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公園 - 中國臺灣網

2020-12-20 中國臺灣網

 

              中正公園大觀音像,為基隆象徵地標

  中正公園,舊名旭岡、旭丘,位於基隆市區東北側,基隆港東岸的山丘上,是基隆市最重要的公眾開放空間,也是基隆代表性景點之一。日據時代開始闢建,昔日曾以旭岡觀日名列「臺灣八景」之一。除了公園設施之外,許多機關學校也位於園內。公園佔地寬廣遼闊,各設施依山而建,園內環境幽靜,風景宜人,也是基隆市民平日的休閒去處。

  園區介紹 
 

  中正公園舊稱旭岡公園,於1950年由市府闢建,公園本身共分成三層,大門(行人入口)位於信二路上(信二路停車場正對面),可拾階而上,或由側邊的斜坡步行而上。車行入口則位於信二路壽山路口(基隆市警察局位此路口)。

  第一層:從大門進入後可見基隆忠烈祠(原為基隆神社)。公園內許多運動休閒設施多位於此層,如兒童樂園、溜冰場、網球場、籃球場、中正亭等。旁邊有臺灣遺蹟枕山炮臺,相傳是劉銘傳於攻法時所興建,可供遊賞。 
 

  第二層:為基隆中元普渡祭典的主場所——主普壇所在,內有民俗文物館。每年農曆7月15日中元節時,整個場地人山人海,場面十分壯觀。 
 

  第三層:觀海亭為公園最高處,此區也是大佛禪寺及市立中正初中所在。 
 

  大佛禪寺座落於基隆市中正公園壽山之巔,居高臨下,全市風光一覽無遺,大佛禪寺前身是在基隆市仁愛區文安裡陋巷內的一間佛教講堂,開山普觀法師自幼隨母出家,大發弘願,經多方覓尋,擇定中正公園山頂,1969年大佛開光揭幕,由印順導師主持。大佛禪寺採唐代佛教寺院建造,樓高四層,內有大雄寶殿、圓通寶殿、佛教講堂、彌勒殿、觀音殿、琉璃殿、功德堂及禪房等,美輪美奐,雄偉壯觀,可供觀覽及參拜。

  寺前廣場最顯眼的地標為一尊高達22.5米(74臺尺)的白色觀音大士像,為基隆市最具代表性的景觀,是當時全臺最高的佛像。觀音像內分為五層,可登上佛眼中鳥瞰基隆全景,在觀音像的兩側,有兩頭巨大的金獅坐鎮,十分祥和莊嚴。觀音像周圍也立了十八座羅漢的雕像,每尊表情、動作都不一樣,十分生動,相當有趣。

  觀音像前的廣場,可以俯瞰整個基隆港以及市街景象,視野非常的開闊,尤其黃昏之後,由這裡觀看基隆夜景,別具特色。

  園內其它景點及設施 
 

  基隆市議會
  電信山
  崇右技術學院
  役政公園
  二沙灣炮臺(海門天險)
  十八羅漢洞

 

  未來規劃 
 

  近幾年來,因為主客觀因素,中正公園流失大量遊客,而逐漸失去往日風採。李進勇擔任市長後,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振興計劃,計劃將中正公園轉型成為休閒園區。在其任內完成了役政公園後,又規劃將中正公園分為八大園區。但並未完成。2006年8月10日,中正公園遊泳池——活水會館啟用,為基隆市第一個以BOT方式興建的公共設施,為中正公園再添一個休閒景點,也象徵中正公園再造跨出一大步。

  相關資訊 
 

  觀音像開放參觀時間:上午09:00至下午05:00止;洽詢電話 02-2420-1122。
  活水會館入場費(票價):成人票(不分平假日)220元(新臺幣,下同)、學生票170元、兒童票150元
  未來計劃推出記名1年期的會員卡、家庭卡、公司團體卡及遊泳教學等。

 

  交通方式
 

  公共運輸:可搭基隆市公共汽車201-信義初中線、202-深美小學線、或203-深澳坑線,在署立基隆醫院站下,再由信二路、壽山路往上行約0.9公裡(步行約需20~30分鐘)。 
 

  自行開車:從中山高出大業隧道後→靠右往東岸高架橋方向,下橋後往中正路方向直行,過市立文化中心後→右轉信二路,最後在市警察局路口→左轉壽山路,即可進入中正公園。沿指標往上坡→即可到達頂層的大佛像,約10分鐘。

 

 

