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我們果媽閱讀的主題閱讀是學習方法,我用一個月的時間精講了這四本書:《學習的格局》、《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的書房》、《速效學習輔導法》、《所謂學習好,就是方法好》。
通過這一個月的學習,你會發現,孩子寫作業磨蹭、上課不專注、成績下滑、嚴重偏科......
這些有關孩子學習的問題,父母只要掌握了學習方法來幫助孩子,就能迎刃而解。
在這些問題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恐怕就是寫作業了,多少家長因為陪娃寫作業,氣得不行,親子關係破裂,甚至有的家長還因此氣病了住進醫院。
最近,看了一檔關於陪娃寫作業的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它從真實日常生活場景出發,以「課後託管班」為全新切入點,記錄觀察孩子日常放學或周末的生活。
而演播室除了有主持人、學齡期教育專家、參與節目的明星,還會請這些孩子的家長,讓他們用第三方的視角來觀察,探尋家庭教育的正確方式。
在前兩期節目中,一個孩子的媽媽稱自己就是孩子眼中的「鐵腕」媽媽。
她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引發了大家的熱議,所以,今天,也想就此和你聊一聊她的一些教育觀。
在此,我們不對她的教育方式進行評判,如果我們能從中得到一些反思和啟發,這就足夠了。
01孩子是否需要快樂的童年
「孩子是否需要快樂的童年?」
如果這是街頭採訪的一道問答題,我想大多數家長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作為父母,孩子能快樂健康地成長就是我們的希望,在我看來,孩子如果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是他這一生最大的幸福。
當然,也會有父母的答案是否定的,就像《親愛的小課桌》中的這個「鐵腕」媽媽,她對小朋友的教育理念就是沒有快樂童年,小朋友需要一個嚴格的學習環境和態度。
她認為做作業的話做一下他就記住了,孩子玩是沒有意義的。
演播室裡的教育學家張敏說:「玩是最有意義的。」
我很同意張敏專家的觀點,確實,玩是最有意義的,你也許會覺得孩子玩是在浪費時間,學不到東西。但是,我卻認為孩子可以在玩中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比如,他在與小朋友玩的過程中,可以學到與人交往的技巧,在與小朋友玩追啊跑啊的遊戲中,可以鍛鍊他的身體,在與小朋友玩捉迷藏等遊戲的時候,可以提升他的分析、觀察能力。
不僅如此,孩子們在玩中減輕了壓力,釋放了情緒,這些都能幫助他們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接下來的學習中。
正可謂勞逸結合,事半功倍,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給孩子安排一定玩耍的時間是非常必要的,而孩子也應該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02多做作業是否真的有用
在這個託管班中,「鐵腕」媽媽的孩子凱凱作業是最多的,因為他除了要做學校留的作業以外,還要做媽媽給他留的作業,他剛上一年級,每天都要完成媽媽給他留的一篇語文試卷、一篇數學試卷、兩篇閱讀。
而且你會發現他做的試卷是黃岡100分試卷。
當主持人問到她這個問題時,她很自豪地說:「這些試卷還有人教版、國學版、教育局版、武漢版,而且這些試卷在書店裡是賣得最好的,經常斷貨。」
她說自己的孩子成績不穩定,所以要靠這些試捲來提高成績。我想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題海戰術」吧,通過不斷地練習,來鞏固孩子的記憶,從而提高成績。
但是,你會發現,凱凱的握筆姿勢都是不正確的。
顯而易見,凱凱的媽媽追求的只是讓孩子多做題,而忽視了方法。
關於這個問題,我在本月精講的第一本書《學習的格局》中有非常好的答案。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一個「一萬小時定律」,它本是指無論做什麼事,只要堅持做一萬個小時,就有可能成為精通這個領域的專家,而現在有很多父母把這個概念應用到了孩子的學習上,正如凱凱的媽媽,她認為只要孩子不斷刷題和積累經驗,就能理解知識概念、換來高分。
《學習的格局》的作者黃靜潔在書中說這個定律的成功需要三個主要輔助的條件,這往往是家長所忽視的。
