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獨議員私人檢控遭私了的士司機 何君堯怒斥「原告變被告」

2021-01-09 北京日報客戶端

香港的士司機鄭國泉去年在深水埗駕車失控衝上人行道,遭暴徒拖出車外私了。而反對派議員許智鋒卻對鄭國泉提出了私人檢控。24日,何君堯召開記者會,直斥許智鋒無理控告,將形容情況是將「原告變被告」,讓鄭國泉受傷的心靈「雪上加霜」。

早前反對派議員許智鋒宣布將以私人檢控的方式,控告鄭國泉危險駕駛,並揚言稱其一旦罪成,最高可判監禁4年半。法庭於兩星期前對鄭國泉正式發出了傳票。對此,何君堯質問稱,「如果證據足夠強,為何警方不提出檢控呢?」他表示律政司應要接手此案件,絕不可以讓許智鋒胡作妄為。自己會提供相關資料協助跟進,有信心幫助鄭國泉伸張正義。

鄭國泉遭暴徒私了致頭破血流,的士也遭到打砸。

鄭國泉也戴著口罩現身記者會,他聲音顫抖地稱,「所有網上流傳的片段都可看到,我當時怎樣被黑衣暴徒襲擊,打得遍體鱗傷。」他表示,如今自己卻被無理檢控,感覺很不公平,內心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何君堯表示,鄭國泉被打得頭破血流,心靈受到極大傷害。斥責許智鋒對暴徒的暴力行為視而不見,卻向鄭國泉提出私人檢控,是將「原告變被告」,讓鄭國泉受傷的心靈再「雪上加霜」。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注意到,《禁止蒙面規例》於去年10月5日零時正式生效,但仍有暴徒冥頑不靈,在香港多區破壞。去年10月6日下午,香港深水埗區長沙灣道被蒙面的非法集會者佔據。當日,的士司機鄭國泉駕駛的車輛失控衝上了人行道,撞傷了3名女子。隨後鄭國泉被蒙面暴徒從車內拖出圍毆致頭破血流,左右胸一共四條肋骨被打斷。一旁,其賴以謀生的計程車也遭到嚴重破壞,蒙面暴徒打碎車上全部玻璃,並試圖毀壞行車記錄儀,毀滅罪證。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北京日報客戶端特派香港報導組