相關焦點

  • 中正大學簡介 - 中國臺灣網
    中正大學校徽校訓,校花是豔紫荊,於1989年7月1日正式成立,1989年正式招收中國文學研究所等5所碩士班研究生,首任校長由林清江擔任。  歷史   1986年當局宣布籌建中正大學   1987年2月成立籌備委員會   1987年12月成立籌備處   1989年7月1日正式創立中正大學   1989年8月1日借用嘉義師範學院民雄校區作為初期校區   1989年10月18日召開第一次校務會議,通過校徽、校歌及教師評審委員會組織章程
  • 臺灣去年逾千萬人次參觀中正紀念堂(圖)
    「中正紀念堂」去年曆經改名、拆匾風波,人氣紅不讓。臺灣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國臺灣網2月4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儘管民進黨當局極力地「去蔣」、「去中」,把「中正紀念堂」改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但是蔣介石人氣仍然不減。臺北市觀光傳播局公布該市十大旅遊景點,其中「中正紀念堂」排名第一,蔣介石曾居住過的「士林官邸」排名第八。
  • 走進臺灣中正紀念堂
    臺灣中正紀念堂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中正紀念堂和自由廣場也是旅行者必到的地方。整個園區,包括中正紀念堂、音樂廳和戲劇院,還有外圍的公園。 臺北地鐵「中正紀念堂」站,與其他地鐵站不同之處是上面覆蓋的琉璃瓦與中正紀念堂頂部的瓦是同一顏色。
  • 臺灣中正紀念堂「去蔣化」 威權紀念品被下架
    【觀察者網 文/李東堯綜合】每年2月28日臨近,臺灣不少地方總會掀起「去蔣化」行動,今年是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的第一個「二二八」,當然更加不會例外,從在野到執政,「二二八」仿佛一直被認為是民進黨的一張狙擊國民黨的重要牌。 今年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0周年,近日,蔡當局以「轉型正義」為名,對臺北中正紀念堂「去蔣化」,臺「文化部」宣布禁止紀念堂售賣有關蔣介石的商品。
  • 江西省長鹿心社到臺灣中正大學參訪(圖)
    中國臺灣網8月24日嘉義消息8月23日,江西省長鹿心社一行參訪臺灣中正大學,並向臺灣中正大學贈送加蓋原「中正大學關防」的臺灣中正大學校訓書法條幅、原「中正大學」藏書影印本、兩校友好交往畫冊。中正大學校長吳志揚向鹿心社贈送「百年樹人碑」及中正大學出版品。原「中正大學」由1940年6月由江西省政府於臨時省會——泰和縣創建,首任校長為著名植物分類學家胡先驌。該校後來成為江西師範大學的前身。臺灣中正大學建校於1989年7月1日,位於嘉義縣境內,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校訓為「積極創新,修德澤人」,現任校長為吳志揚教授。
  • 臺中市文化資產一覽表 - 中國臺灣網
    >023歷史建築臺中高農臺中市臺中路自來水廠臺中市雙十路035歷史建築公賣局第五酒廠臺中市復興路036
  • 中國臺灣中正紀念堂,值得好好看一看
    過去,大陸遊客到臺灣旅遊的時候,中正紀念堂是一定要去打卡的景點之一。中正紀念堂所處的這處廣場,原本就叫做中正紀念堂廣場。2007年被臭名遠揚的阿扁倡導的所謂「正名運動」,硬生生地將中正紀念堂廣場大牌坊上的的「大中至正」牌匾拆下,掛上了「自由廣場」的名字。
  • 臺灣中正大學校長吳志揚率團來訪中國人民大學
    6月23日上午,臺灣中正大學校長吳志揚一行7人訪問中國人民大學,紀寶成校長會見臺灣客人,並籤署兩校交流合作協議和學生交換協議。  紀寶成校長對臺灣中正大學校長代表團一行的來訪表示熱烈歡迎,並簡要介紹了中國人民大學的歷史沿革及學科特色。
  • 臺灣民主紀念館今日改回「中正紀念堂」(圖)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今天將拆除「臺灣民主紀念館」匾,為防止意外發生,警察昨天入夜後即站崗待命,並淨空「自由廣場」內的民眾。「中正紀念堂」管理處19日晚間在「自由廣場」牌樓下張貼公告,警方20日凌晨出動百餘名警力,連夜架設路障;外傳是「中正紀念堂」牌匾掛回的前置作業。
  • 新興區 - 中國臺灣網
    新興區(Sinsing District)位於臺灣高雄市中央地帶,北臨三民區,西鄰前金區,東及南接苓雅區,境內金融機構,公司行號等林立,為高雄市重要的商業中心。臺灣過去慣稱可以行船的河川為「港」,未開發的荒地為「埔」。過去該區為一片荒地,北界高雄河的支流,因盛產「魚逮魚」(相傳為鯉魚)而被稱為「魚逮港」,後人根據臺語諧音改稱「大港」,而該區就是位於河畔的荒地,故得名。    該區在早期系以農業為主,區內灌溉渠道蛛網密布,在1941年高雄車站遷至大港埔,再加上「昭和通」(今中山一路)的開闢後,使得該區得以迅速繁榮發展。
  • "獨派"稱中正紀念堂無藝術價值 叫囂"拆掉後種樹"
