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絲綢服飾:絲綢與中國人物畫

2020-12-13 世界絲綢網

顧閎中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中國古代服飾面料多是絲綢,絲綢的特性極大地影響了中國美術特別是人物畫的風格和技法。

中國古代人物畫與中國傳統的絲綢服裝有著緊密而悠久的聯繫。中國畫講究神韻,講究主觀感覺的表現,在技法上又講究線條的運用,所以,在中國人物畫中,通過線條去描繪衣紋,通過獨特的衣紋表現人物的氣質神韻,就成為中國人物畫的特點。

中國人物畫的衣紋十分獨特,這種獨特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國絲綢服裝獨特的靜態懸垂感,二是中國絲綢服裝獨特的動態飄逸感。

服裝的懸垂效果是所有柔軟面料都具有的,但中國絲綢面料的懸垂感卻是獨一無二的。絲綢輕盈、柔軟,光滑而華麗,加上中國傳統服裝近似寫意般的寬大,肥碩,使得服裝垂下的部份形成自然下垂的褶皺,這種褶皺渾然天成,顯得隨意而無規則,與棉、麻面料相比,絲綢更加柔軟和輕盈,在靜止的狀態下,其衣紋褶皺更自然隨意,穿在人體上比棉麻更加貼體。

在表現絲綢這種懸垂衣紋方面,中國繪畫創造了各種筆法,有人稱為「十八描」筆法,這是根據歷代各派人物畫的衣褶表現技法歸納出來的。明代周履靖的《夷門廣牘》中記載:「衣褶描法,更有十八種:一曰高古遊絲描,用十分尖筆,如曹衣紋;二曰如周舉琴弦紋;三曰如張叔厚鐵線描;四曰如行雲流水描……」。這些是根據筆法線條的形象而定名的,如琴弦描類似琴弦,比高古遊絲稍粗,鐵線描則更粗些。行雲流水描則是要根據線條表現出的流暢和灑脫來作形象命名,還有用動物或植物形象來命名的,如柳葉描、竹葉描、蚯蚓描等,都是形容筆法線條的形象。這些豐富的畫技法也說明了絲綢衣紋的多姿多彩。這些絲綢衣紋是與棉、麻以及現代化學纖維衣料的衣褶截然不同的,現代衣褶的描法也隨著纖維衣料的豐富而有所發展,從這一點看,絲綢的特點決定了古代畫技的發展。

中國古代繪畫史上有一個著名的畫家叫曹仲達,他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北齊的一位畫家,以畫印度佛畫和人物像著稱,他來自西域,繪畫風格帶有異國色彩,到中國後又師法於中國南朝畫家袁倩,受到漢族藝術的薰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些經歷也使他的中國畫法功力深厚,而且富於個性,逐步形成了類似於佛教藝術手法「薄衣貼體」的風格,在中國繪畫史上被稱作「曹衣出水」,也被叫作「曹衣描」。

東晉著名的人物畫家顧愷之(公元344-405年)的《洛神賦》、《女史箴圖》及《列女傳仁智圖卷》和宋代的《八十七神仙卷》等名作,都是通過衣紋的描繪來表現不同人物的神韻,而且服飾本身的形象也是千姿百態,這些衣衫通過千變萬化的線條來描繪,絲綢的神韻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顧愷之的人物畫中多有神仙和宮廷仕女,其服飾形象都處於飄渺的仙境氛圍之中,充滿了浪漫主義氣息,絲綢的輕盈和在風中的複雜變化得到了充分的表現。

中國畫強調氣韻,這一點在人物服飾畫裡除了表現靜態的懸垂感,中國畫家更熱衷於表現動態中的絲綢服飾的飄逸感。唐代畫家吳道子(公元680-759年),的壁畫,就是用「天衣飛揚」般的繪畫藝術而使觀者感到「滿壁飛動」。那些人物穿著寬鬆肥大,長曳及地的絲綢衣衫或佇立於風中,或飛動於天界,絲衣飄飄,衣褶緻密,曲折而又柔婉,姿態千變萬化,營造出一種宛如仙境的藝術世界。我們常說「吳帶當風」,極恰處表現的正是絲綢服飾的飄逸感。

這些飄逸的服飾形象還與畫家追求的理想人生有著密切的關係,這種自由、隨意、飄灑的意境,正是畫家思想、心境的表露。東晉末年的陶淵明(公元365-427年),棄官隱居,在《歸去來兮》中寫出那種逃出宦海,奔往田園的輕快心情:「舟搖搖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明代大畫家陳洪綬(公元1588-1652年)據此作《歸去來圖》,重點刻畫了衣紋,以衣服的飄逸來表現陶淵明(公元365-427年)此時的心境,那雲舒浪卷般的流暢衣紋線條,正表現出人物輕鬆愜意,自由快樂的狀態,當然,這種輕鬆愜意,自由快樂,也正是中國絲綢的性格。

