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上線以來, 2017年3月,拼多多已擁有1億付費用戶,月GMV超過40億,發展不可謂不迅猛,特別是在電商領域基本已經在阿里系和京東系兩分天下的格局下,能夠異軍突起,還是非常了不起的。
在兩年多前,這一個公眾號會發展到今天,成為一個新起的電商平臺,拼多多的模式是比較讓人爭議的,有人說這一種模式好,也有人說,拼多多是靠罰款賺錢的,確實,拼多多的罰款是非常可怕的,大家百度就會搜到N多的答案,怎麼說呢,舉個例吧。
舉個例子: 延遲發貨的處理:常規產品成團後48小時未發貨的,每單處罰3元 虛假髮貨的處理:商家上傳商品物流單號後的24小時內,該物流單號在相應物流公司官網沒有攬件信息 訂單金額 < 50元 每單10元 ╳ 虛假髮貨處理訂單數 50元 ≦ 訂單金額 < 100元 每單20元 ╳ 虛假髮貨處理訂單數 100元 ≦ 訂單金額 < 300元 每單30元 ╳ 虛假髮貨處理訂單數 訂單金額 ≧ 300元 每單40元 ╳ 虛假髮貨處理訂單數。
如果你上一次活動,一天出了上萬件,問你怎麼辦,發還是不發?
拼多多的分析
一、成本優勢,由於這個平臺比較容易上量,所以可能薄利多銷,
二、人頭的優勢,在這個平臺的,每一個購買的客戶,它是會主動去搶人頭回來購買的,這相對比較容易完成基礎的積累。
三、如果產品可以的,相對來說積累到客戶,他們也有復購的優勢,對於一些喜歡划算的人,他們總是會反覆回來
但是面對淘寶等老牌大山,有人並不看好。
首先,規模體量差距太大。2016年雙十一期間,拼多多放出來的消息是在雙十一單日GMV(商品交易總額)2.057億,而淘寶系的當天GMV則是1207億。拼多多的體量連淘寶的零頭都不夠。幾百倍的差距,說取代就能取代嗎?拼多多需要多少年才能追趕上淘寶呢?
其次,平臺模式決定拼多多無法成為淘寶。從淘寶成立到現在,大眾的印象還停留在商品便宜、商品質量差這樣的印象。拼多多也是如此,通過各種渠道拉來流量,然後平臺主打低價甚至超低價商品,最後商家為流量費用買單。和早期的淘寶模式類似,低價格帶來的必然是低品質,一旦被打上類似烙印,很有可能就摘不掉了。
當年拍拍網,新蛋,那個不是氣勢洶洶,現在呢拍拍網徹底關了,新蛋已經久不在江湖了,估計90後好多都不知道這兩個網站。這幾年衝出來那麼多電商,最後活下來的就那麼幾個,京東靠自營3c起家,蘇寧電商和實體結合,淘寶完全就是個購物平臺,各有各的特點,拼多多這種模式不知道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