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歇爾布勞耶出生於匈牙利,幼年時就喜歡繪畫與雕刻,1920年在維也納藝術學院有過短暫的學習,後轉入德國包浩斯設計學院學習,畢業後留校任教,負責家具設計專業。在德國包浩斯期間,他不僅廣泛地接觸到了各種先鋒藝術運動,諸如表現主義,風格派運動,構成主義等,還結識了格羅皮烏斯,密斯凡德羅,勒柯布西耶等著名的現代主義設計大師,這些都對他以後的家具與建築設計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作為一位現代主義設計大師,讓他在設計界聲名大噪的設計作品,當屬1925年為他的老師瓦西裡康定斯基而設計的瓦西裡鋼管椅,在當時對於新材料,新技術以及標準化的探索,讓馬歇爾布勞耶在家具設計界大放光彩,並以此奠定了其在現代設計界的基礎。
他從"阿德勒"牌自行車的車把上得到啟發,從而萌發了用鋼管制作家具的設想,1925年設計的第一把鋼管椅子「瓦西裡椅」,是世界上首創的鋼管家具。造型輕巧優美,結構單純簡潔,並具有優良的性能,這種新的家具形式很快風行世界。「瓦西裡椅」被稱為二十世紀椅子的象徵,在現代家具設計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由於鋼管家具具有包浩斯最典型的特點,以至於被後人認為是包浩斯的同義詞。
這件作品的設計無論是結構,材料還是它的形式,都是極富有革命性的。形式上,瓦西裡椅採用了簡潔有力的線條,幾何形外露的結構以及簡單的色彩搭配,突出了他對密斯凡德羅「少即是多」的回應。材料上,選擇了物美價廉,方便拆卸的鋼管以及考慮到受眾舒適性的帆布與皮革,這種材料的選擇與結構設計,使得瓦西裡椅實現了批量生產的可能,真正成為了為人民大眾的設計。
現代主義設計對簡潔的幾何形式,功能至上以及標準化模型與批量生產的要求,一方面傳達出對理想新生活的追尋,另一方面,加入了人文關懷來緩解理性至上的機械冷漠,亦表現出為大眾而設計的民主觀念,這些都在布勞耶的設計中有諸多體現。善意,民主以及對理想的追求,使得馬歇爾布勞耶的設計至今仍依然熠熠發光,照耀著當今的設計者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