    摘要:民進黨「立委」劉世芳早前明確指出,「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有關「威權象徵」的主要目標是「中正紀念堂與桃園兩蔣陵寢」。就「中正紀念堂的存廢」議題,「臺獨」分子、臺灣建築師鄭自才近日受訪時聲稱,建議拆除「象徵威權」的中正紀念堂,拆除後可改建為公園或種樹。
  • "綠委"叫囂改中正紀念堂為菜市場:幽默地去除威權
    繼「臺獨」分子鄭自才叫囂「拆除中正紀念堂後可改建為公園或種樹」後,民進黨「立委」姚文智24日受訪時聲稱「中正紀念堂可以轉型成臺北故宮二館或菜市場」,讓「轉型正義」趕快實現,他還稱這是「最幽默的威權祛魅方式」。
  • 第二屆津臺養老論壇在臺灣中正大學圓滿舉辦(圖)
    第二屆津臺養老論壇在臺灣中正大學圓滿舉辦(圖) 2017年05月09日 08:4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天津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5月9日天津訊 由臺灣樂齡發展協會主辦,天津市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協辦的第二屆津臺養老論壇--「2017樂齡教育產學融合論壇」於4月23日在臺灣嘉義縣中正大學成功舉辦。  論壇受到了廣泛關注,津臺兩地養老領域的專家、學者、業者約300人與會。
  • 臺灣民代建議邀蔣家人參與中正紀念堂「轉型」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臺灣民代建議中正紀念堂「轉型」邀蔣家人參與(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3月10日訊 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9日赴「立法院」報告業務。「立委」柯志恩質疑,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諮詢小組成員過於單一,成員都是同溫層、「有太多政治算計」,擔心造成對立。鄭麗君回應說,該名單只是第一次出席的名單,未來成員會擴大領域。「立委」徐永明建議邀蔣家後代參加諮詢小組,鄭麗君僅表示,關於中正紀念堂的轉型討論「社會各界都可參加」。
  • 基隆市景點探尋:中正公園(圖)
    中正公園位在基隆市區信二路上,靠近東岸沙灣背後的山腹。公園佔地寬廣遼闊,園內環境幽靜,風景宜人。中正公園全區分為三層,第一層內有許多休閒設施,如旱冰場、網球場、中正亭等。旁邊有枕山炮臺的遺蹟,可供遊賞。第二層有一座金碧輝煌的寺廟『主普壇』,內有民俗文物館及佛教圖書館,是每年七月十五日中元普渡時,最熱鬧的地方。
  • 彰化縣住宿資訊 -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 臺灣「獨派」突襲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遭潑紅漆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今年初,「慈湖陵寢」的 蔣介石靈柩被潑紅漆,今日下午將首次開庭。在開庭前不久,臺北的中正紀念堂又遭一劫。 據臺媒消息,今日(20日)上午,多名「獨派」分子前往臺北中正紀念堂,對蔣介石銅像潑灑紅漆。 視頻製作/觀察者網 範唯
  • 中正路——臺灣重名最多的路
    如果你去過臺灣,你應該去過紀念蔣介石的「中正紀念堂」,這是一個在臺灣很「崇高」的地方,臺灣人私底下管這裡叫做「中正廟」。不過呢,「中正紀念堂」在民進黨執政時的2007年被所謂的「正名」,改叫做了「臺灣民主紀念館」;後來國民黨又執政,2009年底又「正名」回來──叫做「中正紀念堂」。真是坎坷啊。還好後來民進再執政時,沒有又再折騰它的名字了,至少目前還沒有。老蔣死都死了,麻煩的是我們這些活著的人吶!例如,那邊有個地鐵站就叫「中正紀念堂「,那你如果改了名,又不改地鐵名,很怪。
  • 臺將為中正紀念堂復名 廢止臺灣民主紀念館(圖)
    「臺灣民主紀念館」匾,為防止意外發生,警察昨天入夜後即站崗待命,並淨空自由廣場內的民眾。(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媒:「中正紀念堂」匾今將掛回 「民主館」再見  中國臺灣網7月20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原「中正紀念堂」昨晚無預警地進駐警力及大型起重機。
  • 校園也「去中國化」? 臺灣中正大學這一舉動被網友罵翻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當局「去中國化」的行徑如今蔓延到了校園之中。30日,臺灣中正大學學生會在臉書發文爆料,「以往畢業典禮流程中,(該校)均有唱『國歌』與向孫中山遺像行三鞠躬禮等約5分鐘的儀式」,而如今「校長裁示本年度畢業典禮取消(上述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