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課桌》虎媽培養出「一問三不知」的孩子,談焦慮型父母

2020-09-09 豆媽逗娃


自律的孩子

最近有一位虎媽引起了廣泛的熱議,她就是萌娃課業教育陪伴式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當中的徐敬凱媽媽。

徐媽媽教育孩子的方式在很多人看來不是嚴格,而是已經到了嚴苛的程度。

比如,一年級的寒假裡,她讓7歲的兒子做了376張試卷。

她給孩子規定:偷懶加一張卷子,錯3道題加一張卷子,不仔細加一張卷子……

在節目當中,她坦言自己的教育觀是:

「沒有快樂童年,小朋友是需要一個嚴格的學習環境和態度的。」

「人生分為兩種,一種是小時候享福,長大吃苦,另一種則是現在學會堅強,長大以後才一定是快樂的。」


從節目中可以看出來,徐敬凱的作業是最多的,除了學校布置的,媽媽還額外布置了一份。當其他小朋友吃完飯開心地去玩時,只有徐敬凱默默地回到桌前繼續做作業,表現出超乎同齡人的自律。

據徐媽媽自己說,孩子自己很喜歡做作業,每天早晨起床洗漱後就到書桌前做題。甚至還跟媽媽說,希望能夠把新華書店所有的試卷都買下來做完,說這樣就厲害了。

這些都讓徐媽媽感到非常驕傲。

自卑的孩子

但是對於這種教育觀以及徐敬凱的狀態,節目當中的其他媽媽以及專家都不是很贊同。因為凱凱在節目當中還表現出了自己的另一面。

場景一:

問:你害不害怕寫作業?

答:不知道。

問:那你喜歡寫作業嗎?

答:不知道。

問:你寫作業快不快?

答:不知道。

這三個不知道讓節目組的人驚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一問三不知嗎?話雖然像是在調侃,但卻透著一股悲傷。


場景二:

在才藝表演環節,孩子們都踴躍地展現自己,但只有徐敬凱一個人拒絕表演。甚至,他還拒絕向大家介紹自己,說自己沒有名字。直到所有小朋友都離開了,他也沒有敢上前表演。

之後,徐敬凱告訴葉一茜,自己其實想表演,但就是怕做不好。

大家看到凱凱的表現,紛紛勸說徐媽媽不要那麼虎。

王櫟鑫說:「現在吃了足夠多的苦,將來就一定能甜如蜜嗎?」

傅首爾說:「寫無數卷子真的讓他很有成就感嗎?是讓你很有成就感吧?他真的很懂得如何讓你滿意」。

教育專家張敏說:「我作為一個教育人,真的看得心裡蠻沉重的,其實內向外向不是問題,性格沒有好壞之分,但是凱凱更多的表現不是內向,是自卑。凱凱媽媽,你們的家庭教育中需要去作一些調整,孩子的生命中表揚也好,批評也好都是必要的組成部分,尊重孩子的節奏,用心地去助力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無私奉獻卻又焦慮的父母

當大家都在給徐媽媽建議時,徐媽媽卻說:「玩過就玩過了,但是做作業的話,做完他就記住了。再加上,班裡面所有小朋友的家長都在做,如果你就給他玩的話,你難道不心慌嗎?不憂慮嗎?不擔心嗎?」

這不僅是徐媽媽的心裡話,也是很多焦慮型家長的心裡話。

從節目當中我們了解到,徐敬凱媽媽原來是在公安系統的,後來有了孩子之後,選擇回到家中做全職媽媽。可見,徐媽媽對孩子是非常重視的,也為孩子犧牲了很多。

我們身邊有很多像徐媽媽這樣的家長,為了孩子傾盡所有,無私奉獻。但在這滿心滿意的愛當中,又給這樣的父母帶來了深深的焦慮。

他們容不得孩子犯錯、落後和失敗。他們要求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要求孩子比別人更加努力,更加吃苦。如果孩子犯了錯,或者成績不好,他們會進行嚴厲地懲罰,並堅信這是對孩子成長最好的方式。他們認為這些都是自己愛的表達。

可是,他們並不明白這種愛的背後其實是自己的恐懼。

每一個焦慮型父母的背後,都有著深層次的恐懼。他們對孩子的焦慮,更多的是來自於自身恐懼的投射,只不過把這種投射披上了一個「為孩子好」的包裝。


像徐敬凱的媽媽,她對孩子學習中的競爭就有著過度的恐懼。別人都在刷題,自己家的孩子也絕不能夠落後。如果孩子落後了,那就意味著孩子不優秀,因而自己這個全職媽媽做得也不夠好,是失敗的。此外,徐媽媽內心當中也有這樣一種擔憂,就是孩子學習不好,將來生活就會艱難,出於對這種艱難的恐懼,她就會對孩子的成績特別焦慮。

讓人的內心中有恐懼時,獲得「掌控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因為如果事情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發展,自己對事情的發展有足夠的掌控感時,就不會那麼恐懼了。

所以,由於焦慮型的父母恐懼多,就容易產生對孩子的控制行為。他們會要求孩子必須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不允許孩子犯錯,學習必須取得好成績,表現出追求完美的狀況。

所以,對於焦慮型父母來講,首先要學會覺察自己對孩子焦慮和擔心的背後有多少是源於自己的恐懼?

