  • 電影推薦 真實的童話《瑪麗與馬克思》
    瑪麗與馬克思  外文名稱 Mary and Max  中文譯名:瑪麗和馬克思/瑪麗與馬克思  類 型: 動畫   導 演: 亞當艾略特 Adam Elliot   編 劇: 亞當艾略特 Adam Elliot   攝 影 Cinematography
  • 《瑪麗和馬克思》:不是只有完美的人,才配愛自己
    這句話出自黏土動畫電影《瑪麗和馬克思》,這也是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和介紹的電影。不過介紹之前,想先就這句話跟大家聊一聊。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點。聖人總是讓人到敬畏,感到離我們很遠,而有缺點的平凡人更能讓人感到親切。說不定你的缺點讓你在別人眼中顯得更加可愛、容易接近。不是只有完美的人才配愛自己,即使我們滿身缺點,也值得被愛,不僅被別人愛,也被自己愛。《瑪麗和馬克思》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關於兩個並不完美的人的,有愛的故事。
  • 黏土動畫:捏小人過把導演癮
    除了立體的卡通泥人,平面的手繪漫畫,同樣可以變成可愛的動畫。小朋友們在拷貝箱的輔助下,用繪圖紙和彩色蠟筆繪製一張張動作連貫的卡通人物,動漫老師就會為小朋友的作品進行掃描和剪接處理。小朋友們如同「小宇宙」爆發的想像力,讓從事了動畫行業二十餘年的仇耀康也常常受到啟發。「草根」與頂尖,黏土動畫各有各特色據青少年科技館的動漫老師仇耀康介紹,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和縮寫,隨著現代傳媒技術的發展,動畫和漫畫之間聯繫日趨緊密,兩者常被合而為「動漫」。
  • 致我最親愛的你,重溫經典動畫電影《Mary and Max》瑪麗與馬克思
    《Mary and Max》中文名《瑪麗與馬克思》這部黏土動畫電影上映於2008年,根據導演的一段親身經歷改編而來,講述了一對越洋筆友長達18年純真友誼的故事。雖然影片看起來像是兒童題材,但實質是拍給成年人看的一部能引起人共鳴的優秀電影。
  • 《瑪麗和馬克思》你笨拙的樣子真可愛
    馬克思當時44歲,體型肥大,患有阿斯伯格症候群,自閉,焦慮,不會識別情緒和與人社交,從小被父親拋棄、母親也隨之自殺,沒有朋友親人,沒有能夠正常經營的工作,用紐約人的眼光來看,大概這就是「loser」。收到瑪麗稚嫩的手寫信和一幅幅蠟筆畫後,馬克思的第一反應,是焦慮。
  • 《瑪麗和馬克思》:年輕的時候,我想變成任何一個人,除了我自己
    我覺得這句詩很應景一部澳大利亞的粘土動畫電影——《瑪麗和馬克思》。這部片子自2009上映以來,就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豆瓣排名第82,評分高達8.9,可見非同凡響。故事很新穎獨特:兩個相距遙遠的筆友長達20年的友情,怪異卻純真。
  • 《瑪麗和馬克思》:這些醜醜的小東西教會了我,要學會與自己和解
    這應該是我第一次看這樣只有黑白色調的電影,影片一開始充滿了無趣,我按了好幾次的暫停鍵,猶猶豫豫間把這部沒有特效,幾乎就是靠旁白講故事的影片看完了。【電影簡介】影片講述的是兩個筆友的故事,一個是8歲的瑪麗,一個是44歲的馬克思,這對忘年交身處於兩個不同的大洲。瑪麗是一個頭上有胎記,長得不好看的小姑娘,用影片中的話來說就是「雙眼是雨後泥潭的顏色,胎記是便便的顏色」,正因為此,她渴望朋友,但又害羞自卑。
  • 電影《瑪麗和馬克思》影評
    電影《瑪麗和馬克思》2009年上映於澳大利亞豆瓣評分:8.9信件穿越海洋,像坐上時間機器。瑪麗是與自卑搏命的前半生。馬克思是向自卑繳械的後半生。瑪麗求助於未來的可能性。甚至使用譁眾取寵式的自我出賣,換取自信。可是,自信不代表自尊,自信越是膨脹,自尊就越是脆弱。
  • 黏土工匠:讓一把「泥巴」講故事
    深讀 人物文博會人物誌這一屆文博會,廣東省全省21個地市全部參展,再一次實現了「滿堂紅」,不少地市更已經連續多年組團參展,除了傳統傳承外,創新發展的意味更濃。肇慶館中一部正在播放的黏土定格動畫就吸引了不少人圍觀。
  • 電影《瑪麗和馬克思(2009)》Part1-中英文對照臺詞劇本
    更多內容請百度搜索:可小果[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瑪麗和馬克思][蒙威夫利歡迎您 1972年度清潔小鎮][萊明頓方向][1976年 澳大利亞瑪麗希望他多陪陪自己Mary wished he'd spend more time with her 少和他那些死去的朋友呆在一起And less with his dead friends.