來源 :絲家繡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絲綢設計素材圖系 | 圖像卷
    2018年8月23日,由浙江大學出版社、中國絲綢博物館、浙江凱喜雅集團主辦的《中國古代絲綢設計素材圖系》系列圖書首發式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舉行
  • 用英語介紹中國--絲綢
    絲綢常被用於服裝,如領帶、高級服裝、內衣、吊帶裙和東方民族服飾。Suzhou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home of Chinese silk, or the silk capital of China.蘇州是公認的中國絲綢之鄉,或中國絲綢之都。
  • 廣西河池獲中國絲綢協會授予「中國絲綢新都」
    2020中國(河池)絲綢大會暨中國絲綢交易會是由河池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絲綢協會共同主辦,中國絲綢桑蠶品牌集群、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廣西繭絲綢行業協會協辦,旨在促進全國繭絲綢行業共同謀劃全產業鏈合作發展。
  • 2020中國(河池)絲綢大會暨中國絲綢交易會在廣西召開
    11月25日,2020中國(河池)絲綢大會暨中國絲綢交易會在廣西河池市宜州區隆重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絲綢協會和河池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絲綢桑蠶品牌集群、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和廣西繭絲綢行業協會聯合協辦。來自國家相關部門以及行業協會的領導嘉賓、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等共400餘人出席大會,河池市委常委、副市長陸海生主持會議。
  • 中國古代絲綢設計素材圖系 | 錦繡卷
    其中包括故宮博物院、北京藝術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上海紡織博物館、福建省博物館、承德行宮、美國費城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等,涉及宮服、傳世絲綢圖案,以及定陵、黃昇墓、鄒城李裕庵墓等出土絲綢品圖案。研究包括收集整理了中國明清的彩色絲綢紋樣,主要包括錦、花名織物、妝花、緙絲、漳絨,以及刺繡,對它們進行分類、主題分析、元素提取、圖案復原。
  • 2020中國(河池)絲綢大會暨中國絲綢交易會在河池宜州區舉行
    農寧春攝  11月25日,2020中國(河池)絲綢大會暨中國絲綢交易會在廣西河池市宜州區舉行。會議由河池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絲綢協會共同主辦,中國絲綢桑蠶品牌集群、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廣西繭絲綢行業協會協辦,旨在搭建全國繭絲綢行業的交流、合作平臺,共同謀划行業的全產業鏈合作發展。
  • 卡娜絲絲綢受邀參加2019中國絲綢國際學術研討會
    10月9日上午,由浙江大學主辦,浙江大學出版社、中國絲綢博物館承辦的「當代詮釋與傳播:2019中國絲綢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杭州召開。本次會議旨在整合全球博物館的中國絲綢學術資源,創建共享學術平臺,推動原創性的研究路徑和思想交流,並希望通過聚集和引進國內外中國絲綢研究領域優秀學者,為相關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提供學術支撐。開幕式上,《中國絲綢設計(精選版)》舉行了圖書首發式。
  • 巨幅工筆畫《絲路新語》,講述中國絲綢的故事
    用巨幅工筆畫的表現手法反映中國絲綢城,《絲路新語》開了先河。「作品如果能被大家認可,最可能的原因是我的創作主題緊扣時代。」呂國鋼不無謙虛地回應我。其實,除了上述原因,在我看來,更為重要的還是因為他具有真正的藝術底氣、創作實力。
  • 《中國絲綢設計(精選版)》首發
    :2019中國絲綢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浙江大學召開。(精選版)》及其後續外文版出版和策劃中的「中國絲綢海外藏」叢書將為世界上更多讀者聆聽絲綢文明故事、了解絲綢文明價值、感知絲綢文明魅力創造更多機遇。浙江大學出版社總編輯袁亞春、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共同為《中國絲綢設計(精選版)》揭幕。
  • 中國絲綢博物館有了標準簡稱—「國絲館」