編輯:高珊珊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刺傷何君堯男子被控企圖謀殺並加控傷人罪
    19日上午,刺傷何君堯一案中的被告在香港粉嶺法院提堂應訊。△去年11月何君堯被刺現場圖 左側戴帽子男子為被告去年11月,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在屯門湖翠路一帶街區進行宣傳時,遭一名男子刺傷左胸。被告原本被控企圖謀殺罪,而在今早提訊時,控方加控被告一項傷人罪,並還押至6月29日將案件轉至高等法院審訊。被告名叫董栢輝,現年30歲,無業。
  • 拘捕林卓廷是將原告變被告?鄧炳強:報案人犯了法也要抓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反對派議員林卓廷被拘捕是將原告變被告?針對有人質疑為什麼報案人被抓,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今日(27日)在會見傳媒時表示,警方檢控都是基於事實和證據,即使是報案人,犯了法也是要抓的。
  • 朱凱迪等多名港獨議員被逮捕!
    起底「港獨」議員朱凱迪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在網絡直播時說:「一條是生路,另一條是不生路,你要選擇哪條路?」讓何君堯憤怒地隔空喊話的,就是「港獨」議員——朱凱迪。本次「反修例」暴亂臺前幕後,朱凱迪十分活躍,非但不與暴力割席,反而一直衝在最前線,高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口號,以此蒙蔽年輕人,並與「臺獨」勢力勾連,獲取物資、裝備和人力支持,企圖讓香港成為獨立或半獨立的政治實體……在7月23日的一個電視節目中,何君堯怒斥朱凱迪「簡直是人渣」、「不配做議員」!
  • 面對暴徒破壞,我們香港的士司機這麼做
    更讓我們感到憤怒的是,一名60歲的同行在街頭被暴徒截停,其賴以謀生的士不但被打砸,鬍子灰白的他還被圍毆至重傷,頭破血流躺在路上……大家整日人心惶惶,開工擔心被堵路、被「私了」,社交軟體中原本用來閒聊、約吃飯的群組,都被用來互相通報「哪裡有客人要坐車、哪裡有暴徒堵路」。為了防身,我甚至放了一根棍子在座位邊上。香港社會從來沒有過這麼緊張、讓人絕望的時刻。
  • 嘲笑拍攝車禍中垂死警員 澳洲保時捷司機遭加控罪
    普賽上個月首次到法庭應訊嘲笑和拍攝遭大貨車撞倒後垂死警員的墨爾本保時捷跑車司機,(星期一)向法庭申請假釋時遭警方指控更多罪名。他周一向法庭申請保釋,但檢控官在堂上對他加控3項罪名,包括兩項妨礙司法公正罪,使他被控的罪名達到12項。檢控官在反對給予普賽保釋時說,被告有重新再犯的危險,並有可能干擾證人和不到法庭應訊的風險。警方一位證人周一告訴法官,普賽有飆車和酒後駕駛的歷史。
  • 遭遇死亡威脅 父母墓地被損 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仍然堅持向「港...
    身陷輿論漩渦 辦事處被暴徒攻擊之後,事態的發展,出乎何君堯的意料。7月22日凌晨,區議員開始在網絡和社交群體透露何君堯辦事處地址,並提議去「拜會」一下。7月22日下午,何君堯在香港荃灣地區的辦事處被打砸。從當地媒體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一群穿黑色衣服的蒙面人,手持黑色雨傘進行遮擋,使用金屬物打砸玻璃窗。
  • 當事人自願達成的私了協議是否有效力
    「私了」是民間解決糾紛一種常見的方式,但「私了協議」什麼時候有效,什麼時候可撤銷,可能很多老百姓還不是很清楚,小編將用身邊真實案例為您解答。2020年6月的某一天,原告駕駛的一輛小轎車在行駛途中,因操作不當,與被告的電動二輪車相撞,造成了兩車受損,被告及被告之子受傷的交通事故。
  • 何君堯:獲頒名譽博士學位如「強心針」 給愛國港人打氣
    來源:北京日報今天(12月7日)上午,剛剛獲頒中國政法大學名譽博士學位的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在京舉行記者見面會。他坦言,最近所受的壓力超出想像,希望與全體港人共勉,儘早恢復香港法治秩序。但君堯自己也要提升,這不是我個人的事情,包含了國家對全體港人的期待。」何君堯表示,作為一名香港立法會議員,最近半年來承受的壓力超出一般人想像,此次獲頒名譽博士學位對他個人來說就像一劑「強心針」,在此也感謝香港各界人士的鼓舞、打氣。「希望與全體港人共勉,解決好還沒解決的問題,儘早恢復香港的法治精神,我對此寄予厚望。」
