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創作中試圖減弱畫面具體事件的明晰度,嘗試用自己對人性的認知以現代語言的表達方式傳達一種和諧生存的理想狀態,同時也是對自我的內心關照,以善念的寓意傳達一種樂觀的存在感。
——趙建軍
趙建軍的繪畫不僅搶人視線,而且愈看愈是令人不舍,引領讀者進入一個理想境界。特別是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一種符號的代表,正是憑藉這種符號,將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將對人性大美的嚮往,以純感性的藝術形式表達出來,透溢著靈犀和詩意,牽引讀者強烈的好奇心,讓讀者去品讀人物的背景,去探究人物的故事,去體味人物的生活。
——辛牧
有人說「在趙建軍的畫作前,你會有一種超越塵世,遠離喧囂,猶如進入到一個純淨極樂的世界。」對此,我的體會趙建軍是一位屬於活在當代,心在前世的人。我如此地這樣認為,不止於他給了我們一些恍若仙世的藝術鏡像,更在於他的筆墨散發出的韻味是古老的,或者說是舊氣的。這個舊氣說來也還是久遠的那樣一種——與宋代那麼遼遠,總之,有些夢幻。
一定意義上,趙建軍就是在堅持內心的實在——對筆墨的寄寓與超越。在造型上常常有濃厚的主觀色彩,堅持內心審美,對豐富的筆墨藝術,懷有積極的探索精神,將沉靜、深微的生命體驗溶於繪畫意義的思考,在筆墨的人文傳統,對「新形象」的追求顯明而獨特。「他的畫有一種色墨相溶的特徵,他將墨色當成顏色置於其中,墨不再突出,顏色也不再孤立,做到了色不礙墨,墨不抵色,他採用了降低墨色純度的手法,使畫面產生出某種色調感,」捨棄了那些大水濃墨交織的毛茬,這一點就散發出了唯美、淡淡的書面感,也就是書卷氣。
當然,這是他處理每個局部、細節上的認真所致。他把筆墨處理的非常精緻,將筆墨的人文傳統,將沉靜、深微的生命體驗溶於繪畫意義的思考所以他的繪畫才有最為可靠的意境的美、筆墨的現實美。
——鄭崗
作品欣賞
趙建軍
1967年生人,祖籍山東聊城莘縣。1991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藝術系。2001-2002深造於中央美術學院李少文先生研究生課程班。中國國家博物館書畫院專業畫家、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