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絲綢博物館有了標準簡稱—「國絲館」

2020-12-17 浙江新聞

中國絲綢博物館有了標準簡稱—「國絲館」

2018年02月06日 15:54:33來源:每日商報

  世界第一套3D列印婚紗

  商報訊(通訊員 樓航燕 記者 潘婷婷)近日,中國絲綢博物館就博物館的標準簡稱,及2018年重要展覽和活動進行了發布。

  中國絲綢博物館,有不少人簡稱它為「絲博」,在會上,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介紹了一個標準的簡稱——「國絲館」,英文簡稱叫NSM,China National Silk Museum,「中絲博」依然沿用。

  2018年,中國絲綢博物館準備了不少讓人眼前一亮的展覽,「盛裝」、「霓裳銀裝」、「神機妙算」、「千針萬線」……光憑這幾個關鍵字,就讓人充滿想像。

  趙豐介紹,2018年有很多特色展,其中有不少傳統的,比如貴州苗族服飾、中國刺繡、宋代絲綢、全球旗袍展等,也有跟時尚相關的,比如三維科技時尚展、戶外纖維展、19-20世紀的西方時裝包等,讓絲綢、針織愛好者們一次看個夠。

  今年2月,第一個大展就是「盛裝——三維科技時尚展」。這是一次3D列印的視覺盛宴,有世界第一套3D列印服裝、世界第一套3D列印婚紗、世界第一套京劇戲服、中國第一件3D列印家具Xuberance、中國第一個3D鈦合金列印的珠寶系列。展覽將從2月3日一直延續到2月27日。

標籤:列印;3D列印婚紗;絲綢博物館;中國;展覽;時尚責任編輯: 蔣敏華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相關焦點

