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課桌》引人深思:孩子課後的三小時,你會怎麼利用?

2020-09-05 兩口育兒

作為寶媽中的一員,相信各位家長們都和我一樣,都為孩子們的教育而操心。為了孩子的學習,他放學回到家,學了一天已經很疲憊,我還是要催著孩子趕緊去寫作業、學習。作為家長,其實內心非常想和他交流,讓孩子放鬆放鬆,但一想到成績,還是狠心讓他去學習了,相信有許多父母都跟我一樣吧?


但是,最近我看了一則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聽說了一個概念,叫做「課後三小時」,它改變了我之前的教育觀念。

「課後三小時」指的是,中國大多數工作族父母與自家寶寶的相處時間,只有在家長下班、孩子們放學下課後的三小時中。並且在這個三小時中,我們家長應該與孩子們好好交流,溝通雙方的內心,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還能為自家寶寶傳遞正確的三觀。


的確,我之前總覺得學習就是一切,應該「一馬當先」,孩子的學習時間應該放在第一位,卻忽略了和孩子的溝通。就算是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我只能和他聊聊學習,總是說幾句「好好學習,別偷懶」之類的話後,就無話可說了。

但看完《親愛的小課桌》這個綜藝節目後,讓我了解到,專業的學習教導應該交給學校教育,我們父母還是要主攻家庭教育。


於是,我開始轉變我的教育方法,孩子放學回家後,也不催著孩子去學習了,他一開始還很不適應。每天晚上的三個小時裡,我們一起看電視,聊聊身邊的事等等,非常放鬆自在,感覺和孩子的關係都近了。但我周圍的寶媽們都很不認同我的做法,仍然堅持著「學習第一」,看完《親愛的小課桌》的人,一定會發現這樣做有一定的弊端。


1、輔導不專業

有很多家長都喜歡在家裡輔導孩子寫作業,認為這樣既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又趁著輔導增進了雙方之間的感情。但相信大部分家長都不是從事教育行業的,有時候自家小朋友拿著不會的題目來問,就一籌莫展。慢慢的,孩子也不會拿題目來問家長。


父母雖說是輔導孩子寫作業,實際上就是在一旁看著,既沒有起到輔導的作用,雙方之間也很少有交流,這樣的輔導是沒有意義的。

甚至有一些家長在看著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自顧自玩起了手機,這樣既不能讓孩子專心寫作業,還降低了父母在他們心中的形象。

他們會認為父母嘴上說著要輔導自己寫作業,但其實在玩。長久下去,孩子們受這種行為的影響,很有可能也會做「表面功夫」,對他們的發展不利。

另有一些家長雖說自己不怎麼懂,但仍然儘自己的所能去教孩子。後果就是教的知識時對時錯,如果教錯了很有可能就給孩子留下了一個錯誤的印象,對這個知識之後就難以理解。


因此,我覺得作為家長,深刻的意識到了父母如果不是特別在行,還是不要擅自主張去為孩子輔導,因為我們是不專業的。

2、親子缺乏交流

身邊的很多寶媽都認為放學後的時間仍然要用在學習上,因此總是催著孩子去認真學習,不捨得打擾他們,所以雙方交流的時間非常少。這些家長們只有在吃完飯、臨睡前才能跟孩子說上幾句話。

這其實是雙方之間缺乏交流的表現。


家長們可以反思一下自己,與孩子們交流時的話題是不是總是圍繞著他們的學習。孩子們最近遇到了什麼趣事,在學校喜歡哪個老師或者有哪一些好朋友一概不知。這樣就說明,作為家長,卻一點都不了解孩子,親子間就不能建立起一個良好的關係。

3、家庭觀淡薄

如果在課後的黃金三小時中,家長沒能和孩子們充分的交流,不能在這段時間中建立起一個良好的親子關係,那麼對他們來說,在家和在學校有什麼區別呢?


