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6 16:04 | 紹興晚報
魯迅風情園水榭
「何處生春早?春生池榭中」。立春之後,地氣回暖,春意萌動。江南水鄉紹興的亭臺水榭,如春意萌生其中,自成美景。上周,晚報「人文周刊」刊發《碧霞池內果真有亭臺樓閣、水榭迴廊》一文後,引起眾多讀者關注。人們在關注碧霞池是王陽明「天泉證道」之所的同時,也關注水榭到底是什麼?碧霞池內為何建有水榭?江南水鄉的水榭到底有何特色?
江南水榭 明朝時達到高峰
「山田雨足心無事,水榭華開眼更明」。在文人墨客的眼中,水榭是「新霽煙雲」之處,「林泉繞舍」之所。
水榭是指建於水邊或水上的亭臺,是供遊客休息、觀賞風景的中國傳統建築。東南大學建築學院講師、清華大學博士徐瑾告訴記者,最初,榭是指建在高臺上的建築,即「臺上有屋」,在高臺上建造房屋最初是為了防水、防潮和防禦。春秋到漢代期間,臺榭的功能不再局限於基本的使用功能,逐漸演變為皇家彰顯宏大形象的建築形式。歐陽修在《新唐書》中提到:「古之陂池臺榭,皆在深宮重城之內。」臺榭的另一個功能是觀景,由於可以獲得良好視野,漢代稱之為「觀」或「起觀宇」。漢代之後,隨著建築技術的進步,基本不再建造高臺榭,但仍在地勢高處建榭,以獲得良好的景觀視野。「可以居高明,可以遠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處臺榭」。
徐瑾介紹,將榭建於水邊,同樣可以得到好的景觀視野。有記載的水邊榭的圖像起源於東漢中晚期。水邊的地面相對複雜,建造難度較高。建築通過層層遞進的形式逐漸升高,最高處則通過懸挑的形式探出水面,以獲得更好的親水性。支撐技術的提升,為臺榭向水榭轉變,以及水榭成為常見的建築形式提供了可能。
徐瑾說,明朝文人興盛,一些文人愛好書法、詩詞、繪畫,同時也熱愛園林,他們將個人志趣和藝術設計融入園林之中,將中國古典園林推向了設計、藝術和思想的巔峰。現在,大家所能看到的古代園林水榭,大多在明清時期建造。水榭趨向於提供一種社交空間,文人在水榭上飲酒賦詩,或是作為演出戲曲的舞臺。明朝計成《園冶》在「屋宇」一章中寫到:「榭:《釋名》云: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邊,或花畔,制亦隨態。」(榭,憑藉的意思,借風景而設計建造的,或在水邊或在花叢旁,形制靈活隨不同的環境而異)。為了更好地實現觀景和點景的目的,水榭應選址於水面開闊或者空間開敞之處,坐落在池岸南側,觀北側之景的朝向是水榭設置的通常做法,正如古人所說:「亭臺水榭交相印,總是人間好光景」。
王陽明故居碧霞池內為何會建有水榭?碧霞池水面開闊,風景怡人,此處建有水榭,並建有天泉橋,方留下中國哲學史上「天泉證道」之佳話。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碧霞池中考古發現水榭的遺址遺蹟,不僅證實了天泉證道的確發生在碧霞池上,也證明一種明代望族流行的做法,即在家中水面開闊之地或在景色怡人之處,會建構水榭迴廊。
蘭亭墨華亭
功能多樣 充滿詩意的文化會客廳
在哈蘇攝影大師、文化創意專家董建成眼中,水榭是突出於水邊或凌空於水上的建築,是美和藝術的象徵。他拍下了紹興的許多精巧水榭,留下了水榭獨特的建築之美。