  • 香港逾萬名的士司機完成強制檢測
    據香港政府新聞網,香港運輸署表示,截至今日(11日)中午12時,約27500名的士司機透過熱線預約接受強制檢測,超過11000名司機已完成檢測。因近日新冠病毒疫情再趨嚴重,港府早前發出強制檢測公告,規定的士司機須在本月9日至22日期間接受病毒檢測。港府呼籲的士司機儘早預約參與檢測,以保障個人安全,並協助減低病毒在社區傳播的風險。
  • 又有兩名亂港議員被捕!接著抓,一個都跑不掉丨香港一日
    何君堯表示,林卓廷如不承認控罪,大可在法庭上抗辯。他批評民主黨主席胡志偉等人今早指警方所謂「指鹿為馬」,屬幹擾警方調查、「政治凌駕法治」。何君堯過往曾指林卓廷在「7·21」事件擔當一定角色,並表示至今看法不變,指有視頻證明林卓廷在場挑撥。
  • 開扒林卓廷的「亂港臭史」 何君堯:正義可能遲來但不會缺席
    睇清佢個樣|林卓廷的「亂港臭史」林卓廷於2001年出任民主黨研究主任,積極充當民主黨反中亂港的打手與吹鼓手,積蓄了政治資本。林卓廷看到了反中亂港的前景,嘗到了搞亂香港火中取慄的甜頭。但隨後,林卓廷沒有繼續明火執仗地從事「反中亂港」的勾當,而是搖身一變,於2007年混入廉政公署當起調查主任,而正是這一看似「神聖高尚」的職業與身份,才使得林卓廷在往後的亂港事業中更具有欺騙性煽惑性。
  • 港黑道猛人在澳門被肢解案:12名疑犯遭檢控(圖)
    中新網6月18日電 《澳門日報》今日在頭條刊發報導稱,澳門檢察院已完成對去年轟動一時、有背景香港男子「差佬文」被肢解案的偵查檢控工作,12名疑犯被依法提出檢控,案件已移送法院排期審理,其中相信為案中主腦、綽號「九指華」的香港男子目前仍然在逃。
  • 參與破壞何君堯辦事處 加拿大籍男子被判12個月感化令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涉嫌於去年7月22日破壞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位於荃灣荃豐中心的辦事處的兩名男子被控刑事毀壞罪。案件10日在沙田裁判法院提堂,一名19歲男學生被判12個月感化令,另一名報稱無業的32歲男子還押候判。
  • 被告起訴原告可以嗎,被告上訴原告怎麼辦?
    在我國法律治理下,通常都是原告起訴被告再由法律審判出孰是孰非,但是生活中也有一些是是非非造成了被告可能更想起訴原告的情形,那麼在我國法律的運行中,被告起訴原告可以嗎,被告上訴原告怎麼辦? 網友諮詢:如果當了被告,還能再起訴原告嗎?
  • 關注丨合同履行不合規,原告變被告還要賠損失
    關注丨合同履行不合規,原告變被告還要賠損失 2020-09-01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地女在港遭印度男子強姦 嫌犯被控強迫肛交罪
    內地女在港遭印度男子強姦 嫌犯被控強迫肛交罪 時間:2013-11-27 16:27:05 來源:未知
  • 香港三車相撞車禍:疑因巴士司機暈倒 變無人駕駛
    香港三車相撞車禍:疑因巴士司機暈倒 變無人駕駛     的士慘遭夾扁車身壓為一團廢鐵一輛新巴(香港新世界巴士)下斜時疑司機突然昏迷變成無人駕駛,載客俯衝超過200米有如衝向「鬼門關」,先輕碰2輛私家車,再在阿公巖道路口衝到對面線,狂撼上斜的士及九巴(香港九龍巴士)。的士被兩巴士夾成爛鐵,車上3人包括2名外籍乘客全部死亡;巴士司機及大批乘客受傷送院,有1人情況危殆。警方事後以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罪名將巴士司機拘捕,並調查意外成因。
  • 涉香港理工大學非法集結案,28名被告禁止離港
    最新消息顯示,所有被告暫時無需答辯,暫獲准保釋至10月19日再訊,但期間不得離港。資料圖據了解,這28名被告年齡介於16歲至37歲,其中有13人為學生、一人為教師、一人為註冊護士、一人在無線電視任職美術指導。案件共分為三案處理,涉案被告全部被控去年11月18日於尖沙咀科學館廣場一帶,與其他身份不詳人士集結在一起,做出擾亂秩序的行為或做出帶有威嚇性、侮辱性或挑撥性的行為。
  • 行政訴訟能否「被告就原告」
    與其他訴訟相比,行政訴訟可能受到的地方幹預更為明顯,因為被告的特殊身份及其與法院存在著千絲萬縷的利益關聯,立案難、審理難、執行難的問題十分突出。為此,學界圍繞20多年來行政訴訟法的首次修改,提出了各種改革方案。從設立行政法院到提高一審案件審級,從授權最高人民法院派出審判機構到程序上實行「三審終審制」,「傷筋動骨」的建議折射出人們對修法的更高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