久而久之,孩子們的家庭觀會變得淡薄,他們會認為家庭對於自己來說也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東西,就是一個能睡覺、能學習、能吃飯的地方,對於今後孩子們的人際交往有不利的影響。

說了這麼多,有很多家長可能會疑問,如果改變了教育觀念,在課後三小時中該為孩子做什麼?

接下來,就來說說我的時間分配為大家做個參考。

第一個小時:放鬆

在孩子們課後的第一個小時,通常是他們剛剛回到家,馬上就要吃晚飯的時間。因此,這段時間中,最應該做的就是讓孩子學習了一整天的身心都放鬆下來。


家長們可以等孩子們吃完飯後,帶著他們到周圍的公園散散步,看看景色,為孩子們放鬆一下疲勞的眼睛。回到家之後,還可以陪孩子們玩耍,比如和他們一起看喜歡的動漫,一起搭積木等等。

除去吃晚飯的時間,其實也就是三、四十分鐘。在這段時間裡,可以讓孩子們放鬆,之後的學習、寫作業「充電」,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第二個小時:交流和陪伴

在孩子們消完食、身心都得到放鬆後的第二個小時中,課業仍然是不能忘記的。但是我在看著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在不打擾孩子的同時,仍然與他進行一些交流。


比如說:跟孩子講一講媽媽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趣事,問問孩子如果遇到這些困難,他會怎麼做;或者問問孩子在學校發生了哪一些趣事。不要小看這一些交流,這能讓家長了解孩子們的日常,從而能體會到他們的內心活動。

同時,在這個小時中,我的另一個工作是陪伴,因為在一天中,孩子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僅僅只有這三個小時。如果在這幾個小時中,作為一個媽媽,還不能專心致志的陪著孩子,還要去玩手機的話,那麼就不能算是一個稱職的父母了。陪伴和交流,這對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有著相當大的助力。


當然,因為我家孩子還在初中,課業不是非常重,如果已經上了高中或者甚至是高三的孩子,家長就可以稍微減少一下交流的時間,增加陪伴的時間。

第三個小時:培養

在孩子完成作業之後的一個小時中,家長們可以帶著自家的小朋友去看一些晚間新聞。不僅了解了一些時事,擴展了他們的見聞,父母還可以通過新聞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向孩子傳達正確的三觀,教他們如何做人。

這一個小時中父母與孩子做的事情仍然是交流,但這個交流的目的是培養。比如說最近的見義勇為反被刑拘的案例上了新聞,我就會問孩子看了之後有什麼想法。


孩子表示非常的義憤填膺,認為做了好事反而要被處罰,那個鹹豬手還要向見義勇為的人索賠,這非常的不公平。於是我就趁著這個案例,向孩子稍微的解釋了人的複雜性,在讓孩子認識到人類善惡的同時,仍然勸誡他要保持著善良的品性。

相信家長們教育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套,大部分父母都被現在的教育體系所影響,非常注重自家寶貝的成績。從前的我便是這樣,但現在的我認為,父母作為家庭教育的一把手,應該更側重於孩子的成長,向他們傳遞家庭的溫暖。這樣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輔相成,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學習優良、三觀正的人。