  • 設立兒童博物館、開展紅色展覽……今年國絲館要幹這些事
    「今年絲綢之路周的配套展覽將以絲路上的動植物為主題,絕對是一個面目一新的展覽,我現在不捨得講太多……」作為「網紅」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以下簡稱「國絲館」)的動態一直很受文化迷關注。1月13日,國絲館舉辦了2021迎新媒體見面會,天目新聞記者在這裡為大家劇透一波。
  • 新年裡 期待中國絲綢博物館的包包展
    2月2日,中國絲綢博物館照例在春節前發布了新年幾個重大展覽和活動,而今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博物館的簡稱,有了統一標準:國絲館。這件事對於記者來說,也是比較困惑的,究竟是絲博?中絲博?每次都很模糊。後來,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給了一個好建議,叫國絲館,博物館理事會的專家也都覺得這個名字更雅,叫法也比較少見。所以,從今年開始,請大家記住簡稱:國絲館,英文簡稱:NSM。雖然還是有點難記,但是,就跟我們喊中國美術學院一樣,也是從「浙美」到「國美」一路這麼習慣過來的。
  • 中國絲綢博物館年輕館員和他的夥伴們復原了漢代織機,還用它織出了...
    00:00 / 02:42正常  視頻| 仲偉  杭州玉皇山腳下,中國絲綢博物館(以下簡稱「國絲館」)的織造館裡,每天都會迎來一撥又一撥的「尋寶」人,他們從五湖四海趕來,為的是看一臺大型織機。  龍博在織還原出來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簡稱「五星錦」)  「正是有了織布機器,才保證了繁榮的絲綢貿易,讓源源不斷的絲綢可以像貨幣一樣,在絲綢之路上流通。」龍博說。
  •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保護聯盟成立暨聯盟聯席會議在中國絲綢博物館舉辦
    杭州網訊 2009年9月,「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時值十周年之際,由浙江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中國絲綢博物館主辦的中國蠶桑絲織技藝保護聯盟成立暨聯盟會議於2019年5月31日在中國絲綢博物館舉辦。
  • 探尋絲源 傾聽絲語 紫陽幼兒園小朋友走進中國絲綢博物館
    「蠶絲怎麼變成絲綢?」「絲綢為什麼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和圖案?」近日,帶著好奇和疑問,紫陽幼兒園的24名小朋友走進博物館的蠶桑館、織造廳、絲路館、中國時裝館、西方時裝館、女紅傳習館等展廳,一起尋找「絲綢」的秘密。
  • 國絲館迪奧展來了!百餘件時裝盡顯極致高級美
    展覽由中國絲綢博物館和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M,Royal Ontario Museum)主辦,時裝部主任Alexandra Palmer擔任策展。也是國絲2016年改陳後第一個收費展。本次展覽分為大師的生平、高訂工坊、陽光下、華燈初上、夜幕降臨、匠心處處和完美配飾等七個單元進行介紹。
  • 絲中有乾坤:《中國絲綢設計(精選版)》新書發布會在滬召開
    朱虹 攝古代的絲綢紋樣有何講究?不同朝代有什麼特點?8月12日下午,由浙江大學出版社主辦的「絲中有乾坤:《中國絲綢設計(精選版)》新書發布會」在上海書展上舉行。「這本書將絲綢紋樣進行歸類,提煉了不同朝代絲綢紋樣的特點,體現了絲綢藝術的發展進程。」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介紹,《中國絲綢設計(精選版)》是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國古代絲綢設計素材圖系」的凝鍊和升華,它以歷史為脈絡,梳理了絲綢藝術的發展,用豐富而精美的復原圖再現了文物上的絲綢紋樣。
  • 十年時尚回顧展、乾隆色譜、絲綢之路上的動植物 2021年中國絲綢...
    18場展覽、4場重大活動,新設國絲「兒童博物院」、絲綢之路數字博物館上線發布……2021年,中國絲綢博物館在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為大家帶來更多驚喜。1月13日,在中國絲綢博物館舉行新年媒體見面會上,國絲館館長趙豐提前劇透,「我們從2015年開始,一直在做絲綢之路主題的展覽,從大時代到小人物,在新的一年,我們對絲綢之路的關注點也不光是人物,我們也開始關注動物、植物,大家可以一起期待『萬物生靈:絲綢之路上的動植物』展覽。」「時尚也是中國絲綢博物館新拓展的一個空間,我們現在的概念是從中國絲綢走向世界的理念。」
  • 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邀你聆聽「絲」之語
    繼承傳統、走向未來,把中國絲綢博物館打造成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的傳承基地,讓古老的絲綢煥發新的生命力,是趙豐的一大夢想。年前,他帶著館裡的漢機織漢錦團隊登上了央視《國家寶藏》的舞臺,在一臺根據成都老官山漢墓織機復原成功的漢代織機上,展示了國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的織錦技藝。
  • 卡娜絲絲綢受邀參加2019中國絲綢國際學術研討會