    中國絲綢博物館有了標準簡稱—「國絲館」 2018年02月06日 15:54:33來源:每日商報  世界第一套3D列印婚紗  商報訊(通訊員 樓航燕 記者 潘婷婷)近日,中國絲綢博物館就博物館的標準簡稱,及2018年重要展覽和活動進行了發布。
  • 創意絲綢禮品將亮相絲綢蘇州2017展會
    由中國絲綢協會和江蘇省絲綢協會主辦,蘇州絲綢行業協會和蘇州工藝絲綢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六屆中國蘇州創博會文化消費展區的「絲綢蘇州2017」展館。
  • 新年裡 期待中國絲綢博物館的包包展
    2018-02-03 08:1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馬黎 通訊員 王靜 王平紅黑幾何圖案棉質小提包,20世紀初困擾中國絲綢博物館很多年的一個問題,總算定了下來。2月2日,中國絲綢博物館照例在春節前發布了新年幾個重大展覽和活動,而今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博物館的簡稱,有了統一標準:國絲館。這件事對於記者來說,也是比較困惑的,究竟是絲博?中絲博?每次都很模糊。
  • 十年時尚回顧展、乾隆色譜、絲綢之路上的動植物 2021年中國絲綢...
    十多年時間裡,中國絲綢博物館一直在打造自己的時尚展。 「雲薈:中國時尚回顧大展2011-2020」 為大家回顧了這十年時尚展,匯集近百位中國設計師的時裝精品和40餘家紡織企業的面料創新產品。今年,中國絲綢博物館還將首次舉辦紅色主題的展覽。
  • 18世紀的中國外銷絲綢,在紐約第五大道竟是爆款
    為適銷對路,中國絲綢商人或按提供的來樣加工,或儘可能模仿歐洲流行的洛可可風格,以滿足歐洲人對中國風情的想像和理解。因此,人們說到外銷綢(Export silk),其概念卻是十分清楚,專指18世紀、19世紀前後,中國為外銷設計、生產,並輸出到世界各地特別是歐美各國的絲綢織繡品。
  • 絲綢主題遊戲體驗館、cosplay秀場、網紅直播,杭州中國絲綢城要大...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通訊員 金煥英體育場路上的杭州中國絲綢城要變樣啦!近日,小時新聞記者從下城區長慶街道了解到,作為全街十大重點攻堅項目之一,杭州中國絲綢城擬投資2500萬進行提檔升級,計劃在今年5月正式開工。作為杭州絲綢的金名片,杭州中國絲綢城始建於1987年,是杭州起步最早的商業特色街。目前絲綢城已有商鋪400餘家,年成交額達到20多億。
  • 探尋絲源 傾聽絲語 紫陽幼兒園小朋友走進中國絲綢博物館
    通訊員 林千惠 邵兵「絲綢從哪裡來「蠶絲怎麼變成絲綢?」「絲綢為什麼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和圖案?」近日,帶著好奇和疑問,紫陽幼兒園的24名小朋友走進博物館的蠶桑館、織造廳、絲路館、中國時裝館、西方時裝館、女紅傳習館等展廳,一起尋找「絲綢」的秘密。
  • 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邀你聆聽「絲」之語
    2018年,一套多達十卷的《中國古代絲綢設計素材圖系》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首發,再現了歷代絲綢之美。這一次,作為叢書總主編的他想再做一本精簡版。「把十卷濃縮在一本上,2019年中英文要各出一本。」他信心滿滿地說。絲綢是中國古代最為重要的發明創造之一,距今已有五千多年歷史。
  • 英國王室鍾情的絲綢婚紗和絲綢服飾大放送,絲綢的魅力到底有多大
    腰間的綴珠裝點了整套絲綢禮服,看起來更加高貴奢華。絲綢的光感也表現得淋漓盡致,看起來耀眼明亮,仿佛童話中落入凡塵的精靈。絲綢淡淡的螢光,看起來鮮活明亮,就如新娘此刻明媚的心情。看著這樣一件婚紗,真是要趕緊收藏起來,一輩子的美好盡在其中。英國王室的婚紗已經讓人驚豔不已,但是婚紗只能穿一次,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王室的公主、王子、王妃都穿什麼樣的絲綢服裝?
  • 趙豐|江南緙絲與畫史名跡等裡的古代絲綢
    絲綢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自誕生起就與中國古代其它藝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從墓葬出土的戰國漆盒、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器、青銅器、墓室寺觀壁畫、緙絲、中國畫史名跡《搗練圖》等古代藝術中與絲綢或絲綢相關文物為例,還原古代絲綢面貌,呈現中國絲綢設計藝術的發展。
  • 宏美達|絲綢廠房變景點
    宏美達專注繭絲綢行業近二十年,現為國際絲綢聯盟常務理事單位、中國絲綢協會副會長單位、重慶繭絲綢協會會長單位。中國絲綢協會認定「中國十大優質繭絲生產基地」、「高檔絲綢標誌」使用企業。重慶市委、市政府授予「雙百表彰企業」,從2000年成立至今,宏美達在國際、國內及業界均有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