心理學當中講,覺察即療愈。當一個人有了覺知的時候,就意味著他開悟了。

覺察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覺知,覺知到自己的問題,覺知問題產生的根源在哪,有什麼表現形式,明白它們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第二層意思是察,主要是觀察,觀察自己,觀察孩子。所以,所謂的深度覺察,就是帶著覺知來觀察自己的行為,思考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做,這樣做帶來了什麼樣的結果,以及思考怎樣改變。

當家長能夠深度地覺察自己的焦慮,並理解自己的焦慮是怎麼一回事,之後才能夠在行為上有深刻的改變。

養育孩子,不是要改造他,控制他,更多的是通過自身來影響他。希望更多的家長擺脫內心的焦慮,輕鬆育兒。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評論、點讚、轉發、收藏都是對我的鼓勵,謝謝!

我是「豆媽逗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曾經的教書匠和班主任,多平臺籤約作者。一個走過南闖過北,努力探索人生和世界可能性,超有煙火氣的倆娃媽。

相關焦點

  • 看《親愛的小課桌》漲知識:家長陪伴孩子,方法比「時長」重要
    《親愛的小課桌》就是2020年夏天正在熱播的一款教育類綜藝,它也是國內首檔萌娃課業教育陪伴式綜藝,可以說,這檔節目,在浮躁的綜藝浪潮裡注入了一股清新之風,把人們的視線從「勁歌熱舞」和「俊男美女」轉移到孩子身上。
  • 《親愛的小課桌》虎媽育兒引爭議,別讓你的焦慮毀了孩子​
    你認為孩子的童年應該是在快樂中度過,還是應該在父母的「為你好」後各種學習衝刺當中度過呢?《親愛的小課桌》節目一開始,一位虎媽就回應了這個問題。虎媽認為孩子是不應該有快樂的童年。還給大家發出了奪命三聯問她說:「班裡所有的同學家長都在做,如果給他玩的話,你難道不心慌嗎?不憂慮嗎?不擔心嗎?」徐媽這些修行背後,是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
  • 《親愛的小課桌》引人深思:孩子課後的三小時,你會怎麼利用?
    為了孩子的學習,他放學回到家,學了一天已經很疲憊,我還是要催著孩子趕緊去寫作業、學習。作為家長,其實內心非常想和他交流,讓孩子放鬆放鬆,但一想到成績,還是狠心讓他去學習了,相信有許多父母都跟我一樣吧?但是,最近我看了一則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聽說了一個概念,叫做「課後三小時」,它改變了我之前的教育觀念。
  • 《親愛的小課桌》引人深思:孩子課後的三小時,你會怎麼利用?
    為了孩子的學習,他放學回到家,學了一天已經很疲憊,我還是要催著孩子趕緊去寫作業、學習。作為家長,其實內心非常想和他交流,讓孩子放鬆放鬆,但一想到成績,還是狠心讓他去學習了,相信有許多父母都跟我一樣吧?就算是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我只能和他聊聊學習,總是說幾句「好好學習,別偷懶」之類的話後,就無話可說了。但看完《親愛的小課桌》這個綜藝節目後,讓我了解到,專業的學習教導應該交給學校教育,我們父母還是要主攻家庭教育。
  • 《親愛的小課桌》:父母的「功利心」很強,孩子很無奈
    《親愛的小課桌》是一個明星陪伴式教育的節目,通過輔導孩子做作業來探討教育問題。陳建斌、葉一茜、陳宥維、高秋梓是輔導老師,和孩子們近距離接觸。參加這個節目的6位小朋友都挺優秀,多才多藝。他們的大部分時間被學習佔據著,除了學校的學習,他們都有參加課外輔導班。
  • 《親愛的小課桌》開播,陳建斌教育理念引爭議,葉一茜談挫折教育
    由陳建斌、葉一茜、傅首爾、陳宥維、高秋梓等作為固定嘉賓的萌娃課業教育陪伴式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播出了,該檔節目在眾多娛樂、選秀類綜藝中似乎就像一股泥石流一樣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一直以來,社會上「熊孩子」「巨嬰」等層出不窮,教育孩子是一道世界難題,並且因人而異。但是很多時候人們雖然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味地抱著功利、輸贏的觀念,這樣能否教育出身心健康,以後成為社會棟梁的下一代呢?《親愛的小課桌》選擇由4位明星接手萌娃課後作業輔導和課餘興趣愛好培養 ,試圖以第三方視角來觀察,探尋萌娃家庭教育、自主學習能力的正確打開方式。
