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坑記:我都美團下單了,你告訴我隔天到店自提?】

2021-01-20 騰訊網

美團買菜的到店自提可能是踩的又一個「坑」。

作者/王彥麗

圖片來源/東方IC

核心導讀:

1、到店自提,APP融合,美團買菜究竟做了哪些變形?

2、生鮮不是計劃性消費商品,而是更側重即時性消費。

3、美團買菜業務調整和現狀透露出美團生鮮戰略的缺失。

雖然此前已有很多「先烈」,但美團買菜還是執意做了到店自提。

近日,美團買菜正式進入武漢市場,一口氣開出10個前置倉。但與美團開在北京、上海的前置倉不同,武漢的10個前置倉主打「今日下單,次日自提」的模式,不再延續之前的「30分鐘配送到家」。這也意味著美團的生鮮前置倉模式完成變形。

據了解,主打前置倉模式的美團買菜,目前已經進駐北京、上海和武漢市場。據了解,美團買菜在北京、上海的前置倉共有30個(北京19個,上海11個),加上此次新開的10個倉,美團買菜共擁有40個前置倉。

但這個規模相比於同類競爭對手,並不具備明顯優勢。例如另外一家做生鮮前置倉的叮咚買菜,其6月底公布的數據是:前置倉總數345個,日均單量達到30萬單。不過,叮咚買菜方面今日告訴零售老闆內參APP(微信ID:lslb168),叮咚買菜最新的日均單量已突破40萬單。

相比於訂單量飛漲的叮咚買菜,美團買菜的拓展步伐較為穩健,且在北京、上海測試配送到家模式後,於武漢市場全面轉型到店自提。據了解,北京、上海的前置倉,目前在提供配送到家的同時,也同時支持到店自提。所以,美團買菜的前置倉模式,如今是「配送到店」和「到店自提」雙線並舉。

到店自提雖然體現出美團對新業務的大膽嘗試,但另一方面,是否也說明美團買菜在北京、上海的測試,並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呢?但凡是一個能讓人看到很大希望的業務,都不會在短時間內上馬另一種模式。

反過來說,「到店自提」就能給美團買菜帶來新的希望嗎?《零售老闆內參》認為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這裡面涉及到幾個重要的議題:

一是對於生鮮商品,用戶究竟是喜歡計劃性購買,還是即時性購買?

二是不同區域的用戶,對到店和到家兩種形態,是否持有不同的態度?

三是同樣是到店,用戶是喜歡已經包裝好的標準化生鮮,還是喜歡可以挑揀的散裝菜?值得注意的是,用戶需要為標準化生鮮的溢價進行買單。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不管是到店自提,還是配送到家,商家需要關注的核心問題還是生鮮品類的特性、用戶的需求,以及不同區域的市場情況等等,絕非簡單的換種模式就能收割市場。

一、美團買菜業務變形

與叮咚買菜願意向外界披露核心運營數據不同,美團買菜自上海測試起,就一直低調行事。外界無法得知其相關成本、單量數據。不過這種低調並沒有伴隨業務的爆發性增長,相反,美團買菜卻進行了業務變形,究竟是創新還是無奈?

美團買菜初期聚焦一線城市,主要在上海、北京開設前置倉。不多對於這兩個一線城市來說,美團的競爭壓力非常大。

上海市場有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的密集布點,美團買菜與他們的服務模式、品類等重合度都很高,市場空間就被進一步擠壓。半年時間過去,美團買菜在上海的前置倉,並沒有明顯增長。

與此同時,本地生活平臺在一線城市的迅猛發展,傳統商超對於到家服務的覺醒,使得一線城市的用戶享受「一小時到家」已經成為常態,美團買菜在商品品類、時效性等方面,並沒有很明顯的優勢。

在這種形勢下,美團買菜開始轉攻二線城市,進駐武漢市場,同時調整商業模式,「配送到家」改為「到家」與「到店」並舉,希望針對生鮮品類打開新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零售老闆內參》的走訪,目前美團旗下的小象生鮮APP已經與美團買菜APP實現融合。我們知道,美團買菜項目就是孵化自小象生鮮,作為美團對生鮮品類的又一新探索,與小象生鮮齊頭並進。