董建成告訴記者,現在紹興許多地方還有水榭,但特別獨特的水榭不太多了。魯迅故裡風情園內的水榭,是紹興比較完整的水榭建築。這個水榭恢復的時間較晚,但其建築構件都是清末至民國初年保存下來的。復建時,水池中只剩下石頭做的橋基。石板一頭搭在岸上,一頭搭在水榭之上,岸邊有凹槽。
「嵊州金庭王氏宗祠水榭於明代1512年建成,水榭周邊有迴廊,三邊臨水,水榭面積有50平方米左右。它也是一塊橋板通到水榭上,中間有橋梁,整個水榭和橋連成一氣,古色古香,顯得十分美觀,這是我市目前留存比較完整的明代水榭。」董建成說,他曾多次到嵊州拍攝王氏宗祠裡的古代水榭。
蘭亭右軍祠的墨華亭,也是一處典型的水榭,它四面臨水,周邊有迴廊,精巧雅致。東湖景區內茶室、水鄉戲臺也是水榭,這裡的水榭都是三面環水。
越城區鄒家老臺門的民宅裡,還有一處明清時期的水榭,現在旁邊只剩下一點點水面。但整個水榭保存得不錯,古色古香,雖然水榭許多地方已破爛,但窗、頂等建築構件仍在,水榭邊還有很小的曲橋,石板架在水上。古鑑湖一帶,建有許多亭臺樓閣水榭。登上樓臺榭閣,滿眼水鄉風光,令人心曠神怡。
董建成告訴記者,紹興的水榭有很多種,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功能,有的水榭功能則是複合的。有飲酒會客的,有釣魚的,有唱戲的,還有讀書的。像鍾堰戲臺、東安戲臺就是歌臺舞榭,諸暨趙家鎮一民宅內有專門用來讀書的水榭。古時,水榭如天然渾成,與周邊的風景相映相通相融,讓人不出家門,就能享受山水之美和自然之樂。一座座水榭,成為充滿詩意的文化會客廳。
金庭王氏宗祠水榭
獨特藝術 紹興應加大保護力度
「落花風裡酒旗搖,水榭無人春寂寥。何許長亭七十五,野鶯煙樹綠迢迢。」
在文人的筆下,水榭是藝術的符號,與風景圖畫聯繫在一起,「水榭汀橋曲曲,風林雲磴層層」,充滿著美感。
徐瑾告訴記者,江南私家園林中,由於園林和水池的面積有限,水榭的尺度通常不大。為了在形體上與水面相協調,水榭通常呈現水平的態勢挑在水上,下部以石樑柱結構或用湖石作為支撐,榭挑出水面,如同浮於水上,而水深入到榭的底部,水與建築相融合一。鄰水面開敞,有欄杆,有時榭中設木雕屏風,可扶欄賞景,也可作為舞臺或戲臺。屋頂為四角攢尖式或歇山頂,四角翹起,顯得輕盈纖細。建築整體裝飾精巧、素雅。
紹興歷史上園林建築很盛,許多園林中都建有樓臺水榭,留存下來的水榭已不多,堪稱寶貝,如蘭亭右軍祠墨華亭、魯迅故裡的水榭、金庭王氏宗祠水榭等。中國比較典型的水榭,有許多在蘇州,如拙政園小滄浪、芙蓉榭,網師園的濯纓水閣、耦園的山水間、留園的活潑潑地等,這些水榭,令人想起「細絲搖柳凝曉空,吳王臺榭春夢中」的詩句。此外,上海南翔古漪園的浮筠閣也很有名氣。
徐瑾表示,紹興的水榭不僅是江南建築的代表,也是紹興建築設計藝術的代表。對於現存的水榭,應該加大保護力度,對存有遺址的水榭,應該以修舊如舊的方式,儘可能加以恢復。像這次王陽明故居碧霞池發現了水榭遺蹟,應該盡力恢復這一水榭,讓「天泉證道」這一故事場景重現紹興。
(原標題:《江南水榭,充滿詩意的文化會客廳!紹興還留存一些古代水榭,應加大保護力度》,原作者周能兵。編輯阮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