  • 看完這個黏土動畫幕後的花絮,我只想給這些幕後人員豎起大拇指!
    這一部電影與大家平常經常觀看的真人演繹,或者是動畫電影不同,這是定格動畫裡黏土動畫的一種。而與別人想像中不同的是,這種黏土動畫並不比其他電影的製作容易,當中融入的心血更是無可估量!當進入這部電影的背後,才會令人明白當中的迷人。
  • 人受傷的傷口是怎麼癒合的3D動畫演示全過程,場面太震撼!
    人受傷的傷口是怎麼癒合的3D動畫演示全過程,場面太震撼! 來源:天天學點新知識 原標題:人受傷的傷口是怎麼癒合的3D動畫演示全過程
  • 盤點《小羊肖恩》一部充滿童趣和溫情的黑色幽默動畫片,你看過嗎
    尋人的故事並不少見,但小羊肖恩那可愛又淘氣的樣子實在令人喜歡,特別是終於找到主人的時候真是很感人,整個故事很細膩,讓人感覺非常溫暖。可愛的黏土動畫,沒有對白,充滿童趣,還原動畫原本的樣子。有趣的故事,幽默和小惡搞很贊,看到毒師還是笑了。房間裡的豬還是想起來了動物莊園。 音樂不錯的,黏土動畫太辛苦了,大大的贊。
  • 捏出來的創意——拍拍二手廣告宣傳片引領黏土動畫新風潮!
    近些年來,以動畫為呈現形式的文藝作品或以動畫技術為載體的營銷創意,不斷得到市場,尤其是年輕觀眾的追捧和喜愛,為了迎合年輕群體,打造更具創造力、親和力的品牌形象,一些品牌向「動畫片」伸出了橄欖枝。這其中,京東集團旗下二手交易平臺拍拍的品牌宣傳片,就奉獻了一場精彩案例。
  • 原來動畫電影也可以這麼好看!推薦幾部超級好看的動畫電影
    《通靈男孩諾曼》以獨特的萊卡動畫工作室美術風格以及人物設計,為大眾創造了一個看似詭異的靈異故事,但蘊含了自我認同的嚴肅議題,本片也利用彩色立體印表機輔助,為定格動畫立下全新的技術和格局。2,2009年《瑪麗和馬克思》,獲得2009年法國昂錫國際動畫影展最佳動畫長片獎,柏林國際電影節水晶熊獎及渥太華國際動畫電影節最高獎每個人都不完美,每個人的人生也總是不完美的,這不是一部迪斯尼電影,所以不會有Happily ever after。
  • 《魔道祖師》黏土定格動畫來了,忘羨聯手除邪祟,汪嘰害羞耳朵紅
    《魔道祖師》定格動畫來了,忘羨聯手除邪祟,汪嘰耳朵又紅了《魔道祖師》動畫官博除了發眾人合照來慶賀六一,還發布了一個Q版黏土的定格動畫。只有簡單的黏土人,沒有配音和臺詞,但是特效精良,故事有趣,背景音樂歡脫,展現出來的效果,非常棒。定格動畫中,汪嘰一出場就是拿著撥浪鼓。這是《魔道祖師》第二季動畫中的原創菜單,小時候的汪嘰,拿著撥浪鼓遇到了小時候的羨羨。看樣子,黏土人汪嘰想要把這個撥浪鼓送給羨羨玩。雖然是黏土動畫,但是汪嘰的表情真的很豐富。
  • 從宮崎駿新作《安雅與魔女》,3D霸屏的時代,黏土和2D呢?
    據說當時手稿每一個分鏡頭,全部手繪完整,並且從動畫畫風上細節的處理,冷暖色相銜接,並且全部都是中國古典風格的音樂。人物是選自中國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的角色,並且故事的來源也是出自這裡。然後在畫風上加入中國水墨畫風格,更是彰顯了國漫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