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問題,一直以為是中國父母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而快樂教學和打壓式教學也是中國父母之間不斷battle的話題。
最近上線了一檔名叫《親愛的小課桌》的綜藝節目,講的就是父母們最關心的育兒話題。
《親愛的小課桌》目前已經播出了幾期,看了這幾期,真的想說,這檔綜藝是真的非常適合問題爸媽們一起看。
在這檔綜藝裡,請來的孩子和家長身上,明顯可以看到當代親子關係的大部分縮影,《親愛的小課桌》作為國內首檔萌娃教育類觀察真人秀,可以說在目前播出的幾期中反映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很多真實存在的問題。
在《親愛的小課桌》裡面,爭議最大也是最有看點的一對母子,是徐敬凱和他的媽媽。
因為徐敬凱的媽媽奉行的教育方式,是比較典型的打壓式教育,這種教育方式也是中國親子教育關係中佔主流地位的一種教育方式。
但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卻可能在孩子童年時期給孩子造成大困擾,導致孩子一直處於自卑的狀態。
雖然徐敬凱的媽媽對於自己的教育方式非常自豪,但從徐敬凱在託管班的表現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徐敬凱媽媽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問題。
都說幸運的孩子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孩子用一生治癒童年,因為童年經歷對於一個人的性格塑造非常重要。
雖然徐敬凱現在還很小,才7歲,但他已經慢慢開始有點社恐的傾向,且節目中的專家也說了,他正在往討好型人格發展。
如果徐敬凱的媽媽不改變她的教育方式,那麼徐敬凱將來很可能會成為一個高敏感低自尊類型的小孩,這種性格對於他日後進入社會來說,應該是致命性的缺陷。
更重要的是,徐敬凱的媽媽並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問題,她非常自豪地認為,徐敬凱非常喜歡做卷子,且在她的教育下越來越喜歡做題。
也正是因為有這種極度自我的家長,才導致現在青少年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
當然,作為一檔優秀的綜藝節目,自然不可能只討論了這一點。
在《親愛的小課桌》裡還發現,來參加節目的家長,有許多都是全職媽媽,例如徐敬凱的媽媽原本是公安系統,但為了更好的教育徐敬凱,所以選擇了辭職。
從這裡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徐敬凱媽媽的爸爸原本就是軍人,也許對於徐敬凱媽媽來講,她為徐敬凱放棄了她最重要的事業,所以才會對徐敬凱要求這麼嚴格。
因為人都是需要自我成就感,對於徐敬凱媽媽來講,她之前信以為生的職業已經沒有了,作為全職媽媽的她,只有教育好了徐敬凱,才是她現在最應該做的事情,所以她才對徐敬凱要求如此嚴格,她將對她自己的期許也投射到了徐敬凱身上。
其實看了這檔綜藝後,我個人是覺得女性不一定是非要做全職媽媽才能教育好孩子,因為女性的人生使命不是只有母親和妻子這兩個身份,所以我們也不用一定要將自己禁錮在這兩個身份裡。
對於全職媽媽來說,因為沒有了自己的事業,日常生活基本都是圍繞孩子轉,所以容易給孩子形成壓力和窒息感,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需要自由與空間。
且徐敬凱媽媽對於徐敬凱的打壓式教育,可能不僅僅是出於教育目的,還和她個人有一定的關係。
徐敬凱媽媽有一套可以自洽和閉環的自我邏輯,性格也非常強勢,對於全職媽媽來講,她們餘下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孩子,所以打壓徐敬凱,可以讓徐敬凱能夠更好的順從她,聽她的話,這個和徐敬凱現在的行為也非常對的上,徐敬凱現在這麼不自信,就是因為徐敬凱媽媽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如果她不及時修正自己的教育方式,那麼徐敬凱將來到了青春期應該會變得非常叛逆,這樣對於他們母子之間將來必然會有非常大的矛盾和分歧,而且對於徐敬凱自己來說,在這種教育環境下長大, 他應該會時常自我懷疑,以及陷入自我崩潰的境地。
希望參加完這檔節目後,徐敬凱媽媽能認真反思一下自己的問題,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給徐敬凱營造一個相對健康的童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