相關焦點

  • 《親愛的小課桌》引人深思:孩子課後的三小時,你會怎麼利用?
    為了孩子的學習,他放學回到家,學了一天已經很疲憊,我還是要催著孩子趕緊去寫作業、學習。作為家長,其實內心非常想和他交流,讓孩子放鬆放鬆,但一想到成績,還是狠心讓他去學習了,相信有許多父母都跟我一樣吧?但是,最近我看了一則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聽說了一個概念,叫做「課後三小時」,它改變了我之前的教育觀念。
  • 《親愛的小課桌》家長觀看孩子課後三小時動態,其實學習的過程
    《親愛的小課桌》在國內的所有綜藝節目當中,算是比較特殊的一類存在。它將注意力直接放到了當代社會處理困難的親子關係問題上,削弱了往常綜藝節目本身顯示出來的強大娛樂功能,更加注重去融入、去感受人們的日常生活。
  • 親愛的小課桌:課後託管班綜藝上線,陳宥維成顏值擔當
    《親愛的小課桌》:課後託管班綜藝上線,陳宥維成顏值擔當,與恩澤的矛盾會怎麼樣解決>你的童年是怎麼樣的?每個爸爸媽媽也同樣逃不過給孩子輔導作業的難題。每次爸爸媽媽給孩子輔導作業,都會出現「驚喜」,讓人忍不住發脾氣。最近就有一個綜藝《親愛的小課桌》,它就是講述了關於課後託管班的日常。在播出的前兩期中,驚喜不斷,非常好看。《親愛的小課桌》的固定嘉賓有陳建斌、葉一茜、傅首爾、陳宥維和高秋梓,還有一名學前教育專家。這裡面的藝人老師,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吧。
  • 《親愛的小課桌》探尋家庭教育的正確方式你覺得OK嗎?
    《親愛的小課桌》探尋家庭教育的正確方式你覺得OK嗎?明星託管班 探討家庭教育《親愛的小課桌》是由愛奇藝推出的萌娃課業教育陪伴式綜藝。節目中嘉賓們化身代課老師,參與到課後託管班的日常教輔工作,記錄觀察孩子日常放學後或周末的 「託管」生活。近年來以親子關係作為節目主題的綜藝節目有不少,比如前幾年爆火的《爸爸去哪兒》還有《媽媽是超人》等,都是以真人秀形式展現親子關係,探討相處之道。《親愛的小課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特寫於課後三小時的家庭課業輔導,採用節目採用「真人秀+觀察室」的節目形式。
  • 《親愛的小課桌》首場看片會 直指當代萌娃課業難題
    「雞娃」教育(指的是給孩子打雞血,督促讓孩子不停學習、拼搏)究竟可不可取?海澱媽媽與順義媽媽的教育模式孰優孰劣……8月11日,由在線學習品牌「跟誰學」總冠名的愛奇藝自製綜藝《親愛的小課桌》在北京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看片會,邀請各大媒體提前看片。現場亮點多多,觀眾們不僅對明星代課團遭遇的各種挑戰深有同感,小學生試題環節也讓眾人對當代萌娃課業壓力有最直觀的感受。
  • ​《親愛的小課桌》葉一茜、傅首爾、陳建斌當「託管老師」
    「雞娃」教育(指的是給孩子打雞血,督促讓孩子不停學習、拼搏)究竟可不可取?海澱媽媽與順義媽媽的教育模式孰優孰劣?8月12日,愛奇藝自製綜藝《親愛的小課桌》發布最新海報,節目採用「真人秀+觀察室」的形式,在28天內記錄觀察孩子日常放學後或周末的 「託管」生活。
  • 《親愛的小課桌》中「鐵腕」媽媽的教育方式,你認同嗎?
    最近,看了一檔關於陪娃寫作業的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它從真實日常生活場景出發,以「課後託管班」為全新切入點,記錄觀察孩子日常放學或周末的生活。而演播室除了有主持人、學齡期教育專家、參與節目的明星,還會請這些孩子的家長,讓他們用第三方的視角來觀察,探尋家庭教育的正確方式。在前兩期節目中,一個孩子的媽媽稱自己就是孩子眼中的「鐵腕」媽媽。
  • 親愛的小課桌:輔佐孩子寫作業猶如上戰場,一起尋找正確教育方式