這三個條件就是:
首先,在開始一萬小時勤奮前,孩子需要正確理解和掌握關於某種學習所需要的正確方法和步驟,並能按照正確的方向去展開訓練。
其次,孩子在練習過程中需要不斷地突破自我,而不是單純重複。
最後,真正讓「一萬小時定律」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孩子的興趣。
當孩子具備了這三個條件,他才能讓刻意訓練發生作用,達到真正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
所以,學習方法很重要,當我們幫助孩子掌握了學習方法,即使他沒有做大量的題目,但是他掌握了所學的知識點,效果也是一樣的,或者會更好。
03對孩子是多打擊還是多鼓勵
在《親愛的小課桌》的第二集,主持人傅首爾來到了託管班的現場,體驗了一把當老師的癮,而她的鼓勵教育讓大家驚呼「太贊了!」
凱凱本來是一個特別沒有自信的孩子,他其實跳街舞很厲害,但是在孩子們的才藝表演中,他卻因為自認為跳得沒有別人好,始終沒有被說服,表演給大家看。
其實,這是因為他的媽媽從不鼓勵他導致的,他說媽媽不喜歡他。
他的媽媽說我不敢鼓勵他,怕他得瑟。
但是,傅首爾在經過一次次對凱凱的鼓勵之後,就讓他有了改變,尤其是當凱凱說媽媽不喜歡他的時候,傅首爾教他要怎麼反駁媽媽。
傅首爾與凱凱這麼簡單交流的一個過程,就讓凱凱整個人都有了光,這個時候的他充滿了自信,和之前的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傅首爾鼓勵孩子並不是泛泛地,她會很用心的鼓勵得很具體,這讓孩子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如果你只是說他很棒,他並不會有多大感受,甚至覺得你是在敷衍。
就像現場的教育專家張敏所說:鼓勵是需要具體的,不要說「你真棒」,那是很「浮誇」的感覺,其實鼓勵有很多方式,一個是語言的鼓勵,還有一個是肢體的鼓勵,這些都能幫助到孩子樹立信心。
作為父母,不要吝嗇自己對孩子的鼓勵。
阿德勒學派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戰》一書裡寫道: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就像傅首爾說的:你要讓孩子自信是非常難的,但是你要讓他自卑,易如反掌。
我們都知道,當一個人有自信的時候他做什麼事情都會很順,成功的機率也會很高,這對你的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讓一個孩子自信,父母的作用非常關鍵。
我很認可傅首爾在節目中說的一段話:你要讓他從心裏面認為,我的媽媽是非常認可、欣賞、喜歡我的,全世界哪怕所有人,都不認可欣賞我了,我媽媽也認為,我是這個世界上最棒的小孩。
父母在孩子心中始終是處於一個最重要的地位,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而父母對一個孩子的態度,也是孩子最在乎的,可以說,你怎麼看待孩子決定了他的人生。
很喜歡張敏說的一段話:父母是不斷地點燃孩子的心中那盞明燈,人生中肯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但是,讓他永遠相信自己,這是最重要的。
陪孩子寫作業是每一個父母都要經歷的,也是目前很多父母正在經歷的,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寫作業,該如何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提高成績,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這些都是我們要學習的。
從這個綜藝節目中我也看到了很多好的理念,而這些其實都可以在我們本月的主題閱讀的四本書中學到。
如果你想深入的了解更多,歡迎下方留言。
-作者-
果媽李璇:果媽閱讀創始人&CEO,知名育兒講書達人、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在讀碩士研究生、正面管教家長認證講師、歐盟認證蒙臺梭利中級教師、平和式教養法課程認證講師、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認證高階講師、家長幫高效閱讀訓練營課程講師。還曾經受邀到中國太平,中國平安、索尼電子,還有各大高校學校、幼兒園、企事業單位開展講座,前後在50餘座城市舉辦了200多場講座。新浪微博@果媽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