不過,美團對生鮮品類的兩種嘗試,很快走上了不同的際遇。今年4月,小象生鮮在華東市場的五家門店(無錫2家,常州3家)相繼閉店,只收縮為北京的2家門店。另外一邊,前置倉模式雖沒有迅猛拓展,但至少在穩步前行,目前在全國布局有40個前置倉。

隨著小象生鮮APP與美團買菜APP的融合,即小象生鮮在滿足用戶到店購物的同時,也承擔前置倉功能,為用戶提供「配送到家」和「到店自提」兩種服務。而從小象的萎縮和前置倉的持續開拓來看,美團在生鮮品類的布局方面,目前是傾向長線布局前置倉業態。

而這種前置倉業態,從美團做出的變形來看,似乎更願意將「配送到家」調整為「到店自提」,因為到店自提模式,對於商家來說會有一個更好看的成本模型。

首先是省去配送費。不管是叮咚買菜還是盒馬,目前都是30分鐘配送到家且免配送費,這部分成本如果沒有大規模的單量支撐,很容易虧損。到店自提讓用戶上門,將省去大量配送費和包材成本。

其次是降低損耗。今天下單,次日到店自提,商家就有時間按需採購,從而降低門店的庫存積壓和生鮮損耗。眾所周知,即時配送到家的前置倉模式,需要提前備貨,於是精準備貨就成為一大考驗:備少了缺貨,影響用戶體驗,備多了就成為損耗。到店自提則不需要預估備貨,對於商家來說,經濟、效率優勢並存。

但這種模式並沒有因為以上兩大優勢而快速發展,反而是很難成功。這種模式早有先烈,許鮮就是其中之一。即便是存活下來的企業,也偏向小而美的運作模式。

例如食行生鮮,它做的是「今日下單,次日到櫃自提」,食行生鮮在社區內鋪設智能冷櫃,用來儲存用戶前天下單的生鮮商品。但食行生鮮從2014年成立至今,仍然沒有走出華東市場。

二、生鮮就是一種即時性需求

到店自提可以省去那麼多成本,為什麼依然不成功?這就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問題了。首先我們要看一下生鮮商品具備哪些特性,用戶的消費行為又有哪些習慣性動作。

人們對於不同品類的時效要求,似乎天然就是不同的。一件家電或者3C數碼用品,用戶可能要思考一兩個月的時間來決定是否購買;一件衣服,也會有很多人考慮幾天後才決定剁手;日百商品,也不會是今天想買就一定會去下單。唯獨涉及「吃」的這件事情,大家並不介意它能有多快就有多快。

一個不得不直面的問題是,人們正在極大地壓縮一日三餐所需要的時間。外賣平臺的興起,也是由于越來越多人正在減少做飯,因為人們的生活節奏在加快,尤其在一二線城市,不管是堂食、點外賣,還是在家做飯,人們願意付出的時間正在變得越來越少。

一位生鮮電商負責人告訴《零售老闆內參》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一般來說,沒有結婚的單身青年,更喜歡點外賣;但是一旦他們組建家庭,就會回歸於買菜做飯。但對於很多走入婚姻的80後、90後來說,在家做飯這件事跟上一代人相比,畫風也是不一樣的。

「我們平臺有一個『吃什麼』功能,裡面有家常菜的做法介紹,很多30歲以上的家庭用戶,會在飯點瀏覽這些食譜。」該負責人透露,「有用戶酒告訴我,他們經常通過『吃什麼』功能來現找做飯靈感,一旦認準感興趣的新菜式,就會在平臺上購買相關的蔬菜和調料。」

這就說明,對於很多家庭用戶來說,在家做飯這件事,也具備衝動性和即時性的消費特徵,「很多人不會前一天就去思考明天要吃什麼的問題,更多的時候是臨到飯點,他們才會去思考今天要做的飯菜。」

這種對生鮮的即時性需求,就能解釋為什麼1小時內送達的前置倉,以及本地生活平臺,能夠如此快速的崛起,而社區生鮮店的很大一部分用戶群裡,也來自於回家路上的順便採購。

此外,生鮮食材的客單價並不高,這一點也決定了用戶不會在這類商品上花費太多時間。很多時候就是想吃就立馬去購買,想自己做菜了就去買菜做飯,不管是一小時到家,還是到店購買,它的決策路徑一定是不長的。

