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的職業規劃有哪幾種?
每個行業職業規劃都不一樣,下面程式設計師的職業規劃就有這幾種。
技術專家、架構師
對於很多程式設計師來說,一般第一印象是以後想成為技術大牛、架構師,所以單純的技術方向是不少人的選擇。
選擇這條路的優勢是,可以深耕在技術領域,不用過多的關心其他無關的領域,不用操心業務,不背產品指標。但是同時也有一些需要提前做好準備的,因為編程領域的技術更新迭代很快,需要你懷揣對技術的熱情,持續不斷的學習。
據說,每一個程式設計師都有一個架構師的夢想。
這個方向很多技術人第一印象選擇的方向,這裡我稍微給想走純技術道路的人一點建議吧,技術雖然更新變化很快,我們時刻保持對新技術、新框架的學習與追逐這本沒錯,我也很支持這種心態,但是我見到不少人一味的追求新,看到新出了一門程式語言、框架就想著轉行。
其實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我建議任何時候都要先精一門,在精一門的基礎上,再去適當的追新,趕趨勢,這才是增加自身競爭力的正確姿勢,否則,朝三暮四,看似什麼都會一點,但是卻沒有一門深耕的,到後期只會讓你的焦慮感越來越大。
CTO(技術總監)
如果說架構師跟CTO 的區別,那就是,大部分 CTO 都是架構師,但架構師不一定能做 CTO。雖然 CTO 大多也都是有著很深的技術造詣,但是本質上 CTO其實是有點偏業務、偏管理的,主要職責有團隊管理、開發流程、公司戰略、
業務增長以及各類技術疑難問題的解決,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全方位的發展方向,而且很多CTO 都是一些公司的合伙人,所以 CTO 不只是純管理,還有技術相關,應該說 CTO 是技術 + 管理類型的,但是管理的比重偏大。
想往這個方向發展的同學,除了技術領域的深耕之外,還應該在平時的工作中多多參與業務、產品,學會帶團隊,很多處理問題的方式與技巧都需要多多關注。
產品經理
如果你不想走技術路線,而且對管理也沒多大興趣,那麼不妨考慮轉到產品經理,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之後,產品經理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技術人應該不少跟產品經理打交道,但是總是恨產品經理那需求的頻繁更改,天馬星空的想法等,所以有不少技術人轉行做了產品經理。
技術人轉崗產品經理有很大優勢,比如因為懂技術,自己提的需求會很清楚能不能實現,而且技術人大多對數據比較敏感,所以很多需求會以數據來說話,這個方向最有說服力的莫過於神一般存在的微信產品總監張小龍。但是技術人做產品經理也有軟肋的,比如會經常以技術思維來思考產品,這個缺點如果不克服會有很多阻力。
所以,不想走技術路線,對產品感興趣的技術人不妨考慮下產品經理,進而往產品總監的方向發展,而且這個方向對女生也比較友好,尤其是做開發的女生不妨重點關注下這個方向。
除了以上幾個主流方向之外,還有不少其他方向也都可以考慮,比如我見不少技術人轉做運營、增長、數據等很多方向,因為技術人有著很高的邏輯與分析能力,所以從事其他方面多少都有些優勢。
所以,在你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最好在3年以後,你應該花點時間思考下,給自己一個未來的規劃,想想自己對什麼是真正的感興趣,什麼方向才真正的適合自己,進而給自己定位,然後朝著自己定位的方向去學習,去努力,只有這樣才能讓你在職業生涯的中期不至於迷茫,不至於覺得心裡沒底。
最後,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提前規劃職業固然重要,但是職業規劃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可能每個人在職業的每個階段都會接觸不同的領域,自己也會有不同的認知,自己的思維也會有所變化,所以,很可能會發現自己更適合的方向也說不定,不過無論如何,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更早的關注職業規劃,更早的給自己制定一份更適合自己的職業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