  • 親愛的小課桌:徐敬凱家庭教育出現問題,孩子自卑是父母的錯
    親愛的小課桌:徐敬凱家庭教育出現問題,孩子自卑是父母的錯人們常說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在孩子身上能折射出父母身上的優缺點。其實父母也不是完人,他們也是第一次扮演為人父母的角色,在育兒方面他們也會存在很多困擾,綜藝《親愛的小課桌》簡直就是新手爸媽的必備指南,在這檔綜藝裡,探討了很多育兒方面的誤區,相信看完這檔綜藝,父母也會深刻地反思自己,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 親愛的小課桌,親子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
    最近有朋友說《親愛的小課桌》很好看,讓我去追。看了下豆瓣評分7.8,好奇心驅使下,我看了一集。太好看了,趕緊把剩下的兩集都給追了。記得已經好久沒有追這種親子綜藝了,一個是時間不允許,再一個是對這種類型的綜藝節目確實不感冒。一下看完三集,感觸真的是太多了。這個節目讓我們看到了當下很多家庭的教育觀念,以及小孩子身上折射出來的家庭教育模樣。
  • 《親愛的小課桌》家長觀看孩子課後三小時動態,其實學習的過程
    《親愛的小課桌》在國內的所有綜藝節目當中,算是比較特殊的一類存在。它將注意力直接放到了當代社會處理困難的親子關係問題上,削弱了往常綜藝節目本身顯示出來的強大娛樂功能,更加注重去融入、去感受人們的日常生活。
  • 《親愛的小課桌》醒醒吧!別再拿家庭作業當變相家暴,豈有此理
    近期《親愛的小課桌》上線,伴隨著開學季到來,輔導孩子寫作業的家長們,可以心安理得地吐槽了。孩子該怎麼管教,棍棒式教育早已落伍,平等式啟發式教學太缺乏實操性,自由與管束之間難以平衡,莫衷一是。自從我國的封建王朝結束之後,狀元,這一八股取仕,早就不合時宜的教育觀念還是紮根在人們心中。學習真正目的是掌握基本知識,培養學習興趣,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我們從孩子身上看到是太多的功利性目的,根本沒有顧忌孩子什麼年齡階段就該有什麼樣的狀態,這就是典型的揠苗助長。
  • 暑假做376套試卷《親愛的小課桌》讓你知道什麼叫「虎媽模式」
    教育問題,一直以為是中國父母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而快樂教學和打壓式教學也是中國父母之間不斷battle的話題。最近上線了一檔名叫《親愛的小課桌》的綜藝節目,講的就是父母們最關心的育兒話題。在這檔綜藝裡,請來的孩子和家長身上,明顯可以看到當代親子關係的大部分縮影,《親愛的小課桌》作為國內首檔萌娃教育類觀察真人秀,可以說在目前播出的幾期中反映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很多真實存在的問題。
  • 親愛的小課桌:展現不同家庭教育理念,盛爸爸的方式,值得學習
    親愛的小課桌:展現不同家庭教育理念,盛雲翼爸爸的教育方式,值得家長學習面對寶寶的出生,很多新手爸媽常常是很慌張的,在寶寶到來之前,他們也許還未真正的成長為一位獨當一面的大人最近一檔親子綜藝《親愛的小課桌》在網上的討論度很高,在這個綜藝裡大家可以學習到很多育兒經驗,可以說是新手爸媽必看的一部綜藝了。從古至今,很多文人雅客都用了詩句去表達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也正是父母對我們用心的培養,我們才能成長為現在這個有理想有抱負的自己。
  • 「不需要快樂童年」抗辯教育專家的虎媽,她的孩子究竟長什麼樣?
    看看網上一名大V分享的養育經驗:孩子沒有按時完成作業,她將女兒單獨留在家裡過夜。並揚言:感謝自己變得如此心狠手辣。沒有最狠,只有更狠。在最近上檔的《親愛的小課桌》裡,又一位虎媽霸氣上線。這位小朋友(凱凱)今年7歲,上一年級,小小年紀的他,假期作業量多到讓人抓狂。
  • 《親愛的小課桌》裡的焦慮媽媽:人生總有苦,請給孩子多點甜
    >作者:我是蝸牛麻麻原創不易,抄襲必究︾今天看了《親愛的小課桌《親愛的小課桌》邀請了六個小朋友作為主人公,通過觀察他們真實的課後託管場景,獲知不同家庭教育的差異化,也反映了部分家長對孩子教育問題的極度焦慮。節目中的六個孩子各具特色,其中的四個還同為一年級的學生:機靈可愛的謝雨希,聰明乖巧的王依依,開朗自信的盛雲翼以及聰明而又糾結的徐敬凱。