    《親愛的小課桌》:輔佐孩子寫作業猶如上戰場,一起尋找正確的教育方式你喜不喜歡小孩子?要說在5歲之前的小娃娃是個小天使,那麼5歲之後的小孩子是令人頭疼。6-10歲時最淘氣的時候,也是開始學習知識,積累習慣的關鍵期。
  • 親愛的小課桌:展現不同家庭教育理念,盛爸爸的方式,值得學習
    親愛的小課桌:展現不同家庭教育理念,盛雲翼爸爸的教育方式,值得家長學習面對寶寶的出生,很多新手爸媽常常是很慌張的,在寶寶到來之前,他們也許還未真正的成長為一位獨當一面的大人最近一檔親子綜藝《親愛的小課桌》在網上的討論度很高,在這個綜藝裡大家可以學習到很多育兒經驗,可以說是新手爸媽必看的一部綜藝了。從古至今,很多文人雅客都用了詩句去表達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也正是父母對我們用心的培養,我們才能成長為現在這個有理想有抱負的自己。
  • 《親愛的小課桌》曝光概念海報 藝人代課託管班另闢蹊徑
    近日,愛奇藝自製綜藝《親愛的小課桌》發布概念海報,引發網友期待。據透露,該節目目前在杭州進行錄製,很快將提上開播日程。《親愛的小課桌》主打「萌娃課業教育陪伴式綜藝」,以「課後託管班」為全新切入點,邀請一眾明星嘉賓作為代課老師,參與託管班日常的教輔與培養工作。
  • 看《親愛的小課桌》漲知識:家長陪伴孩子,方法比「時長」重要
    《親愛的小課桌》就是2020年夏天正在熱播的一款教育類綜藝,它也是國內首檔萌娃課業教育陪伴式綜藝,可以說,這檔節目,在浮躁的綜藝浪潮裡注入了一股清新之風,把人們的視線從「勁歌熱舞」和「俊男美女」轉移到孩子身上。
  • 一年級學生沒有快樂童年,一個寒假376張試卷,《親愛的小課桌》
    >前不久,小編在無意之中發現一檔關於輔導孩子的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並且剛開播不久。看完第一集小編便很有感觸,所以今天咱們一起來聊聊《親愛的小課桌》第一集。那為什麼要關注徐敬凱這個孩子呢,是因為無論是相互介紹自己時候的羞澀還是在課間休息時候自己寫作業又或者明明自己有才藝卻怎麼也不願意展示。這樣的徐敬凱與其他的孩子形成了鮮明對比。小編看完了第一集焦點自然也不自覺的向徐敬凱靠近,整整一集徐敬凱給人的感覺就是自卑,一種莫名的自卑感,徐敬凱無法融入進這個快樂大家庭一樣。
  • 《親愛的小課桌》傅首爾「彩虹屁」式教育,誇獎孩子這招百試百靈
    最近我看了一部萌娃教育觀察類真人秀《親愛的小課桌》,很受啟發,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觀察嘉賓是一群難搞的小朋友,幾位明星扮演代課老師,參與到小朋友課後託管的教輔工作中,記錄孩子課後3小時的學習和生活,引發了很多育兒話題。
  • 親愛的小課桌:郎朗參加節目,與孩子互動,化身英語閱讀器
    《親愛的小課桌》:郎朗參加節目,與孩子互動,化身英語閱讀器拉近與孩子的距離教育類問題一直都是公眾關注的熱點,特別是在家長的眼裡,很多時候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比自己的日常工作都要難得多。可能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愛奇藝平臺最近正在熱播的親子教育類綜藝《親愛的小課桌》,可以說是成為了很多父母下飯的熱點綜藝。看過《親愛的小課桌》這個綜藝的小夥伴應該也都知道,這個綜藝的魅力除了關注的領域比較熱點以外。還有一個比較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節目組邀請的嘉賓都是很有影響力的。除了高秋梓、傅首爾、葉一茜等人以外,節目組還邀請到了郎朗。
  • 《親愛的小課桌》首播爭議大,孩子該不該有快樂的童年?