    來自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英國維多利亞和艾爾伯特博物館、英國蘇格蘭國立博物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博物館、義大利米蘭昂布羅休美術館、義大利中國「一帶一路」交流合作中心、法國巴黎高等研究實踐學院,浙江大學、中國絲綢博物館等博物館及研究機構的60餘位代表參加了此次研討會絲綢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特徵之一,其傳播和貿易加強了歷史上「
  • 我們都知道中國有絲國美譽,那你知道中國有些什麼樣的絲綢嗎?
    我們都知道中國有絲國美譽,那你知道中國有些什麼樣的絲綢嗎?隨著絲綢之路的重煥光彩,悠悠絲路駝鈴,洲際火車穿行,古與今的交融從未停止。我們對絲綢之路已是耳熟能詳,但不知你對絲綢的理解是不是止步於蠶吐絲成繭,抽繭成線這樣的養蠶繅絲的大概念。接下來,我將帶你品鑑一下絲織物。
  • 絲綢博物館「女醫生」:20餘年巧手縫補 曾修復慈禧龍袍
    中國絲綢博物館紡織品文物修復現場。在中國絲綢博物館(下稱「中絲博」),樓淑琦戴著老花鏡,彎著腰,拿著小磁塊,壓在桌上的明代絲織品文物上,做著平整工作。這一環節,她已進行了很多天。慈禧黃江綢繡五彩五蝠平金佛字女龍袍。童笑雨 攝作為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的依託單位,中絲博承擔了中國各博物館大量紡織品文物修復工作。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
  • 杭州中國絲綢城19日「上新」:王妃同款也能在這裡get
    除了在外觀上進行修飾,整條街區以「國風絲韻•數字街區」為設計主題,還引入了中國絲綢城精品館、網紅直播間、數字體驗館等多個全新的打卡點。  打卡點劇透  中國絲綢城精品館  精品館就像一個潘多拉魔盒,打開它,能發現層層奇妙。
  • 中國消防博物館有獎徵集館徽
    中國消防博物館有獎徵集館徽2009/12/31/11:18來源:中國消防在線    【慧聰消防網】     為進一步加強中國消防博物館的建設和社會傳播,現公開徵集館徽。
  • 2020中國(河池)絲綢大會暨中國絲綢交易會在河池宜州區舉行
    農寧春攝  11月25日,2020中國(河池)絲綢大會暨中國絲綢交易會在廣西河池市宜州區舉行。會議由河池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絲綢協會共同主辦,中國絲綢桑蠶品牌集群、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廣西繭絲綢行業協會協辦,旨在搭建全國繭絲綢行業的交流、合作平臺,共同謀划行業的全產業鏈合作發展。
  • 紅豆居家聯名蘇州絲綢博物館,新品真絲文胸系列演繹穿越千年柔軟
    2020年6月24日,柔軟型內衣品牌紅豆居家攜手蘇州絲綢博物館,召開"穿越千年,柔軟升級"新品發布會,推出嬰兒綿柔軟型文胸真絲系列新品。據悉,柔軟型文胸開創者紅豆居家,首次將"真絲"面料應用到文胸產品當中,並攜手我國第一座絲綢博物館——蘇州絲綢博物館,發布極具東方柔軟韻味的聯名禮盒。
  • 絲綢、青銅、造紙印刷和瓷器 四大發明重定義?
    承擔此次展覽「錦繡華服」部分的主要策展人、中國絲綢博物館副館長趙豐表示,原來的四大發明,已不能完全代表中國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而這次展覽,則是新「四大發明」——絲綢、青銅、造紙印刷和瓷器的首次集體亮相。此言一出,迅即引發爭議。   早報記者 吳玉蓉   「絲綢、青銅、造紙印刷和瓷器是新四大發明並非我的創造,而是專家們通過史料研究得出的最新研究成果。」
  • 蘇州絲綢博物館首次與臺灣的博物館合作
    蘇州絲綢博物館研究員王晨向市民介紹黑緞地漁樵耕讀條幅錦的獨特之處。  昨天(3月9日)上午,「瑞慶禎祥——清代織錦珍品特展」在蘇州絲綢博物館現代館開幕。本次展覽由蘇州絲綢博物館與臺北歷史博物館、河南博物院聯合舉辦,共展出清代織錦珍品52件。據悉,這是蘇州絲綢博物館首次與臺灣的博物館合作,也是臺灣收藏的清代絲織品文物第一次在蘇展覽。  織錦代表著中國傳統絲織技藝的最高水平。本次展出的這批清代織錦珍品,在20世紀初期由河南博物館收藏,並按照當時的文物分類編為「月字號」。
  • 全國政協委員吉平:建紅色文化博物館、展示館要有規範標準
    中新網呼和浩特5月20日電 題:全國政協委員吉平:建紅色文化博物館、展示館要有規範標準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吉平,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的提案,與紅色博物館、展示館有關。  「這是我思考了很久的問題。」5月20日,吉平在北京接受中新網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
  • 國家博物館有母嬰室了,壁紙紋樣取材國博館藏
    國家博物館有母嬰室了。這處溫馨小屋位於國博一層,西大廳南側,面積30餘平方米,共設有3個獨立哺乳室,3個替換臺,兩個大人洗手池和一個兒童洗手池。母嬰室進門處設有嬰兒車停放區、等候區,以及幹紙巾、溼紙巾、紙尿褲等母嬰用品的自動販賣機,並有工作人員輪流值班。映入眼帘的都是溫暖的淺黃色,並輔之以淺綠色、淺粉色及白色。無論是環境光還是氛圍光,均採用間接照明,沒有直射光線,營造出溫馨氛圍的同時,保護寶寶的視力。