  • 親愛的小課桌:郎朗參加節目,與孩子互動,化身英語閱讀器
    《親愛的小課桌》:郎朗參加節目,與孩子互動,化身英語閱讀器拉近與孩子的距離教育類問題一直都是公眾關注的熱點,特別是在家長的眼裡,很多時候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比自己的日常工作都要難得多。可能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愛奇藝平臺最近正在熱播的親子教育類綜藝《親愛的小課桌》,可以說是成為了很多父母下飯的熱點綜藝。看過《親愛的小課桌》這個綜藝的小夥伴應該也都知道,這個綜藝的魅力除了關注的領域比較熱點以外。還有一個比較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節目組邀請的嘉賓都是很有影響力的。除了高秋梓、傅首爾、葉一茜等人以外,節目組還邀請到了郎朗。
  • 《親愛的小課桌》:點讚傅首爾花式誇獎樂翻「虎媽」,搞定萌娃
    在這檔愛奇藝出品的首檔「萌娃課業教育陪伴類「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第一期中,傅首爾作為主持人出場,沒有有直接參與「校長」陳建斌、「教導主任」葉一茜、組員高秋梓和陳宥維的「四人小組」的輔導教學。「錯三道題,加一張卷子。」「不仔細,加一張卷子,做到你仔細為止。」萌娃徐敬凱平時除了完成學校作業,還要完成他媽媽布置的額外作業,所以,他小小年紀變得內心有些自卑,不太敢說話,也不太會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玩耍。傅媽是如何在第一次見面打消隔閡的呢?她一上來就問凱凱:覺得我長得怎麼樣?凱凱因為比較靦腆,又怕回答不好,就選擇無視,拒絕回答。
  • 《親愛的小課桌》:葉一茜化身教導主任,在線教你輔導孩子做作業
    《親愛的小課桌》邀請了陳建斌、葉一茜、傅首爾、高秋梓、陳宥維五位明星嘉賓擔任託管班的老師,完成接小朋友放學、帶吃飯、輔導作業、上手工課等任務,關於孩子教育問題的探討很有看點。葉一茜和田亮是教育有方的父母,他們的兩個孩子都很有禮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女兒森碟在《爸爸去哪兒》裡表現得就很討人喜歡,憑藉人格魅力收穫了一波粉絲。此次葉一茜在《親愛的小課桌》中化身教導主任,帶別人家的小孩,表現也很不錯,想要把孩子教育得像森碟一樣優秀的家長們,可以關注一下《親愛的小課桌》,向葉一茜等明星嘉賓取取教育經。
  • 《親愛的小課桌》節目創新,寓教於樂,不斷刷題讓孩子產生挫敗感
    《親愛的小課桌》,這檔萌娃課業教育陪伴式綜藝很創新,估計可能會成為爆款,因為集中了目前家長和學生的問題所在,就是作業為什麼那麼多?作為父母來說,這樣的綜藝節目能夠學到如何有效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和學習能力。其實作為學生真正的問題還有一個,低頭族太多了,主要是智慧型手機的出現,這個不僅影響到孩子的學習,還影響到對社會認知的能力。
  • 親愛的小課桌:傅首爾的「彩虹屁」火了,誇獎式教育效果太好
    孩子學業成績變優秀缺的是什麼?既不是嚴厲的態度也不是無休止的嘮叨和做不完的試卷,而是像傅首爾老師這樣的「彩虹屁」!在愛奇藝播出的《親愛的小課桌》中,傅首爾對孩子們滔滔不絕的誇獎讓孩子們更有自信。我們都知道,傅首爾是《奇葩說》出身,她的文採和辯論能力在小課桌這整個團隊中是比較出彩的,很多小朋友們都因為傅首爾的誇獎而變得更有自信,尤其是徐敬凱。
  • 《親愛的小課桌》裡的虎媽,被海澱家長和順義媽媽比下去,反思中
    說起為什麼特意去看關於順義媽媽的文章,是由於最近關注了一檔萌娃課業教育陪伴式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在討論徐敬凱媽媽的育兒理念時,傅首爾和葉一茜提到了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據說還有已經徹底實現財務自由的家庭,爸爸媽媽都不需要上班,全力照顧孩子。這種家庭在順義大概也有30%。2、全方位培養孩子相較於海澱媽媽瘋狂迷戀奧數和奧物,順義媽媽要求孩子必須有一項運動特長,一般是馬術、遊泳、擊劍和高爾夫這種,據說這些都是「爬藤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