    這幾年,各路綜藝層出不窮,選秀、樂隊、歌舞,也是賺足了人們的眼球,基本上不帶斷檔的,但是「教育類」綜藝你聽說過嗎今年夏天,一款綜藝清流脫穎而出,它就是由愛奇藝推出的教育類綜藝《親愛的小課桌由陳建斌、葉一茜、傅首爾、陳宥維、高秋梓等嘉賓化身代課老師,參與到課後託管班的日常教輔工作,記錄觀察孩子日常放學後或周末的 「託管」生活。
  • 《親愛的小課桌》教孩子做對題,不如教孩子會學習
    《親愛的小課桌》又爆新料啦!一直以為凱凱媽媽是個嚴厲到沒朋友的家長,《親愛的小課桌》第3期播到一半,凱凱媽媽居然自己爆料,說凱凱的漢字抄寫作業都是由她完成的。但孩子學習成績很快下滑,可不一定是因為家長沒盯著學。難道父母能一直盯著孩子從小學學到初中,到高中,再一路盯進大學,這是不可能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是「巨嬰」。成績的下滑往往是因為孩子不會學了。那家長會說了「孩子一直在學習呀,怎麼就不會學了?」一直學不代表「會學習」。「會學習」才是孩子完成未來學業的基礎。
  • 跟誰學攜手愛奇藝打造《親愛的小課桌》,探討家庭教育熱點話題
    那麼,輔導孩子作業真的是無解的難題嗎?怎麼才能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由國內知名在線教育品牌跟誰學與愛奇藝聯手打造的最新萌娃節目——《親愛的小課桌》上,上述問題的答案將被一一解開。  《親愛的小課桌》是一檔萌娃課業教育陪伴式綜藝,該節目邀請了陳建斌、葉一茜、傅首爾等一眾明星嘉賓,他們將從日常生活與孩子的接觸中來分析現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 《親愛的小課桌》裡的焦慮媽媽:人生總有苦,請給孩子多點甜
    >作者:我是蝸牛麻麻原創不易,抄襲必究︾今天看了《親愛的小課桌《親愛的小課桌》邀請了六個小朋友作為主人公,通過觀察他們真實的課後託管場景,獲知不同家庭教育的差異化,也反映了部分家長對孩子教育問題的極度焦慮。節目中的六個孩子各具特色,其中的四個還同為一年級的學生:機靈可愛的謝雨希,聰明乖巧的王依依,開朗自信的盛雲翼以及聰明而又糾結的徐敬凱。
  • 《親愛的小課桌》:葉一茜化身教導主任,在線教你輔導孩子做作業
    《親愛的小課桌》邀請了陳建斌、葉一茜、傅首爾、高秋梓、陳宥維五位明星嘉賓擔任託管班的老師,完成接小朋友放學、帶吃飯、輔導作業、上手工課等任務,關於孩子教育問題的探討很有看點。葉一茜和田亮是教育有方的父母,他們的兩個孩子都很有禮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女兒森碟在《爸爸去哪兒》裡表現得就很討人喜歡,憑藉人格魅力收穫了一波粉絲。此次葉一茜在《親愛的小課桌》中化身教導主任,帶別人家的小孩,表現也很不錯,想要把孩子教育得像森碟一樣優秀的家長們,可以關注一下《親愛的小課桌》,向葉一茜等明星嘉賓取取教育經。
  • 《親愛的小課桌》開播,陳建斌教育理念引爭議,葉一茜談挫折教育
    由陳建斌、葉一茜、傅首爾、陳宥維、高秋梓等作為固定嘉賓的萌娃課業教育陪伴式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播出了,該檔節目在眾多娛樂、選秀類綜藝中似乎就像一股泥石流一樣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一直以來,社會上「熊孩子」「巨嬰」等層出不窮,教育孩子是一道世界難題,並且因人而異。但是很多時候人們雖然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味地抱著功利、輸贏的觀念,這樣能否教育出身心健康,以後成為社會棟梁的下一代呢?《親愛的小課桌》選擇由4位明星接手萌娃課後作業輔導和課餘興趣愛好培養 ,試圖以第三方視角來觀察,探尋萌娃家庭教育、自主學習能力的正確打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