甚至還有一個極端案例,一位前置倉的店長告訴《零售老闆內參》,下單最多的區域恰恰是前置倉所在的這棟樓,而該前置倉附近其實是有社區生鮮店,只是當人們知道樓下就是一個前置倉的時候,他們就會連走下樓的時間都不願意花。所以永遠不要低估人對於便捷性的渴求程度。

這就是「今日下單,次日到店自提」模式,在今天拓展市場時所面臨的最大難題——不是因為你的商品不夠好,也不是因為你的商品SKU不夠豐富,就是因為你不夠快。

「今日下單,次日到店自提」模式,其實滿足的是一種計劃性需求,在即時物流如此發達的今天,在用戶已經被培養出即時消費習慣的今天,對於吃這件事情還要「提前計劃」,顯然有點違背客觀規律。甚至可以說,這種模式只是商家對於用戶消費行為視而不見的一種自嗨。

即便拋開「配送到家」的模式不說,就說到店,用戶憑什麼不去選擇同樣有距離優勢,且可以自主挑選食材的社區生鮮店,而要選擇去一個前置倉,去提取已經包裝好的、但對品質沒有把握的快遞包裹?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包裝好的生鮮商品,也需要用戶為它額外的標準化過程買單。

所以,同樣的購買動作,卻要花費更多時間和成本,到店自提模式和到店購買相比,究竟優勢在哪裡呢?而且圍繞社區布局的生鮮店,正在如雨後春筍般生長,美團買菜的前置倉必然會面臨越來越多生鮮店的競爭。

《零售老闆內參》認為,做到店自提的美團買菜,不僅要面對更多「配送到家」和社區店的聯合絞殺;還要與生鮮本就是即時需求的客觀事實做抗爭。

三、美團生鮮戰略缺失

即便美團買菜的模式調整違背很多客觀規律,但美團依然執意做到店自提,再退一步思考美團此舉的可行性,拋開前文提到的成本優化,或許他們也考量了未來的發展趨勢。

手握勞動密集型的外賣平臺,美團對於人力成本不斷上漲的問題,應該有過系統思考,一旦配送成本甚至會高於一份外賣本身的價值,這種跑腿生意是否還能持續?這種狀況對於客單價較低的生鮮同樣適用。

不過,人力成本上漲到用戶不能忍受,似乎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美團買菜為此去做商業模式調整,似乎又不具有說服力。

事實上,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美團在生鮮品類上缺乏戰略規劃和戰略定力。

美團一直希望摸索出一條自營的生鮮之路,因為生鮮這個高頻剛需的品類,對於美團打造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所以美團緊隨盒馬鮮生的步伐,開出了小象生鮮。

美團一度對小象生鮮寄予厚望,因為當京東還在小心翼翼地在北京運營兩家7FRESH門店的時候,美團的小象生鮮已經走出北京,在無錫、常州陸續開出五家門店。只是缺乏線下基因的美團很快碰壁,最終在今年四月撤出華東市場。

但美團布局生鮮的決心並沒有消減,在小象生鮮經營不力的情況下,緊接著推出了生鮮前置倉模式,美團把做自營生鮮品類的希望押注在前置倉上。

值得注意的是,美團前置倉的推出時間也晚於盒馬、叮咚買菜。這就意味著,不管是小象生鮮,還是前置倉,美團都是在模仿別人,自己在生鮮品類上鮮有創新。

但這種模仿並沒有產生「後發先至」的奇蹟,小象生鮮縮減到2家門店,前置倉數量則遠遠落後於叮咚買菜。

對於生鮮這一重要品類,美團沒有明確的戰略規劃和戰略定力,更多的是跟風嘗試,而這並不能幫助美團打造一個真正的生鮮流量入口。

截至目前,還沒有企業能成功把生鮮搬到線上,即便是阿里的盒馬也開始放緩拓展速度,生鮮線上化依然處於摸索階段,這意味著美團可能還要踩很多坑。

而到店自提可能就是下一個「坑」。到店自提的嘗試很可能是「30分鐘配送到家」並不太成功的產物,美團需要探索一種更有效的模式,但如果到店自提模式也遭遇瓶頸的話,美團買菜的前路其實是值得擔憂的。

作者/王彥麗

⊙文章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物流指聞立場,轉載此文章需經作者同意,同時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

相關焦點

  • 興盛優選大戰美團滴滴:不是我驕傲,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弟弟
    近幾個月,滴滴、美團紛紛入局社交團購,各種燒錢補貼、搶團長,簡直讓人眼花繚亂。滴滴推出了「橙心優選」,用高額補貼打開市場。美團推出了「美團優選」,主打「千城計劃」,賣力搶佔份額。具體操作形式是這樣的:團長會在微信群裡發布生鮮類商品連結,群友下單拼團,隔天去指定門店自提。生鮮電商由於易損耗、物流成本高等特點,基本上是誰做誰死。而社區團購卻解決了這個行業的痛點:第一,因為是預售,減少了庫存風險和生鮮損耗;第二,因為是自提,直接省去了末端配送的成本,讓商品有更大的利潤空間。
  • 美團優選首站落地濟南 手機可下單買菜還有「家常菜大全」
    齊魯網7月15日訊 手機下單,次日到店自提,泉城市民又多了一個手機買菜的新選擇。7月15日,美團推出的社區團購業務——「美團優選」,率先在山東濟南上線,目前已覆蓋市中區、歷下區、槐蔭區、天橋區、歷城區等區域的部分社區。
  • 掃碼下單,無人車送餐!美團MAI SHOP全國首店開業,快來石景山首鋼園...
    掃碼下單,無人車送餐!美團MAI SHOP全國首店開業,快來石景山首鋼園體驗一下~ 2020-10-16 13:1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多多買菜、美團優選做團長和購物體驗
    社區團購在10月份已經來到了我住的小鎮上。第一次知道是在10月底的一天打開拼多多APP,看到了多多買菜的入口,於是網上搜索了才接觸到社區團購。而且我在第一時間申請開通了自提點,體驗了團長和團員的整個流程。
  • 「美團優選」出爐!以「預購+自提」模式進軍社區團購
    7月7日,美團宣布將成立優選事業部,進入社區團購賽道,由美團高級副總裁、S-team成員陳亮負責。新成立的「優選事業部」將推出社區團購業務——美團優選。 美團表示,美團優選會重點針對下沉市場,採取「預購+自提」的模式,即用戶當天在線上下單,次日門店自提。
  • 早餐自提櫃成上班族新寵 app下單2分鐘出貨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早餐最新資訊 > 正文 早餐自提櫃成上班族新寵 app下單2分鐘出貨
  • 盒小馬六家門店同開:消費者可APP下單 自提櫃取餐
    8月12日,盒小馬在上海宣布六店同開,除了光啟城門店外,還有位於長寧區的凌空SOHO店、徐匯區的飛洲國際店、閔行區的中庚漫遊城店、普陀區的近鐵城市廣場店和品尊國際店。加上歌斐中心首店,盒小馬如今在上海共開出了7家門店。
  • 盒小馬在上海同開六店,可提前下單到自提櫃掃碼取餐
    8月12日,億歐網獲悉,盒小馬在上海宣布六店同開,這六店分別是光啟城門店、長寧區的凌空SOHO店、徐匯區的飛洲國際店、閔行區的中庚漫遊城店、普陀區的近鐵城市廣場店和品尊國際店。截至目前,加上歌斐中心首店,盒小馬在上海共開出了7家門店。
  • 京東到家怎麼選擇到店自提 自提在哪裡設置
    現在送菜到家的軟體越來越多了,但是隨之而來的質量難保障的問題也急壞了很多愛網上訂菜的用戶,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員,不如試試使用京東到家APP買菜。京東作為非常有名的企業,在服務和質量上一直都比較有保障,京東到家也是一如既往的非常好用,而且購物更划算。如果只是想在網上買便宜的菜,到店自提也可以的,方法如下。
  • 餓了麼急上「原價起送」,拆招美團「到店自取」,外賣終場誰將稱王
    而就在距離餓了麼收購百度外賣後僅10多天,美團外賣宣布,在全國直營城市執行「到店自提」新功能。(延展閱讀:美團上線到店自取)  最近,剛剛與百度外賣內部調整完畢後,餓了麼急速發布「原價+餐盒費」起送的通知,不禁讓人疑惑,餓了麼這次出手,是合併之後,急速爭搶市場份額的表現,還是另有所圖?
  • 風口上的社區團購,美團優選究竟是什麼?
    雷軍名言: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有小寶貝說,我也想當會飛的「豬」,但是我不知道風在哪裡? 滴滴與優步的瘋狂補貼,讓我幾乎免費打了很久的車;美團與餓了嗎的瘋狂補貼,讓我幾乎免費吃了很久的外賣,作為消費者我享受著,同時又有很大一批「羊毛黨」賺的盆滿缽滿!
  • 一個副業機會,賺錢的門道都告訴你了
    之前工作室的小夥伴還在用每日優鮮、盒馬鮮生等,現在隨著美團、滴滴和拼多多的攪局,她們也轉戰到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橙心優選等,去實現5.38元一個牛油果自由 。當你在薅這些羊毛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種新的副業機會?我有朋友們已捷足先登了,但有賺得很開心,也有愁眉苦臉的。
  • 疫情下美團業績大增 社區團購是大蛋糕!
    同樣得益於疫情的控制,美團公司各項業務在第三季度正向增長,包括美團餐飲外賣業務,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等。疫情下的大環境,外賣業務巨頭的美團可謂賺足眼球,經過早幾年的燒錢搶客,已搶佔了市場絕大部分份額,留下的餓了麼也僅是靠著阿里這座大山依存著,所以在疫情期間,外賣的需求量劇增讓美團嘗試到了逆境下的風口快感。
  • 平臺密集布局濟南社區團購,菜攤果蔬店們怕了嗎?
    12月9日,一家社區超市門上貼著社區團購海報,這家店店主剛成為團長不久。 20種蔬菜有7種價格低於線下美團優選、橙心優選、滴滴優選和多多買菜均為下單次日16:00提貨,十薈團也是次日送達。市民在平臺選購商品後,就近選擇提貨點,第二天到提貨點取貨,每個提貨點對應一個團長。
  • 《美團外賣商家版》設置到店自取教程
    美團外賣商家可設置開啟到店自取,這樣用戶可以提前在美團外賣APP中下單,然後選擇到店自取後,去店內自己拿外賣了。美團外賣商家版怎麼設置到店自取?很多小夥伴還不太清楚。下面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商家設置到店自取的方法教程。
  • 美團「殺入」社區團購
    同時,原小象事業部更名為「買菜事業部」,繼續加速發展美團買菜業務,負責人為辛崇陽,向陳亮匯報。據悉,「優選事業部」將推出社區團購業務——美團優選,重點針對下沉市場,採取「預購+自提」的模式,賦能社區便利店,為社區家庭用戶精選高性價比的蔬果、肉禽蛋、乳製品、酒水飲料、家居廚衛等品類商品。用戶當天線上下單,次日門店自提。
  • 美團外賣為什麼要支持「到店自取」呢?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相信
    美團外賣為什麼要支持「到店自取」呢?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相信外賣的出現,極大的方便了懶人的生活,同時也滿足了因工作需要無法外出買餐的人。然而現在美團又推出了一個新的功能,那就是到店自取,這讓很多人非常的不理解,定外賣就是為了不出門就能夠吃上飯。
  • 北京這些美食店已開啟外賣服務,快快收藏!
    因為,北京的這些美食店已經恢復營業啦,並且還有專門的外賣服務!具體都有哪些好吃的美食呢,現在就跟著貝貝一睹為快吧!在按下暫停鍵的一個月,很多小夥伴偷偷跟貝貝透露想念烤雞,想念牛排,想念花廚的花香還有辣椒麵。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久別的花廚終於與大家重逢了!目前各店已恢復營業,並且花廚外賣菜單正式上線!
  • 美團旗下的賺錢項目,在家當社區團長,一個月也能做到萬元收益
    我們通過什麼方式、途徑可以賺到錢,已經介紹的有體驗達人、攝影圖片、視頻素材、設計素材、小說分銷、閒置託管、雲大使、眾包平臺、跑腿項目、淘寶達人、付費社群、H5模板、自由測試者、課程分銷、漫畫分銷、電商佣金、遊戲代練、短視頻帶貨、視頻拍客、手機主題、網站模板、網站插件、視頻自媒體、電子書、譯員項目、淘客聯盟等等,我們還在不斷增加新的途徑,為你指引一條賺錢的方向。
  • 「預購+自提」的社區團購模式:把菜市場「搬」到家門口
    線上預約、線下自提,蔬果、肉禽蛋、乳製品、酒水飲料等能從產地直接配送到社區。最近,採取「預購+自提」的社區團購模式,吸引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成為不少家庭購買日常生活用品的新方式。要滿足消費需求,改善購買體驗,在規範中實現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